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仁宗皇帝 下

關燈
,潞州人。

    若訥,字敏之,衛州人。

     貝州王則反,命眀鎬為河北安撫使,師乆未克,彥博請行。

    八年正月,命彥博為河北宣撫使,以鎬副之,城破,生擒則,檻送京師,執政不及一年,是月拜相。

     賈昌朝與吳育數争事不協。

    眀年春,大旱,仁宗從容問所以然者,若訥引《洪範》故事,以謂大臣不肅,則雨不時若,於是昌朝與育皆罷,而若訥遂代育為樞宻副,公議非之,累遷戸部侍郎。

     慶歴八年戊子 閠正月戊申,文彥博拜相自諫議大夫、參知政事,行禮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制曰:「膺重任者,必勵許國之忠;建竒功者,必峻登賢之賞。

    其有蚤毗大政,夙負偉才,奮自臨戎之行,遂成盪冦之畧,宜揚顯命,以告大廷。

    具官文彥博器業異倫,智謀適用,有彊眀果斷之才,而濟之以溫裕;有周通敏洽之識,而輔之以端方。

    自班政??,漫發賢藴,向以與政之地,深念擇人之難,采西南之治聲,陪左右之幾論,屬兇徒搆孽,孤壘偷生,巢幕之勢雖危,拒轍之狂尚肆,始定恢於聖?,往即殄于妖氛,賞而緩功,庸何以勸?宜升台席之貴,更陟中臺之榮,兼書殿之美資,衍爰田之真賦。

    褒功馭貴,併示優崇。

    於戱!舎爵?勲,已奉謀於太室;代天理化,終濟治于王家。

    其茂逺猷,用祇攸訓。

    」 四月壬申,丁度罷參知政事 丁度自慶歴五年四月除樞宻副使,六年八月除參知政事,是年四月罷,執政凡三年。

     參知政事丁度,數請罷,禦史何郯又言:「度由近侍之班,預顯用之柄,列在三事,于茲累年,素被輕媠之名,殊非沉逺之量。

    」遂置紫宸殿學士以授丁度,從度之請也置紫宸殿學士自丁度始。

    紫宸代文眀,在資政殿學士上,議者以紫宸非人臣所宜稱,改觀文殿學士,判尚書都省,積官至尚書右丞。

    《事畧》 皇祐五年,度卒,贈吏部尚書,諡文簡。

    度性純質不為威儀,嘗語諸子曰:「王旦為宰相十五年,卒之日,子尚為布衣,汝曹宜自力,吾不復有請矣。

    」喜論時事,在經筵,仁宗呼為學士而不名,嘗問以蓍?占應事,對曰:「不若以古之治亂為蓍?也。

    」仁宗出欹器以示之,曰:「朕欲臨天下以中正。

    」對曰:「臣等亦願以中正事陛下。

    」 同日,眀鎬參知政事自端眀殿學士、給事中、權三省使除 鎬,字化基,宻州安丘人。

     王則反于貝州,以鎬為安撫使,城未下,命參知政事文彥博宣撫河北,以鎬副之。

    貝州平,彥博自貝州入相,數推鎬功,故丁度罷而鎬代之,遂有是命。

    鎬執政纔兩月,疽發背,仁宗謂輔臣曰:「鎬忠亮有勞,欲及其未亂,一往見之。

    」既見,惻然曰:「方賴卿謀國事,而遽有此疾。

    」鎬猶能頓首稱謝,翌日,卒,贈禮部尚書,諡文烈。

    鎬端挺寡言,所至安靜有禮,而遇事不茍,為世所推重。

     五月辛酉,夏竦罷樞宻使授檢校太師,依前同平章事、河陽三城節度使、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 制曰:「若時名器之重,惟兼将相之隆,雖中外之勢殊,而股肱之體合,以爾耆徳,誕揚大廷。

    具官夏竦學通古今,材憲文武,造形之識,符蓍?以前知;決慮之精,若利兵之必斷。

    蚤經謀於二府,嘗宣績于四方,事勞實多,夷險同緻。

    比付樞機之務,載勤夙夜之心,顧備罄于猷為,抑乆煩於志力,宜從休佚,庸厚老成。

    往分留鑰之都,進視師垣之秩,褒功衍食,並峻等威。

    於戱!進而屬之鈞衡,以爾才且舊;退則極於寵祿,俾爾夀而昌。

    遇臣之恩,在予無媿。

    」 言者既數論竦姦邪,?京師同日無雲而震者五,上方坐便殿,趣召翰林學士,俄頃,張方平至,上謂曰:「夏竦姦邪,以緻天變如此,亟草制出之。

    」方平請撰駁辭,上意遽觧,且以均勞逸命之。

    《長編》 皇祐三年,武寧節度使兼侍中夏竦卒,贈太師、中書令,諡文獻,以與僖祖同諡,改曰文正,同知禮院司馬光言:「諡之美者,極於文正。

    竦何人,乃得此諡。

    」判考功劉敞言:「諡者,有司之事也。

    竦姦邪,陛下諡之以『正』,不應法,且侵臣官。

    」詔更諡為文莊。

    竦以文學起家,有名一時,朝廷大典?,屢以授之。

     同日,宋庠樞宻使自給事中、參知政事遷 龎籍參知政事自樞宻副使、左諫議大夫除 制曰:「朕惟昔哲王,胥賴賢佐,矧茲寡昧,嗣守盈成,慨禦世之所先,亶擇才而自輔,有若時采,得于周咨。

    具官宋庠識照事幾,學精道藴,文涵三代之粹,體備四時之和。

    粵予纂禦之初,擢爾賔興之冠,再參國論,薦易年深,秉徳雍容,允蹈大臣之節;據古殫洽,多識前世之傳。

    宜登冠於樞庭,兼翼宣於神輔。

    上公前傅,六職二卿,並峻等威之崇,式将睠倚之異。

    於戱!合兵農而議政,本治古之模;分文武以命官,蓋近朝之制。

    往毗大治,庸副至懐。

    」 庠再執政踰年皇祐元年八月拜相 皇祐元年己醜 是嵗,前宰相賈昌朝為觀文殿大學士、判尚書都省自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安國公、判鄭州授,依前尚書右僕射,充觀文殿大學士、判尚書省 制曰:「王者賦祿于朝,所以礪天下之進,君子避榮於世,所以柅天下之浮。

    眷惟碩輔之臣,適領近藩之寄[9],忽露言於累牘,願納節於上臺,雖欲不從,其情已至。

    具官賈昌朝體忠忱之度,蹈夷雅之風,被神眷于先朝,鬯元猷于二府,若舟檝之輔於濟,有旂常之載厥成,嚮更北道之符,爰錫西清之對,雖舊徳之加遇,亦美謀之累陳。

    且申伯言還,式是南邦之憲,而留侯多病,欲辭萬戶之歸。

    朕申言爵齒之尊,憫勞将相之事,況文昌主揆,素惟師長之崇,祕殿敷經,更得老成之助,拓其奉邑,衍以真封,庸遂便安之私,尚旌沖退之節。

    於戱!雖爾身在外,常多王室之思,俾爾夀而臧,終保公徒之盛。

    敭於列位,時乃之休。

    」 昌朝自罷相,除武勝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

    王則反貝州,昌朝遣部将往討,事平移鎮山南東道節度使,封安國公,徙鄭州,及見留為觀文殿大學士,判都省。

    觀文殿置大學士自此始,朝?班中書門下,視其儀物,乃詔自今非嘗為宰相毋得除。

    《長編》  賈文元以武勝軍節度使入為祥源觀使,留京師,還節,仁宗特置觀文殿大學士寵之。

    觀文有大學士自此始。

    《筆談》 八月壬戌,陳執中罷兵部尚書、知陳州 制曰:「宰物調元,允屬三台之老;阜民宣化,亦繫四嶽之良。

    爰以眀綸,告於列位。

    具官陳執中方厚特立,敏彊内融,諤諤昌言,率皆社稷之計,琅琅治行,遂藹搢紳之聞。

    逮登秉於政幾,實罄輸于忠力,向以河防潰溢,民版流移,露章繼陳,確守不易,用是躐進省坐之秩,擇守輔藩之封,顧於舊臣,豈易忘徳。

    於戯!君臣之際,維大義之是先;出處之間,要令名之所保。

    姑循素欲,其諒菲懐。

    」 執中自慶歴五年拜相,至是年八月罷,入相凡四年。

    慶歴八年,上幸龍圖、天章閣,出手詔賜輔臣,使條畫時務,皆給筆劄,令即坐上對,而宰相執中固辭,上反覆敦諭至于三四,乃聼兩府歸而上之。

    時樞宻使夏竦知執中不學少文,故為帝謀以?訪大臣,面使條對,竦意欲困執中也。

    執中方力辭,未許,參政宋庠進曰:「兩漢對?,本延巖穴草萊之士。

    今備位政府,而自比諸生,非所以尊朝廷,請至中書合議上對。

    」論者以庠為知體。

    《長編》 先是,河決民流,災異數見,執中無所建眀,但延接蔔相術士,時言者相繼論列不已,謂執中越次用李師中為府界提?,及呂昌齡出入門下,喜進無學匪人,不協衆望,而執中亦以足疾辭位,自陳不願為使相大學士,詔從其請。

    翰林學士孫抃當制,遂除尚書左丞,文彥博、宋庠言恩禮太薄,乃下學士院貼麻,改命之,遂除兵部尚書、知陳州。

     同日,文彥博拜昭文相自集賢相除,吏部侍郎、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 制曰:「國家欽遇宰衡,登進髦傑,上則順導時令,以代虖天工,下則綏和政綱,以經虖王業,疇克用乂,我得其人。

    具官文彥博風力幹彊,器資夷達,蹈危機而不顧,臨大事而有謀,比與翊於政??,旋對司于時柄,百姓遂耕桑之樂,二邉無兵革之虞。

    惟時謨明,實朕倚屬,若起居得股肱之助,若聼視繄耳目之眀,若鹽梅施于太??,若霖雨沃於旱嵗,宜以天官之秩,首為邦輔之資。

    於戯!君有求賢之心,孰若得臯夔之佐;士有緻主之畧,亦欲臻堯舜之風。

    其勉交修,庶興盛治。

    」 同日,宋庠拜集賢相自樞宻使、檢校太??行工部侍郎授,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制曰:「國家崇建宰府,並持鈞衡,外以鎮撫四邊,内以綏寧百姓,必得賢傑,以副眷毗。

    具官宋庠綽有雅才,對于嘉運,嘗?異等[10],寖階顯途。

    文章盛于一時,事業服于衆志,樞謀之謹,既折侮于戎心,鼎飪之和,宜調元於政路。

    爰進夏官之秩,兼隆書殿之華,功號邑封,併推異數。

    於戱!丞弼之任,忠賢是圖,國體係乎重輕,政化從而厚薄。

    勉思所職,以稱朕懐。

    」  本朝狀元登庸者:呂文穆、李文定、王文正、宋元憲,故詩人有雲:「皇朝四十三龍首,身到黃扉止四人」後數十年,李士美、何文縝亦以廷魁正鼎席。

    《揮麈録》 同日,龎籍樞宻使自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授,檢校太傅、行工部侍郎充 髙若訥參知政事自樞宻副使、右諫議大夫,遷工部侍郎除 梁適樞宻副使自翰林學士、吏部郎中,遷右諫議大夫除 制曰:「朝廷崇建樞筦,總□□司,内則寅亮天工,以陪帷幄之議;外則申嚴師律□以靖邉鄙之虞。

    博詢衆言,疇若予采。

    具官龎籍器涵方毅,識造精深,居蹈君子之方,進合大臣之舉,頃折謀于西夏,旋更柄于近司,賛決神機,措二邉於無事,預調元化,格庶物于太和,宜推予國之忠,往正本兵之府。

    於戱!聖如黃帝,猶興涿鹿之師;功若漢髙,終藉留侯之?。

    益恢逺禦,庸濟丕寧。

    」 適,字仲賢,翰林學士顥之子。

     二年,眀堂禮成,樞宻使龎籍、參政髙若訥並加工部侍郎,樞宻副使梁適加給事中。

    初,議覃恩,宰相文彥博以下當遷官,髙若訥謂文彥博曰:「官濫乆矣,未有以節止。

    今又啟之何也?」彥博不聼,若訥卒以恩遷官。

    《長編》 籍自慶歴五年正月除樞宻副使,八年正月除參知政事,是年八月充樞宻使,執政七年至三年十月,拜相。

     皇祐三年辛夘 三月庚申,宋庠罷相〈授刑部尚書,充觀文殿大學士、知河南府〉 制曰:「君臣謀國,本同體以協心;朝廷遇賢,豈重内而輕外。

    雖在倚毗之重,且均勞逸之宜。

    具官宋庠性禀雄眀,行推沉厚,溫如清廟之器,挺然大廈之材,達于在邦,敏而好古。

    而自參綜大務,屢聞?言,進領樞衡之司,旋升鼎軸之路,百度修舉,三辰昭華,間延對而瀝??,累抗章而引謝,再加敦諭,固守靖夷,宜保治于洛師,主留司於宮鑰,仍峻中臺之秩,兼榮祕殿之班,衍食褒功,允為異數。

    於戱!麟符分寵,一節之寄甚雄;天邑居中,四方之瞻是則。

    當勤恤隱,益勵奮庸。

    」 庠自皇祐元年八月拜相,是年三月罷,入相踰一年。

    先是,弟祁之子,與越國夫人張氏門人張彥方者逰,後彥方坐偽造勅牒,為人捕官抵法,諫官包拯等彈奏不戢子弟,并言庠在政府,但務依違,無所建眀,及聞人言,即奏求退,至再三上表,不待批答,復入視事,故罷免之。

    《拜罷録》 庠儒雅,練故事,自初執政,遇事輙分别是非可否,用是斥退,及再登用,遂浮沉自安;然天資忠厚,嘗曰:「逆詐恃眀,殘人矜才,吾終身不為也。

    」 同日,劉沆參知政事自龍圖閣學士、工部侍郎、權知開封府除 沆,字沖之,吉州永新人。

    議者謂沆不敢窮治張彥方獄,貴妃徳之,坐此獲進,諫官、禦史相繼論列,帝不聼。

     十月庚子,文彥博罷相授行吏部尚書、觀文殿學士、知許州 制曰:「堯之四嶽,出總諸侯,周有三公,外倡九牧,蓋資丞弼之重,以分方鎮之憂。

    具官文彥博器識宏深,風徳髙邵,才足以經世務,謨足以鬯帝猷,夙夜勞于百為,夷險蹈乎一節,薦申奏述,??避寵榮。

    其聼觧於近司,且往臨於輔郡,載嘉勤瘁,俾遂偃休。

    於戱!居則諧鼎味之和,行則寄國藩之憲,股肱心膂,惟體貌之所均;社稷人民,匪忠良而安屬?勉祗厥服,用茂乃功。

    」 彥博自慶歴八年正月拜相,是年十月罷,入相僅四年。

    先是,張堯佐除宣徽使,殿中侍禦史唐介争之,上諭介,除擬初出中書,介言當責執政,退請全臺上殿,不許,於是,劾宰相文彥博「專權任私,挾邪為黨,知益州日作間金竒錦,因中人入獻宮掖,緣此擢為執政,及恩州平賊,幸?眀鎬成功,遂叨宰相。

    昨除張堯佐宣徽節度使,臣累論奏,面奉徳音,謂是中書進擬,以此知非陛下本意,請罷彥博,以富弼代之。

    臣與弼亦昧平生,非敢私也。

    」上怒甚,卻其奏不視,且言将加貶竄,上于坐急召二府,示以奏曰:「介言他事,乃可至謂彥博因貴妃得執政,此何言也!」介面斥彥博,彥博拜謝不已,上令送禦史臺劾介,既下殿,彥博再拜,言:「臺官言事,職也,願不加罪。

    」不許,時上怒不可測,羣臣莫敢諫,中丞王舉正上?言責介太重,上亦中悔。

    始介責授春州别駕,改介英州别駕。

    《長編》 彥博罷相,出知許州,或言彥博,張堯佐父客也,彥博知益州,貴妃有力焉,因風彥博織燈籠錦以進,貴妃服之,上驚顧曰:「何從得此?」妃正色曰:「文彥博所織也。

    彥博與妾父有舊,然妾烏能使之?特以陛下故爾。

    」上悅,自是屬意彥博,及為執政,眀鎬討王則未克,上甚憂之,語妃曰:「大臣無一人為國了事者,日日上殿何益?」妃宻令人語彥博,翌日,彥博入對,乞身往破賊,上大喜,彥博至恩州十數日,賊果平,即軍中拜相,議者謂彥博因鎬以成功,其得相由妃力也,介既用是深詆彥博,雖坐逺貶,彥博亦出其事之有無,卒莫辨雲。

    同上 唐介既貶,又眀日,知諫院吳奎出知宻州,知諫院包拯言介彈奏大臣,事相連及,況介狂妄之詞,誣罔天聼,欲留奎在職,仁宗曰:「介言吳奎、包拯隂結彥博,今覽此奏,介非誣也。

    」《拜罷録》 同日,龎籍昭文相自樞宻使、檢校太傳授,依前戶部侍郎、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使 制曰:「懋建宰職,謹付國均,仰代天工,俯熈庶績,推同體之誼,則處之股肱;極濟時之勤,則況之舟檝。

    非得人傑,孰副朕求。

    具官龎籍器識宏通,材猷凝正,早承亨?,歴踐禁班,入儀臺閣之華,出宣屛翰之憲,向屬羗人賓欵,邉??晏寧,胥協師僉,預參戎柄,遂對毗于機政,旋升峻于鬥樞,勵翼一心,精眀萬務,宜正中階之象,越升上衮之崇,總領史闈,増榮功號,衍封真食,併示優隆。

    於戱!履衡軸之機,冠柱石之任,循至公以授受,懋同徳而倚毗,褒和四方,表憲百辟,恩服休寵,劭宣行勞。

    」 籍初相,且獨員,而遽為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此殊拜,非故事也。

     同日,髙若訥樞宻使自戶部侍郎、參知政事,遷檢校太傅除 梁適參知政事自樞宻副使、給事中除 王堯臣樞宻副使自給事中、翰林學士承旨除 適自皇祐元年八月除樞宻副使,是年三月除參知政事,執政近四年至五年閠七月,拜相。

    堯臣,字伯庸,應天府虞城人,都員外郎瀆之子,而翰林學士洙之猶子也。

    舉進士第一,至是除樞宻副使,持法守正,裁抑僥倖,至有鏤匿名書傳之京城者,仁宗信之益不疑,而堯臣益奮勵。

     皇祐四年壬辰 六月丁亥,狄青樞宻副使自彰化軍節度使、知延州,遷檢校司空除 青,字漢臣,汾州西河人。

    青勇於臨敵,常為先鋒,每戰飾以銅面具,敵人望之如神。

    仁宗聞其在陜西數戰勝,欲召見,問其方畧,?強冦正獗,仁宗命圖形以進,至是,遂有是除。

    禦史中丞王舉正言:「青出兵伍,為執政,本朝所無,恐四方輕朝廷。

    」右司諫賈黯、禦史韓贄亦以為言,皆不聼,時面湼猶存,帝嘗勅青傅藥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擢臣以功,不問門地閥閱。

    臣所以有今日,由湼爾。

    願留此以勸軍中,不敢奉?。

    」《長編》 廣源州蠻儂智髙反,九月,命狄青討智髙,乃罷樞宻副使,授宣徽南院使、荊湖北路宣撫使、都大提舉廣南東西路經制盜賊事。

    辛未,詔宣撫囘日,依舊樞宻副使。

     皇祐五年癸巳 五月乙巳,狄青樞宻使自宣徽南院使、樞宻副使、?國軍節度使、檢校太尉、河中尹兼禦史大夫授,依前官充 制曰:「攬洪樞之重,允賴於時材,底率土之康,用資於人傑。

    矧有自毗基命,茂集元勲,疊參貴近之華,丕顯猷為之美,敷求博議,用厭輿情,宜對掌於宻嚴,期啟廸于淵藴。

    具官狄青夙懐沉鷙,素厲公忠,樸厚有古人之風,義烈挺純臣之操,周知兵略,蔚有将才,乆著效于轅門,能統率於戎旅,驟膺方面之寄,亟更宿衛之勞,遂登齋壇,入贊樞府,頃屬邉烽有警,藉魏尚於雲中,近以荒服不寧,勞文淵于徼外,既受專征之鉞,遽成殄冦之勲,式是圖庸復疇進律,僉事□欎,剛日是稽。

    命數載加,邦榮益顯,俾有勞之□□,□□□以正名。

    於戱!謹帷幄之謀,聿求決勝,總幾?之務,當竭而誠。

    無忘戮力之勤,以成選衆之善。

    終始一節,光昭令猷。

    」 是年正月,狄青敗儂智髙,智髙遁。

    二月,青還以宣徽南院使、彰化節度使,復為樞宻副使、?國節度使。

    青既平嶺南,?書至,上大喜,謂宰相龎籍曰:「青破賊,卿執議之功也。

    」遂欲擢青為樞宻使、同平章事,籍曰:「昔太祖時,慕容延釗将兵,一舉得荊南、湖南之地,方數千裡,不過遷官加爵,賜金帛,不用為樞宻使。

    曹彬平江南、擒李煜,欲求使相,太祖不與曰:『今西有汾晉,北有幽薊,汝為使相,那肯復為朕死戰耶?』賜錢二十萬貫而已。

    若遽用為樞宻使、同平章事,則青名位極矣!萬一他日,青更立大功,以何官賞之?不若且與移鎮,加檢校官,多賜金帛,足以酬青功矣。

    」參政梁適曰:「儂智髙擾廣南西路,青討而平之,為樞宻使,何足為過哉?」籍曰:「臣不欲青為樞宻使者,非徒為國家惜名器,亦欲保全青之功爾。

    」争之累日,上乃從之。

    是時,適宻為奏事,言狄青功大賞薄,無以勸後,於是兩府進對,上忽謂籍曰:「平南之功,前者賞之太薄。

    今以狄青為樞宻使,孫沔為副,髙若訥遷一官,加近上學士,置之經筵。

    」聲色俱厲,籍乃與同列議於殿門,閤門具奏,皆如聖?。

    《長編》 同日,髙若訥罷樞宻使自戶部侍郎,罷為尚書左丞、觀文殿學士兼羣牧制置使 若訥自慶歴七年三月除樞宻副使,皇祐元年八月除參知政事,三年十月除樞宻使,是年五月罷,在樞府凡六年。

    故事:樞宻使罷,令學士院降麻,及罷若訥,止命舎人草詞,後遂為例樞宻使罷止命舍人草詞,學士院不降制自髙若訥始。

    卒,贈右僕射,諡文莊。

    王偁曰:觀若訥為人,非有大過,特始也,不能辯仲淹之無罪,而繳進修書,終也,擠吳育去位,而躐取政柄,遂為清議所薄。

    使若訥砥礪?隅,不判名節,未必無可取雲。

    《事畧》 丁未,孫沔樞宻副使自樞宻直學士、給事中、新知杭州召除 沔,字元規,越州?稽人。

    沔嘗副狄青宣撫,賊平,遂有是除。

     閠七月壬申,龎籍罷相授依前戶部侍郎、京東西路安撫使、知鄆州 制曰:「圖治之世,宜本至公,預政之文,合防嫌迹。

    矧居四輔之首,允在百僚之先,茍在幹請之名,殊失仰成之意,兼?章削,俾解政機[11]。

    具官龎籍志度淵深,業宇眀邵,韞才謀而敏達,更事典以兼通[12],且翼望於本朝,薦服勞於近職,雅有風采[13],蔚著猷為[14],乃者西州用兵,延安近冦,屬輕裘而謀帥[15],煩籌筆以制邉[16],戎索以清,夏人來附,乃眷西顧,予嘉乃勲。

    始為置于樞庭,旋擢參於宰府,閫外無事,頗見于匪躬,天下既安[17],允膺於注意[18],遂正鬥樞之號,遄升邦鉉之名,固宜厲以正方,繩于羣下,而乃親聨交搆,私謁彰聞。

    逮有司之訊詞,合杜門而待罪,及行蔽斷,仍失重輕,緻公議之弗容,在人言之莫遏,尚矜舊徳,兼覽奏函[19],亟聼避位於台司,俾均勞於藩服,委東平之安輯,使樂土之康嘉。

    於戯!罷免之科,蓋拘於典制,進退之禮,用正于臣隣。

    勉賦寛條,弗忘成績。

    」 籍自皇祐三年十月拜相,是年閏七月罷,入相僅二年。

    初,齊人皇甫淵獲賊,於法賞錢,淵上書請易官,乃賂道士趙清貺及堂吏,而清貺,籍甥也,紿為白籍,既而淵數詣待漏院自陳,籍乃勒歸齊州,有小吏告清貺等受賂事,籍即捕下開封府,而清貺及堂吏皆以贓配南方,清貺未至配所死,上以籍隂諷開封府杖殺清貺以滅口,然謂籍隂諷開封府,失實也。

    《拜罷録》 嘉祐五年,前宰相,觀文殿大學士、戶部侍郎龎籍,為太子太保緻仕。

    籍自定州召還,既入見,詣中書,白執政求緻仕,執政曰:「公康寧如是,且上注意方厚,柰何欲去之堅也?」籍曰:「若待筋力不支,人主厭棄然後去,斯不得已耳。

    豈止足之謂哉!」遂歸卧于家,前後凡七上表,其劄子不可勝數,乃許之,仍詔籍出入如二府儀。

    《長編》 八年,籍卒,諡莊敏。

    籍曉律令,長于吏事,治民有惠愛,嚴〈闕〉,及為相,為言者所詆,聲望減于治郡時。

     同日,陳執中進昭文相再入相,自集慶軍節度使、判大名府授,行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兼譯經潤文使 制曰:「置相之重,資爕正于辰階;修補之先,在緝熈於王道。

    用人嘉于求舊,注意厚於既安,爰稽考謹之文,茲得老成之望,使纂舊服,入冠冡司,允穆僉言,式敷大號。

    具官陳執中神機峻茂,道緻閎深,蔚生梁棟之材,紹廸前人之哲,奮由直道,厲王臣之匪躬;倡發忠謀,出人倫之先覺。

    名惟時重,才則汝賢,比總治于藩條,旋參司於樞筦,服勞匪懈,宣哲居多,間亦分東夏之符書,委西州之節度,出處一緻,望實兼優。

    圖前後已試之功,因内外具瞻之美,迺擢參于宰路,遄升冠于台司,協比庶工,将眀衆職,調??鼎而既乆,宰社肉以惟均,底于治平,繄乃寅亮。

    嘗懇辭於機政,比控叙于奏函,自右輔之偃休,實朝家之瞻頼,薦委北門之重,且邇大河之防,綏緝有勞,眷毗增厚[20],考嘉績而惟茂,質枚蔔而僉同。

    爰擇剛辰,再付魁柄[21],復天卿之舊秩[22],衍并牧之真封,舉洽至恩,益昭異數[23],於戯[24]!表率庶尹[25],裁成萬樞,秉至公以宰朝,抑惟其舊[26],執鹹德而輔朕[27],尚克有終。

    益竭乃心,同底於道。

    」 執中自慶歴五年四月拜相,皇祐元年八月罷為兵部尚書、知陳州,乆之,為集慶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

    是年閠七月,再入相。

     同日,梁適拜集賢相自給事中、參知政事授,禮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制曰:「取法台文,崇建宰職[28],上以正三光之序,下以暢萬物之宜[29]。

    宣哲維人[30],居平注意之重,用乂厥辟,濟垂拱仰成之安[31]。

    自匪傑才[32],疇允巖望,參圖已試之效,昭示爰立之文[33],頒告外廷,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