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關燈
五年春正月甲子朔。

    天皇不受歳賀。

    雨也。

    禦前殿。

    賜宴侍臣。

    賜被如常。

    七耀暦。

    藏氷樣。

    腹赤魚等。

    所司緩怠不奏於庭。

    附内侍奏。

     三日丙寅。

    大納言正三位兼行右近衛大將源朝臣定薨。

    贈從二位。

    遣從四位下行伊豫守豊前王。

    散位從五位下田口朝臣統範等於柩前宣制。

    定者。

    嵯峨太上天皇之子也。

    母百濟王氏。

    其名曰慶命。

    天皇納之。

    特蒙優寵。

    動有禮則。

    甚見尊異。

    宮□之權可謂無比。

    官爲尚侍。

    爵至二位。

    及薨贈從一位。

    始太上天皇遷禦嵯峨院之時。

    爲築別宮。

    令爲居處。

    号曰小院。

    太上天皇所居爲大院。

    尚侍所居爲其次故也。

    權勢之隆至如此焉。

    定生而岐嶷。

    太上天皇尤鍾愛。

    弘仁五年。

    特蒙明詔。

    諸皇子未爲親王者。

    皆賜姓源朝臣。

    定是源氏之第六郎也。

    其源之命氏始於此矣。

    太上天皇以定。

    奉淳和天皇爲子。

    淳和天皇受而愛之。

    過所生之子。

    更賜寵姫永原氏。

    令爲之母。

    故世稱定有二父二母焉。

    原姫所謂亭子女禦也。

    天長四年二月廿八日。

    淳和天皇奉書於嵯峨太上天皇。

    請以定爲親王曰。

    被賜以來。

    稍淹年序。

    偏忸鍾愛。

    未閑才學。

    所恨荊山之璞。

    遂混瓦礫。

    皇家之胤。

    徒淪疋庶。

    眷言猶子。

    情深矜愍。

    謹検弘仁五年五月八日詔旨。

    除親王之号。

    賜朝臣之姓。

    如可關者。

    朕殊裁下。

    特望齒列親王。

    榮曜貽孫。

    方寸之思。

    伏聽天裁者。

    嵯峨太上天皇遂不聽焉。

    九年正月。

    擢授從三位。

    于時年十八。

    是年三月爲美作守。

    十年八月。

    拜參議。

    「十一年」十一月爲治部卿。

    承和元年二月遷中務卿。

    美作守如故。

    五年爲播磨守。

    中務卿如故。

    七年五月。

    淳和太上天皇崩。

    定上表乞退所職。

    至于八月。

    依請解參議。

    猶帶中務卿。

    但別勅賜食封百戸。

    九年七月。

    嵯峨太上天皇崩。

    定丁憂解職。

    九月詔起之以本官。

    十四年正月拜參議。

    十五年春爲尾張守。

    中務卿如故。

    嘉祥二年正月拜中納言。

    是月母尚侍百濟王氏薨。

    定遭喪去職。

    三月詔奪情起之。

    仁壽三年八月。

    爲左兵衛督。

    中納言如故。

    天安元年夏抗疏解左兵衛督。

    二年兼右近衛大將。

    貞觀元年十二月。

    拜大納言。

    右近衛大將如故。

    定養長於深宮之内。

    未嘗知世俗之艱難。

    居家之事無所經問。

    性素溫雅。

    愛好音樂。

    家庭常置皷鐘。

    退公之後。

    必令擧而觀之。

    「時」薨時年□九。

     四日丁夘。

    所司獻剛夘杖。

    付内侍奏。

     五日戊辰。

    從四位下行内藏權頭藤原朝臣興邦卒。

    興邦者。

    正三位行中納言葛野麻呂孫。

    而參議從三位行左大弁常嗣之子也。

    承和年中爲内舍人。

    久而遷右衛門少尉。

    俄轉大尉。

    尋兼近江大掾。

    遷兼備前掾。

    齊衡二年授從五位下。

    爲築前介。

    二月留拜圖書頭。

    三月遷任築前權守。

    不之任。

    三年遷左兵衛佐。

    天安之初。

    遷拜右衛門佐。

    二年正月兼築前守。

    閏二月爲春宮大進。

    本官如故。

    三月轉亮。

    八月母喪解官。

    九月拜内藏權頭。

    未幾兼左衛門佐。

    十一月皇太子即帝位。

    ▼是日加正五位下。

    貞觀四年授從四位下。

    卒時年□三。

     六日己巳。

    雷雨。

     七日庚午。

    天皇禦前殿觀青馬。

    賜宴群臣。

    奏樂賜祿如常。

    』授從四位下貞内王。

    利基王等從四位上。

    無位元長王從四位下。

    散位從五位下内宗王從五位上。

    大山王從五位下。

    左京大夫從四位下紀朝臣今守。

    右近衛中將源朝臣興等並從四位上。

    正五位下守神祇伯中臣朝臣逸志從四位下。

    左馬頭從五位上兼行但馬介清原眞人秋雄。

    民部大輔藤原朝臣菅雄。

    右中弁兼中宮亮藤原朝臣家宗等並正五位下。

    散位從五位下飯高朝臣永雄。

    讃岐朝臣高作。

    平朝臣有世。

    下野介伴宿祢河男。

    散位久賀朝臣三常。

    源朝臣有等並從五位上。

    大炊頭外従五位下丸子連家繼。

    散位廣階宿祢貞雄。

    中宮少進長繼朝臣三助。

    無位源朝臣湛。

    左近衛將監正六位上橘朝臣弟房。

    中宮少進藤原朝臣是行。

    周防掾橘朝臣岑守大藏少丞藤原朝臣行雄。

    紀朝臣吉繼。

    散位丹□眞人繩繼。

    式部大丞藤原朝臣元利萬侶。

    神祇少副大中臣朝臣豊雄。

    大外記嶋田朝臣善長。

    大内記巨勢朝臣文雄。

    散位大神朝臣高岑。

    皇太後宮大屬禦春朝臣内雄等並從五位下。

    直講正六位上刈田首安雄。

    施藥院使正六位上下毛野朝臣殿永。

    左大史大神朝臣全雄。

    主稅助山邊公眞雄。

    左京少進禦輔朝臣直野。

    侍醫家原宿祢善宗。

    宮主蔔部是雄等並外從五位下。

     八日辛未。

    始講最勝王經於大極殿。

    以興福寺僧傳燈滿位僧興照爲講師。

    』授左衛門大尉正六位上藤原朝臣宗枝從五位下。

    從五位上橘朝臣氏子。

    無位源朝臣年姫。

    統朝臣尚子等並從四位上。

    從五位上田口朝臣舘子。

    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數子並正五位下。

    無位藤原朝臣好子從五位上。

    良岑朝臣寛子。

    藤原朝臣普子。

    賀茂朝臣貞子。

    清科朝臣普子等並從五位下。

    小槻山公廣宅。

    角山公成子並外從五位下。

     十日癸酉。

    雷雨。

     十一日甲戌。

    從四位上行中務大輔清原眞人瀧雄卒。

    瀧雄者。

    右大臣贈正二位夏野眞人之第二子也。

    天長三年爲右兵衛少尉。

    四年遷右衛門大尉。

    尋遷左衛門大尉。

    七年九月淳和天皇臨幸大臣新造雙丘山莊。

    申遊宴也。

    喚文人賦詩。

    授瀧雄從五位下。

    于時大臣爲大納言。

    八年八月除侍從。

    數月遷雅樂頭。

    承和元年四月嵯峨太上天皇幸雙丘山莊。

    賞愛水樹也。

    ▼是日。

    勅加授大臣男三人榮爵。

    加從五位下瀧雄從四位下。

    正六位上澤雄。

    秋雄並授從五位下。

    四年冬十月父大臣薨。

    瀧雄居喪。

    哀毀過禮。

    十二月詔奪情。

    以本官起之。

    七年拜美作守。

    嘉祥三年四月進從四位上。

    十一月遷拜治部大輔。

    仁壽四年春爲安藝守。

    天安二年五月拜中務大輔。

    貞觀二年八月丁母憂解職。

    十月詔起之。

    以本任卒。

    時年六十五。

     十四日丁醜。

    大極殿禦齋會竟。

    僧綱已下。

    奉參内殿。

    論義如常。

     十六日己夘。

    踏歌之節。

    天皇禦前殿賜宴。

    侍臣奏樂。

    踏歌。

    賜祿。

    其儀如常。

    並如舊儀。

     十七日庚辰。

    勅公卿。

    於豊樂院令行射禮。

     十八日辛巳。

    天皇禦射場殿。

    觀四府賭射。

     十九日壬午。

    侍從所庭中。

    鬼足遺跡。

    』無品大原内親王薨。

    不任縁葬諸司。

    以喪家固辭也。

    皇帝不視事三日。

    内親王者日本根子天排國高彥尊天皇之皇女。

    母正四位下勳四等伊勢朝臣老人之女。

    贈從三位繼子也。

    』二品行治部卿兼常陸太守賀陽親王上表。

    請緻仕曰。

    臣聞。

    力拙筋衰。

    請骸之訓自遠。

    鐘鳴漏盡。

    收迹之誠斯彰。

    臣本愚頑。

    志業無紀。

    幸頼天□餘潤。

    終得爵命□臻。

    獻替之志。

    已謝塵涓。

    朝夕之誠。

    徒積葵□。

    方今光陰行暮。

    忽爲夜行之人。

    即須歳首奏聞。

    當表閑退之請。

    然而將辭之燕。

    猶有眷戀彫梁。

    欲去之驂。

    非無徘徊伏櫪。

    況臣多年已作魏闕之臣。

    一旦應爲丘園之老。

    犬馬之情。

    戀主何已。

    故三朝以下。

    諸節會之日。

    勤從賓賛。

    自割情戀。

    即今正月已闌。

    朝會漸隔。

    宜退影閑扉。

    待終初服。

    伏願曲垂上天聽卑之恩。

    幸全微臣知止之分。

    膽仰宸居。

    伏増感戀。

    不任下情之至。

    優詔不許之。

     廿日発未。

    從五位上行助教滋善宿祢宗人卒。

    宗人者左京人。

    本姓西漢人。

    備中國下道郡之所貫也。

    少遊學舘。

    從大學博士禦船宿祢氏主。

    受三禮。

    一聞而記於心焉。

    氏主顧謂同志雲。

    此生。

    後代之禮聖也。

    天長年中爲美作博士。

    以經學優洽。

    被召侍嵯峨院。

    承和七年。

    擢拜直講。

    久而遷助教。

    嘉祥三年。

    授外從五位下。

    仁壽二年賜姓滋善宿祢。

    改本屬隷於左京。

    齊衡三年授從五位下。

    貞觀之初。

    加從五位上。

    宗人性沈靜少人事。

    執志雅正。

    以儒素自守。

    未嘗入宮中見公卿大夫。

    卒時年六十四。

     廿一日甲申。

    停内宴。

    以天下患咳逆病也。

    』於雅院修法。

    限以七日。

    』無品純子内親王薨。

    不任縁葬諸司。

    以喪家固辭也。

    皇帝不視事三日。

    内親王者。

    嵯峨太上天皇之皇女也。

    母正五位下文室眞人久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