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髙宗皇帝 中
關燈
小
中
大
念盡瘁之誠,當遂辭榮之志。
具官翟汝文蚤以雋望,躋于邇聯。
肆予臨禦以來,嘉乃論思之舊,召自遐外,起于退閑,遂擢禁林之嚴,俄參鈞柄之重,謂其名儒故老,多識祖宗之舊章,庶幾博問遐觀,以明國家之大體。
念若巨川而相濟,顧豈同舟而異心,何謀謨之未聞,乃議論之多拂,徒欲輕於去就,寧復任於安危,直情而行,不知可否之濟,奉身而去,殆忘體恤之均。
尚隆體貌於大臣,俾遂蕃宣於近郡,蓋望之之輕丞相,止用左遷,而長孺之薄淮陽,猶煩卧治,屬言章之交上,在公論以未平,時者謂千裡造朝,甫竊廟堂之寵,一朝辭位,殆繇疆埸之虞。
故巧發於爭端,以自託於微罪,原情審爾,誅意當深,姑從罷免之科,終許歸休之佚。
噫!丁寧諭指,朕固不忘於貪賢,偃蹇居家,汝獨無意於經世。
往思嗇養,以究壽臧。
」 五月,詔置修政局於都省,以右僕射秦檜提舉,參政翟汝文同提舉。
時四方上奏未決,吏縁爲姦,參政翟汝文語右相秦檜,宜責都司,考其稽違者,峻懲之。
後因對,乞治堂吏受賂者,檜面劾汝文擅治吏,汝文言:「臣位執政按吏,而宰相見劾,豈可無恥居位?」即求去,於是,諫官方孟卿論:「汝文與檜不和,且不顧大體,不循故事,批狀直送省部,不關其長,每宰執聚議,則目視雲漢,未嘗交談,豈能共濟?」乃詔與郡,言者再論汝文在朝廷,纔及防秋便求罷去,望重行貶責,遂緻仕。
汝文執政纔三月。
《小歴》 初,翟汝文知宻州,秦檜爲州學教授,汝文薦其才。
及檜爲相,亦薦汝文,汝文除參政,意不少降,與檜不和,嘗交争於殿庭,至言檜乃金人之姦細,必誤國,汝文遂罷去。
自後檜專權柄,執政者皆箝口,卑躬趨走,奉承之不暇,四方之士,乃思汝文之正直。
《遺史》 八月甲寅,秦檜罷右相觀文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 制曰:「王者循至公之道,常加厚於股肱,大臣髙易退之風,欲曲全於體貌。
維時次輔,茲解近司,式頒上印之恩,誕布告廷之命。
具官秦檜蚤矜志行,歷蹈艱危,謂其盡節以事君,可膺大用,嘉乃脫身而歸國,實慰群情。
擢寘巖廊,俾參柄任,自初豫政,疑若獻忠,從其長則未嘗爭議於當然,私於朕則每獨指言其不可,遂令代相,倚以爲邦,務推勿貳之誠,庶盡欲行之志,自詭得權,而舉事當聳動於四方,逮茲居位,以陳謀首建明於二策,罔燭厥理,殊乖素期,念方委聽之專,更責寅恭之効,而乃憑恃其黨,排斥所憎,進用臣隣,率面從而稱善,稽留命令,輒隂怵以交攻。
豈實汝心,殆爲衆誤,顧竊弄於威柄,或滋長於姦朋,方悉屏除,尚圖改事,遽辭機政,屢卻封章,詔諭莫囬,挽留難強,爰陞華於秘殿,仍賦祿於祠庭,以示優容,以昭眷遇。
於戯!予奪在我,豈雲去朋黨之難,終始待卿,期無負君臣之義。
往膺渙渥,勿替令猷。
」綦崇禮詞 檜自紹興元年九月拜右相,至是年八月罷,入相凡一年。
殿中侍禦史黃?年論右僕射秦檜專主和議,沮止國家恢復逺圖,且植黨日衆,將專國自恣,漸不可長,檜即上章辭位。
甲寅,授觀文殿學士、提舉太平觀,前一日,上召當制學士綦崇禮,諭以檜二策,仍出其元奏,雲:「以河東、河北人還金虜,以中原人還劉豫,如斯而已。
」故崇禮載之制詞,而言者論檜不知治體,信任非人,專務減刻,人心大揺,且引給事中程瑀等,布之要路,何求不獲,乃落職,於是,瑀與侍禦史江躋、左司諫吳表臣、起居舎人張燾皆坐檜黨罷去。
先是,呂頤浩薦朱勝非,綦崇禮、謝克家入朝,往往言秦檜之姦,上亦覺悟,於是檜結黨欲傾頤浩。
一日,上忽遣使於崇禮在翰苑來承詞頭,崇禮奏請詞頭,上召崇禮,親諭之曰:「秦檜言南人歸南,北人歸北。
朕是北人,將安歸?又言:『若使臣爲宰相,可使聳動天下』今無聞。
」崇禮乞禦筆付院,上乃索紙冩付崇禮,崇禮退,黙省其文,而不覺口諷之曰:「聳動四方之意,朕心已疑,建明二策之閒,爾才可見。
」遂罷檜相,乃諭朝廷終不復用,仍牓朝堂,上怒未已,臣僚再言檜之罪,遂落職。
《遺史》 初,右僕射秦檜之參大政也,與起居郎王居正甚善,閒語論天下事,意鋭甚,至是所言皆不讎,居正一日言於上曰:「秦檜嘗語臣:『中國之人惟當著衣噉飯,共圗中興。
』時臣心服其言,謂有志於中興者,要當如此,及自謂:『使檜爲相數月,必有驚動天下。
』今施設乃止於是,願陛下以臣所言問檜所行。
」於是檜慙而怒,未幾,居正以右文殿修撰出知婺州。
時有議廢修政局以揺秦檜,而左司郎中林待聘,檜客也,方兼夲局檢討官,乃上言:「陛下即位六年,更用八相而績用弗,著此無他,人無常責而各有心,則治何以立?臣願陛下嚴動揺之憲,以成復古之勲。
」 九月乙醜,朱勝非右僕射自觀文殿學士、提舉萬夀觀、兼侍讀,除左宣奉大夫、右僕射、同平章事、兼知樞宻院事再入相 制曰:「朕戒懼多虞,疇咨良輔,維持左右,繄吾二相之協心,推挽後先,豈予一人之獨濟?雖得賢者國之福,然知人者帝所難,懲亟易之徒煩,蓋嘗輕用於新進,懷老成之往效,曷若登用於舊勞。
爰即治朝,誕揚明命。
具官朱勝非閎深而端亮,敦大而?通,陳平之智有餘,如晦之才能斷,從予初載,蚤宣力於要津,嘉乃一心,遂奮庸於揆路,駭巨姦之竊發,睨神器而敢揺,獨倚精忠,隂摧元惡,馴豺狼之暴而事無遺?,卒銷沮於兇謀,翊簾帷之政而人莫閒言,旋復還於明辟。
成功不處,巧語俄興,嗟去位之累年,殆謗書之盈篋,朕追原曩昔,冞想話言,惟當軸者三旬,豈逺猷之能究,爰賜環而屢命,趣舊德以來歸,再覩儀刑,益新啟沃,從容經幄,期入奉於燕閒,宻勿巖廊,蓋同寅於康濟,乃還升於右揆,仍兼秉於中樞,増衍封租,併隆寵渥,以慰具瞻之素,以章注意之誠。
於戯!謝安未起而心已繫於蒼生,蓋大臣之重輕在望,裴度既還而威復行於河朔,則朝廷之得失以人。
顧予共政之賢,時乃同功之舊,庶幾茲舉,無媿前聞,其戮力於我家,俾有辭於永世。
」 初左僕射呂頥浩自江上還,欲傾右僕射秦檜而未得其方,過平江,守臣席益知頥浩意,謂之曰:目爲黨可也。
然黨魁在??闥,當先去之。
頥浩乃引觀文殿學士朱勝非爲助,至是,以勝非爲同都督江淮荊襄諸軍事,胡安國言:「勝非與黃、汪同在政府,緘黙附?,馴緻渡江。
南狩之初,乃下詔尊張邦昌,結好金虜,許其子孫皆得録用,淪滅三綱,乃至於此。
及爲相,苗、劉肆逆,不能死之,何足倚仗?」於是勝非乞守越,不許,上曰:「勝非作相三日,值苗劉之亂,當時調?有力,朕豈不知。
」言者再論之,勝非皇懼,復辭?稽,遂以勝非爲醴泉觀使、兼侍讀,日赴都堂議事,特命中書門下檢正黃?年書行,仍趣其來,上曰:「勝非近罷同都督,士人多上書論其功,惟一二臺諫不與。
」既而勝非至,雖在經筵,而實豫國論,位知樞宻院之上,安國求去。
戊申,安國落職,提舉仙都觀,於是檜三上章乞留安國,不從,勝非遂復拜相,制詞上授?也。
峕左僕射呂頥浩猶帯都督諸軍事,勝非奏此官宜罷,執政言:「方防秋,未可。
」勝非又奏:「孟庾姑存之,頤浩所領,當罷也。
」 紹興三年癸醜 二月辛亥,席益參知政事自工部尚書,遷中大夫除 徐俯簽書樞宻院事自翰林學士、左中大夫、知制誥,遷端明殿學士除 俯,字師川,洪州人。
故事:簽書下執政一等。
至是,特詔鈞禮,又例外賜以金帶。
四月庚寅,朱勝非罷右僕射以母?去位 勝非母&mdash&mdash雍國夫人楊氏,感疾,上遣國醫診視,存問絡繹,累月未安,勝非數上章乞罷相,不許,至是楊氏薨于相府,勝非解官丁憂,爲相八月。
方經畫淮北,上倚勝非,即上時?陳五説,謂賊當撃雲雲,書奏,上皆是之。
五月丁卯,韓肖胄同簽書樞宻院事自大中大夫、吏部侍郎,遷端明殿學士除 初,遣奉使潘緻堯、髙公繪等金國軍前通問,至是囬,金願再遣重臣以取信,遂以肖胄爲金國軍前通問使,上命朱勝非擇副,勝非言:「故事:副使用武臣。
峕方艱危,不當專拘舊制。
」遂薦給事中胡松年爲工部尚書副之。
七月癸酉右,僕射朱勝非起復仍知樞院事 制曰:「宰相代天以治,其惟盡注意之誠,孝子爲臣必忠,是故有奪情之典。
眷言次輔,方宅私憂,乆傾虛位之思,宜錫告廷之命。
持服前右僕射朱勝非德尊而度勝,器博而用周,考師友之源,自管、晏之流莫及,處君臣之義,非堯、舜之道不陳。
既底績於政途,遂登庸於台席,及臻變故,乃見英賢,鎮國家有不撓之風,緻狼心之自擾,措宗社於再安之地,殆桑?之不移,進退固其何常,名實乆而自正。
雖閱時之易逺,豈求舊之敢忘,下環詔以趣歸,復鼎司之重任,内則和飪百度,日奏鹽梅之功,外則承寧諸侯,漸存臂指之勢。
朝有偉望,士無閒言,方指日以仰成,遽執喪而去位,朕惟儒者檢身之道,若閔子其無譏,大臣事主之方,如房喬其何議。
載考流風於典籍,皆存變禮之情文,是用叅合國章,俾還揆路,仍竢易衰之後,肆?出綍之恩,庶幾兩義之安,克副一時之矚。
於戱!邦勢若此,念積薪之已然,民力幾何,懼奔駟之將敗。
朕之論相,何可以不備,卿之圖功,亦在於攸終。
勉行從政之權,益懋同寅之業。
其祇孚號,以廸至懷。
」 勝非丁母憂,執?居廬,上遣使奪哀,強起之,三辭不獲,王人踵至,賜詔有曰:「念同心相與,而共吾事,惟二三臣,闕一不可,卿逺朕躬,如失左右手。
」又曰:「朕方興復是圖,蓋一切當用權以有濟,卿既安危所繋,何三年不從政之可言?」勝非辭愈切,及叙本朝典故,屬同列開陳,上曰:「匪卿疇克任者?」虛府以待,又賜親筆詔曰:「卿罹私艱,已踰卒哭之制。
且朕待卿爲政,奚翅三秋邪?蓋恩由義斷,情以禮奪,古所然也。
況成命已攽,人情胥悅,卿無濡滯,以拂朕心。
」勝非得詔,皇恐不敢辭,上命督促甚至,不得已而造朝面陳,皆不許,即乞歸第見賔客,衣黎黒紫袍、皂鞓帶,從之。
雖居外治事,而還家哀毀,盡執喪之禮。
《遺史》 九月戊午,呂頥浩罷左相鎮南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制曰:「王者崇德而報功,務極始終之遇,君子難進而易退,要明去就之冝。
若時元臣,允執大柄,方切仰成之意,遽披引疾之詞,爰錫徽章,誕敷群聽。
具官呂頥浩才周萬變,望折遐衝,奮不顧身,仗天戈而濟難,忠能衛上,扶日轂以安行,義動神明,功存社稷,用再登於台鼎,茲繼閲於星霜,燮調隂陽,覬天心之克享,典正法度,祈王化之復行。
備觀夙夜之勤,莫測災祥之異,駭人言之歸咎,指國政之失平,朕則責躬,卿胡辭位?覽備陳於懇欵,良感予衷,欲終保其功名,重違乃志。
姑解鈞衡之劇,還兼將相之崇,擁節舊邦,奉祠閟館,蓋閔勞於幾務,庶均佚於耆英。
於戯!從赤松之遊,卿豈遂遺於世事,申丹書之信,朕將差定於勲盟。
益勉令猷,永膺遐福。
」 時天象多變,臺諫交章論左僕射呂頥浩之過,而殿中侍禦史常同?其十罪:「以爲循蔡京、王黼之故轍,重立茶鹽法,專爲謀利,一也;不於荊、淮立進取規模,惟務偷安,二也;所引用非貪鄙俗士,即其親舊,三也;訴者經牓示而再訴,即寘之罪,四也;贓吏韓禧、呂應問,皆贓滿數萬,頥浩既受女謁,遂令移獄,反欲罪元按官司,五也;臺諫論事不合己意,則怒形於色,六也;近兩將不協,幾至交兵,不能辨曲直以伸國威,而姑息之,七也;其腹心最善者,擢置臺屬,凡臺中議論即聞,八也;近輔地震,抑而不奏,及降詔求言,又不引去,九也;每?親黨夜飲,男女雜坐,比言者論罷都轉運司,遽託疾乞出,十也。
陛下未欲逐頥浩者,豈非以其有復辟之功乎?臣以爲功出衆人,非一頥浩之力。
縱使有功,宰相代天理物,張九齡所謂不以賞功也。
」戊午,乃罷頥浩爲鎮南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提舉洞霄宮。
《小歷》 初,侍禦史辛炳言呂頥浩爲宰相不忠十罪,當時謂可以激敢言之氣,至是,炳爲禦史中丞,復言呂頥浩不恭不忠之罪,頥浩遂罷相,炳再言:「伏覩大廷宣制,罷呂頥浩左僕射,以使相領宮祠,制詞優厚,無一字貶黜之意,欲望鐫去將相崇資。
」於是改觀文殿學士,宮祠如故。
《遺史》 紹興九年三月,秦檜素憾呂頤浩,除頤浩西京留守,頥浩感疾,力請緻仕,上許之,乃加少傅,依前鎮南軍節度使,成國公緻仕。
四月,頤浩卒,享年六十九,贈太傅,葬台州,後諡曰忠穆。
淳熙十五年二月,髙宗崩,議配,侍從議:「故宰相太師、秦國公,諡忠穆呂頥浩,再登鼎司,能斷大事,主盟義舉,取日虞淵,訖於瀛海,無波復安,宗社艱難之際,厥功茂焉。
」詔配饗髙宗廟庭。
紹興四年甲寅 正月癸酉,韓肖胄罷同簽書樞宻院事 端明殿學士韓肖胄與朱勝非不合,力求罷,詔以本職知溫州,既又辭不赴,改提舉洞霄宮。
肖胄自紹興三年五月除同簽書樞宻院事,在樞府僅半年,及使還而有是命,從所請也。
二月癸未席益罷參知政事資政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 益自三年二月除參知政事,是年二月罷,執政一年。
七月,以端明殿學士、知潭州。
於是,樞宻院王??已充制置使,遂命益爲湖南制置大使,兼知潭州。
十二月,張浚奏以樞宻副都承?馬擴爲沿江制置使,軍于鎮江府,且令湖南制置大使席益撥統制官崔邦弼等軍赴擴,益不從詔,落其職。
五年十月,除端明殿學士、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詔益乃前執政,位川陜宣撫司之上。
三月乙醜,張浚罷知樞宻院事資政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 浚自建炎三年四月除知樞宻院,至是自蜀還朝,罷,除職與祠,尋又詔落職,福州居住,在樞府凡六年。
金虜之由褒邪谷而去也,宣撫處置使司遣軍追撃,俘其人二千口,至是張浚奏?,時副使王似纔至,而朝廷未知也,上曰:「賴敵自退,兩蜀無虞。
」左僕射呂頥浩曰:「臣深以爲憂,今強敵自敗,皆陛下聖德所緻。
」所有張浚取?,上曰:「可速其來,仍督王似、盧法源之任。
」法源至,遂置司於閬州。
是月,知樞宻院張浚還朝。
浚之出使也,嘗以秦川館爲學舎,以待河北、陜西之士來歸者,給衣食養之,又新復諸郡,乞鑄印,浚以去朝廷逺,亦先鑄給而後奏聞,又浚之還,取道東蜀?峽,其至稍遲,於是侍禦史辛炳言:「浚被命宣撫,不能成功,輕失五路,坐困四川。
用劉子羽軰,皆小人,而殺曲端、趙哲爲無辜,以至設祕閣以崇儒,擬上方以鑄印,及被召不肯出,乞黜責。
」乙醜,罷張浚爲資政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又詔落職,福州居住。
朱勝非《閑居録》曰:「張浚出使陜蜀,便宜除官至節度使、雜學士,權出人主之右,竭蜀之財,悉陜之兵,凡三十萬衆,與金角,一戰盡覆,用其屬劉子羽謀,歸罪將帥,趙哲、曲端並誅之,將士由是怨怒,俱叛,浚僅以身免,奔還閬州,關陜之陷自此始,至今敗績之大者,必曰富平之役,追還、薄譴,俾居福州而已。
」 丙子,以端明殿學士、川陜宣撫處置副使王似爲資政殿學士,川陜宣撫使,落「處置」二字,龍圖閣學士,副使盧法原,陞端明殿學士。
四月庚辰朔,以鎮西軍節度、陜西都統制吳玠爲川陜宣撫副使,免書本司事,專治戰守。
右諫議大夫唐煇等言:「前宣撫司叅賛軍事劉子羽、程唐,皆爲張浚之謀主,尚列從班,望行貶竄。
」詔貶子羽于白州,唐落職奉祠。
三月戊午,趙鼎參知政事自江南西路安撫大使,遷中大夫除 制曰:「兆開帝業,方懋於鴻圖,叅貳宰司,敷告於耆哲。
眷言儒帥,嘗斡兵權,備輸忠藎之誠,大係生靈之望,肆因公論,俾賛繁機。
具官趙鼎貌莊而氣和,心夷而度逺,王佐之學,雅志於經綸,人傑之材,夙膺於屬任。
爰自擢長憲府,進預籌帷,勵風節以振朝綱,罄謀謨而禆廟筭,臧否難奪,行藏自如,由中起於窮山,薦往臨於巨鎮,折衝建鄴,固近輔之藩籬,作屛豫章,控上遊之襟帶,諸將願趨其節制,四方聳慕其威名,既錫召環,甫次行闕,斷自朕志,輔以疇咨,雖未覲於朝廷,宜亟陪於大政,今茲仰成近弼,力拯多艱,惟時惟幾,豫審精?之?,服休服采,鹹思康濟之方。
國勢之強弱安危,治體之後先緩急,庶易棊而緻勝,將更瑟以取調,克副仰成,亶繇勵翼,蓋商家共政,繄圖舊是先,而周室中興,本倚賢爲重,蘄修明於庶政,用延登於一時,惟任禮弗私,能極規摹之逺,惟惜隂無棄,能底勲績之隆。
載嘉偉人,奚俟多訓。
」 初,端明殿學士趙鼎守建康,時參知政事、同都督諸軍孟庾,江東宣撫使韓世忠,各駐重軍於建康,鼎爲二府,素有剛直之風,庾、世忠皆加禮,兩軍亦肅然知懼,民既按堵,商賈通行,未幾,鼎移帥江西。
三年九月丙寅,詔江西大帥趙鼎兼制置大使,既又詔江西制置使嶽飛駐軍江州,而舒、蘄二州亦??節制,初飛與前帥李囘不協,至是鼎至,誠待之,飛亦心服,鼎在洪州二年,戢吏愛民,盜賊屏息,一方頼之。
至是,詔還,是月戊午,除參知政事,上令鼎薦人才,鼎即以朱震、範沖、呂祉、陳橐、呂本中、林季仲、董坌上之。
四月丙午,徐俯罷簽書樞宻院事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制曰:「憂勤圖治,時方急於任賢,左右近臣,義豈容於去國?念有均勞之請,欲髙易退之風,宜狥懇祈,更全體貌。
具官徐俯氣節不撓,辨論可觀,蔚有譽於當時,期力行於素志,起從?逺,亟聯從橐之華,度越輩流,遂陟樞庭之峻。
閱時未乆,被遇非常,庶觀整軍經武之謀,折遐衝於萬裡,抑頼同寅協恭之助,圖庶政於一堂。
顧屬任之方深,曽設施之未究,奏章俄上,引疾甚堅,肆推從欲之仁,曲示優賢之禮,殊庭厚祿,祕殿隆名,匪曰朕私,用榮爾去。
噫!或出或處,諒不替於憂時,嘉謀嘉猷,尚無忘於告後」。
俯自紹興三年二月除簽書樞宻院事,是月罷,入樞府踰一年。
參政趙鼎與簽樞徐俯異議,求去,是日以本職提舉洞霄宮。
十一年七月,端明殿學士徐俯卒。
七月戊申朔,胡松年簽書樞宻院事 自左朝奉大夫、試吏部尚書,遷端明殿學士除 時宰臣薦吏部尚書胡松年爲執政,殿中侍禦史常同乃言:「松年,王黼客。
宣和閒,劉安世復直龍圖閣,松年在詞掖,嘗醜詆之。
今乃營求,欲爲執政,可乎?」遂以同爲起居郎。
十月,詔簽書樞宻院胡松年往鎮江,與諸將?議進兵,以覘賊情,上曰:「先遣大臣諭以朕意,庶幾諸將賈勇爭先。
」沈與求曰:「真宗澶淵之役,亦先遣陳堯叟,此故事也。
」五年二月,詔二三大臣内外協濟,胡松年轉一官,除左朝散大夫。
九月庚午,朱勝非罷右相聽持餘服,??服闋,除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 制曰:「人主之論一相,惇德則朝廷尊,大臣之表萬民,制行爲天下法。
睠予宰弼,起自閔囏,既殫狥國之勞,蘄盡慕親之志,參稽古誼,俾解繁機,亶告治朝,用孚羣聽。
具官朱勝非
具官翟汝文蚤以雋望,躋于邇聯。
肆予臨禦以來,嘉乃論思之舊,召自遐外,起于退閑,遂擢禁林之嚴,俄參鈞柄之重,謂其名儒故老,多識祖宗之舊章,庶幾博問遐觀,以明國家之大體。
念若巨川而相濟,顧豈同舟而異心,何謀謨之未聞,乃議論之多拂,徒欲輕於去就,寧復任於安危,直情而行,不知可否之濟,奉身而去,殆忘體恤之均。
尚隆體貌於大臣,俾遂蕃宣於近郡,蓋望之之輕丞相,止用左遷,而長孺之薄淮陽,猶煩卧治,屬言章之交上,在公論以未平,時者謂千裡造朝,甫竊廟堂之寵,一朝辭位,殆繇疆埸之虞。
故巧發於爭端,以自託於微罪,原情審爾,誅意當深,姑從罷免之科,終許歸休之佚。
噫!丁寧諭指,朕固不忘於貪賢,偃蹇居家,汝獨無意於經世。
往思嗇養,以究壽臧。
」 五月,詔置修政局於都省,以右僕射秦檜提舉,參政翟汝文同提舉。
時四方上奏未決,吏縁爲姦,參政翟汝文語右相秦檜,宜責都司,考其稽違者,峻懲之。
後因對,乞治堂吏受賂者,檜面劾汝文擅治吏,汝文言:「臣位執政按吏,而宰相見劾,豈可無恥居位?」即求去,於是,諫官方孟卿論:「汝文與檜不和,且不顧大體,不循故事,批狀直送省部,不關其長,每宰執聚議,則目視雲漢,未嘗交談,豈能共濟?」乃詔與郡,言者再論汝文在朝廷,纔及防秋便求罷去,望重行貶責,遂緻仕。
汝文執政纔三月。
《小歴》 初,翟汝文知宻州,秦檜爲州學教授,汝文薦其才。
及檜爲相,亦薦汝文,汝文除參政,意不少降,與檜不和,嘗交争於殿庭,至言檜乃金人之姦細,必誤國,汝文遂罷去。
自後檜專權柄,執政者皆箝口,卑躬趨走,奉承之不暇,四方之士,乃思汝文之正直。
《遺史》 八月甲寅,秦檜罷右相觀文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 制曰:「王者循至公之道,常加厚於股肱,大臣髙易退之風,欲曲全於體貌。
維時次輔,茲解近司,式頒上印之恩,誕布告廷之命。
具官秦檜蚤矜志行,歷蹈艱危,謂其盡節以事君,可膺大用,嘉乃脫身而歸國,實慰群情。
擢寘巖廊,俾參柄任,自初豫政,疑若獻忠,從其長則未嘗爭議於當然,私於朕則每獨指言其不可,遂令代相,倚以爲邦,務推勿貳之誠,庶盡欲行之志,自詭得權,而舉事當聳動於四方,逮茲居位,以陳謀首建明於二策,罔燭厥理,殊乖素期,念方委聽之專,更責寅恭之効,而乃憑恃其黨,排斥所憎,進用臣隣,率面從而稱善,稽留命令,輒隂怵以交攻。
豈實汝心,殆爲衆誤,顧竊弄於威柄,或滋長於姦朋,方悉屏除,尚圖改事,遽辭機政,屢卻封章,詔諭莫囬,挽留難強,爰陞華於秘殿,仍賦祿於祠庭,以示優容,以昭眷遇。
於戯!予奪在我,豈雲去朋黨之難,終始待卿,期無負君臣之義。
往膺渙渥,勿替令猷。
」綦崇禮詞 檜自紹興元年九月拜右相,至是年八月罷,入相凡一年。
殿中侍禦史黃?年論右僕射秦檜專主和議,沮止國家恢復逺圖,且植黨日衆,將專國自恣,漸不可長,檜即上章辭位。
甲寅,授觀文殿學士、提舉太平觀,前一日,上召當制學士綦崇禮,諭以檜二策,仍出其元奏,雲:「以河東、河北人還金虜,以中原人還劉豫,如斯而已。
」故崇禮載之制詞,而言者論檜不知治體,信任非人,專務減刻,人心大揺,且引給事中程瑀等,布之要路,何求不獲,乃落職,於是,瑀與侍禦史江躋、左司諫吳表臣、起居舎人張燾皆坐檜黨罷去。
先是,呂頤浩薦朱勝非,綦崇禮、謝克家入朝,往往言秦檜之姦,上亦覺悟,於是檜結黨欲傾頤浩。
一日,上忽遣使於崇禮在翰苑來承詞頭,崇禮奏請詞頭,上召崇禮,親諭之曰:「秦檜言南人歸南,北人歸北。
朕是北人,將安歸?又言:『若使臣爲宰相,可使聳動天下』今無聞。
」崇禮乞禦筆付院,上乃索紙冩付崇禮,崇禮退,黙省其文,而不覺口諷之曰:「聳動四方之意,朕心已疑,建明二策之閒,爾才可見。
」遂罷檜相,乃諭朝廷終不復用,仍牓朝堂,上怒未已,臣僚再言檜之罪,遂落職。
《遺史》 初,右僕射秦檜之參大政也,與起居郎王居正甚善,閒語論天下事,意鋭甚,至是所言皆不讎,居正一日言於上曰:「秦檜嘗語臣:『中國之人惟當著衣噉飯,共圗中興。
』時臣心服其言,謂有志於中興者,要當如此,及自謂:『使檜爲相數月,必有驚動天下。
』今施設乃止於是,願陛下以臣所言問檜所行。
」於是檜慙而怒,未幾,居正以右文殿修撰出知婺州。
時有議廢修政局以揺秦檜,而左司郎中林待聘,檜客也,方兼夲局檢討官,乃上言:「陛下即位六年,更用八相而績用弗,著此無他,人無常責而各有心,則治何以立?臣願陛下嚴動揺之憲,以成復古之勲。
」 九月乙醜,朱勝非右僕射自觀文殿學士、提舉萬夀觀、兼侍讀,除左宣奉大夫、右僕射、同平章事、兼知樞宻院事再入相 制曰:「朕戒懼多虞,疇咨良輔,維持左右,繄吾二相之協心,推挽後先,豈予一人之獨濟?雖得賢者國之福,然知人者帝所難,懲亟易之徒煩,蓋嘗輕用於新進,懷老成之往效,曷若登用於舊勞。
爰即治朝,誕揚明命。
具官朱勝非閎深而端亮,敦大而?通,陳平之智有餘,如晦之才能斷,從予初載,蚤宣力於要津,嘉乃一心,遂奮庸於揆路,駭巨姦之竊發,睨神器而敢揺,獨倚精忠,隂摧元惡,馴豺狼之暴而事無遺?,卒銷沮於兇謀,翊簾帷之政而人莫閒言,旋復還於明辟。
成功不處,巧語俄興,嗟去位之累年,殆謗書之盈篋,朕追原曩昔,冞想話言,惟當軸者三旬,豈逺猷之能究,爰賜環而屢命,趣舊德以來歸,再覩儀刑,益新啟沃,從容經幄,期入奉於燕閒,宻勿巖廊,蓋同寅於康濟,乃還升於右揆,仍兼秉於中樞,増衍封租,併隆寵渥,以慰具瞻之素,以章注意之誠。
於戯!謝安未起而心已繫於蒼生,蓋大臣之重輕在望,裴度既還而威復行於河朔,則朝廷之得失以人。
顧予共政之賢,時乃同功之舊,庶幾茲舉,無媿前聞,其戮力於我家,俾有辭於永世。
」 初左僕射呂頥浩自江上還,欲傾右僕射秦檜而未得其方,過平江,守臣席益知頥浩意,謂之曰:目爲黨可也。
然黨魁在??闥,當先去之。
頥浩乃引觀文殿學士朱勝非爲助,至是,以勝非爲同都督江淮荊襄諸軍事,胡安國言:「勝非與黃、汪同在政府,緘黙附?,馴緻渡江。
南狩之初,乃下詔尊張邦昌,結好金虜,許其子孫皆得録用,淪滅三綱,乃至於此。
及爲相,苗、劉肆逆,不能死之,何足倚仗?」於是勝非乞守越,不許,上曰:「勝非作相三日,值苗劉之亂,當時調?有力,朕豈不知。
」言者再論之,勝非皇懼,復辭?稽,遂以勝非爲醴泉觀使、兼侍讀,日赴都堂議事,特命中書門下檢正黃?年書行,仍趣其來,上曰:「勝非近罷同都督,士人多上書論其功,惟一二臺諫不與。
」既而勝非至,雖在經筵,而實豫國論,位知樞宻院之上,安國求去。
戊申,安國落職,提舉仙都觀,於是檜三上章乞留安國,不從,勝非遂復拜相,制詞上授?也。
峕左僕射呂頥浩猶帯都督諸軍事,勝非奏此官宜罷,執政言:「方防秋,未可。
」勝非又奏:「孟庾姑存之,頤浩所領,當罷也。
」 紹興三年癸醜 二月辛亥,席益參知政事自工部尚書,遷中大夫除 徐俯簽書樞宻院事自翰林學士、左中大夫、知制誥,遷端明殿學士除 俯,字師川,洪州人。
故事:簽書下執政一等。
至是,特詔鈞禮,又例外賜以金帶。
四月庚寅,朱勝非罷右僕射以母?去位 勝非母&mdash&mdash雍國夫人楊氏,感疾,上遣國醫診視,存問絡繹,累月未安,勝非數上章乞罷相,不許,至是楊氏薨于相府,勝非解官丁憂,爲相八月。
方經畫淮北,上倚勝非,即上時?陳五説,謂賊當撃雲雲,書奏,上皆是之。
五月丁卯,韓肖胄同簽書樞宻院事自大中大夫、吏部侍郎,遷端明殿學士除 初,遣奉使潘緻堯、髙公繪等金國軍前通問,至是囬,金願再遣重臣以取信,遂以肖胄爲金國軍前通問使,上命朱勝非擇副,勝非言:「故事:副使用武臣。
峕方艱危,不當專拘舊制。
」遂薦給事中胡松年爲工部尚書副之。
七月癸酉右,僕射朱勝非起復仍知樞院事 制曰:「宰相代天以治,其惟盡注意之誠,孝子爲臣必忠,是故有奪情之典。
眷言次輔,方宅私憂,乆傾虛位之思,宜錫告廷之命。
持服前右僕射朱勝非德尊而度勝,器博而用周,考師友之源,自管、晏之流莫及,處君臣之義,非堯、舜之道不陳。
既底績於政途,遂登庸於台席,及臻變故,乃見英賢,鎮國家有不撓之風,緻狼心之自擾,措宗社於再安之地,殆桑?之不移,進退固其何常,名實乆而自正。
雖閱時之易逺,豈求舊之敢忘,下環詔以趣歸,復鼎司之重任,内則和飪百度,日奏鹽梅之功,外則承寧諸侯,漸存臂指之勢。
朝有偉望,士無閒言,方指日以仰成,遽執喪而去位,朕惟儒者檢身之道,若閔子其無譏,大臣事主之方,如房喬其何議。
載考流風於典籍,皆存變禮之情文,是用叅合國章,俾還揆路,仍竢易衰之後,肆?出綍之恩,庶幾兩義之安,克副一時之矚。
於戱!邦勢若此,念積薪之已然,民力幾何,懼奔駟之將敗。
朕之論相,何可以不備,卿之圖功,亦在於攸終。
勉行從政之權,益懋同寅之業。
其祇孚號,以廸至懷。
」 勝非丁母憂,執?居廬,上遣使奪哀,強起之,三辭不獲,王人踵至,賜詔有曰:「念同心相與,而共吾事,惟二三臣,闕一不可,卿逺朕躬,如失左右手。
」又曰:「朕方興復是圖,蓋一切當用權以有濟,卿既安危所繋,何三年不從政之可言?」勝非辭愈切,及叙本朝典故,屬同列開陳,上曰:「匪卿疇克任者?」虛府以待,又賜親筆詔曰:「卿罹私艱,已踰卒哭之制。
且朕待卿爲政,奚翅三秋邪?蓋恩由義斷,情以禮奪,古所然也。
況成命已攽,人情胥悅,卿無濡滯,以拂朕心。
」勝非得詔,皇恐不敢辭,上命督促甚至,不得已而造朝面陳,皆不許,即乞歸第見賔客,衣黎黒紫袍、皂鞓帶,從之。
雖居外治事,而還家哀毀,盡執喪之禮。
《遺史》 九月戊午,呂頥浩罷左相鎮南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制曰:「王者崇德而報功,務極始終之遇,君子難進而易退,要明去就之冝。
若時元臣,允執大柄,方切仰成之意,遽披引疾之詞,爰錫徽章,誕敷群聽。
具官呂頥浩才周萬變,望折遐衝,奮不顧身,仗天戈而濟難,忠能衛上,扶日轂以安行,義動神明,功存社稷,用再登於台鼎,茲繼閲於星霜,燮調隂陽,覬天心之克享,典正法度,祈王化之復行。
備觀夙夜之勤,莫測災祥之異,駭人言之歸咎,指國政之失平,朕則責躬,卿胡辭位?覽備陳於懇欵,良感予衷,欲終保其功名,重違乃志。
姑解鈞衡之劇,還兼將相之崇,擁節舊邦,奉祠閟館,蓋閔勞於幾務,庶均佚於耆英。
於戯!從赤松之遊,卿豈遂遺於世事,申丹書之信,朕將差定於勲盟。
益勉令猷,永膺遐福。
」 時天象多變,臺諫交章論左僕射呂頥浩之過,而殿中侍禦史常同?其十罪:「以爲循蔡京、王黼之故轍,重立茶鹽法,專爲謀利,一也;不於荊、淮立進取規模,惟務偷安,二也;所引用非貪鄙俗士,即其親舊,三也;訴者經牓示而再訴,即寘之罪,四也;贓吏韓禧、呂應問,皆贓滿數萬,頥浩既受女謁,遂令移獄,反欲罪元按官司,五也;臺諫論事不合己意,則怒形於色,六也;近兩將不協,幾至交兵,不能辨曲直以伸國威,而姑息之,七也;其腹心最善者,擢置臺屬,凡臺中議論即聞,八也;近輔地震,抑而不奏,及降詔求言,又不引去,九也;每?親黨夜飲,男女雜坐,比言者論罷都轉運司,遽託疾乞出,十也。
陛下未欲逐頥浩者,豈非以其有復辟之功乎?臣以爲功出衆人,非一頥浩之力。
縱使有功,宰相代天理物,張九齡所謂不以賞功也。
」戊午,乃罷頥浩爲鎮南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提舉洞霄宮。
《小歷》 初,侍禦史辛炳言呂頥浩爲宰相不忠十罪,當時謂可以激敢言之氣,至是,炳爲禦史中丞,復言呂頥浩不恭不忠之罪,頥浩遂罷相,炳再言:「伏覩大廷宣制,罷呂頥浩左僕射,以使相領宮祠,制詞優厚,無一字貶黜之意,欲望鐫去將相崇資。
」於是改觀文殿學士,宮祠如故。
《遺史》 紹興九年三月,秦檜素憾呂頤浩,除頤浩西京留守,頥浩感疾,力請緻仕,上許之,乃加少傅,依前鎮南軍節度使,成國公緻仕。
四月,頤浩卒,享年六十九,贈太傅,葬台州,後諡曰忠穆。
淳熙十五年二月,髙宗崩,議配,侍從議:「故宰相太師、秦國公,諡忠穆呂頥浩,再登鼎司,能斷大事,主盟義舉,取日虞淵,訖於瀛海,無波復安,宗社艱難之際,厥功茂焉。
」詔配饗髙宗廟庭。
紹興四年甲寅 正月癸酉,韓肖胄罷同簽書樞宻院事 端明殿學士韓肖胄與朱勝非不合,力求罷,詔以本職知溫州,既又辭不赴,改提舉洞霄宮。
肖胄自紹興三年五月除同簽書樞宻院事,在樞府僅半年,及使還而有是命,從所請也。
二月癸未席益罷參知政事資政殿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 益自三年二月除參知政事,是年二月罷,執政一年。
七月,以端明殿學士、知潭州。
於是,樞宻院王??已充制置使,遂命益爲湖南制置大使,兼知潭州。
十二月,張浚奏以樞宻副都承?馬擴爲沿江制置使,軍于鎮江府,且令湖南制置大使席益撥統制官崔邦弼等軍赴擴,益不從詔,落其職。
五年十月,除端明殿學士、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詔益乃前執政,位川陜宣撫司之上。
三月乙醜,張浚罷知樞宻院事資政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 浚自建炎三年四月除知樞宻院,至是自蜀還朝,罷,除職與祠,尋又詔落職,福州居住,在樞府凡六年。
金虜之由褒邪谷而去也,宣撫處置使司遣軍追撃,俘其人二千口,至是張浚奏?,時副使王似纔至,而朝廷未知也,上曰:「賴敵自退,兩蜀無虞。
」左僕射呂頥浩曰:「臣深以爲憂,今強敵自敗,皆陛下聖德所緻。
」所有張浚取?,上曰:「可速其來,仍督王似、盧法源之任。
」法源至,遂置司於閬州。
是月,知樞宻院張浚還朝。
浚之出使也,嘗以秦川館爲學舎,以待河北、陜西之士來歸者,給衣食養之,又新復諸郡,乞鑄印,浚以去朝廷逺,亦先鑄給而後奏聞,又浚之還,取道東蜀?峽,其至稍遲,於是侍禦史辛炳言:「浚被命宣撫,不能成功,輕失五路,坐困四川。
用劉子羽軰,皆小人,而殺曲端、趙哲爲無辜,以至設祕閣以崇儒,擬上方以鑄印,及被召不肯出,乞黜責。
」乙醜,罷張浚爲資政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又詔落職,福州居住。
朱勝非《閑居録》曰:「張浚出使陜蜀,便宜除官至節度使、雜學士,權出人主之右,竭蜀之財,悉陜之兵,凡三十萬衆,與金角,一戰盡覆,用其屬劉子羽謀,歸罪將帥,趙哲、曲端並誅之,將士由是怨怒,俱叛,浚僅以身免,奔還閬州,關陜之陷自此始,至今敗績之大者,必曰富平之役,追還、薄譴,俾居福州而已。
」 丙子,以端明殿學士、川陜宣撫處置副使王似爲資政殿學士,川陜宣撫使,落「處置」二字,龍圖閣學士,副使盧法原,陞端明殿學士。
四月庚辰朔,以鎮西軍節度、陜西都統制吳玠爲川陜宣撫副使,免書本司事,專治戰守。
右諫議大夫唐煇等言:「前宣撫司叅賛軍事劉子羽、程唐,皆爲張浚之謀主,尚列從班,望行貶竄。
」詔貶子羽于白州,唐落職奉祠。
三月戊午,趙鼎參知政事自江南西路安撫大使,遷中大夫除 制曰:「兆開帝業,方懋於鴻圖,叅貳宰司,敷告於耆哲。
眷言儒帥,嘗斡兵權,備輸忠藎之誠,大係生靈之望,肆因公論,俾賛繁機。
具官趙鼎貌莊而氣和,心夷而度逺,王佐之學,雅志於經綸,人傑之材,夙膺於屬任。
爰自擢長憲府,進預籌帷,勵風節以振朝綱,罄謀謨而禆廟筭,臧否難奪,行藏自如,由中起於窮山,薦往臨於巨鎮,折衝建鄴,固近輔之藩籬,作屛豫章,控上遊之襟帶,諸將願趨其節制,四方聳慕其威名,既錫召環,甫次行闕,斷自朕志,輔以疇咨,雖未覲於朝廷,宜亟陪於大政,今茲仰成近弼,力拯多艱,惟時惟幾,豫審精?之?,服休服采,鹹思康濟之方。
國勢之強弱安危,治體之後先緩急,庶易棊而緻勝,將更瑟以取調,克副仰成,亶繇勵翼,蓋商家共政,繄圖舊是先,而周室中興,本倚賢爲重,蘄修明於庶政,用延登於一時,惟任禮弗私,能極規摹之逺,惟惜隂無棄,能底勲績之隆。
載嘉偉人,奚俟多訓。
」 初,端明殿學士趙鼎守建康,時參知政事、同都督諸軍孟庾,江東宣撫使韓世忠,各駐重軍於建康,鼎爲二府,素有剛直之風,庾、世忠皆加禮,兩軍亦肅然知懼,民既按堵,商賈通行,未幾,鼎移帥江西。
三年九月丙寅,詔江西大帥趙鼎兼制置大使,既又詔江西制置使嶽飛駐軍江州,而舒、蘄二州亦??節制,初飛與前帥李囘不協,至是鼎至,誠待之,飛亦心服,鼎在洪州二年,戢吏愛民,盜賊屏息,一方頼之。
至是,詔還,是月戊午,除參知政事,上令鼎薦人才,鼎即以朱震、範沖、呂祉、陳橐、呂本中、林季仲、董坌上之。
四月丙午,徐俯罷簽書樞宻院事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制曰:「憂勤圖治,時方急於任賢,左右近臣,義豈容於去國?念有均勞之請,欲髙易退之風,宜狥懇祈,更全體貌。
具官徐俯氣節不撓,辨論可觀,蔚有譽於當時,期力行於素志,起從?逺,亟聯從橐之華,度越輩流,遂陟樞庭之峻。
閱時未乆,被遇非常,庶觀整軍經武之謀,折遐衝於萬裡,抑頼同寅協恭之助,圖庶政於一堂。
顧屬任之方深,曽設施之未究,奏章俄上,引疾甚堅,肆推從欲之仁,曲示優賢之禮,殊庭厚祿,祕殿隆名,匪曰朕私,用榮爾去。
噫!或出或處,諒不替於憂時,嘉謀嘉猷,尚無忘於告後」。
俯自紹興三年二月除簽書樞宻院事,是月罷,入樞府踰一年。
參政趙鼎與簽樞徐俯異議,求去,是日以本職提舉洞霄宮。
十一年七月,端明殿學士徐俯卒。
七月戊申朔,胡松年簽書樞宻院事 自左朝奉大夫、試吏部尚書,遷端明殿學士除 時宰臣薦吏部尚書胡松年爲執政,殿中侍禦史常同乃言:「松年,王黼客。
宣和閒,劉安世復直龍圖閣,松年在詞掖,嘗醜詆之。
今乃營求,欲爲執政,可乎?」遂以同爲起居郎。
十月,詔簽書樞宻院胡松年往鎮江,與諸將?議進兵,以覘賊情,上曰:「先遣大臣諭以朕意,庶幾諸將賈勇爭先。
」沈與求曰:「真宗澶淵之役,亦先遣陳堯叟,此故事也。
」五年二月,詔二三大臣内外協濟,胡松年轉一官,除左朝散大夫。
九月庚午,朱勝非罷右相聽持餘服,??服闋,除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 制曰:「人主之論一相,惇德則朝廷尊,大臣之表萬民,制行爲天下法。
睠予宰弼,起自閔囏,既殫狥國之勞,蘄盡慕親之志,參稽古誼,俾解繁機,亶告治朝,用孚羣聽。
具官朱勝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