卷第七

關燈
奉幣於伊勢大神宮。

     十一日癸酉。

    詔令近江國坂田郡穴太氏譜圖與息長。

    坂田酒人兩氏同卷進官。

     十五日丁醜。

    霜降。

    宣詔五畿七道諸國雲。

    迺者。

    陰陽寮勘奏狀稱。

    検蔔筮。

    今茲可有天行之疫。

    豫能修善。

    可防將來者。

    加以春雨未遍。

    水泉涸乏。

    思民與歳。

    忘寢與食。

    夫銷禍者能仁無上之法。

    招福者大乘不二之徳。

    宜仰諸國。

    以安居中。

    講説經王。

    自詔到日。

    比及秋收。

    至心堅固。

    專令轉讀。

    庶幾増神威於自在。

    保寳祚於冥助。

    黎民無疾疫之災。

    農功有豊稔之喜。

    凡功徳之道。

    誠信爲本。

    仍須長官親自検校。

    勤允叡慮。

    必期靈應。

    不得踈略。

    』帝外祖母源氏墓。

    在山城國愛宕郡。

    詔以兆域地四町爲四履之限。

    』▼是日。

    禁諸國牧宰私養鷹鷂。

    先是。

    貞觀元年八月。

    頒下詔命。

    不貢禦鷹。

    亦制國司養鷹逐鳥。

    或聞。

    多養鷹鷂。

    尚好殺生。

    故以獵徒縱橫部内。

    故重制焉。

     十六日戊寅。

    伊賀國正六位上大村神。

    應感神並授從五位下。

     十九日辛巳。

    以散位從五位下橘朝臣弟房爲大監物。

    從五位下山口宿祢文雄爲散位頭。

    從五位上源朝臣包爲治部大輔。

    治部大輔正五位下兼行博士大春日朝臣雄繼爲刑部權大輔。

    博士如故。

    外從五位下三善宿祢清江爲美濃介。

    清江。

    貞觀四年拜美濃介。

    以父憂去職。

    今詔起之。

     廿日壬午。

    以散位從五位上文室朝臣有眞爲下總守。

    大宰少貳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有蔭爲近江介。

    下総守從五位下清原眞人長統爲越後守。

    從五位下行近江介藤原朝臣有年爲大宰少貳。

     廿三日乙酉。

    延百廿僧於内殿。

    中宮。

    神泉苑三處。

    相分轉讀大般若經。

    限三日訖。

     廿八日庚寅。

    詔以從四位下秀世王。

    正五位下在原朝臣善淵。

    從五位上紀朝臣有常。

    有宗宿祢益門。

    大春日朝臣眞野麻呂。

    平朝臣實雄。

    藤原朝臣安方。

    在原朝臣業平。

    從五位下坂上大宿祢瀧守。

    藤原朝臣山陰。

    文室朝臣卷雄。

    高橋朝臣文室麻呂。

    藤原朝臣良近等。

    爲次侍從。

     卅日壬辰。

    以從五位上滋野朝臣安成。

    藤原朝臣關主。

    從五位下源朝臣矜。

    藤原朝臣利基等。

    爲次侍從。

     夏四月癸巳朔。

    天皇禦前殿。

    宴于侍臣。

    奏樂賜祿如常。

     三日乙未。

    先是。

    伯耆講師傳燈法師位僧賢永奏言。

    年來五穀不登。

    百姓窮弊。

    加之疫病頻發。

    死亡者衆。

    賢永奉爲國家。

    誓願佛力。

    精誠攸感。

    頗知靈驗。

    由是。

    割留供料。

    圖書寫一萬三千佛并觀世音菩薩像及一切經。

    貯穀百斛。

    以資燈□。

    請安置國分寺乃付國司。

    其穀毎年出擧。

    勿斷燈明。

    詔許之。

     四日丙申。

    廣瀬龍田祭如常。

     五日丁酉。

    昨今可修平野梅宮祭。

    忽有穢事並從停止。

     七日己亥。

    式部省奏成選擬階之簿。

    天皇不禦前殿。

    大臣奉詔。

    付省行之。

    』河内國若江郡空閑地四町賜陰陽寮。

    』▼是日。

    以從四位上源朝臣能有。

    從五位上平朝臣春香。

    源朝臣平等。

    爲次侍從。

     八日庚子。

    内殿潅佛如常。

     十日壬寅。

    於建禮門前大祓。

     十一日癸夘。

    天寒大風。

    』人康親王家田九十四町有近江國愛智郡。

    爲傳法料。

    常康親王家田百卅町在同國高嶋郡。

    爲救急料。

    並施入延暦寺。

    詔。

    付國司。

    永勿徴租。

     十三日乙巳。

    賀茂齋内親王依例修禊事。

    辨史皆染辨官犬死穢。

    勅遣從五位上行大外記滋野朝臣安成。

    奉從行事。

     十四日丙午。

    地震。

     十五日丁未。

    公卿就太政官曹司廳。

    賜文武官成選位記。

    』賀茂上社祢宜正六位上賀茂縣主眞當。

    下社祢宜從六位上鴨縣主時主等並授外從五位下。

    』從四位下行近江權守良岑朝臣清風卒。

    清風者。

    大納言贈從二位安世第三子也。

    承和初任内舍人。

    五年遷下野掾。

    八年除内匠少允。

    明年遷伊勢大掾。

    嘉祥二年正月授從五位下。

    四年拜加賀介。

    仁壽四年正月加從五位上。

    齊衡四年爲左馬助。

    天安元年遷左近衛少將。

    六月兼越中權介。

    二年遷美濃介。

    同年遷播磨權介。

    並左近衛少將如故。

    是年母喪解職。

    數月之後。

    詔以本官起之。

    同年十一月授正五位下。

    貞觀二年春除美濃守。

    少將如故。

    十一月授從四位下。

    四年正月遷美作守。

    今年二月拜近江權守。

    赴任之後。

    未幾而卒。

    時年□四。

     十六日戊申。

    諸衛警固。

    縁賀茂祭也。

     十七日己酉。

    賀茂祭如常。

     十八日庚戌。

    諸衛解嚴。

     廿一日癸醜。

    式部省奏諸國郡司擬文。

    天皇不禦前殿。

    公卿奉詔於仗下。

    令式部省輔開簿讀之。

    』以從五位下行備後權介禦船宿祢佐世爲助教。

    備後權介如故。

    河内守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秀雄爲典藥頭。

    從五位下行内藥正兼侍醫興道宿祢名繼爲駿河介。

    餘官如故。

    散位從五位下蕃良朝臣豊茂爲若狹守。

    』▼是日。

    制。

    準陸奧國例。

    給出羽國司交替料夫馬。

    』先是。

    大宰府言。

    新羅沙門元著。

    普嵩。

    清願等三人。

    着博多津岸。

    至是勅安置鴻臚舘。

    資給糧食。

    待唐人船。

    令得放卻。

     廿九日辛酉。

    是月。

    霖雨未霽。

     五月癸亥朔。

    參議刑部卿正四位下兼行越前權守正躬王卒。

    正躬王者。

    贈一品萬多親王之第七子也。

    幼而聡頴。

    入學齒曹。

    渉讀史漢善屬文。

    年十八奉文章生試及第。

    天長六年正月授從四位下。

    累遷彈正大弼。

    刑部大輔。

    右京大夫。

    仁壽二年出爲丹波守。

    以清簡見稱。

    部内肅然。

    民不敢欺焉。

    承和七年八月拜參議。

    八年春爲大和守。

    九年正月拜左大弁。

    大和守如故。

    十一年夏除遠江守。

    左大弁如故。

    是年十月爲領班山城國田使長官。

    十二年。

    法隆寺僧善□告少納言兼侍從從五位下登美眞人直名爲寺檀越枉法狀。

    太政官加訊鞫□之。

    而時論縱橫雲。

    正躬等爲善□成私曲。

    于時從五位下守右少辨兼行讃岐權介伴宿祢善男執律私曲相須之義。

    不平正躬等之論此事。

    分爭遞成矛楯。

    事下勘解由次官外從五位下兼守大判事行明法博士讃岐朝臣永直考之。

    永直考雲。

    私曲兩字。

    混處一科。

    是相須之義也。

    善男確執以爲。

    私之與曲。

    明是二也。

    當時有識式部少輔從五位下小野朝臣篁同善男之論。

    遂縁受推善□違法訴狀。

    官當解任削爵一階。

    從四位下行左中弁兼守大藏大輔伴宿祢成益。

    從五位上守右中弁藤原朝臣豊嗣。

    從五位下守左少弁兼左衛門佐藤原朝臣嶽雄等。

    共坐此事解官削爵。

    前史詳之。

    故不委載焉。

    嘉祥元年正月授正躬從四位下。

    未幾拜治部卿。

    仁壽元年十一月加從四位上。

    齊衡二年正月進正四位下。

    拜大宰大貳。

    在官六年。

    貞觀二年歸京。

    三年正月拜參議。

    二月爲彈正大弼。

    今年二月除刑部卿。

    兼越前權守。

    卒於官。

    時年六十五。

     二日甲子。

    平野從三位久度神。

    古開神並加正三位。

    從四位下合殿比□神從四位上。

    』▼是日。

    制。

    以下野國準大國例。

    免□九戸損。

    』伊賀國名張郡節婦伊賀朝臣道蟲女永免戸内田租。

    終身勿事。

    即表門閭。

    以旌貞操焉。

     六日戊辰。

    天皇不禦武徳殿。

    停騎射之節也。

     七日巳巳。

    天寒殞霜。

     八日庚午。

    公卿就太政官曹司廳。

    任銓擬郡司。

    宣制如常。

     九日辛未。

    授上野國正六位上小高神從五位下。

     十三日乙亥。

    請六十僧於内殿。

    限以三日。

    轉讀大般若經。

     十九日辛巳。

    尚藏從三位菅野朝臣人數薨。

    人數者。

    緻仕參議從三位眞道之女也。

    天長十年十一月叙從五位下。

    承和十二年爲掌侍。

    是年十一月叙從四位下。

    十三年爲典侍。

    是年十一月授從四位上。

    嘉祥二年十月轉尚侍。

    十一月授從三位。

    天安元年遷爲尚藏。

     廿日壬午。

    於神泉苑修禦靈會。

    勅遣左近衛中將從四位下藤原朝臣基經。

    右近衛權中將從四位下兼行内藏頭藤原朝臣常行等。

    監會事。

    王公卿士赴集共觀。

    靈座六前設施幾筵。

    盛陳花果。

    恭敬薫修。

    延律師慧達爲講師。

    演説金光明經一部。

    般若心經六卷。

    命雅樂寮伶人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