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誰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一件事情導緻了超國公司的最終崩潰。
也許隻是一件事情,也可能是許多事情積累起來,壓力越來越大,就象基礎結構上的負荷越來越重,漸漸失去平衡,屋頂終于突然倒坍一樣。
象任何大公司所遇到的金融危機一樣,幾個星期,幾個月以來,一些互不相幹的虛弱迹象已經出現。
但是隻有象劉易斯·多爾西那樣獨具慧眼的觀察家才從孤立的迹象中看出了一種危險的趨勢,并向受他們特别照顧的少數人報了警。
當然,了解内幕的人比任何人得到的警報都多,并早就滑腳溜了。
這其中就包括大喬·誇特梅因。
事後知道,他在蘇納柯股票行情漲到有史以來最高點的時候,通過一名代理人,把他的大部分股票抛了出去。
還有一些人則得到莫逆之交吹來的風,或是得過自己幫助的朋友的報答,了解到這一情況,也不動聲色地把股票賣掉了。
再接下來便輪到象亞曆克斯·範德沃特這樣的人了。
他在獲悉這一獨家新聞後,便代表美利堅第一商業銀行将他們所持有的所有蘇納柯股票迅速脫手,同時暗暗希望日後不管出現什麼混亂情況,他們的活動都不緻受到追查。
另外一些機構——包括銀行和各種形式的投資公司—— 眼見股票行情下跌,并了解到某些内幕奧秘,很快也就對形勢作出估計,如法炮制了。
聯邦訂有法律,明文禁止這種因為了解内幕而進行的股票交易—— 但這隻是官樣文章。
實際上,這種法律天天都有人在違反,因而在多數情況下簡直是無從實施的。
偶爾遇到一起罪惡昭彰的案例,或者是為了粉飾一下,也會提出起訴,并課以微不足道的罰款。
不過,即使這種情況也是罕見的。
最後明白過來,知道大事不好的照例是那些個人投資者,也就是大部分的公衆。
這些人天真地抱着希望,幼稚而輕信,到頭來卻總是輸個精光,上當受騙。
美聯社的一篇電訊報道首先公開了蘇納柯的困境,這篇報道刊登在幾家下午版的報紙上,也就是羅斯科·海沃德在離開哥倫比亞·希爾頓旅館時看到的那篇新聞報道。
到了第二天早晨,報界已搜集到更多的細節,在一些晨報,包括《華爾街日報》上,又出現了更為詳盡的報道。
盡管如此,細節還是不完全的,很多人都難以相信,象超國公司這樣使人放心的大公司竟會陷入嚴重困境。
他們的信心很快便遭到了猛烈的沖激。
上午十點,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超國公司的股票沒能跟市場上的其他股票一起開盤。
提出的理由是“應接不暇”,這話的意思就是,蘇納柯的股票經紀人忙着應付“賣出”,已不可能維持正常的股票交易。
上午十一點,當“買進”五萬二千股的指令出現在電報紙帶上時,蘇納柯的股票總算開出盤來了。
但到這時,一個月前48/美元一股的股票已下跌到19美元,到下午鈴響收盤時更下跌到10美元。
紐約證券交易所本來在第二天也可能會停止蘇納柯股票交易的,隻是一夜之間決定權從它手中被奪走了。
證券和交易委員會宣布正對超國公司進行全面調查,在調查結束之前,蘇納柯股票的全部交易一律暫停。
這一來便使蘇納柯股票持有者和債權人焦急不安地等待了十五天之久。
這些人的投資和貸款總額超過五十億美元。
在這些心緒不甯、緊張不安、束手無策的等候者中間就有美利堅第一商業銀行的高級職員和董事們。
超國公司并沒有象亞曆克斯·範德沃特和傑羅姆·帕特頓所希望的那樣“再拖上幾個月”。
因此,最近在蘇納柯股票上所達成的交易—— 包括美一商信托部賣出的大宗股票——很可能被宣布作廢。
作廢不外乎有兩種形式:或者是在有人控告以後由證券和交易委員會發布命令,或者是由股票購買人提出訴訟,聲稱美一商早已知道超國公司的真實情況,但在賣出股票時卻沒有加以透露。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對于信托部的客戶來說,這将是比他們已經面臨的損失更為巨大的損失,因為銀行的信用差不多肯定會因此而喪失殆盡。
還有一種必須設法對付的更為現實的可能性:美利堅第一商業銀行給蘇納柯的五千萬美元的貸款很可能會“一筆勾銷”,全部損失掉。
如果發生這樣的事,将使美一商銀行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當年的營業中遭到巨大損失,從而很可能使美一商本年度分給股東的紅利不得不因此取消。
這又是史無前例的。
在銀行的各次高級磋商會上都充滿了沮喪和不安的氣氛。
範德沃特曾預言,一旦有關超國公司的謠言傳開,報紙就會開始報道進行調查的情況,美利堅第一商業銀行就會被牽連進去。
在這一點上,他又不幸而言中了。
近幾年來,在《華盛頓郵報》上首先報道水門事件的英雄伯恩斯坦
也許隻是一件事情,也可能是許多事情積累起來,壓力越來越大,就象基礎結構上的負荷越來越重,漸漸失去平衡,屋頂終于突然倒坍一樣。
象任何大公司所遇到的金融危機一樣,幾個星期,幾個月以來,一些互不相幹的虛弱迹象已經出現。
但是隻有象劉易斯·多爾西那樣獨具慧眼的觀察家才從孤立的迹象中看出了一種危險的趨勢,并向受他們特别照顧的少數人報了警。
當然,了解内幕的人比任何人得到的警報都多,并早就滑腳溜了。
這其中就包括大喬·誇特梅因。
事後知道,他在蘇納柯股票行情漲到有史以來最高點的時候,通過一名代理人,把他的大部分股票抛了出去。
還有一些人則得到莫逆之交吹來的風,或是得過自己幫助的朋友的報答,了解到這一情況,也不動聲色地把股票賣掉了。
再接下來便輪到象亞曆克斯·範德沃特這樣的人了。
他在獲悉這一獨家新聞後,便代表美利堅第一商業銀行将他們所持有的所有蘇納柯股票迅速脫手,同時暗暗希望日後不管出現什麼混亂情況,他們的活動都不緻受到追查。
另外一些機構——包括銀行和各種形式的投資公司—— 眼見股票行情下跌,并了解到某些内幕奧秘,很快也就對形勢作出估計,如法炮制了。
聯邦訂有法律,明文禁止這種因為了解内幕而進行的股票交易—— 但這隻是官樣文章。
實際上,這種法律天天都有人在違反,因而在多數情況下簡直是無從實施的。
偶爾遇到一起罪惡昭彰的案例,或者是為了粉飾一下,也會提出起訴,并課以微不足道的罰款。
不過,即使這種情況也是罕見的。
最後明白過來,知道大事不好的照例是那些個人投資者,也就是大部分的公衆。
這些人天真地抱着希望,幼稚而輕信,到頭來卻總是輸個精光,上當受騙。
美聯社的一篇電訊報道首先公開了蘇納柯的困境,這篇報道刊登在幾家下午版的報紙上,也就是羅斯科·海沃德在離開哥倫比亞·希爾頓旅館時看到的那篇新聞報道。
到了第二天早晨,報界已搜集到更多的細節,在一些晨報,包括《華爾街日報》上,又出現了更為詳盡的報道。
盡管如此,細節還是不完全的,很多人都難以相信,象超國公司這樣使人放心的大公司竟會陷入嚴重困境。
他們的信心很快便遭到了猛烈的沖激。
上午十點,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超國公司的股票沒能跟市場上的其他股票一起開盤。
提出的理由是“應接不暇”,這話的意思就是,蘇納柯的股票經紀人忙着應付“賣出”,已不可能維持正常的股票交易。
上午十一點,當“買進”五萬二千股的指令出現在電報紙帶上時,蘇納柯的股票總算開出盤來了。
但到這時,一個月前48/美元一股的股票已下跌到19美元,到下午鈴響收盤時更下跌到10美元。
紐約證券交易所本來在第二天也可能會停止蘇納柯股票交易的,隻是一夜之間決定權從它手中被奪走了。
證券和交易委員會宣布正對超國公司進行全面調查,在調查結束之前,蘇納柯股票的全部交易一律暫停。
這一來便使蘇納柯股票持有者和債權人焦急不安地等待了十五天之久。
這些人的投資和貸款總額超過五十億美元。
在這些心緒不甯、緊張不安、束手無策的等候者中間就有美利堅第一商業銀行的高級職員和董事們。
超國公司并沒有象亞曆克斯·範德沃特和傑羅姆·帕特頓所希望的那樣“再拖上幾個月”。
因此,最近在蘇納柯股票上所達成的交易—— 包括美一商信托部賣出的大宗股票——很可能被宣布作廢。
作廢不外乎有兩種形式:或者是在有人控告以後由證券和交易委員會發布命令,或者是由股票購買人提出訴訟,聲稱美一商早已知道超國公司的真實情況,但在賣出股票時卻沒有加以透露。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對于信托部的客戶來說,這将是比他們已經面臨的損失更為巨大的損失,因為銀行的信用差不多肯定會因此而喪失殆盡。
還有一種必須設法對付的更為現實的可能性:美利堅第一商業銀行給蘇納柯的五千萬美元的貸款很可能會“一筆勾銷”,全部損失掉。
如果發生這樣的事,将使美一商銀行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當年的營業中遭到巨大損失,從而很可能使美一商本年度分給股東的紅利不得不因此取消。
這又是史無前例的。
在銀行的各次高級磋商會上都充滿了沮喪和不安的氣氛。
範德沃特曾預言,一旦有關超國公司的謠言傳開,報紙就會開始報道進行調查的情況,美利堅第一商業銀行就會被牽連進去。
在這一點上,他又不幸而言中了。
近幾年來,在《華盛頓郵報》上首先報道水門事件的英雄伯恩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