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面的區别。

     範德沃特說:“這下我看出來了,可是如果不用放大鏡就不行。

    用紫外線檢查,僞卡看上去怎麼樣?” “與真卡一模一樣。

    ” “真糟糕。

    ” 那是幾個月以前的事,當時美一商銀行學着美國捷運公司的做法,在所有“鍵式賒賬”信用卡的正面印了一個标識記号,這隐藏的記号隻有在紫外線照射下才看得出來。

    這樣做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種辨别信用卡真僞的簡捷方法。

    可是如今别人已能設計對付,這個辦法也不保險了。

     “不錯,确實糟糕,”諾蘭·溫賴特表示同意。

    “這幾張隻不過是樣品,我那兒還有四五十張這類僞卡,都是使用在先,截獲在後。

    有人用僞卡到零售店買東西,上館子吃喝;也有的用它買飛機票,買酒,以及其他東西。

    所有這些卡是我們見到過的赝品中僞造得最高明的。

    ” “抓住過什麼人嗎?”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

    不管是在商店裡買東西,或在航空公司訂飛機票,或是幹别的什麼,那些家夥隻要發覺别人開始查問信用卡的真僞,馬上就溜之大吉。

    剛才不就是這樣嗎?”他指指那邊的審核大廳。

     “還有,即便真的抓了幾個使用僞卡的人,也不見得就能接近僞卡的發源中心,因為通常這些僞卡都是幾經轉手買賣,來龍去脈都是小心掩蓋的。

    ” 亞曆克斯·範德沃特撿起一張藍綠金三色僞卡,翻過來端詳着說: “看來,用的塑料也是一模一樣。

    ” “因為用的是從咱們這兒偷去的貨真價實的塑料空白卡。

    要僞造得巧妙,非這麼幹不行。

    ”安全部頭子接着又說:“就塑料卡片的來龍去脈而論,我們似乎已搞清楚了。

    四個月以前,給咱們制造塑料卡片的一家廠商遭竊,盜賊破門而入,進了堆放塑料紙制成品的保險庫,一下子就偷去三百大張塑料紙。

    ” 範德沃特輕輕吹了聲口哨。

    一大張塑料紙可以裁制六十六張“鍵式賒賬”信用卡,因而一次失竊三百大張可能意味着有二萬張左右的僞卡上市流通。

     溫賴特說:“我也算過這筆賬了。

    ”他指指辦公桌上的僞卡,“這還不過是冰山的小尖頂。

    好吧,就算事情到此為止吧,那麼咱們所知道或者自以為知道的這一批僞卡在被查獲禁止流通之前就可能造成一千萬美元的損失。

    何況還有咱們沒聽說過的其他失竊事故。

    類似的事故可能十倍于此。

    ” “我明白啦。

    ” 亞曆克斯·範德沃特在小小的辦公室裡踱來踱去,整理着自己的思想。

     他回想起自從銀行信用卡首次被采用以來,發放這種卡片的各銀行就因為有人冒用或僞造而蒙受極大的損失。

    起初,一郵袋一郵袋的信用卡遭竊,袋裡裝的卡被盜賊用來揮霍作樂,倒黴的自然是銀行。

    有些信用卡在郵寄途中被劫持,或被扣去用來索取酬金。

    銀行方面隻好如數照付,因為他們知道,倘若讓信用卡流到下層黑社會去分發使用,代價遠比贖金慘重。

    富有諷刺意味的是,一九七四年,泛美航空公司曾廣泛遭到報界及社會公衆指責,因為該公司承認為了從罪犯手裡贖回大量被竊的空白飛機票曾付過贖金。

    航空公司這樣做的目的在于避免因為濫用空白飛機票而可能引起的巨大損失。

    可是,指責泛美航空公司的那些人不知道,好幾家全國首屈一指的大銀行多年來竟也在悄悄地幹着同樣的勾當。

     後來,盜竊郵寄信用卡的案子終于慢慢減少下來。

    與此同時,罪犯們開始采用其他一些更為巧妙的辦法,僞造信用卡便是其中之一。

    早期的僞卡都是粗制濫造的貨色,很容易識别。

    但是,僞造的水平不斷提高,到現在,就象溫賴特方才所證明的那樣,識别真僞居然得要專家出馬了。

     不管你腦子動得多快,想出什麼新的點子來保障信用卡的安全,狡詐的罪犯馬上就會使這個辦法失靈,或是另找弱點鑽空子。

    例如,在目前正投入市場使用的一種新式信用卡上貼有卡主的“速成”照片。

    在一般人看來,照片模糊不清,形象無從辨認。

    可是一經特制的顯象儀器鑒定,卡片上的形象便清晰可辨。

    眼下看來,這個辦法似乎可以行得通,可是亞曆克斯毫不懷疑,罪犯集團很快就會找到仿造“速成”照片的辦法。

     每隔一段時間,總也能抓到幾個使用失竊卡或僞造卡的家夥,并将他們定罪,但在整個信用卡犯罪活動中,這些隻不過是滄海一粟。

    從銀行角度說,主要問題在于缺乏偵緝人員,這方面的人手硬是不足。

     亞曆克斯站定了。

     “說到這些最近發現的僞卡,”他問,“背後會不會有個什麼集團在操縱?” “不是什麼會不會的問題,而是确定無疑的。

    産品搞得這麼出色,肯定有組織在操縱。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