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從“七七”健身俱樂部取回來的錄音磁帶擺在試驗台上面的架子上已經有六天了。
翁“魔術師”已經對磁帶瞥了好幾眼。
他不願把錄在上面的東西擦掉,但把這個情報傳給别人他又感到不妥。
現在,對任何電話交談搞竊聽錄音都是擔風險的。
而把錄下來的東西再放給别人聽就更冒險了。
然而“魔術師”确信,馬裡諾一定很願意聽聽這卷錄音帶中的一部分内容,并為之付出一筆可觀的錢。
不管托尼·貝爾·馬裡諾可能有多壞,隻要你為他服務得周到,他付起錢來還是大方的,而這正是“魔術師”定期為他效勞的唯一理由。
他知道馬裡諾是個職業騙子。
翁本人卻不是這樣的人。
“魔術師”(他的真名叫韋恩,不過認識他的人誰都不這樣叫他) 是一個年輕、聰明的第二代華裔美人。
他是一位電子聲學專家,專門研究電子監視的偵查。
他在這方面的天才為他赢得了“魔術師”這一雅号。
托翁辦事的人多極了。
他為他們提供保證,他們的辦公室和家裡沒有竊聽器,他們的電話無人搭線竊聽,他們私人的秘密沒有受到隐秘電子裝置的幹擾。
他曾多次發現過隐藏的竊聽裝置,而每次發現之後,委托人便感激不盡,認為他确實有本事。
盡管官方一再保證不會再讓竊聽之類的事情發生——甚至最近總統也幾次保證——但在美國,搞竊聽和電話偷聽卻仍然很普遍,并且越來越猖獗。
工業界的首腦們繼續請翁為他們服務。
銀行家、報紙出版商、總統後選人、幾位大名鼎鼎的律師、一兩位外國大使、少數美國參議員、三位州長和一位聯邦最高法院的法官也繼續請翁為他們服務。
此外,請他服務的還有其他一些執掌大權的人物——某黑手黨家族的族長、他手下的管事以及再低一級的各個有權之士,而馬裡諾便是這些有權之士中的一個。
翁“魔術師”對他這些犯罪集團的委托人表過一個态:在法律許可的範圍之内,他日子過得很好,他不想參與他們的違法活動。
然而,他覺得沒有理由拒絕為他們服務,因為竊聽本身從來就不是什麼合法的事情;再說,即使是罪犯也有權通過合法的手段來自衛。
這條基本原則,大家都接受了,而且行之有效。
同樣,犯罪集團的委托人也不時向他暗示,他在工作中獲得的情報,如果犯罪集團發現有用,那麼對方将十分感激,一定給予酬報。
有時,屈從于貪婪這一最古老最簡單的誘惑,他也确曾向他們提供過一些零星的情報,換取酬金。
現在,他又受到貪婪的誘惑了。
一個半星期以前,翁“魔術師”對馬裡諾常去的地方和他的電話,其中也包括跟馬裡諾有經濟關系的“七七”健身俱樂部,進行了定期的反竊聽檢查。
檢查表明一切都幹幹淨淨,沒有什麼竊聽裝置,但在檢查過程中,“魔術師”卻為了好玩而在俱樂部的一根電話線上裝上了竊聽器,進行短時間的監聽。
他時常這樣做,而且自圓其說地解釋說:保持自己的技術專長既得靠自己,也得靠他的委托人。
為此目的,他選擇了健身俱樂部底樓上的一隻投币式公用電話。
他把一架磁帶錄音機暗藏在俱樂部的地下室,撚接在這隻電話的電路上,就這樣進行了四十八小時的監聽。
這是一台每當有人打電話時可以自動開關的錄音機。
雖然這個行動是違法的,但“魔術師”卻認為這沒有什麼關系,因為除了自己以外不會把錄音再放給别的人聽。
然而,當他真的把錄音放出來時,其中的一段對話卻特别引起了他的興趣。
現在是星期六的下午,他獨自一人在自己的聲學實驗室裡。
他從實驗台上面的架子上取下這盤磁帶,放在錄音機上,把那段對話重新再聽一遍。
塞進硬币,撥号碼。
錄音帶上傳出撥号碼的聲音。
電話鈴聲。
隻響了一下。
一個女人的聲音(很輕,稍微帶有一點地方口音):“喂!” 一個男人的聲音(竊竊耳語):“你知道我是誰。
不要說出名字來。
” 女人的聲音:“好的。
” 男人的聲音(仍然耳語):“告訴我們共同的朋友,我在這裡已經發現了重要的東西。
非常重要的東西。
是他最最想要知道的。
我現在不便多說,明天晚上我到你那裡去。
” 女人的聲音:“好的。
” 卡嗒一聲。
在“七七”健身俱樂部打電話的人挂斷了電話。
翁“魔術師”不能肯定,為什麼他以為托尼·貝爾·馬裡諾會感興趣。
他隻是有一種預感,而他的預感過去一向是靈驗的。
于是他打定主意,查了查一本私人筆記本,走到電話旁,撥了一個号碼。
結果,托尼·貝爾要等到下星期一傍晚才能見他。
“魔術師”約好到時候去找他,然後便一不做二不休地開始從錄音帶中榨取更多的情報了。
他把錄音帶倒回去,又仔細地把它放了幾遍。
“你這個混蛋!”托尼·貝爾·馬裡諾滿面怒容,肥大粗線條的五官扭曲得變了形。
與他那長相不相協調的假嗓子也比往常叫得更響了。
“你弄到這
翁“魔術師”已經對磁帶瞥了好幾眼。
他不願把錄在上面的東西擦掉,但把這個情報傳給别人他又感到不妥。
現在,對任何電話交談搞竊聽錄音都是擔風險的。
而把錄下來的東西再放給别人聽就更冒險了。
然而“魔術師”确信,馬裡諾一定很願意聽聽這卷錄音帶中的一部分内容,并為之付出一筆可觀的錢。
不管托尼·貝爾·馬裡諾可能有多壞,隻要你為他服務得周到,他付起錢來還是大方的,而這正是“魔術師”定期為他效勞的唯一理由。
他知道馬裡諾是個職業騙子。
翁本人卻不是這樣的人。
“魔術師”(他的真名叫韋恩,不過認識他的人誰都不這樣叫他) 是一個年輕、聰明的第二代華裔美人。
他是一位電子聲學專家,專門研究電子監視的偵查。
他在這方面的天才為他赢得了“魔術師”這一雅号。
托翁辦事的人多極了。
他為他們提供保證,他們的辦公室和家裡沒有竊聽器,他們的電話無人搭線竊聽,他們私人的秘密沒有受到隐秘電子裝置的幹擾。
他曾多次發現過隐藏的竊聽裝置,而每次發現之後,委托人便感激不盡,認為他确實有本事。
盡管官方一再保證不會再讓竊聽之類的事情發生——甚至最近總統也幾次保證——但在美國,搞竊聽和電話偷聽卻仍然很普遍,并且越來越猖獗。
工業界的首腦們繼續請翁為他們服務。
銀行家、報紙出版商、總統後選人、幾位大名鼎鼎的律師、一兩位外國大使、少數美國參議員、三位州長和一位聯邦最高法院的法官也繼續請翁為他們服務。
此外,請他服務的還有其他一些執掌大權的人物——某黑手黨家族的族長、他手下的管事以及再低一級的各個有權之士,而馬裡諾便是這些有權之士中的一個。
翁“魔術師”對他這些犯罪集團的委托人表過一個态:在法律許可的範圍之内,他日子過得很好,他不想參與他們的違法活動。
然而,他覺得沒有理由拒絕為他們服務,因為竊聽本身從來就不是什麼合法的事情;再說,即使是罪犯也有權通過合法的手段來自衛。
這條基本原則,大家都接受了,而且行之有效。
同樣,犯罪集團的委托人也不時向他暗示,他在工作中獲得的情報,如果犯罪集團發現有用,那麼對方将十分感激,一定給予酬報。
有時,屈從于貪婪這一最古老最簡單的誘惑,他也确曾向他們提供過一些零星的情報,換取酬金。
現在,他又受到貪婪的誘惑了。
一個半星期以前,翁“魔術師”對馬裡諾常去的地方和他的電話,其中也包括跟馬裡諾有經濟關系的“七七”健身俱樂部,進行了定期的反竊聽檢查。
檢查表明一切都幹幹淨淨,沒有什麼竊聽裝置,但在檢查過程中,“魔術師”卻為了好玩而在俱樂部的一根電話線上裝上了竊聽器,進行短時間的監聽。
他時常這樣做,而且自圓其說地解釋說:保持自己的技術專長既得靠自己,也得靠他的委托人。
為此目的,他選擇了健身俱樂部底樓上的一隻投币式公用電話。
他把一架磁帶錄音機暗藏在俱樂部的地下室,撚接在這隻電話的電路上,就這樣進行了四十八小時的監聽。
這是一台每當有人打電話時可以自動開關的錄音機。
雖然這個行動是違法的,但“魔術師”卻認為這沒有什麼關系,因為除了自己以外不會把錄音再放給别的人聽。
然而,當他真的把錄音放出來時,其中的一段對話卻特别引起了他的興趣。
現在是星期六的下午,他獨自一人在自己的聲學實驗室裡。
他從實驗台上面的架子上取下這盤磁帶,放在錄音機上,把那段對話重新再聽一遍。
塞進硬币,撥号碼。
錄音帶上傳出撥号碼的聲音。
電話鈴聲。
隻響了一下。
一個女人的聲音(很輕,稍微帶有一點地方口音):“喂!” 一個男人的聲音(竊竊耳語):“你知道我是誰。
不要說出名字來。
” 女人的聲音:“好的。
” 男人的聲音(仍然耳語):“告訴我們共同的朋友,我在這裡已經發現了重要的東西。
非常重要的東西。
是他最最想要知道的。
我現在不便多說,明天晚上我到你那裡去。
” 女人的聲音:“好的。
” 卡嗒一聲。
在“七七”健身俱樂部打電話的人挂斷了電話。
翁“魔術師”不能肯定,為什麼他以為托尼·貝爾·馬裡諾會感興趣。
他隻是有一種預感,而他的預感過去一向是靈驗的。
于是他打定主意,查了查一本私人筆記本,走到電話旁,撥了一個号碼。
結果,托尼·貝爾要等到下星期一傍晚才能見他。
“魔術師”約好到時候去找他,然後便一不做二不休地開始從錄音帶中榨取更多的情報了。
他把錄音帶倒回去,又仔細地把它放了幾遍。
“你這個混蛋!”托尼·貝爾·馬裡諾滿面怒容,肥大粗線條的五官扭曲得變了形。
與他那長相不相協調的假嗓子也比往常叫得更響了。
“你弄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