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髙宗皇帝 下
關燈
小
中
大
職,責徽州居住,旣又論殿中侍禦史胡汝明及察官施鉅,皆鑄所薦,詔悉與外任。
十六年七月,鑄復端明殿學士、提舉萬夀宮兼侍讀,後除資政殿學士、提舉太平興國宮。
二十二年卒。
甲戌,萬俟卨參知政事自禦史中丞除 卨充大金報謝使,保信軍承宣使李楊副之,上顧卨曰:「勉為朕行。
」卨對曰:「陛下屬時多艱,嗣承大統。
日者獨?屈己,銷兵以交與國,天人同符,?逾響報,送徃事居,悉如聖志,臣將命絶域,實與榮焉。
」 初,參知政事萬俟卨奉使大金國,行次汴京,奴??軰有為人緻書其子者,彼之伴使以為言,卨曰:「兩朝以玉帛相見,而後敢以私書入境。
然父子之情,不過問安否耳。
」發書視之,果然。
及次涿州,又以南宮毆擔夫告者,且曰:「一行裝齎,悉以車載,不復調夫矣。
」十月,卨奉使大金國還,詔卨提舉詳定一司勅令。
孫覩誌卨之墓曰:卨之復命也,宰相秦檜假金人譽己數千言,屬卨以聞,卨退而歎曰:「丞相訹我靣謾,吾戴天履地,忍為此乎?」卒不從。
他日,與檜議政,檜怒,無復同卨之意矣。
《小歴》 九月乙未,孟忠厚樞宻使自少保、?國軍節度使、判紹興府、信安郡王除 先是,迎?梓宮,當差大臣,而左僕射秦檜辭不行,乃召少保、判紹興府孟忠厚為迎梓宮禮儀使,以參知政事王次翁為迎太母禮儀使,並徃楚州迎接。
是月,忠厚遂拜樞宻使。
秦檜欲去張俊樞宻之任,乃除孟忠厚樞宻使,且外示寵於戚裡矣。
《遺史》 乙巳,少保、左僕射秦檜加太師梓宮及太後還,?勲加封 制曰:「三公論道,莫隆帝者之師,一德格天,乃大賢人之業。
睠時眞宰,為世宗臣,事有至難,收成功於指顧,人無逺慮,獨克定於規模,力輔眇躬,通誠大國,荷上天之從欲,成愛孝以事親,悉出賛?,冝崇褒陟,爰正乆虛之位,用告大昕之朝。
具官秦檜碩大而光明,忠肅而恭懿,心潛于聖,有孟軻命世之才,道緻其君,負伊尹覺民之任,早中異科之目,旋躋要路之津,節義著於艱難,正程嬰存趙孤之比,平生仗於忠信,見子卿持漢節而還,亟登次輔之?,再執元台之柄,險夷一緻,首尾七年,謀皆同予,國無異政,歸兵權而營屯自肅,定浮議而反側以安,廟筭無遺,固衆人之所不識,征車逺狩,惟君子以為必歸,蓋信既結而情通,則?必賜而欲得,龍輴來返,視西洛以寓永固之靈,騩馭惟迎,肅東朝以極慈寕之養,庻事備矣,厥功茂焉!冝進大名之封,寵拜維垣之貴,併加圭食,増重鈞衡,彌聳具瞻,式昭深眷。
於戯!呂望尚父,西伯之業所以成,周公為師,成王之勲所以集,永惟耆徳,毋愧前人,其祗邦休,以副朕命。
」程克俊詞 四月,上以淮上用兵,成不戰卻敵之功,丙子,詔推?宰執,於是,秦檜等言:「此睿筭無遺,諸將戮力,臣等何功之有?」上曰:「漢高祖善馭群臣,毎諸將奏功,必賞蕭何、張良,蓋以指縱之功也。
卿等同寅輔朕,以底成績,朕何敢忘。
」檜等再拜而退。
是月乙巳,少保、左僕射秦檜,加太師,檜靣辭新命,上曰:「梓宮歸??,慈寕就養,皆卿之功,此未報百分之一,不必辭也。
」十月,太師、左僕射秦檜,進封秦魏國公,檜乞以兩國封爵追封其母王氏為秦魏國夫人,從之。
十五年,先是詔賜秦檜第一區,六月己酉,成上幸其第,檜妻王氏封兩國夫人,新婦曹氏封郡夫人,孫:塤、堪、坦並除直秘閣學士,秦熺加承旨,九月,上禦書「一德格天之閣」賜檜,以金鍍銀沙鑼、唾盂、照匣等賜之。
先是,詔檜立家廟,十六年三月,又詔以禮器賜之。
二十年正月丁亥,左僕射秦檜趍朝,忽有殿前司後軍使臣施全者,挾刃於道,遮檜肩輿,欲害之,詔磔全于市。
十八年七月,前知郢州趙汝涔言:「陛下卽位以來,用人多矣,而競持異議,故投艱弭亂,畧無寕嵗,自專任一相,坐緻太平,望以今日得人之效,宣付史館。
」上可其奏,因顧左僕射秦檜曰:「此卿之功也。
朕記卿初自金歸,嘗為朕言,如欲天下無事,須是南自南,北自北,遂首建和議,朕心固已判然,而梗於衆論,乆而方決。
今南北罷兵六年矣,天下無事,果如卿言。
」檜頓首謝曰:「和議之諧,陛下?自宸??,臣奉行之耳,何功之有?」先是,檜於格天閣下書趙鼎、李光、胡銓三人姓名,時銓猶在新州,知廣州王欽問新州守張棣曰:「胡銓何故未過海?」棣卽奏銓在貶所吟討譏諷,遂移吉陽軍,旹十二月也。
十九年四月,初,祕閣修撰張邵,建炎中使金,遇秦檜於濰州,至是,上書言檜之忠節,嘗為徽宗撰長書抵粘罕,引大義以曉之,彼有慚色,於是簽書樞宻院餘堯弼奏曹勛家有録本,乞宣取以進,戊辰,檜言:「昨日?禦前降到曹勛所藏臣向在金庭代徽宗作書藁,書中開陳,與今日事無一不合,固知講和本出徽宗聖意。
」上曰:「自頃用兵,朕知其必至於講和而後止。
在元帥府時,朕不知有身,但知有民,每惟和好是念。
」檜曰:「此所以延天命也。
」上乂曰:「用兵蓋不得已,豈可樂攻戰。
本朝真宗與契丹和百餘年,民不知兵,神宗雖講武,實未嘗用。
朕自始至今,惟以和好為念,蓋兼愛南北之民,以柔道禦之也。
」 左僕射秦檜與故給事中胡安國及其子徽猷閣直學士寅皆厚善,寅嘗以書謝秦檜,略曰:「願公脩政任賢,勿替初志;遵王攘敵,以開後功。
」檜謂其諷己,始大怒之,時前禮部侍郎張九成與前歩帥解潛並謫居南安軍,一日,潛病劇,九成徃省之,潛泣曰:「平生惟仗忠義,誓與敵死,以雪國恥,而不肯議和,遂為秦所斥,此心惟天知之。
」九成曰:「無愧此心,足矣!何必人知?然人亦無不知者,但有遲速耳。
」潛曰:「聞此言,心中豁然矣!」遂逝,旹十二月也。
十一月庚午,參知政事餘堯弼、簽書樞宻院巫伋,乞今後朝退,依典故,權赴太師秦檜府聚議,從之。
十二月,秦檜乆患病在告,甲子始朝參,二孫:直寳文閣塤、直顯謨閣堪,扶掖以入,詔免拜,上喜甚曰:「且得與卿相見。
」檜頓首謝上曰:「瑞雪應時,可喜。
又北使在途,並無湏索,足見省事。
」二十年五月,祕書少監湯思退等言:「有旨以師臣秦檜忠義大節付在史館,尚有今來事迹,及張邵所奏之書尚闕,望令檜録奏宣付,庻得廣記。
」甲辰,上謂檜曰:「思退乞将卿靖康事記為别録以示天下後世,可依其請。
」秦檜謙退乆之,上曰:「不然後代無以知卿忠義。
」簽書樞宻院巫伋曰:「檜之大節,天下共知。
要當令屢書不一,使後世姦賊悚懼。
」上然之。
六月,左朝請郎何大圭進《聖德頌》,又福建機冝吳元美嘗作《夏二子傳》,為鄉人鄭煒所告,又元美家有潛光亭、商隠堂,煒上秦檜啓雲:「亭號『潛光』,蓋有心於黨李;堂名『商隠』,實無意於事秦。
」蓋捃拾其事,皆類此。
上謂宰執曰:「大圭意可嘉,可與直祕閣。
元美至引伊尹相湯伐桀事,其悖逆不道甚矣,特貸死,送容州編管。
」七月,上謂秦檜曰:「當北使張通古等在館議歸疆之時,曽開與李彌遜等不止異議,察其用心,罪不容誅。
」秦檜曰:「陛下兼愛南北,?以不疑,緻徽宗蔔永祐之安,太後遂慈寕之養,茲為天下逹孝。
初,開、彌遜與王庻等為不臣之逆説,訹胡銓上書,陛下獨語臣曰:『朕初無黃屋心,今橫議若此!據朕本心,惟當飬母耳。
』臣踧踖不知所措。
」二十一年十月,禦製《秦檜??像賛》,仍親灑宸翰賜之,賛曰:「維師益公,識量淵沖,盡闢異議,決?和戎,長樂溫凊,寰宇阜豐,其永相予,淩煙元功。
」自左僕射秦檜用事,士大夫平日小失其意,輙禍不測,集英殿脩撰、提舉太平興國宮魏矼,當初講和時,與議不合,檜嘗欲除近郡,矼遜辭不就,奉祠凡四任,寓衢之常山僧舍,蕭然一室,迄免於禍,是年二月卒,士論傷之。
初,故相趙鼎嘗謂其客刪定官方疇曰:「自鼎再相,除政府外,所引從官,如常同、胡寅、張緻逺、張九成、潘良貴、呂本中、魏矼皆有士望,異日決可保其無他。
」疇曰:「願公徐觀之。
」鼎曰:「此等人才,如何變得?」其後諸賢流落之乆,皆壁立萬仞,雖死不變,疇始信鼎之能知人也。
秦檜之初相也,徽猷閣待制王居正,時為左史,嘗奏上以謂檜作相前所言皆不讎,檜憾之,及檜再相專國,居正慮為所害,屏居常州,時事一不掛口,書祠官之考十有二,至是,檜權益張,尤忌善類,大誅譴以立威,多竄之嶺外,居正闔門託疾,猶奪其職,是年十月卒。
癸卯,賜秦檜玉帶。
一十月,檜封魏國公。
十五年六月,賜檜甲第一區,丁醜,幸檜第。
十七年,以郊祀?,改封益國公。
二十三年,知鎭江府王循友,乞加秦檜九錫,降付中書,檜收之不行,未?移循友知建康府,識者探知檜心矣,八月,秦檜之長孫右文殿修撰塤,應兩浙轉運司解試,考中第二,時猶?示至公也。
二十四年,塤赴禮部貢院試,而主司考中第一人,遂加敷文閣待制,塤為檜之孫,熺之子,試第一人,阿諛之風大露矣,是時,檜乆柄任,權自己出,而食君之祿者,皆知有秦檜而忘於先君後臣之義,可謂寒心哉。
《遺史》 十月乙亥,程克俊簽書樞宻院事自翰林學士,遷端明殿學士除,尋兼權參知政事 十一月癸巳,張俊罷樞宻使自太傅、慶國公,授鎮洮崇信軍節度、醴泉觀使、清河郡王,加安民靖難功臣 制曰:「仗鉞秉旄,出嘗顓於軍旅之事,弁冕端委,入或憚於朝廷之儀。
矧邉陲戍兵,已見於沉?,則將帥大臣,樂居於?地。
眷惟我勛賢之舊,閔勞以樞機之煩,咨爾在廷,鹹聼朕命。
具官張俊才資俊偉,謀略雄深,語多赤氣之浮,性得金行之正,初拜大將,無復一軍之驚,屢奏膚功,自是萬人之敵,志雅奮於忠義,識暗合於韜鈐,多修扞我於艱,勤勞靡懈,師衆以順為武,號令惟明。
自升宥宻之司,尤切安危之寄,適隣封之敦睦,幸寰宇之小康,而乃數貢誠忱,力祈閒退,智同乃祖,欲尋黃石之老人,慮創前賢,不?長城之地脈。
雖失倚毗之重,良嘉止足之風,是用兼三鎭之節旄,次上公之衮繡,胙開茅社,榮疏王爵之封,名列雲臺,寵冠功臣之號,俾就琳宮之佚,仍趍玉殿之朝,増衍爰田,申加幹食,以??爪牙之力,以隆心膂之私。
於戯!李衛公之稱疾,闔門最為明哲,郭汾陽之聞命,引道豈俟嫌疑。
罔俾斯人,專美唐室。
」 俊自紹興十一年四月除樞宻使,至是年十一月罷,位樞府一年半。
初,太師、左僕射秦檜與太傅、樞宻使張俊同主和議,約盡罷諸將,獨以兵權歸俊,故俊力助其謀,及諸將已罷,而侍禦史江邈言俊之過,於是俊求去位。
癸巳,罷為醴泉觀使,復還三鎭舊節、清河郡王。
十二年正月,張俊出視師囘到行在,力辭本兵,章凢四上,上遣内侍數留益確,俊乃復視事。
俊為樞宻使,固其位而無請去意,秦檜欲去之,乃令侍禦史江邈言其罪,上曰:「張俊有?立復辟之功,非有謀反之事,皆不可言。
」於是檜乃以孟忠厚為樞宻使,俊素與忠厚不恊,遂請罷去。
《遺史》 二十一年十月壬午,太傅、靜江寕武靜海軍節度使、醴泉觀使、清河郡王張俊,除太師,甲戍,上幸張俊第。
二十四年七月癸醜,太師、醴泉觀使、清河郡王張俊卒,贈循王,謚忠烈,甲寅,上曰:「張通古之來,俊極宣力,與韓世忠等不同。
」己未,上又曰:「武臣中無如俊者,比韓世忠,相去萬萬,冝檢祖宗故事,優其贈典。
」旣而有司欲依世忠例,上曰:「俊與國有功,明受間,俊有兵八千屯吳江,朱勝非降指揮與秦州差遣,俊不受,進兵破賊,當與小國一字王。
」遂贈循王韓世忠數舉兵以敗和議故也。
俊享年六十九,以疾終于牖下,上聞其薨,震悼,輟視朝三日,賜棺木,襲以一品禮服,厚録其孤。
俊狀貎雄偉,性禀嚴重,征行戍守,師律整齊,納亡撫降,皆能得其死力,如楊存中、田師中、趙宻軰,皆出其門,性貪吝,喜置田産,故江浙兩淮間,嵗入租米僅百萬石,及死,諸子進黃金九萬兩,上幸俊第臨奠,為慟哭,勅??于常州無錫縣,命内侍張去為?塟事。
淳熈十五年二月,高宗崩,議配享,侍從議:「太師、循王、諡忠烈張俊,?翼覇府,披荊棘以立朝廷,禦侮鄞川、靖冦江左,功名之盛,溢於旂常,而秉心忠勤,始終一節,請與韓世忠並配享高宗廟庭。
」詔從之 是月,孟忠厚罷樞宻使加少傅、知建康府 忠厚自是年九月拜樞宻使,是月罷,位樞府僅兩月。
少保、樞宻使孟忠厚求去位,罷為少傅、判福州,旣而與知建康府葉夣得兩易其任,時閩中之?未平,詔夢得挾禦前將士便道之鎮。
《小歴》 先是,侍禦史江邈屢言樞宻使張俊之罪,蓋秦檜之意也,事皆不行,檜乃除孟忠厚為樞宻使,忠厚與俊素不恊,故知其不兩立也,於是俊果乞罷去。
俊既罷,則忠厚可去矣,遂加少傅,除建康府兼江東安撫制置大使。
忠厚為樞宻使,本在於去俊也。
《遺史》 二十五年十二月,詔醴泉觀使孟忠厚,令奉朝請,乙酉,魏良臣奏曰:「忠厚,戚裡最號賢者。
」上曰:「向來徽宗梓宮湏宰相?送,秦檜辭不肯行,遂差忠厚以樞宻院?送。
深不欲任外戚,萬一有過,治之則傷?,釋之則廢法。
如太後家子弟,但加以爵祿奉祠而已。
」良臣奏:「陛下聖明,深得所以待國戚之體。
」二十七年二月,以少傅、信安郡王孟忠厚提舉秘書省,四月,忠厚卒。
紹興十三年癸亥 閠四月乙卯,王次翁罷參知政事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 次翁自紹興十年七月除參知政事,至是年閠四月以老求去位而罷,執政凡二年餘。
十九年十二月,資政殿學士王次翁卒於明州。
六月,程克俊罷簽書樞宻院事依前職提舉洞霄宮 克俊自紹興十二年十月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宻院事,是年六月以疾求去位,遂罷,在樞府凡八月。
紹興十四年甲子 二月丙午,萬俟卨罷參知政事 卨自紹興十二年八月除參知政事,至是年二月罷,執政一年半。
秦檜與參知政事萬俟卨一日同奏事,退坐殿廬,中批上?除某官,吏鈐紙尾進,卨曰:「偶不聞聖語。
」檜怒,於是,禦史中丞李文?、右諫議大夫詹大方皆論卨違詔,除職與郡,而給事中楊願駁奏,乃以卨為提舉太平觀文。
?又論中書舍人劉才邵、祠部郎官王觀國皆附卨以進,亦詔與外任。
《小歴》 卨為參知政事二年,噤嘿奉秦檜而已,檜厭之,令禦史中丞李文?言其罪,卨白檜,乞上殿留身略辨其事,檜疑其背己,遂以宮祠罷之。
《遺史》 卨以宮祠罷參政也,卨之姪與王?有語言相爭,?後譛于秦檜,檜再令李文?言其罪,遂送歸州居住。
同上 是月,樓炤簽書樞宻院事自資政殿學士、新知建康府除,尋兼權參知政事 五月甲子,樓炤罷簽書樞宻院事 禦史中丞李文?等論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宻院事樓炤不可以居政塗。
甲子,詔罷,依舊職,提舉江州太平觀。
乙醜,李文?簽書樞宻院事自禦史中丞,遷端明殿學士除,兼參知政事 十二月,李文?罷簽書樞宻院事 中丞楊願、侍禦史江勃、右正言何若交論簽書樞宻院事李文?邪險害政,不恊衆望,乃與編管人王文獻締結,俾之遊説,又私飬臺吏伺臺中章疏,梟心虺志,無所不為,文?亦請罷,詔文?落職,又論文?薦冐官人陳洵於奉使王師心,濫轉四資,遂貶筠州。
二十八年九月,端明殿學士、知成都府李文?卒。
辛醜,楊願簽書樞宻院事自禦史中丞,遷端明殿學士除 紹興十五年乙醜 十月丙子,楊願罷簽書樞宻院事 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宻院事楊願自請罷,詔仍舊職,提舉太平觀。
二十三年,資政殿學士、知建康府楊願卒。
癸未,李若谷簽書樞宻院事自敷文閣直學士、樞宻都承旨,兼侍讀,遷端明殿學士除,尋兼權參知政事 若谷,永平人。
是月,秦熺知樞宻院事自翰林學士承旨除 熺力請依李淑故事,避親而罷。
庚寅,以為資政殿學士、提舉萬夀觀,?數視執政,尋兼侍讀。
十七年正月,加大學士。
十八年三月壬午,秦熺再知樞宻院事。
一日,左僕射秦檜以問祠部郎官胡寕曰:「兒子近除,外議如何?」寕曰:「外議以為公相必不襲蔡京之迹。
」於是檜怒。
寕,崇安人,安國子也四月,知樞宻院秦熺言父子共政,理當避嫌。
庚子,以熺為觀文殿學士、提舉祕書省,立班左僕射之次。
二十年二月戊子,觀文殿學士、提舉萬夀觀秦熺,加特進,觀文殿學士為萬夀觀使。
制曰:「上帝復高祖之徳,克靖我邦,皇天付中國之民,是生王佐。
眷言碩輔,乆曠宰司,冝參茂憲之規,用示褒書之寵,涓以榖旦,告於治朝。
具官秦熺道造聖宗,量包國器,承乎忠義之羙,濟以文章之華,得天民知覺之先,宻施惠術,本師友淵源之正,大放德言。
自避寵於樞庭,肆躋榮於祕殿,冠華光之講讀,修麗正之圖書,朝端聳見於儀刑,天下想聞其風采,維觀文學士之稱大,匪舊德相臣而弗居,矧晉位之崇階,號優賢之特禮,建使名於珍館,衍戸賦於腴田,併集?光,庸昭眷遇。
於戯!上宰特高百辟,旣有舊班,眞儒並出一門,豈非亨?,茲合至公之論,匪惟妙簡之私,益厲壯猷,以永慶譽。
」 紹興十七年丁卯 正月壬辰,李若谷參知政事自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宻院事除 何若簽書樞宻院事自禦史中丞除 秦檜凡薦用人,莫不有説,林大鼐言生節死節事,李若谷之弟若水盡死節於京師圍城之際,而用若谷為參政,可謂厚於死節之家矣。
然則用生節而位三公,則秦檜不為叨忝,可知矣!《遺史》 二月辛酉,李若谷罷參知政事 江勃論參知政事李若谷,罷為資政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
再論,遂奪職,江州居住。
三月乙亥,何若罷簽書樞宻院事 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宻院事何若引疾乞罷,詔依舊職,提舉太平觀。
二十年七月,何若卒,宰執奏聞,上令遺表?澤,依謝克家例,秦檜因論克家從偽楚之罪,上曰:「朕卽位之初,黃潛善、汪伯彥言從邦昌者多矣,時且欲安反側,彼乃不自知其罪。
」檜曰:「陛下灼知忠逆之迹,如天徧覆,神竒臭腐俱?帝力而不自知也。
」 己卯,段拂參知政事自翰林學士除 四月己亥,汪勃簽書樞宻院事自禦史中丞,遷端明殿學士除。
十八年二月,兼權
十六年七月,鑄復端明殿學士、提舉萬夀宮兼侍讀,後除資政殿學士、提舉太平興國宮。
二十二年卒。
甲戌,萬俟卨參知政事自禦史中丞除 卨充大金報謝使,保信軍承宣使李楊副之,上顧卨曰:「勉為朕行。
」卨對曰:「陛下屬時多艱,嗣承大統。
日者獨?屈己,銷兵以交與國,天人同符,?逾響報,送徃事居,悉如聖志,臣將命絶域,實與榮焉。
」 初,參知政事萬俟卨奉使大金國,行次汴京,奴??軰有為人緻書其子者,彼之伴使以為言,卨曰:「兩朝以玉帛相見,而後敢以私書入境。
然父子之情,不過問安否耳。
」發書視之,果然。
及次涿州,又以南宮毆擔夫告者,且曰:「一行裝齎,悉以車載,不復調夫矣。
」十月,卨奉使大金國還,詔卨提舉詳定一司勅令。
孫覩誌卨之墓曰:卨之復命也,宰相秦檜假金人譽己數千言,屬卨以聞,卨退而歎曰:「丞相訹我靣謾,吾戴天履地,忍為此乎?」卒不從。
他日,與檜議政,檜怒,無復同卨之意矣。
《小歴》 九月乙未,孟忠厚樞宻使自少保、?國軍節度使、判紹興府、信安郡王除 先是,迎?梓宮,當差大臣,而左僕射秦檜辭不行,乃召少保、判紹興府孟忠厚為迎梓宮禮儀使,以參知政事王次翁為迎太母禮儀使,並徃楚州迎接。
是月,忠厚遂拜樞宻使。
秦檜欲去張俊樞宻之任,乃除孟忠厚樞宻使,且外示寵於戚裡矣。
《遺史》 乙巳,少保、左僕射秦檜加太師梓宮及太後還,?勲加封 制曰:「三公論道,莫隆帝者之師,一德格天,乃大賢人之業。
睠時眞宰,為世宗臣,事有至難,收成功於指顧,人無逺慮,獨克定於規模,力輔眇躬,通誠大國,荷上天之從欲,成愛孝以事親,悉出賛?,冝崇褒陟,爰正乆虛之位,用告大昕之朝。
具官秦檜碩大而光明,忠肅而恭懿,心潛于聖,有孟軻命世之才,道緻其君,負伊尹覺民之任,早中異科之目,旋躋要路之津,節義著於艱難,正程嬰存趙孤之比,平生仗於忠信,見子卿持漢節而還,亟登次輔之?,再執元台之柄,險夷一緻,首尾七年,謀皆同予,國無異政,歸兵權而營屯自肅,定浮議而反側以安,廟筭無遺,固衆人之所不識,征車逺狩,惟君子以為必歸,蓋信既結而情通,則?必賜而欲得,龍輴來返,視西洛以寓永固之靈,騩馭惟迎,肅東朝以極慈寕之養,庻事備矣,厥功茂焉!冝進大名之封,寵拜維垣之貴,併加圭食,増重鈞衡,彌聳具瞻,式昭深眷。
於戯!呂望尚父,西伯之業所以成,周公為師,成王之勲所以集,永惟耆徳,毋愧前人,其祗邦休,以副朕命。
」程克俊詞 四月,上以淮上用兵,成不戰卻敵之功,丙子,詔推?宰執,於是,秦檜等言:「此睿筭無遺,諸將戮力,臣等何功之有?」上曰:「漢高祖善馭群臣,毎諸將奏功,必賞蕭何、張良,蓋以指縱之功也。
卿等同寅輔朕,以底成績,朕何敢忘。
」檜等再拜而退。
是月乙巳,少保、左僕射秦檜,加太師,檜靣辭新命,上曰:「梓宮歸??,慈寕就養,皆卿之功,此未報百分之一,不必辭也。
」十月,太師、左僕射秦檜,進封秦魏國公,檜乞以兩國封爵追封其母王氏為秦魏國夫人,從之。
十五年,先是詔賜秦檜第一區,六月己酉,成上幸其第,檜妻王氏封兩國夫人,新婦曹氏封郡夫人,孫:塤、堪、坦並除直秘閣學士,秦熺加承旨,九月,上禦書「一德格天之閣」賜檜,以金鍍銀沙鑼、唾盂、照匣等賜之。
先是,詔檜立家廟,十六年三月,又詔以禮器賜之。
二十年正月丁亥,左僕射秦檜趍朝,忽有殿前司後軍使臣施全者,挾刃於道,遮檜肩輿,欲害之,詔磔全于市。
十八年七月,前知郢州趙汝涔言:「陛下卽位以來,用人多矣,而競持異議,故投艱弭亂,畧無寕嵗,自專任一相,坐緻太平,望以今日得人之效,宣付史館。
」上可其奏,因顧左僕射秦檜曰:「此卿之功也。
朕記卿初自金歸,嘗為朕言,如欲天下無事,須是南自南,北自北,遂首建和議,朕心固已判然,而梗於衆論,乆而方決。
今南北罷兵六年矣,天下無事,果如卿言。
」檜頓首謝曰:「和議之諧,陛下?自宸??,臣奉行之耳,何功之有?」先是,檜於格天閣下書趙鼎、李光、胡銓三人姓名,時銓猶在新州,知廣州王欽問新州守張棣曰:「胡銓何故未過海?」棣卽奏銓在貶所吟討譏諷,遂移吉陽軍,旹十二月也。
十九年四月,初,祕閣修撰張邵,建炎中使金,遇秦檜於濰州,至是,上書言檜之忠節,嘗為徽宗撰長書抵粘罕,引大義以曉之,彼有慚色,於是簽書樞宻院餘堯弼奏曹勛家有録本,乞宣取以進,戊辰,檜言:「昨日?禦前降到曹勛所藏臣向在金庭代徽宗作書藁,書中開陳,與今日事無一不合,固知講和本出徽宗聖意。
」上曰:「自頃用兵,朕知其必至於講和而後止。
在元帥府時,朕不知有身,但知有民,每惟和好是念。
」檜曰:「此所以延天命也。
」上乂曰:「用兵蓋不得已,豈可樂攻戰。
本朝真宗與契丹和百餘年,民不知兵,神宗雖講武,實未嘗用。
朕自始至今,惟以和好為念,蓋兼愛南北之民,以柔道禦之也。
」 左僕射秦檜與故給事中胡安國及其子徽猷閣直學士寅皆厚善,寅嘗以書謝秦檜,略曰:「願公脩政任賢,勿替初志;遵王攘敵,以開後功。
」檜謂其諷己,始大怒之,時前禮部侍郎張九成與前歩帥解潛並謫居南安軍,一日,潛病劇,九成徃省之,潛泣曰:「平生惟仗忠義,誓與敵死,以雪國恥,而不肯議和,遂為秦所斥,此心惟天知之。
」九成曰:「無愧此心,足矣!何必人知?然人亦無不知者,但有遲速耳。
」潛曰:「聞此言,心中豁然矣!」遂逝,旹十二月也。
十一月庚午,參知政事餘堯弼、簽書樞宻院巫伋,乞今後朝退,依典故,權赴太師秦檜府聚議,從之。
十二月,秦檜乆患病在告,甲子始朝參,二孫:直寳文閣塤、直顯謨閣堪,扶掖以入,詔免拜,上喜甚曰:「且得與卿相見。
」檜頓首謝上曰:「瑞雪應時,可喜。
又北使在途,並無湏索,足見省事。
」二十年五月,祕書少監湯思退等言:「有旨以師臣秦檜忠義大節付在史館,尚有今來事迹,及張邵所奏之書尚闕,望令檜録奏宣付,庻得廣記。
」甲辰,上謂檜曰:「思退乞将卿靖康事記為别録以示天下後世,可依其請。
」秦檜謙退乆之,上曰:「不然後代無以知卿忠義。
」簽書樞宻院巫伋曰:「檜之大節,天下共知。
要當令屢書不一,使後世姦賊悚懼。
」上然之。
六月,左朝請郎何大圭進《聖德頌》,又福建機冝吳元美嘗作《夏二子傳》,為鄉人鄭煒所告,又元美家有潛光亭、商隠堂,煒上秦檜啓雲:「亭號『潛光』,蓋有心於黨李;堂名『商隠』,實無意於事秦。
」蓋捃拾其事,皆類此。
上謂宰執曰:「大圭意可嘉,可與直祕閣。
元美至引伊尹相湯伐桀事,其悖逆不道甚矣,特貸死,送容州編管。
」七月,上謂秦檜曰:「當北使張通古等在館議歸疆之時,曽開與李彌遜等不止異議,察其用心,罪不容誅。
」秦檜曰:「陛下兼愛南北,?以不疑,緻徽宗蔔永祐之安,太後遂慈寕之養,茲為天下逹孝。
初,開、彌遜與王庻等為不臣之逆説,訹胡銓上書,陛下獨語臣曰:『朕初無黃屋心,今橫議若此!據朕本心,惟當飬母耳。
』臣踧踖不知所措。
」二十一年十月,禦製《秦檜??像賛》,仍親灑宸翰賜之,賛曰:「維師益公,識量淵沖,盡闢異議,決?和戎,長樂溫凊,寰宇阜豐,其永相予,淩煙元功。
」自左僕射秦檜用事,士大夫平日小失其意,輙禍不測,集英殿脩撰、提舉太平興國宮魏矼,當初講和時,與議不合,檜嘗欲除近郡,矼遜辭不就,奉祠凡四任,寓衢之常山僧舍,蕭然一室,迄免於禍,是年二月卒,士論傷之。
初,故相趙鼎嘗謂其客刪定官方疇曰:「自鼎再相,除政府外,所引從官,如常同、胡寅、張緻逺、張九成、潘良貴、呂本中、魏矼皆有士望,異日決可保其無他。
」疇曰:「願公徐觀之。
」鼎曰:「此等人才,如何變得?」其後諸賢流落之乆,皆壁立萬仞,雖死不變,疇始信鼎之能知人也。
秦檜之初相也,徽猷閣待制王居正,時為左史,嘗奏上以謂檜作相前所言皆不讎,檜憾之,及檜再相專國,居正慮為所害,屏居常州,時事一不掛口,書祠官之考十有二,至是,檜權益張,尤忌善類,大誅譴以立威,多竄之嶺外,居正闔門託疾,猶奪其職,是年十月卒。
癸卯,賜秦檜玉帶。
一十月,檜封魏國公。
十五年六月,賜檜甲第一區,丁醜,幸檜第。
十七年,以郊祀?,改封益國公。
二十三年,知鎭江府王循友,乞加秦檜九錫,降付中書,檜收之不行,未?移循友知建康府,識者探知檜心矣,八月,秦檜之長孫右文殿修撰塤,應兩浙轉運司解試,考中第二,時猶?示至公也。
二十四年,塤赴禮部貢院試,而主司考中第一人,遂加敷文閣待制,塤為檜之孫,熺之子,試第一人,阿諛之風大露矣,是時,檜乆柄任,權自己出,而食君之祿者,皆知有秦檜而忘於先君後臣之義,可謂寒心哉。
《遺史》 十月乙亥,程克俊簽書樞宻院事自翰林學士,遷端明殿學士除,尋兼權參知政事 十一月癸巳,張俊罷樞宻使自太傅、慶國公,授鎮洮崇信軍節度、醴泉觀使、清河郡王,加安民靖難功臣 制曰:「仗鉞秉旄,出嘗顓於軍旅之事,弁冕端委,入或憚於朝廷之儀。
矧邉陲戍兵,已見於沉?,則將帥大臣,樂居於?地。
眷惟我勛賢之舊,閔勞以樞機之煩,咨爾在廷,鹹聼朕命。
具官張俊才資俊偉,謀略雄深,語多赤氣之浮,性得金行之正,初拜大將,無復一軍之驚,屢奏膚功,自是萬人之敵,志雅奮於忠義,識暗合於韜鈐,多修扞我於艱,勤勞靡懈,師衆以順為武,號令惟明。
自升宥宻之司,尤切安危之寄,適隣封之敦睦,幸寰宇之小康,而乃數貢誠忱,力祈閒退,智同乃祖,欲尋黃石之老人,慮創前賢,不?長城之地脈。
雖失倚毗之重,良嘉止足之風,是用兼三鎭之節旄,次上公之衮繡,胙開茅社,榮疏王爵之封,名列雲臺,寵冠功臣之號,俾就琳宮之佚,仍趍玉殿之朝,増衍爰田,申加幹食,以??爪牙之力,以隆心膂之私。
於戯!李衛公之稱疾,闔門最為明哲,郭汾陽之聞命,引道豈俟嫌疑。
罔俾斯人,專美唐室。
」 俊自紹興十一年四月除樞宻使,至是年十一月罷,位樞府一年半。
初,太師、左僕射秦檜與太傅、樞宻使張俊同主和議,約盡罷諸將,獨以兵權歸俊,故俊力助其謀,及諸將已罷,而侍禦史江邈言俊之過,於是俊求去位。
癸巳,罷為醴泉觀使,復還三鎭舊節、清河郡王。
十二年正月,張俊出視師囘到行在,力辭本兵,章凢四上,上遣内侍數留益確,俊乃復視事。
俊為樞宻使,固其位而無請去意,秦檜欲去之,乃令侍禦史江邈言其罪,上曰:「張俊有?立復辟之功,非有謀反之事,皆不可言。
」於是檜乃以孟忠厚為樞宻使,俊素與忠厚不恊,遂請罷去。
《遺史》 二十一年十月壬午,太傅、靜江寕武靜海軍節度使、醴泉觀使、清河郡王張俊,除太師,甲戍,上幸張俊第。
二十四年七月癸醜,太師、醴泉觀使、清河郡王張俊卒,贈循王,謚忠烈,甲寅,上曰:「張通古之來,俊極宣力,與韓世忠等不同。
」己未,上又曰:「武臣中無如俊者,比韓世忠,相去萬萬,冝檢祖宗故事,優其贈典。
」旣而有司欲依世忠例,上曰:「俊與國有功,明受間,俊有兵八千屯吳江,朱勝非降指揮與秦州差遣,俊不受,進兵破賊,當與小國一字王。
」遂贈循王韓世忠數舉兵以敗和議故也。
俊享年六十九,以疾終于牖下,上聞其薨,震悼,輟視朝三日,賜棺木,襲以一品禮服,厚録其孤。
俊狀貎雄偉,性禀嚴重,征行戍守,師律整齊,納亡撫降,皆能得其死力,如楊存中、田師中、趙宻軰,皆出其門,性貪吝,喜置田産,故江浙兩淮間,嵗入租米僅百萬石,及死,諸子進黃金九萬兩,上幸俊第臨奠,為慟哭,勅??于常州無錫縣,命内侍張去為?塟事。
淳熈十五年二月,高宗崩,議配享,侍從議:「太師、循王、諡忠烈張俊,?翼覇府,披荊棘以立朝廷,禦侮鄞川、靖冦江左,功名之盛,溢於旂常,而秉心忠勤,始終一節,請與韓世忠並配享高宗廟庭。
」詔從之 是月,孟忠厚罷樞宻使加少傅、知建康府 忠厚自是年九月拜樞宻使,是月罷,位樞府僅兩月。
少保、樞宻使孟忠厚求去位,罷為少傅、判福州,旣而與知建康府葉夣得兩易其任,時閩中之?未平,詔夢得挾禦前將士便道之鎮。
《小歴》 先是,侍禦史江邈屢言樞宻使張俊之罪,蓋秦檜之意也,事皆不行,檜乃除孟忠厚為樞宻使,忠厚與俊素不恊,故知其不兩立也,於是俊果乞罷去。
俊既罷,則忠厚可去矣,遂加少傅,除建康府兼江東安撫制置大使。
忠厚為樞宻使,本在於去俊也。
《遺史》 二十五年十二月,詔醴泉觀使孟忠厚,令奉朝請,乙酉,魏良臣奏曰:「忠厚,戚裡最號賢者。
」上曰:「向來徽宗梓宮湏宰相?送,秦檜辭不肯行,遂差忠厚以樞宻院?送。
深不欲任外戚,萬一有過,治之則傷?,釋之則廢法。
如太後家子弟,但加以爵祿奉祠而已。
」良臣奏:「陛下聖明,深得所以待國戚之體。
」二十七年二月,以少傅、信安郡王孟忠厚提舉秘書省,四月,忠厚卒。
紹興十三年癸亥 閠四月乙卯,王次翁罷參知政事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 次翁自紹興十年七月除參知政事,至是年閠四月以老求去位而罷,執政凡二年餘。
十九年十二月,資政殿學士王次翁卒於明州。
六月,程克俊罷簽書樞宻院事依前職提舉洞霄宮 克俊自紹興十二年十月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宻院事,是年六月以疾求去位,遂罷,在樞府凡八月。
紹興十四年甲子 二月丙午,萬俟卨罷參知政事 卨自紹興十二年八月除參知政事,至是年二月罷,執政一年半。
秦檜與參知政事萬俟卨一日同奏事,退坐殿廬,中批上?除某官,吏鈐紙尾進,卨曰:「偶不聞聖語。
」檜怒,於是,禦史中丞李文?、右諫議大夫詹大方皆論卨違詔,除職與郡,而給事中楊願駁奏,乃以卨為提舉太平觀文。
?又論中書舍人劉才邵、祠部郎官王觀國皆附卨以進,亦詔與外任。
《小歴》 卨為參知政事二年,噤嘿奉秦檜而已,檜厭之,令禦史中丞李文?言其罪,卨白檜,乞上殿留身略辨其事,檜疑其背己,遂以宮祠罷之。
《遺史》 卨以宮祠罷參政也,卨之姪與王?有語言相爭,?後譛于秦檜,檜再令李文?言其罪,遂送歸州居住。
同上 是月,樓炤簽書樞宻院事自資政殿學士、新知建康府除,尋兼權參知政事 五月甲子,樓炤罷簽書樞宻院事 禦史中丞李文?等論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宻院事樓炤不可以居政塗。
甲子,詔罷,依舊職,提舉江州太平觀。
乙醜,李文?簽書樞宻院事自禦史中丞,遷端明殿學士除,兼參知政事 十二月,李文?罷簽書樞宻院事 中丞楊願、侍禦史江勃、右正言何若交論簽書樞宻院事李文?邪險害政,不恊衆望,乃與編管人王文獻締結,俾之遊説,又私飬臺吏伺臺中章疏,梟心虺志,無所不為,文?亦請罷,詔文?落職,又論文?薦冐官人陳洵於奉使王師心,濫轉四資,遂貶筠州。
二十八年九月,端明殿學士、知成都府李文?卒。
辛醜,楊願簽書樞宻院事自禦史中丞,遷端明殿學士除 紹興十五年乙醜 十月丙子,楊願罷簽書樞宻院事 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宻院事楊願自請罷,詔仍舊職,提舉太平觀。
二十三年,資政殿學士、知建康府楊願卒。
癸未,李若谷簽書樞宻院事自敷文閣直學士、樞宻都承旨,兼侍讀,遷端明殿學士除,尋兼權參知政事 若谷,永平人。
是月,秦熺知樞宻院事自翰林學士承旨除 熺力請依李淑故事,避親而罷。
庚寅,以為資政殿學士、提舉萬夀觀,?數視執政,尋兼侍讀。
十七年正月,加大學士。
十八年三月壬午,秦熺再知樞宻院事。
一日,左僕射秦檜以問祠部郎官胡寕曰:「兒子近除,外議如何?」寕曰:「外議以為公相必不襲蔡京之迹。
」於是檜怒。
寕,崇安人,安國子也四月,知樞宻院秦熺言父子共政,理當避嫌。
庚子,以熺為觀文殿學士、提舉祕書省,立班左僕射之次。
二十年二月戊子,觀文殿學士、提舉萬夀觀秦熺,加特進,觀文殿學士為萬夀觀使。
制曰:「上帝復高祖之徳,克靖我邦,皇天付中國之民,是生王佐。
眷言碩輔,乆曠宰司,冝參茂憲之規,用示褒書之寵,涓以榖旦,告於治朝。
具官秦熺道造聖宗,量包國器,承乎忠義之羙,濟以文章之華,得天民知覺之先,宻施惠術,本師友淵源之正,大放德言。
自避寵於樞庭,肆躋榮於祕殿,冠華光之講讀,修麗正之圖書,朝端聳見於儀刑,天下想聞其風采,維觀文學士之稱大,匪舊德相臣而弗居,矧晉位之崇階,號優賢之特禮,建使名於珍館,衍戸賦於腴田,併集?光,庸昭眷遇。
於戯!上宰特高百辟,旣有舊班,眞儒並出一門,豈非亨?,茲合至公之論,匪惟妙簡之私,益厲壯猷,以永慶譽。
」 紹興十七年丁卯 正月壬辰,李若谷參知政事自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宻院事除 何若簽書樞宻院事自禦史中丞除 秦檜凡薦用人,莫不有説,林大鼐言生節死節事,李若谷之弟若水盡死節於京師圍城之際,而用若谷為參政,可謂厚於死節之家矣。
然則用生節而位三公,則秦檜不為叨忝,可知矣!《遺史》 二月辛酉,李若谷罷參知政事 江勃論參知政事李若谷,罷為資政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
再論,遂奪職,江州居住。
三月乙亥,何若罷簽書樞宻院事 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宻院事何若引疾乞罷,詔依舊職,提舉太平觀。
二十年七月,何若卒,宰執奏聞,上令遺表?澤,依謝克家例,秦檜因論克家從偽楚之罪,上曰:「朕卽位之初,黃潛善、汪伯彥言從邦昌者多矣,時且欲安反側,彼乃不自知其罪。
」檜曰:「陛下灼知忠逆之迹,如天徧覆,神竒臭腐俱?帝力而不自知也。
」 己卯,段拂參知政事自翰林學士除 四月己亥,汪勃簽書樞宻院事自禦史中丞,遷端明殿學士除。
十八年二月,兼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