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太祖皇帝

關燈
遷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所未有也。

    」《長編》 故事,一品班於臺省之後。

    太祖因見溥,謂左右曰:「溥舊相,當寵異之。

    」卽令分臺省班於東西,遂爲定制。

    《拜罷錄》 太平興國初,封祁國公。

    卒贈侍中,謚文康。

    孫貽永,尚太宗女鄭國長公主,仁宗朝拜樞密使。

     仁浦開寶二年從征太原,遇疾而卒。

    謚宣懿,以子鹹信尚太宗女永慶公主,追封齊王。

    鹹信積官至保平軍節度使平章事。

     庚寅,趙普拜相。

    自樞密使、檢校太保,授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制曰:「閎散同功,歸馬遂隆於周道,蕭張協力,斷蛇因肇於漢基。

    必資佐命之臣,以輔興王之業。

    具官趙普功參締造,業茂經綸。

    稟象緯之純精,契風雲之良會。

    洎贊樞機之務,屢陳帷幄之謀。

    沃心方佇於嘉猷,調鼎宜膺於大用。

    俾踐台衡之任,仍兼書殿之榮。

    爾其罄乃一心,熙予庶績。

    君臣相正,勿忘獻納之規。

    夙夜在公,勉緻隆平之化。

    往服休命,無愧前脩。

    」 範質等三相罷,遂相趙普。

    上既除普及樞密使李崇矩,乃無宰相署勑,普因入奏其事。

    上曰:「卿但進勑,朕爲卿署字,可乎?」普曰:「此有司所行,非帝王事也。

    」乃使問翰林學士,講求故實。

    竇儀曰:「今皇弟開封尹、平章事,卽宰相之任也。

    」上從儀言,乃命皇弟署勑。

    《長編》 普既拜相,事無大小皆決於普。

    太祖待普如左右手,是日監脩國史。

    故事,宰相兼勑皆用內制處分,今止用勑。

    趙普監脩國史,非舊典也,蓋失之。

    五年三月,除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充昭文館大學士。

    自唐以來,方鎮多以賦入自擅,而上供殆鮮。

    場院率令部曲主之,厚斂以自利。

    其屬三司者,輸額之外輒歸己,或私納貨賂,以事貢奉,用冀恩獎。

    普勸太祖革其弊,方鎮闕帥,命文臣權知。

    所在場院,間遣京朝官廷臣監臨。

    諸道置轉運使,諸州置通判,使主錢穀,自是利歸公上矣。

    又數遣使者分詣諸道,選本道兵驍勇者,籍其名送京師,以備宿衞。

    教習精練,太祖每禦便殿親臨試之。

    不數年,兵甲精銳,府庫充實,皆普之謀也。

    普薦曹彬、潘美可用,其後太祖征嶺南用潘美,伐江南任曹彬,而二國卒平。

    《事略》 普佐太祖、太宗定天下,平僭偽,大一統,當其爲相,每纔歸第,則亟闔戶,自啟一篋,取一書而讀之有終日者,雖家人不測也。

    及翼旦出,則是事決矣。

    用是爲常。

    後普薨,家人始得開其篋而見之,則《論語》二十篇。

    普獨相凡十年,沉毅果斷,以天下事爲己任,上倚信之,故普得成其功。

    嘗欲除某人爲官,不合上意,不用。

    明日,普復奏之,又不用。

    明日,又奏之,上怒,裂其奏投諸地,普顏色自若,徐拾奏,歸補綴。

    明日,復奏之,上悟,乃可其事。

    後果以稱職聞。

    《長編》 世多言本朝任相不專,自罷坐論之禮始。

    嘗觀趙普相太祖十年,雖置參知政事,而不押班不知印,普亦自信不撓,訖用成功。

    上嘗欲使天雄節度符彥卿典兵,普屢諫不聽,宣已出,復懷之請見,事遂中上。

    又嘗怒殿前都指揮使韓重贇,欲誅之,普以爲不可,上怒猶未解。

    普開陳愈切,竟納其言。

    兵權所在,人臣最難言,而趙普罷符彥卿成命於已行之後,貸重贇之死於將戮之時,任相猶謂之不專乎?陳傅良《建隆編》乞罷符彥卿事,乃普爲樞密使時事耳。

     同日,李崇矩樞密使。

    自宣徽北院使、右監門衞大將軍判三司遷檢校太保除 制曰:「出司財賦,既彰幹蠱之功。

    入掌樞機,宜舉疇庸之典。

    具官李崇矩夙懷器業,久著勞能。

    守素履以不渝,秉純誠而益固。

    洎居近列,兼筦利權。

    均用愛人,不加於常賦。

    濟時成務,但見於豐財。

    考績斯多,陟明惟允。

    是用擢升宥密,特示倚毗。

    參予帷幄之謀,罄爾彌綸之效。

    沃心造膝,朕有望焉。

    勉服訓詞,無忘率勵。

    」 崇矩,上黨人。

    始,樞密、中書門下同一幕,趙中令末年,太祖惡其專。

    而樞密使李崇矩乃其子婦之父,故特命析之,迄今不改。

    事見《筆談》 國朝中書、樞密先後上所言,兩不相知,以故多成疑貳。

    然祖宗亦賴此以聞異同之論,用分宰相之權。

    《南窗紀談》 己亥,王仁贍樞密副使。

    自內客省使、樞密院承旨除 仁贍,字子豐,唐州方城人。

    初,永興軍節度使劉詞薦其材可用,太祖素知其名,請於世宗,隸帳下。

    及授禪,遂擢用之。

     四月乙醜,薛居正、呂餘慶並參知政事。

    並自樞密直學士、兵部侍郎除 梁改樞密院爲崇政院,唐莊宗復舊名,遂改爲樞密直學士。

    《石林燕語》 居正,字子平,開封浚儀人。

    餘慶,世本燕人。

    太祖初卽位,以歸德軍興王之地,居正遂自觀察判官權爲給事中,累遷兵部侍郎。

    太祖歷滑、許、宋三鎮,餘慶並在幕府。

    及卽位,累遷兵部侍郎。

    是年,初置參知政事,爲宰相副貳,命居正及呂餘慶爲之。

    三年二月,餘慶以參知政事出權知成都府。

    時蜀初平,以執政蒞藩,自餘慶始也。

    開寶五年,以參知政事薛居正子惟吉、呂餘慶子惟恭並爲西頭供奉官。

    是年十一月,命參知政事薛居正兼提點三司淮南、湖南、嶺南水陸轉運使事,呂餘慶兼提點三司荊南、劍南諸州水陸轉運使事。

     上欲爲趙普置副而難其名稱,召翰林學士承旨陶穀,問曰:「下丞相一等有何官?」對曰:「唐有參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