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關燈
麻呂之女文子。

    生二女焉。

     廿二日乙酉。

    散位從四位下棟氏王卒。

    棟氏王者。

    三品葛井親王之子也。

    天安二年十一月授從四位下。

    貞觀「十」三年正月。

    拜下野守。

    未遂秩限而卒。

     廿五日戊子。

    大納言正三位源朝臣弘薨。

    弘者。

    嵯峨太上天皇之子也。

    母上毛野朝臣氏。

    弘幼而聰警。

    好讀經史。

    尤善隷書。

    太上天皇在祚。

    弘仁五年賜姓源朝臣。

    弘是源氏之第二郎也。

    年十六歳。

    天長五年賜爵從四位下。

    七年加從四位上。

    爲宮内卿。

    九年兼播磨權守。

    十年遷信濃守。

    宮内卿如故。

    承和元年進正四位下。

    二年遷刑部卿。

    未幾遷治部卿。

    信濃守如故。

    九年七月遭太上天皇崩解職。

    同月拜參議。

    九月復本官治部卿。

    十二年兼尾張守。

    十三年爲左大弁。

    尾張守如故。

    十四年授從三位。

    十五年正月拜中納言。

    仁壽元年進爵正三位。

    貞觀元年拜大納言。

    爲性寛厚。

    仁愛於物。

    通曉政體。

    視事清斷。

    始太上天皇見皇子中。

    弘最好學。

    特賜經籍。

    故家多賜書。

    倍於他子。

    弘尋讀不倦。

    兼好絲竹。

    毎退衙之閑。

    以琴書自娯。

    薨時年五十二。

    』散事從四位上統朝臣忠子卒。

    忠子。

    淳和太上天皇之女也。

    天長九年賜姓統朝臣。

    貞觀四年正月授從四位上。

     廿七日庚寅。

    於禦在所及建禮門。

    朱雀門。

    修大祓事。

    以攘災疫也。

    』賑給京師飢病尤甚者。

    自去年冬末。

    至于是月。

    京城及畿内畿外。

    多患咳逆。

    死者甚衆矣。

     二月甲午朔。

    勅從五位下行陰陽權助兼陰陽博士播磨權大掾滋嶽朝臣川人。

    率大屬從八位上□部利貞并陰陽師等。

    向大和國吉野郡高山。

    修祭事。

    預攘蟲害也。

     二日乙未。

    大祓於朱雀門前。

    以觸死穢人入禁中也。

     三日丙申。

    停春日祭。

    四日丁酉。

    地震。

    』停祈年祭並以有穢也。

     七日庚子。

    於内殿修法。

    限七ケ日。

    』下知大和國。

    禁藤原氏先祖贈太政大臣多武岑墓四履之内部内百姓伐樹放牧。

     十日癸夘。

    以二品兵部卿兼上野太守忠良親王爲式部卿。

    上野太守如故。

    四品大宰帥惟喬親王爲彈正尹。

    正四位下行右大弁兼勘解由長官南淵朝臣年名爲左大弁。

    勘解由長官如故。

    從四位下行左中辨兼式部少輔大枝朝臣音人爲右大弁。

    參議正四位下行彈正大弼正躬王爲刑部卿。

    散位正四位下源朝臣寛爲宮内卿。

    從五位下久須繼王爲少納言。

    從四位下行大和守弘宗王爲左中弁。

    從五位下行信濃介紀朝臣冬雄爲皇太後宮亮。

    信濃介如故。

    大藏大輔正五位下在原朝臣善淵爲内匠頭。

    從五位下行紀伊介紀朝臣宗守爲玄蕃頭。

    散位從四位上基兄王爲民部大輔。

    從五位下行尾張權介笠朝臣弘興爲少輔。

    四品彈正尹本康親王爲兵部卿。

    從五位上行左馬助平朝臣有世爲刑部大輔。

    從四位上行信濃守在原朝臣行平爲大藏大輔。

    信濃守如故。

    從四位上行文章博士菅原朝臣是善爲彈正大弼。

    文章博士如故。

    從五位上行兵部少輔源朝臣直爲山城權守。

    從四位上行左京大夫兼山城守紀朝臣今守爲大和守。

    餘官如故。

    正五位下行越中守藤原朝臣春岡爲權守。

    從五位下守玄蕃頭佐伯宿祢直持爲介。

    和泉守從五位下高丘宿祢百興爲河内守。

    散位從五位下嶋田朝臣善長爲和泉守。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是繩爲伊勢介。

    從五位下紀朝臣正守爲參河介。

    散位頭從五位下縣犬養大宿祢貞守爲駿河守。

    散位從四位上源朝臣啓爲相摸守。

    從五位下清原眞人長統爲下總守。

    從四位下行左近衛少將兼美作守良岑朝臣清風爲近江權守。

    民部少輔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有蔭爲上野介。

    從五位下行下野介伴宿祢河男爲守。

    侍從從五位下坂上大宿祢岑雄爲介。

    參議刑部卿正四位下正躬王爲越前權守。

    刑部卿如故。

    大監物從五位下橘朝臣門雄爲能登守。

    從四位上行下野守基棟王爲越中守。

    散位從五位上飯高朝臣永雄爲越後守。

    越前後介從五位下坂上宿祢能文爲權介。

    散位外從五位下秦宿祢永原爲丹波介。

    從五位上藤原朝臣常永爲但馬守。

    大藏少輔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大野爲權守。

    從五位下行皇太後宮大進禦船宿祢彥主爲兼因幡介。

    參議正四位下行式部大輔春澄朝臣善繩爲播磨權守。

    式部大輔如故。

    從四位上行兵部大輔藤原朝臣仲統爲美作守。

    兵部大輔如故。

    從五位上行少納言兼侍從藤原朝臣直道爲備前守。

    從五位下守内匠頭藤原朝臣利基爲權介。

    從五位下行中宮少進藤原朝臣是行爲介。

    從五位下行備後介小野朝臣國梁爲守。

    外從五位下行左大史大神朝臣全雄爲介。

    散位從五位下紀朝臣繼則爲紀伊介。

    外從位五下行縫殿助時統宿祢諸兄爲淡路守。

    散位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宜爲伊豫權守。

    二品行式部卿兼上総太守仲野親王爲大宰帥。

    權少貳從五位下在原朝臣安貞。

    從五位下守右少辨藤原朝臣元利萬侶等並爲少貳。

    大宰少貳從五位下藤原朝臣眞庭爲築前守。

    散位從五位下永原朝臣永岑爲介。

    從四位下行左近衛少將藤原朝臣基經爲中將。

    從五位上行左兵衛權佐源朝臣舒爲少將。

    中納言從三位兼行左衛門督藤原朝臣氏宗爲右近衛大將。

    從五位下守左近衛權少將兼伊豫介藤原朝臣山陰爲少將。

    伊豫介如故。

    參議正三位行右衛門督兼近江守源朝臣融爲左衛門督。

    近江守如故。

    參議正四位下行左大弁兼左近衛中將藤原朝臣良繩爲右衛門督。

    散位從五位上在原朝臣業平爲左兵衛權佐。

     十四日丁未。

    大風。

    壞民盧舍。

    』大和國從五位下天津石門別稚姫神。

    信濃國從五位下宇達神。

    妻科神。

    八櫛神等並授從五位上。

    』四品兵部卿兼上総太守本康親王勅賜帶劔。

     十五日戊申。

    太政官處分。

    沒紀伊國司守從五位上並山王公廨。

    以前司介從五位下山口伊美吉西成放還與不之狀過限不言上也。

     十六日己酉。

    以正五位下守右中弁兼行中宮亮藤原朝臣家宗爲左中弁。

    中宮亮如故。

    從五位上守左少弁丹□眞人貞岑爲右中弁。

    從五位下守右少弁藤原朝臣良近爲左少弁。

    大宰少貳從五位下藤原朝臣元利萬侶爲右少弁。

    從四位下行大學頭忠貞王爲中務大輔。

    從五位下守大判事橘朝臣主雄爲少輔。

    從五位下行播磨介藤原朝臣國經爲侍從。

    播磨介如故。

    散位從五位下田口朝臣統範爲大監物。

    從五位上磯江王爲大舍人頭。

    從五位上行式部權少輔平朝臣實雄爲少輔。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春江爲權少輔。

    散位從四位下潔世王爲大學頭。

    正五位下行博士大春日朝臣雄繼爲治部大輔。

    博士如故。

    山城權守從五位上源朝臣直爲兵部少輔。

    散位從五位下紀朝臣恒身爲大判事。

    大監物從五位下丹□眞人石臣爲大藏少輔。

    散位從五位下車持朝臣廣貞爲大炊頭。

    大炊頭從五位下丸子連家繼爲木工助。

    散位從五位下廣階宿祢眞雄爲左京權亮。

    外從五位下行造兵正葛城宿祢永藤爲右京權亮。

    從四位下行左中弁弘宗王爲大和守。

    從五位上行典藥頭出雲朝臣岑嗣爲攝津權守。

    散位從五位下賀茂朝臣岑雄爲相摸權介。

    從五位下紀朝臣眞丘爲上野介。

    鎭守將軍從五位下小野朝臣春枝爲權介。

    將軍如故。

    散位從五位下文室朝臣甘樂麻呂爲陸奧介。

    民部少輔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有蔭爲大宰少貳。

     十七日庚戌。

    左京人從八位上息長眞人淨主等。

    同族合五煙。

    還附本貫。

    齊衡二年。

    左京職言。

    此是絶戸。

    因而除帳。

    至是淨主等披訴。

    許之。

     十九日壬子。

    自十六日。

    至十八日。

    日初昇。

    白無光。

    月初出。

    赤如丹。

    今日並復舊。

     廿一日甲寅。

    勅能登國。

    置國分寺布薩戒本田三町。

    』大和和泉兩國飢疫。

    賑給之。

     三月癸亥朔。

    二日甲子。

    空中有聲。

    如雷。

    』紀伊國從二位熊野早玉神授正二位。

     三日乙醜。

    禦齋奉燈如常。

     四日丙寅。

    勅班幣七道諸國名神。

    今春咳嗽流行。

    人多疫死。

    仍禱名社神明。

    有感。

    因以賽之。

     五日丁夘。

    於神祇官。

    修祈年祭。

    此祭例用二月四日。

    而有穢停止。

    故今日祠焉。

     九日辛未。

    遣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