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仁宗皇帝 上
關燈
小
中
大
理,國朝以來,宰相恤恩未有欽若比者。
欽若狀貌短小,項有附疣,時人呼為「癭相」。
智數過人,每朝廷有所興造,委曲遷就以中上意。
又性傾巧,敢為矯誕。
太後以先朝所寵異,故復用之。
及知邵武軍、職方貟外郎吳植事敗,乃王欽若所薦舉,太後頗解體,同列稍侵之,欽若悒悒以沒。
後有詔塑其像茅山,列于??官,左正言劉隨言:「欽若贓汚無忌憚,考其行,豈神??耶?宜察其妄。
」不報。
《長編》 欽若與楊億等同撰《策府元?》,有褒詔,則自為表謝,譴問則戒吏雲,第言億等,故馬知節面斥其姦罔。
仁宗亦嘗謂輔臣曰:「王欽若久在政府,察其所為,真姦邪也!」王曽曰:「欽若與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時號為『五鬼』,其姦邪險詖之迹,誠如聖諭。
」 十二月癸醜,張知白拜相。
自樞密副使行尚書右丞充祥源觀使授工部尚書、同平章事充會靈使、集賢殿大學士。
同日,王曽進昭文相 制曰:「朕以四海至廣,萬機至繁,惟時惟幾,寔賴良輔。
具官張知白恭允篤實,清直惠和。
頃從禁塗入賛樞極,忠嘉有守,方毅不回,是用擢進宰司升華省座,進兼書殿之職,仍總靈宮之祠。
於戲!代天之工,上列三階之象;秉國之務,下遂萬物之宜。
益宣令猷,式副予倚。
」 是日,宰相王曽加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昭文館大學士。
樞密副使、尚書右丞張知白加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樞密使曹利用加司空。
國朝故事,以宰相為首,親王次之,使相又次之,樞密使雖檢校三師兼侍中、尚書中書令,猶班宰相下。
鹹平初,曹彬以樞密副使兼侍中,位戶部侍郎、平章事李沆下,循故事也。
乾興初,王曽由次相為?靈觀使,曹利用由樞密使領景靈宮使,時以宮觀使為重,詔利用班曽之上,然議者深以為非。
至是,曽進昭文館大學士、玉清昭應宮使,同集殿廬,將吿謝,而利用猶欲班曽上,閤門不敢裁,帝與太後坐承明殿,久之遣押班江德明趣閤門,閤門惶惑不知所出,曽抗聲目吏曰:「但奏宰相王曽等告謝。
」班既定,利用欝欝不平。
時樞密副使張士遜亦加左丞,帝使士遜慰曉之,詔宰臣、樞密使序班如故事,而利用志驕,尚居次相張知白上,及聞召張旻于河陽,為樞密使,疑代已,始悔懼焉。
《長編》 乙醜,張旻樞密使。
自淮南節度使檢校太師、同平章事充。
旻尋改名耆 張耆鎮河陽,太後召耆為樞密使,晏殊言:「樞密與中書兩府,同任天下大事,就令乏賢,亦不宜使中才處之。
耆無他勲勞,徒以恩倖,遂極寵榮,天下已有私狥非才之議,奈何復用為樞密使也?」太後不悅。
《長編》 耆既拜樞密使,封岐國公。
耆初名旻,至是改焉。
七年二月,除?靈觀使兼羣牧制置使。
十年八月,除尚書右僕射。
明道元年十一月,除昭德軍節度使兼侍中。
天聖五年丁夘 正月己未,晏殊罷樞密副使。
自刑部侍郎罷知宣州 殊自天聖三年十月除樞密副使,是年正月罷,在樞府踰年。
先是,殊言張耆不可為樞密使,太後不恱。
至是,從幸玉清昭應宮,從者持笏後至,殊怒撞以笏,折其齒,監察禦史曹修古等劾奏:「殊身任輔弼,百僚所法,而忿躁無大臣體,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陳恕於中書榜人,即時罷黜,請正典刑,以允公議。
」殊坐是免,出知宣州,尋改知應天府。
殊至應天,乃大興學,範仲淹方居母喪,殊延以教諸生。
自五代以來,天下學廢興自殊始。
《長編》 戊辰,夏竦樞密副使。
自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龍圖閣學士起復尚書左司郎中、知制誥遷右諫議大夫除 竦,字子喬,江州德安人。
中制舉,為直集賢院。
仁宗封慶國公,宰相王旦薦竦才,遂命教慶國公書。
是時,君臣爭言符瑞,竦獨抗?以為不可。
及大臣領玉清昭應宮使,以竦為判官,由是附?神怪,僥倖進取以至累遷。
是年遂有此除。
二月,兼修國史。
六年三月,兼權發遣宣徽院公事。
天聖六年戊辰 二月壬午,工部尚書、平章事張知白卒。
知白以天聖三年十二月拜相,是年二月薨于位,入相踰二年。
知白在相位,惜名噐,無毫髮私,常以盛滿為戒,憂畏日侵,雖顯貴,其清約如寒士。
至是,在中書忽感風眩,輿歸第而卒。
贈太傅、中書令,家貧,太後諭王曽等,令共恤其家。
禮官謝絳議諡文節,禦史王嘉言以謂絳止述車駕臨問,覩其寢處儉素,為之動容,乃引好謙自克為諡,似畧其大而錄其小;以知白「守道狥公,當官不撓,可謂正矣。
」請諡文正。
王曽曰:「文節美謚矣。
」遂不改。
知白不喜魯宗道,嘗語人曰:「銓曹中取一最不材選人;軍巡獄中求一最無行者,亦當優於此人矣。
」《長編》 三月壬子,張士遜拜相。
自樞密副使行尚書左丞充祥源觀使授禮部尚書、同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 制曰:「鈞宰之司,總裁萬化。
故道存兼濟,若舟楫之乗巨川;義在相須,若股肱之衞元首。
自非邦雋,曷慰民瞻?爰擇剛辰,式頒顯冊。
具官張士遜材膺敏達,德蹈中和。
先皇帝簡自聖心,寘之清貫,蚤輔學於儲禁,遂密謀於宥廷,而能謹密自持,將明有裕。
屬予纂序,彌所仰成,適從選衆之求,粵有登庸之拜。
既兼榮於書殿,仍加秩於禮卿,益以邑封,副之真食。
斯為異渥,以寵舊勞。
於戲!開德宣符,其本?階之象。
參坐議政,莫如公衮之尊。
惟正色可以弼違,惟純誠可以亮采,無使房、魏、姚、宋,專美於有唐也。
」 張知白既卒,上謀所以代之者,宰臣王曽薦呂夷簡,樞密使曹利用薦張士遜。
太後以士遜位居夷簡上,欲用之,曽言輔相當擇才,不當問位。
太後許用夷簡,夷簡因奏事,言士遜事上於壽春府最舊,且有純懿之德,請先用之,太後嘉其有譲,遂相士遜,從利用之言也。
同日,範雍、姜遵並樞密副使。
雍自龍圖閣學士、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除,仍詔班姜遵之上。
遵自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除 雍,字伯純,河南人。
遵,字從式,淄州人。
七年二月,範雍權發遣宣徽院事,累遷禮部侍郎。
遵在永興,章獻太後遣内侍魯繼莘於永興營浮圗,遵希太後?,躬自督治,既成,乃得召用。
遵長於吏事,其治尚嚴猛,所誅殘者甚衆,時人號為「姜擦子」。
天聖八年九月卒,贈吏部侍郎。
遵在樞府踰二年。
疾且革,車駕臨視,賜白金三千兩,卒又臨奠輟朝。
天聖七年己巳 正月癸夘,曹利用罷樞密使。
依前保平軍節度使、守司空、檢校太師兼侍中判鄧州 制曰:「朕謹經國之方,厚禦吏之禮,顧倚謀於舊德,久嬰務於繁機,式均爾勞,庸告在位。
具官曹利用才推應物,資適逢時。
往使交兵之間,遂成繼好之利。
逮受遺於先帝,委輔政於沖人。
時無金革之虞,自決廟堂之勝,間露言於累牘,祈出守於近符,特狥由衷,以聽避寵。
於戲!識進退之分,則臣節達;全始終之恩,則君義明,宜體眷懷,勿忘欽率。
」 初,太後臨朝,威震天下,中人貴戚,稍能軒輊為禍福,而利用以勲舊自居,不?也。
凡内降恩,力持不與,左右多怨,太後亦嚴憚利用,稱侍中而不名。
利用奏事簾前,或以指爪擊帶鞓,左右指以示太後,曰:「利用在先帝時,何敢爾耶?」太後頷之。
利用奏抑内降恩,或屢卻而復下,則有黽勉從之者。
久之,人頗知其然,或紿太後曰:「蒙恩得内降,雖屢卻於樞密院;今利用之家媪陰諾臣請,其必可得矣。
」下之而驗,太後始疑其私,頗銜怒。
内侍羅崇勲得罪太後,使利用召崇勲戒勅之,利用去崇勲冠幘,詬斥良久,崇勲恥恨。
?從子汭為趙州兵馬監押,而州民有詣闕吿汭不法事,奏上,崇勲方侍,因自請往按治。
鞫汭于真定府,即罷利用樞密使。
《長編》 崇勲等窮按曹汭獄,獄具,汭坐被酒衣黃衣,令軍民呼萬歲,且傅緻汭辭,雲利用實教之。
上以問執政,皆顧望未有對者。
張士遜進曰:「此獨不肖子為之。
利用大臣,宜不知狀。
」太後大怒,將併逐士遜,而王曽徐亦為利用觧,太後曰:「卿嘗言利用橫肆,今何觧也?」曽曰:「利用恃恩素驕,臣每以理折之。
今加以大惡,則非臣所知也。
」太後意少觧,貶利用為左千牛衞上將軍知隨州,詔杖殺汭。
同上 曹利用嘗私貸官錢,再貶為崇信節度副使,房州安置,仍命内侍楊懷敏?送之。
時朝廷以利用嘗所薦擢者,多領兵守邊,欲悉罷去之,殿中侍禦史鞠詠請一切毋治,以安反側,詔從詠言。
宦者多惡曹利用,必欲緻之死地。
楊懷敏逼之,利用素剛,遂自經于襄陽驛。
同上 始,契丹深入寇,朝廷方厭兵,第憂和不就,故於聘賂無所愛,而利用以小官奉使,敢任大事,力靳其數,於國有勞。
既富貴,負恃以為己功,性又悍鯁少通,力裁僥倖,而其親舊亦有因緣而進者,故及於禍。
然其在朝廷,忠藎有守,始終不為柔屈,死非其罪,天下寃之。
後其家請居鄧州,上惻然從之。
同上 利用後追復開府儀同三司、守司空、檢校太師兼侍中、保平軍節度使、上柱國、鄆國公,贈太師。
康定元年九月,諡?悼。
皇祐二年,立碑以旌功為額。
利用追復制曰:「夫記人之功,忘人之過,哲王令典,朕每慕之。
追惟輔臣,且罹深憲,肆頒禮命,用賁營魂。
故崇信軍節度副使,房州安置曹利用早蓄壯圗,遂階膴仕。
使殊鄰而交聘,克著勤庸;侍近幄以矢謨,歴居顯位。
爰從吏議,再削官封。
言念謫居,久淪幽壤,屢申恩而賜宥,宜追逺以軫懷,旌纛貂蟬,公槐峻秩,密章吿第,式示寵榮。
」 諡?悼詔曰:「居寵保終,為臣或闕其全祉;念勞恤往,有國所務於至恩。
贈太師曹利用頃事先朝,密宣忠力。
嘗講和戎之利,寖階秉軸之榮。
位不期驕,禍生所忽,終緣族子之累,遂謫房陵之行。
齎恨奄殂,撫情加悼,嚮從昭洗,並復寵名。
而於節惠之文,不及有司之議,宜推褒典,用飾前庸。
諡法有因事有功曰『?』,恐懼徒處曰『悼』,宜賜諡『?悼』,仍詔立碑以旌功為額。
」並《大詔令》 二月庚申朔,禮部侍郎、叅知政事魯宗道卒。
宗道自乾興元年七月除叅知政事,天聖六年三月除禮部侍郎、祥源觀使,是年二月卒,執政凡七年。
太後臨朝,宗道屢有獻替。
太後問唐武後何如主,對曰:「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
」太後黙然。
時有上言請立劉氏七廟者,太後以問輔臣,衆不敢對,宗道獨曰不可,退謂同列曰:「若立劉氏七廟,如嗣君何?」帝、太後將同幸慈孝寺,欲以太後輦前帝行,宗道曰:「婦人有三從。
」太後命輦後乗輿行。
執政多任子於館閣讀書,宗道曰:「館閣,育天下英才。
豈紈袴子弟得以恩澤處耶?吾子誠?,己任京官,然終不使慁國恩。
」曹利用恃權驕橫,宗道屢折之帝前,貴戚用事者莫不憚之,時目為「魚頭叅政」,因其姓,且言骨鯁也。
在政府七年,務裁抑僥倖,不以名噐私人。
及被疾浸劇,仁宗幸其第臨問,賜白金三千兩。
既卒,皇太後又臨奠,輟朝,贈禮部尚書。
初太常議諡曰剛簡,後改為簡肅,議者以為肅不若剛,為得其實也。
《長編》 丙寅,張士遜罷相。
授刑部尚書知江寧府 制曰:「入幹萬幾,以總代天之職;出倡九牧,以宣美俗之風。
維時輔弼之賢,疊為朝廷之重,其頒明制,以告治庭。
具官張士遜識用沖深,器懷沉逺。
早從朝路,既陪東學之遊,肆翼天飛,遂正中階之列。
秉節在位,宣勞有年,念經邦務之煩,庸寄藩符之佚。
天臺之峻,司冦帥於五刑,澤國之饒,秣陵都于一?。
載更顯序,往布寛條。
於戲!君之遇臣,要始終而盡禮;下之報上,無出處而或渝。
允迪乃休,以服朕命。
」 士遜自天聖六年三月拜相,至是年二月罷,為相僅一年。
士遜得相,曹利用之薦也。
利用長樞密,憑寵自恣,士遜居其間,未嘗有是非之言,時人目之為和皷。
利用得罪,士遜又營救之,利用既斥,士遜隨亦罷。
上以士遜東宮舊臣,故加秩而遣之,辭日,又解通犀帶賜焉。
《長編》 九年,以刑部尚書知許州張士遜為定國節度使、檢校太傅。
時士遜朝京師,兾復入相,天章閣待制鞠詠奏曰:「曹利用擅威福,士遜與之共事相親厚,援薦以至相位。
陛下特以東宮僚屬用之,臣願割舊恩,伸公議,趣使之藩。
」士遜乃赴許州。
同上 同日,呂夷簡拜相。
自叅知政事,依前戶部侍郎、同平章事充景靈宮使、集賢殿大學士 制曰:「王者之建宰職也,上法台象,以代天工,下裁物宜,以統萬類。
熙衆志而叙彞倫,調四時而翊元化,允資名器,必契僉同,疇其貳政之能,寵以登庸之拜。
具官呂夷簡學探奧賾,器藴宏深。
夙推經世之才,動著首公之節,以懿文而潤謨訓,以精力而剸劇繁,譽滿朝端,績成官下。
朕初臨邦統,尤渴時賢,擢佐鼎司,嘉聞國論,勵匪躬之道,而無失守節,葉成務之宜,而弗忘稽古,方今遵祖宗之憲度,緻中外之治平,懷於永圗,繄乃良輔。
已試之効,既彰於時,爰立之恩,素定于志,俾對司於衡軸,用正位於鈞台,總職真宮,兼榮書殿,仍増命數,載峻寵章。
於戲!自昔哲王,注懷重任,或營求方獲,或枚蔔乃從。
曷若閱于臣隣,得此棟幹,既稔彌綸之業,更資翼亮之功,聳列辟之具瞻,繼宗門之茂躅。
勤宣休問,式荷至榮。
」 始王曽薦夷簡可相,久不用。
士遜將免,曽因對言:「太後不相夷簡,以臣度聖意,不欲其班樞密使張耆上爾。
耆一赤腳健兒,豈容妨賢至此。
」太後曰:「吾無此意,行用之矣。
」於是,卒相夷簡以代士遜。
七月,罷輔臣所領諸宮觀使名,從呂夷簡、張耆夏竦之請也。
罷輔臣宮觀使名 八月己醜,除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 制曰:「統和庶工,運理羣物,惟時元弼之重,以承上天之休,咨合僉謀,誕吿列位。
具官呂夷簡道通元本,學富經綸。
勤勞兩朝,終始一節。
惟寛厚足以鎮俗,惟忠嘉足以熙朝。
文昌上相之司,以進恢於乾縡,天官冢卿之貳,以均治於邦彞。
儒館祕扃,爰田多戶,併加異數,用示注懷。
於戲!外鎮撫四邊,葢自近始;内親附百姓,必以身先。
汝惟欽哉,罔假多訓。
」 明道元年二月,呂夷簡加中書侍郎。
初,授夷簡中書侍郎兼兵部尚書,固辭兵部尚書,乃令學士院貼麻,仍遣内侍都知藍繼宗就閤門賜之。
八月,兼修葺大内使。
十一月,上以修内成,宰臣呂夷簡加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夷簡固辭所加官,乃令翰林貼麻,改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
同日,夏竦、薛奎並叅知政事。
竦自樞宻副使兼修國史、給事中、權發遣宣徽院公事除。
奎自龍圗閣學士、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除 陳堯佐樞密副使。
自翰林學士兼龍圗閣直學士、右諫議大夫、知制誥權知開封府除 奎,字宿蓻,絳州正平人。
堯佐,字希元,樞密使陳堯叟之弟。
奎拜叅知政事,入謝太後曰:「先帝嘗以卿為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
」累除禮部侍郎。
六月甲寅,王曽罷相。
依前吏部尚書知袁州 制曰:「朕紹膺丕緒,臨撫羣元,内咨輔弼之良,外倚蕃宣之重,君臣之遇,出處攸同。
具官王曽學洞聖機,識窮物表。
早冠倫於多士,薦宣力於先朝。
逮予纉承,尤所倚屬,爰定謀於枚蔔,遂擢寘於冢司,眷言靈宮,總在宰職。
追惟文考之奉,具有列聖之祠。
妖焰挻災,一夕而既。
俾紓勞於鼎路,且賦政於師垣。
矧惟累牘之陳,時乃素懷之遂。
於戲!事君盡禮,維舊德之靡違;觀過知仁,亦至公之難廢。
勉膺明命,往惟欽哉。
」 曽自真宗乾興元年七月拜相,至仁宗天聖七年六月罷,入相凡七年。
始,章獻太後受尊號冊,將禦大安殿,曽執不可,即改禦文德。
及長寧節上壽,曽執不可如前,皆供張别殿。
太後左右姻家,稍通請謁,曽多裁正,太後滋不恱。
?玉清昭應宮災,曽以使領不嚴,累表待罪,乃罷相出守,尋改青州。
《長編》 八年,以吏部尚書知天雄軍王曽為彰德節度使,仍知天雄軍。
契丹使者往還,肅車徒而後過,無敢大聲疾呼者。
人樂其政,為畫像而生祠之。
寶元元年,鄆州言左僕射王曽卒。
贈侍中,諡文正。
曽姿質端厚,眉目如刻畫,盛服屹然,入朝進止有常處,平居寡言,自奉?約,人莫敢幹以私,其名重天下。
少與楊億同在侍從,億喜談諧,與曽言則曰:「餘不敢以戲也。
」前後輔政十年,其所進退士人,莫有知者,範仲淹嘗以問曽,曽曰:「夫執政者,恩欲歸已,怨使誰當?」仲淹服其言。
皇祐中,上為篆其墓碑曰「旌賢之碑」大臣碑得賜篆自王曽始曽處天下事,審而中禮,居家人不見其喜愠之色,在上前開陳許可,辨博其餘。
治平中,以曽配享仁宗廟庭。
八月辛夘,夏竦復為樞密副使。
自給事中、叅知政事遷刑部侍郎除 陳堯佐改叅知政事。
自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遷給事中除 王曙叅知政事。
自禦史中丞遷工部侍郎除 時宰臣呂夷簡加吏部侍郎、昭文館大學士。
叅知政事夏竦加刑部侍郎,復為樞密副使。
陳堯佐加給事中,改叅知政事。
竦與夷簡不相恱,故以堯佐易之。
竦自天聖五年正月除樞密副使,七年二月除叅知政事,至是復為樞密副使,累遷尚書左丞。
曙,字晦叔,河南人。
隋文中子弟績之後。
名同英宗禦諱,故以字稱,亦名曉曙舉進士及舉賢
欽若狀貌短小,項有附疣,時人呼為「癭相」。
智數過人,每朝廷有所興造,委曲遷就以中上意。
又性傾巧,敢為矯誕。
太後以先朝所寵異,故復用之。
及知邵武軍、職方貟外郎吳植事敗,乃王欽若所薦舉,太後頗解體,同列稍侵之,欽若悒悒以沒。
後有詔塑其像茅山,列于??官,左正言劉隨言:「欽若贓汚無忌憚,考其行,豈神??耶?宜察其妄。
」不報。
《長編》 欽若與楊億等同撰《策府元?》,有褒詔,則自為表謝,譴問則戒吏雲,第言億等,故馬知節面斥其姦罔。
仁宗亦嘗謂輔臣曰:「王欽若久在政府,察其所為,真姦邪也!」王曽曰:「欽若與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時號為『五鬼』,其姦邪險詖之迹,誠如聖諭。
」 十二月癸醜,張知白拜相。
自樞密副使行尚書右丞充祥源觀使授工部尚書、同平章事充會靈使、集賢殿大學士。
同日,王曽進昭文相 制曰:「朕以四海至廣,萬機至繁,惟時惟幾,寔賴良輔。
具官張知白恭允篤實,清直惠和。
頃從禁塗入賛樞極,忠嘉有守,方毅不回,是用擢進宰司升華省座,進兼書殿之職,仍總靈宮之祠。
於戲!代天之工,上列三階之象;秉國之務,下遂萬物之宜。
益宣令猷,式副予倚。
」 是日,宰相王曽加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昭文館大學士。
樞密副使、尚書右丞張知白加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樞密使曹利用加司空。
國朝故事,以宰相為首,親王次之,使相又次之,樞密使雖檢校三師兼侍中、尚書中書令,猶班宰相下。
鹹平初,曹彬以樞密副使兼侍中,位戶部侍郎、平章事李沆下,循故事也。
乾興初,王曽由次相為?靈觀使,曹利用由樞密使領景靈宮使,時以宮觀使為重,詔利用班曽之上,然議者深以為非。
至是,曽進昭文館大學士、玉清昭應宮使,同集殿廬,將吿謝,而利用猶欲班曽上,閤門不敢裁,帝與太後坐承明殿,久之遣押班江德明趣閤門,閤門惶惑不知所出,曽抗聲目吏曰:「但奏宰相王曽等告謝。
」班既定,利用欝欝不平。
時樞密副使張士遜亦加左丞,帝使士遜慰曉之,詔宰臣、樞密使序班如故事,而利用志驕,尚居次相張知白上,及聞召張旻于河陽,為樞密使,疑代已,始悔懼焉。
《長編》 乙醜,張旻樞密使。
自淮南節度使檢校太師、同平章事充。
旻尋改名耆 張耆鎮河陽,太後召耆為樞密使,晏殊言:「樞密與中書兩府,同任天下大事,就令乏賢,亦不宜使中才處之。
耆無他勲勞,徒以恩倖,遂極寵榮,天下已有私狥非才之議,奈何復用為樞密使也?」太後不悅。
《長編》 耆既拜樞密使,封岐國公。
耆初名旻,至是改焉。
七年二月,除?靈觀使兼羣牧制置使。
十年八月,除尚書右僕射。
明道元年十一月,除昭德軍節度使兼侍中。
天聖五年丁夘 正月己未,晏殊罷樞密副使。
自刑部侍郎罷知宣州 殊自天聖三年十月除樞密副使,是年正月罷,在樞府踰年。
先是,殊言張耆不可為樞密使,太後不恱。
至是,從幸玉清昭應宮,從者持笏後至,殊怒撞以笏,折其齒,監察禦史曹修古等劾奏:「殊身任輔弼,百僚所法,而忿躁無大臣體,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陳恕於中書榜人,即時罷黜,請正典刑,以允公議。
」殊坐是免,出知宣州,尋改知應天府。
殊至應天,乃大興學,範仲淹方居母喪,殊延以教諸生。
自五代以來,天下學廢興自殊始。
《長編》 戊辰,夏竦樞密副使。
自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龍圖閣學士起復尚書左司郎中、知制誥遷右諫議大夫除 竦,字子喬,江州德安人。
中制舉,為直集賢院。
仁宗封慶國公,宰相王旦薦竦才,遂命教慶國公書。
是時,君臣爭言符瑞,竦獨抗?以為不可。
及大臣領玉清昭應宮使,以竦為判官,由是附?神怪,僥倖進取以至累遷。
是年遂有此除。
二月,兼修國史。
六年三月,兼權發遣宣徽院公事。
天聖六年戊辰 二月壬午,工部尚書、平章事張知白卒。
知白以天聖三年十二月拜相,是年二月薨于位,入相踰二年。
知白在相位,惜名噐,無毫髮私,常以盛滿為戒,憂畏日侵,雖顯貴,其清約如寒士。
至是,在中書忽感風眩,輿歸第而卒。
贈太傅、中書令,家貧,太後諭王曽等,令共恤其家。
禮官謝絳議諡文節,禦史王嘉言以謂絳止述車駕臨問,覩其寢處儉素,為之動容,乃引好謙自克為諡,似畧其大而錄其小;以知白「守道狥公,當官不撓,可謂正矣。
」請諡文正。
王曽曰:「文節美謚矣。
」遂不改。
知白不喜魯宗道,嘗語人曰:「銓曹中取一最不材選人;軍巡獄中求一最無行者,亦當優於此人矣。
」《長編》 三月壬子,張士遜拜相。
自樞密副使行尚書左丞充祥源觀使授禮部尚書、同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 制曰:「鈞宰之司,總裁萬化。
故道存兼濟,若舟楫之乗巨川;義在相須,若股肱之衞元首。
自非邦雋,曷慰民瞻?爰擇剛辰,式頒顯冊。
具官張士遜材膺敏達,德蹈中和。
先皇帝簡自聖心,寘之清貫,蚤輔學於儲禁,遂密謀於宥廷,而能謹密自持,將明有裕。
屬予纂序,彌所仰成,適從選衆之求,粵有登庸之拜。
既兼榮於書殿,仍加秩於禮卿,益以邑封,副之真食。
斯為異渥,以寵舊勞。
於戲!開德宣符,其本?階之象。
參坐議政,莫如公衮之尊。
惟正色可以弼違,惟純誠可以亮采,無使房、魏、姚、宋,專美於有唐也。
」 張知白既卒,上謀所以代之者,宰臣王曽薦呂夷簡,樞密使曹利用薦張士遜。
太後以士遜位居夷簡上,欲用之,曽言輔相當擇才,不當問位。
太後許用夷簡,夷簡因奏事,言士遜事上於壽春府最舊,且有純懿之德,請先用之,太後嘉其有譲,遂相士遜,從利用之言也。
同日,範雍、姜遵並樞密副使。
雍自龍圖閣學士、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除,仍詔班姜遵之上。
遵自右諫議大夫知永興軍除 雍,字伯純,河南人。
遵,字從式,淄州人。
七年二月,範雍權發遣宣徽院事,累遷禮部侍郎。
遵在永興,章獻太後遣内侍魯繼莘於永興營浮圗,遵希太後?,躬自督治,既成,乃得召用。
遵長於吏事,其治尚嚴猛,所誅殘者甚衆,時人號為「姜擦子」。
天聖八年九月卒,贈吏部侍郎。
遵在樞府踰二年。
疾且革,車駕臨視,賜白金三千兩,卒又臨奠輟朝。
天聖七年己巳 正月癸夘,曹利用罷樞密使。
依前保平軍節度使、守司空、檢校太師兼侍中判鄧州 制曰:「朕謹經國之方,厚禦吏之禮,顧倚謀於舊德,久嬰務於繁機,式均爾勞,庸告在位。
具官曹利用才推應物,資適逢時。
往使交兵之間,遂成繼好之利。
逮受遺於先帝,委輔政於沖人。
時無金革之虞,自決廟堂之勝,間露言於累牘,祈出守於近符,特狥由衷,以聽避寵。
於戲!識進退之分,則臣節達;全始終之恩,則君義明,宜體眷懷,勿忘欽率。
」 初,太後臨朝,威震天下,中人貴戚,稍能軒輊為禍福,而利用以勲舊自居,不?也。
凡内降恩,力持不與,左右多怨,太後亦嚴憚利用,稱侍中而不名。
利用奏事簾前,或以指爪擊帶鞓,左右指以示太後,曰:「利用在先帝時,何敢爾耶?」太後頷之。
利用奏抑内降恩,或屢卻而復下,則有黽勉從之者。
久之,人頗知其然,或紿太後曰:「蒙恩得内降,雖屢卻於樞密院;今利用之家媪陰諾臣請,其必可得矣。
」下之而驗,太後始疑其私,頗銜怒。
内侍羅崇勲得罪太後,使利用召崇勲戒勅之,利用去崇勲冠幘,詬斥良久,崇勲恥恨。
?從子汭為趙州兵馬監押,而州民有詣闕吿汭不法事,奏上,崇勲方侍,因自請往按治。
鞫汭于真定府,即罷利用樞密使。
《長編》 崇勲等窮按曹汭獄,獄具,汭坐被酒衣黃衣,令軍民呼萬歲,且傅緻汭辭,雲利用實教之。
上以問執政,皆顧望未有對者。
張士遜進曰:「此獨不肖子為之。
利用大臣,宜不知狀。
」太後大怒,將併逐士遜,而王曽徐亦為利用觧,太後曰:「卿嘗言利用橫肆,今何觧也?」曽曰:「利用恃恩素驕,臣每以理折之。
今加以大惡,則非臣所知也。
」太後意少觧,貶利用為左千牛衞上將軍知隨州,詔杖殺汭。
同上 曹利用嘗私貸官錢,再貶為崇信節度副使,房州安置,仍命内侍楊懷敏?送之。
時朝廷以利用嘗所薦擢者,多領兵守邊,欲悉罷去之,殿中侍禦史鞠詠請一切毋治,以安反側,詔從詠言。
宦者多惡曹利用,必欲緻之死地。
楊懷敏逼之,利用素剛,遂自經于襄陽驛。
同上 始,契丹深入寇,朝廷方厭兵,第憂和不就,故於聘賂無所愛,而利用以小官奉使,敢任大事,力靳其數,於國有勞。
既富貴,負恃以為己功,性又悍鯁少通,力裁僥倖,而其親舊亦有因緣而進者,故及於禍。
然其在朝廷,忠藎有守,始終不為柔屈,死非其罪,天下寃之。
後其家請居鄧州,上惻然從之。
同上 利用後追復開府儀同三司、守司空、檢校太師兼侍中、保平軍節度使、上柱國、鄆國公,贈太師。
康定元年九月,諡?悼。
皇祐二年,立碑以旌功為額。
利用追復制曰:「夫記人之功,忘人之過,哲王令典,朕每慕之。
追惟輔臣,且罹深憲,肆頒禮命,用賁營魂。
故崇信軍節度副使,房州安置曹利用早蓄壯圗,遂階膴仕。
使殊鄰而交聘,克著勤庸;侍近幄以矢謨,歴居顯位。
爰從吏議,再削官封。
言念謫居,久淪幽壤,屢申恩而賜宥,宜追逺以軫懷,旌纛貂蟬,公槐峻秩,密章吿第,式示寵榮。
」 諡?悼詔曰:「居寵保終,為臣或闕其全祉;念勞恤往,有國所務於至恩。
贈太師曹利用頃事先朝,密宣忠力。
嘗講和戎之利,寖階秉軸之榮。
位不期驕,禍生所忽,終緣族子之累,遂謫房陵之行。
齎恨奄殂,撫情加悼,嚮從昭洗,並復寵名。
而於節惠之文,不及有司之議,宜推褒典,用飾前庸。
諡法有因事有功曰『?』,恐懼徒處曰『悼』,宜賜諡『?悼』,仍詔立碑以旌功為額。
」並《大詔令》 二月庚申朔,禮部侍郎、叅知政事魯宗道卒。
宗道自乾興元年七月除叅知政事,天聖六年三月除禮部侍郎、祥源觀使,是年二月卒,執政凡七年。
太後臨朝,宗道屢有獻替。
太後問唐武後何如主,對曰:「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
」太後黙然。
時有上言請立劉氏七廟者,太後以問輔臣,衆不敢對,宗道獨曰不可,退謂同列曰:「若立劉氏七廟,如嗣君何?」帝、太後將同幸慈孝寺,欲以太後輦前帝行,宗道曰:「婦人有三從。
」太後命輦後乗輿行。
執政多任子於館閣讀書,宗道曰:「館閣,育天下英才。
豈紈袴子弟得以恩澤處耶?吾子誠?,己任京官,然終不使慁國恩。
」曹利用恃權驕橫,宗道屢折之帝前,貴戚用事者莫不憚之,時目為「魚頭叅政」,因其姓,且言骨鯁也。
在政府七年,務裁抑僥倖,不以名噐私人。
及被疾浸劇,仁宗幸其第臨問,賜白金三千兩。
既卒,皇太後又臨奠,輟朝,贈禮部尚書。
初太常議諡曰剛簡,後改為簡肅,議者以為肅不若剛,為得其實也。
《長編》 丙寅,張士遜罷相。
授刑部尚書知江寧府 制曰:「入幹萬幾,以總代天之職;出倡九牧,以宣美俗之風。
維時輔弼之賢,疊為朝廷之重,其頒明制,以告治庭。
具官張士遜識用沖深,器懷沉逺。
早從朝路,既陪東學之遊,肆翼天飛,遂正中階之列。
秉節在位,宣勞有年,念經邦務之煩,庸寄藩符之佚。
天臺之峻,司冦帥於五刑,澤國之饒,秣陵都于一?。
載更顯序,往布寛條。
於戲!君之遇臣,要始終而盡禮;下之報上,無出處而或渝。
允迪乃休,以服朕命。
」 士遜自天聖六年三月拜相,至是年二月罷,為相僅一年。
士遜得相,曹利用之薦也。
利用長樞密,憑寵自恣,士遜居其間,未嘗有是非之言,時人目之為和皷。
利用得罪,士遜又營救之,利用既斥,士遜隨亦罷。
上以士遜東宮舊臣,故加秩而遣之,辭日,又解通犀帶賜焉。
《長編》 九年,以刑部尚書知許州張士遜為定國節度使、檢校太傅。
時士遜朝京師,兾復入相,天章閣待制鞠詠奏曰:「曹利用擅威福,士遜與之共事相親厚,援薦以至相位。
陛下特以東宮僚屬用之,臣願割舊恩,伸公議,趣使之藩。
」士遜乃赴許州。
同上 同日,呂夷簡拜相。
自叅知政事,依前戶部侍郎、同平章事充景靈宮使、集賢殿大學士 制曰:「王者之建宰職也,上法台象,以代天工,下裁物宜,以統萬類。
熙衆志而叙彞倫,調四時而翊元化,允資名器,必契僉同,疇其貳政之能,寵以登庸之拜。
具官呂夷簡學探奧賾,器藴宏深。
夙推經世之才,動著首公之節,以懿文而潤謨訓,以精力而剸劇繁,譽滿朝端,績成官下。
朕初臨邦統,尤渴時賢,擢佐鼎司,嘉聞國論,勵匪躬之道,而無失守節,葉成務之宜,而弗忘稽古,方今遵祖宗之憲度,緻中外之治平,懷於永圗,繄乃良輔。
已試之効,既彰於時,爰立之恩,素定于志,俾對司於衡軸,用正位於鈞台,總職真宮,兼榮書殿,仍増命數,載峻寵章。
於戲!自昔哲王,注懷重任,或營求方獲,或枚蔔乃從。
曷若閱于臣隣,得此棟幹,既稔彌綸之業,更資翼亮之功,聳列辟之具瞻,繼宗門之茂躅。
勤宣休問,式荷至榮。
」 始王曽薦夷簡可相,久不用。
士遜將免,曽因對言:「太後不相夷簡,以臣度聖意,不欲其班樞密使張耆上爾。
耆一赤腳健兒,豈容妨賢至此。
」太後曰:「吾無此意,行用之矣。
」於是,卒相夷簡以代士遜。
七月,罷輔臣所領諸宮觀使名,從呂夷簡、張耆夏竦之請也。
罷輔臣宮觀使名 八月己醜,除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 制曰:「統和庶工,運理羣物,惟時元弼之重,以承上天之休,咨合僉謀,誕吿列位。
具官呂夷簡道通元本,學富經綸。
勤勞兩朝,終始一節。
惟寛厚足以鎮俗,惟忠嘉足以熙朝。
文昌上相之司,以進恢於乾縡,天官冢卿之貳,以均治於邦彞。
儒館祕扃,爰田多戶,併加異數,用示注懷。
於戲!外鎮撫四邊,葢自近始;内親附百姓,必以身先。
汝惟欽哉,罔假多訓。
」 明道元年二月,呂夷簡加中書侍郎。
初,授夷簡中書侍郎兼兵部尚書,固辭兵部尚書,乃令學士院貼麻,仍遣内侍都知藍繼宗就閤門賜之。
八月,兼修葺大内使。
十一月,上以修内成,宰臣呂夷簡加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夷簡固辭所加官,乃令翰林貼麻,改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
同日,夏竦、薛奎並叅知政事。
竦自樞宻副使兼修國史、給事中、權發遣宣徽院公事除。
奎自龍圗閣學士、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除 陳堯佐樞密副使。
自翰林學士兼龍圗閣直學士、右諫議大夫、知制誥權知開封府除 奎,字宿蓻,絳州正平人。
堯佐,字希元,樞密使陳堯叟之弟。
奎拜叅知政事,入謝太後曰:「先帝嘗以卿為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
」累除禮部侍郎。
六月甲寅,王曽罷相。
依前吏部尚書知袁州 制曰:「朕紹膺丕緒,臨撫羣元,内咨輔弼之良,外倚蕃宣之重,君臣之遇,出處攸同。
具官王曽學洞聖機,識窮物表。
早冠倫於多士,薦宣力於先朝。
逮予纉承,尤所倚屬,爰定謀於枚蔔,遂擢寘於冢司,眷言靈宮,總在宰職。
追惟文考之奉,具有列聖之祠。
妖焰挻災,一夕而既。
俾紓勞於鼎路,且賦政於師垣。
矧惟累牘之陳,時乃素懷之遂。
於戲!事君盡禮,維舊德之靡違;觀過知仁,亦至公之難廢。
勉膺明命,往惟欽哉。
」 曽自真宗乾興元年七月拜相,至仁宗天聖七年六月罷,入相凡七年。
始,章獻太後受尊號冊,將禦大安殿,曽執不可,即改禦文德。
及長寧節上壽,曽執不可如前,皆供張别殿。
太後左右姻家,稍通請謁,曽多裁正,太後滋不恱。
?玉清昭應宮災,曽以使領不嚴,累表待罪,乃罷相出守,尋改青州。
《長編》 八年,以吏部尚書知天雄軍王曽為彰德節度使,仍知天雄軍。
契丹使者往還,肅車徒而後過,無敢大聲疾呼者。
人樂其政,為畫像而生祠之。
寶元元年,鄆州言左僕射王曽卒。
贈侍中,諡文正。
曽姿質端厚,眉目如刻畫,盛服屹然,入朝進止有常處,平居寡言,自奉?約,人莫敢幹以私,其名重天下。
少與楊億同在侍從,億喜談諧,與曽言則曰:「餘不敢以戲也。
」前後輔政十年,其所進退士人,莫有知者,範仲淹嘗以問曽,曽曰:「夫執政者,恩欲歸已,怨使誰當?」仲淹服其言。
皇祐中,上為篆其墓碑曰「旌賢之碑」大臣碑得賜篆自王曽始曽處天下事,審而中禮,居家人不見其喜愠之色,在上前開陳許可,辨博其餘。
治平中,以曽配享仁宗廟庭。
八月辛夘,夏竦復為樞密副使。
自給事中、叅知政事遷刑部侍郎除 陳堯佐改叅知政事。
自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遷給事中除 王曙叅知政事。
自禦史中丞遷工部侍郎除 時宰臣呂夷簡加吏部侍郎、昭文館大學士。
叅知政事夏竦加刑部侍郎,復為樞密副使。
陳堯佐加給事中,改叅知政事。
竦與夷簡不相恱,故以堯佐易之。
竦自天聖五年正月除樞密副使,七年二月除叅知政事,至是復為樞密副使,累遷尚書左丞。
曙,字晦叔,河南人。
隋文中子弟績之後。
名同英宗禦諱,故以字稱,亦名曉曙舉進士及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