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在柏克萊的一學期
關燈
小
中
大
我到加州之後,雖然生活和工作仍然舉棋不定,我的健康情形多少有了進步,能較多做研究,惟課業仍不專一,這可從我選修的課程名稱和我寫的報告看出。
在主圖書館的研究室,我獲得良好的設備,起初是在讨論室有一張桌子,以後四一六号房,即福萊爾室由我獨用,從陽台外望,景色壯麗。
介紹我來加大的信件,措詞之好猶如介紹我到芝加哥大學,我可以随便聽若幹課程。
我聽了亞當斯教授的理論學和哲學史課程,蓋久瑞(Cajori)教授的數學史和路易斯(E.P.Lewis)教授的光譜學。
我還聽了路易斯(C.N.Lewis)教授的化學課程和路易斯(C.I.Lewis)教授的哲學課程。
加州大學有三位路易斯,人們以物理路易斯、化學路易斯和好人路易斯來辨别他們,好人路易斯确是一位好人。
盡管我在外面有些活動和分心的事物,我仍然完成幾項研究工作。
我研究了顔色代數并寫了一篇溫度邏輯的報告。
美國數學學會在史坦福開會,由蓋久瑞教授作主席,我在會上宣讀一篇名為《繼續數學歸納》的論文。
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日記上記載說,那篇論文殊少引起人們興趣。
除選修上列教授的課程外,我還有幸在教職員俱樂部遇到其他教授,我是俱樂部的“禮貌會員”(courtesymember),常在那裡用餐,甚至彈鋼琴。
在那裡,我第一次遇到人類學大師克羅伯(AlfredKroeber)。
我多次看到哲學教授羅文伯(Loewenburg)和數學教授柏恩斯坦。
福瑞爾(Freyer)教授退休後将其房間交我使用,我們多次談到中國,我在中國時便知道他有中國名字&mdash&mdash傅蘭雅。
在杜威教授訪問舊金山時候,我曾會晤他,談起他預期的中國之行以及對胡适的回憶。
勞德拜克(Louderback)教授和我談起他在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六年的中國之行。
多年後,我在柏克萊任教,我們兩個都參加教職員一次聚會,他在前排講話,我坐在後排,有人高呼:“聲音大一點!”我失掉做雙關妙語的機會,事後才想起,我應該高呼:“聲音大一點,在後面我們聽不到!”(譯者按:“聲音大一點”英文為louder,“在後面”英文為back,連起來為Louderback,即講話人之姓氏。
)一九三九年舊金山舉辦世界博覽會,我則及時做了雙關妙語。
在無線電訪問中,林克賴特(ArthurLinkletter)問我:“趙教授,中國有沒有語文拉丁化運動?”我答稱“噢,林克賴特先生,二十多年來我一直試圖連接字體來寫中文”,博得播音室聽衆滿堂彩。
(譯者按:“連接字體”英文為linkletters,即訪問者之姓氏。
) 這次在加州停留期間,在音樂方面我頗為活躍。
我去聽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演奏,并看滿頭蓬亂長發的赫茲(AlfredHertz)指揮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以及《一八一二年的序曲》等等。
我參加了發維爾(ArthurFarwell)教授的合唱團在社區演唱。
我還爬上薩瑟鐘樓(SatherTower)看費涉(Fisher)先生敲鐘,主調從C到高E,加上FF#及BBb。
我特别喜歡的一件事是在希臘戲院參加“愛蓮”的演出。
我參加是由于劇團呼籲學生扮演教士加入合唱。
在預演的時候,我看到導演、經理、舞曲指揮及無憂無慮的主角之間,發生多次争吵。
我在日記上記載這種混亂情形說:“舞台如同世界。
”在演出的那天&mdash&mdash五月二十八日,我看到喇叭手将樂譜夾在喇叭的架子上,他們記不住吹奏51,2-5-23,3-4-1-3-21嗎?在幕與幕之間,我走到窦圖書館(DoeLibrary)四一六号我的房間為自己照了一張身穿教士袍的相。
為了得知報紙
在主圖書館的研究室,我獲得良好的設備,起初是在讨論室有一張桌子,以後四一六号房,即福萊爾室由我獨用,從陽台外望,景色壯麗。
介紹我來加大的信件,措詞之好猶如介紹我到芝加哥大學,我可以随便聽若幹課程。
我聽了亞當斯教授的理論學和哲學史課程,蓋久瑞(Cajori)教授的數學史和路易斯(E.P.Lewis)教授的光譜學。
我還聽了路易斯(C.N.Lewis)教授的化學課程和路易斯(C.I.Lewis)教授的哲學課程。
加州大學有三位路易斯,人們以物理路易斯、化學路易斯和好人路易斯來辨别他們,好人路易斯确是一位好人。
盡管我在外面有些活動和分心的事物,我仍然完成幾項研究工作。
我研究了顔色代數并寫了一篇溫度邏輯的報告。
美國數學學會在史坦福開會,由蓋久瑞教授作主席,我在會上宣讀一篇名為《繼續數學歸納》的論文。
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日記上記載說,那篇論文殊少引起人們興趣。
除選修上列教授的課程外,我還有幸在教職員俱樂部遇到其他教授,我是俱樂部的“禮貌會員”(courtesymember),常在那裡用餐,甚至彈鋼琴。
在那裡,我第一次遇到人類學大師克羅伯(AlfredKroeber)。
我多次看到哲學教授羅文伯(Loewenburg)和數學教授柏恩斯坦。
福瑞爾(Freyer)教授退休後将其房間交我使用,我們多次談到中國,我在中國時便知道他有中國名字&mdash&mdash傅蘭雅。
在杜威教授訪問舊金山時候,我曾會晤他,談起他預期的中國之行以及對胡适的回憶。
勞德拜克(Louderback)教授和我談起他在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六年的中國之行。
多年後,我在柏克萊任教,我們兩個都參加教職員一次聚會,他在前排講話,我坐在後排,有人高呼:“聲音大一點!”我失掉做雙關妙語的機會,事後才想起,我應該高呼:“聲音大一點,在後面我們聽不到!”(譯者按:“聲音大一點”英文為louder,“在後面”英文為back,連起來為Louderback,即講話人之姓氏。
)一九三九年舊金山舉辦世界博覽會,我則及時做了雙關妙語。
在無線電訪問中,林克賴特(ArthurLinkletter)問我:“趙教授,中國有沒有語文拉丁化運動?”我答稱“噢,林克賴特先生,二十多年來我一直試圖連接字體來寫中文”,博得播音室聽衆滿堂彩。
(譯者按:“連接字體”英文為linkletters,即訪問者之姓氏。
) 這次在加州停留期間,在音樂方面我頗為活躍。
我去聽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演奏,并看滿頭蓬亂長發的赫茲(AlfredHertz)指揮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以及《一八一二年的序曲》等等。
我參加了發維爾(ArthurFarwell)教授的合唱團在社區演唱。
我還爬上薩瑟鐘樓(SatherTower)看費涉(Fisher)先生敲鐘,主調從C到高E,加上FF#及BBb。
我特别喜歡的一件事是在希臘戲院參加“愛蓮”的演出。
我參加是由于劇團呼籲學生扮演教士加入合唱。
在預演的時候,我看到導演、經理、舞曲指揮及無憂無慮的主角之間,發生多次争吵。
我在日記上記載這種混亂情形說:“舞台如同世界。
”在演出的那天&mdash&mdash五月二十八日,我看到喇叭手将樂譜夾在喇叭的架子上,他們記不住吹奏51,2-5-23,3-4-1-3-21嗎?在幕與幕之間,我走到窦圖書館(DoeLibrary)四一六号我的房間為自己照了一張身穿教士袍的相。
為了得知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