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也是上午九點三刻,在離美一商總行三條橫馬路的地方,不甚顯眼地停放着一輛大衆牌轎車——就在這兒,馬戈特·布雷肯設下了指揮所。
馬戈特曾打定生意,要在那套施加壓力的計策付諸實施的過程中遠離現場,可是臨到頭,卻怎麼也沉不住氣,好比一匹慣于馳騁疆場的戰馬,一聞到戰鬥的火藥味,就亂蹬起蹄子來。
她那點兒決心一下子軟了半截,最後竟消失得無影無蹤。
然而,馬戈特畢竟有所顧忌,生怕連累亞曆克斯和埃德溫娜,所以沒有親臨羅塞利廣場,置身于行動的第一線。
她要是在那兒露面,就會被報界人士一眼認出來。
她知道他們已經趕到現場,因為是她自己事先将消息透露給報館,電視台和無線電台的。
鑒于這層考慮,就由通訊員把現場事态的發展小心翼翼地送到她汽車上來,随後又從她那兒悄悄捎回指示。
打星期四晚上起,曾進行了一場頗具規模的組織活動。
星期五,在馬戈特拟訂總的行動計劃的當兒,塞思、迪肯,還有另外幾位執委,把東城新區及其附近地段的各街區負責人召集了來,向他們介紹打算要采取的行動。
雖然隻是很籠統地交待了一下,反響卻極其強烈,差不多每個人都主動要求承擔任務,還熱心推薦一些可以信得過的人。
到星期天晚上,全部名單彙總起來,共有一千五百人,而且還有新的名字不斷迅速報來,根據馬戈特的計劃,這場行動至少可以維持一個星期,要是大家勁頭能一直保持下去,再堅持些時間也沒問題。
在有固定職業的志願參加者中,有些人,象迪肯·尤弗雷茨,正好臨到休假期,他們表示願意把假期用上。
也有一些人說得很幹脆:需要的活就不去上班。
遺憾的是,好多願意出力的人都是些衣食無着的失業者,最近适逢淡季,活計不足,失業人數一下子增加很多。
在參加行動的人們中婦女占大多數,一方面固然因為她們白天比較容易分身,另外,也因為東城新區已成為她們生活中一盞珍貴的、象征着希望的明燈。
她們的心情甚至比男人更熱切。
馬戈特由于事前和助手們研究過情況,再加上今天早上的情況彙報,對這一點很清楚。
到目前為止,她所聽到的彙報都極為令人滿意。
馬戈特再三叮囑過:任何時候,尤其在同行方代表直接打交道的時候,東城新區隊伍中的每個人,務必保持友好而謙恭的态度,且要裝出前來幫助補台的樣子。
為此,馬戈特特地杜撰了“希望之舉”這個詞,而且還設計出這樣一種形象:一群熱心腸的人,雖然财力有限,卻樂于前來“資助”一時“陷入困境”的美一商銀行。
她也真鬼,一下子摸準了對方的痛處,知道隻要稍微一暗示美一商銀行陷于困境,就會使它跳起來。
盡管不必隐瞞東城新區與這次行動的聯系,但任何時候千萬不能搞公開威脅,不得發表“不恢複全部工程貸款,就讓這家大銀行一直癱瘓下去”之類的言談。
馬戈特曾向塞思·奧林達他們面授機宜,“讓銀行自己去得出這樣的結論。
” 在前幾天布置任務的碰頭會上,她反複強調,必須避免出現任何威脅和恫吓的言行。
到會的人都作了記錄,會後又把這些話向大夥兒傳達了。
同時傳達下去的還有一系列打算在開戶頭時提出來的問題。
這也是馬戈特準備的,一共羅列了幾百個合情合理的、任何人在同銀行打交道時完全有理由提出來的問題,隻不過其中大部分,人們沒想到要問罷了。
提這些問題也能進一步減慢銀行的營業速度,使它差不多完全陷于癱瘓。
到時如有機會,塞思·奧林達将出面代表大夥兒講話。
馬戈特編寫的台詞也無須花多大功夫排練。
奧林達心有靈犀,稍加點撥就爛熟于心了。
派給迪肯·尤弗雷茨的角色,是在隊伍裡打頭陣,銀行一開門第一個進去開立賬戶。
此外,行動人員的具體活動時間和地點,也歸迪肯負責安排通知。
(迪肯究竟是他的教名,還是該地區某個非正統教會授與的職銜,誰也說不上來。
)有一大批副手協助他開展工作,他們就象蜘蛛網裡的經脈似地向四面八方散布開來。
星期三上午,為了打響第一炮,來個先聲奪人,一定保組織大批人
馬戈特曾打定生意,要在那套施加壓力的計策付諸實施的過程中遠離現場,可是臨到頭,卻怎麼也沉不住氣,好比一匹慣于馳騁疆場的戰馬,一聞到戰鬥的火藥味,就亂蹬起蹄子來。
她那點兒決心一下子軟了半截,最後竟消失得無影無蹤。
然而,馬戈特畢竟有所顧忌,生怕連累亞曆克斯和埃德溫娜,所以沒有親臨羅塞利廣場,置身于行動的第一線。
她要是在那兒露面,就會被報界人士一眼認出來。
她知道他們已經趕到現場,因為是她自己事先将消息透露給報館,電視台和無線電台的。
鑒于這層考慮,就由通訊員把現場事态的發展小心翼翼地送到她汽車上來,随後又從她那兒悄悄捎回指示。
打星期四晚上起,曾進行了一場頗具規模的組織活動。
星期五,在馬戈特拟訂總的行動計劃的當兒,塞思、迪肯,還有另外幾位執委,把東城新區及其附近地段的各街區負責人召集了來,向他們介紹打算要采取的行動。
雖然隻是很籠統地交待了一下,反響卻極其強烈,差不多每個人都主動要求承擔任務,還熱心推薦一些可以信得過的人。
到星期天晚上,全部名單彙總起來,共有一千五百人,而且還有新的名字不斷迅速報來,根據馬戈特的計劃,這場行動至少可以維持一個星期,要是大家勁頭能一直保持下去,再堅持些時間也沒問題。
在有固定職業的志願參加者中,有些人,象迪肯·尤弗雷茨,正好臨到休假期,他們表示願意把假期用上。
也有一些人說得很幹脆:需要的活就不去上班。
遺憾的是,好多願意出力的人都是些衣食無着的失業者,最近适逢淡季,活計不足,失業人數一下子增加很多。
在參加行動的人們中婦女占大多數,一方面固然因為她們白天比較容易分身,另外,也因為東城新區已成為她們生活中一盞珍貴的、象征着希望的明燈。
她們的心情甚至比男人更熱切。
馬戈特由于事前和助手們研究過情況,再加上今天早上的情況彙報,對這一點很清楚。
到目前為止,她所聽到的彙報都極為令人滿意。
馬戈特再三叮囑過:任何時候,尤其在同行方代表直接打交道的時候,東城新區隊伍中的每個人,務必保持友好而謙恭的态度,且要裝出前來幫助補台的樣子。
為此,馬戈特特地杜撰了“希望之舉”這個詞,而且還設計出這樣一種形象:一群熱心腸的人,雖然财力有限,卻樂于前來“資助”一時“陷入困境”的美一商銀行。
她也真鬼,一下子摸準了對方的痛處,知道隻要稍微一暗示美一商銀行陷于困境,就會使它跳起來。
盡管不必隐瞞東城新區與這次行動的聯系,但任何時候千萬不能搞公開威脅,不得發表“不恢複全部工程貸款,就讓這家大銀行一直癱瘓下去”之類的言談。
馬戈特曾向塞思·奧林達他們面授機宜,“讓銀行自己去得出這樣的結論。
” 在前幾天布置任務的碰頭會上,她反複強調,必須避免出現任何威脅和恫吓的言行。
到會的人都作了記錄,會後又把這些話向大夥兒傳達了。
同時傳達下去的還有一系列打算在開戶頭時提出來的問題。
這也是馬戈特準備的,一共羅列了幾百個合情合理的、任何人在同銀行打交道時完全有理由提出來的問題,隻不過其中大部分,人們沒想到要問罷了。
提這些問題也能進一步減慢銀行的營業速度,使它差不多完全陷于癱瘓。
到時如有機會,塞思·奧林達将出面代表大夥兒講話。
馬戈特編寫的台詞也無須花多大功夫排練。
奧林達心有靈犀,稍加點撥就爛熟于心了。
派給迪肯·尤弗雷茨的角色,是在隊伍裡打頭陣,銀行一開門第一個進去開立賬戶。
此外,行動人員的具體活動時間和地點,也歸迪肯負責安排通知。
(迪肯究竟是他的教名,還是該地區某個非正統教會授與的職銜,誰也說不上來。
)有一大批副手協助他開展工作,他們就象蜘蛛網裡的經脈似地向四面八方散布開來。
星期三上午,為了打響第一炮,來個先聲奪人,一定保組織大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