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南京三年
關燈
小
中
大
'p'z'chiashz,tengyüt'znae,p'z'shz,t'z。
那一整年,我們便是這樣學的代數。
在繪畫班,我們也有語言問題,老師是日本人,不會說中國話,翻譯員不太懂繪畫。
可是老師看到我們的作品,都給高分。
有些學生一直想到美國留學,所以美國老師來教我們英文,我們大為興奮。
他名叫嘉化(DavidJohnCarver),田納西州那什維爾市(Nashville)人,是我的第一位美國老師,在學生中頗孚衆望,不似常州溪山學校那位沈老師,他很小心,對我們講話很慢。
在他教導之下,我們發音進步很多,惟我們也學得若幹美國南方口音,如zero讀成dzero,lamp讀成li&rsquoamp,直到多年後,我才知道這不是美國一般标準發音。
不過不久,我的中式英文便被改正。
在一次非正式有唱歌有朗誦的晚會上,我誦讀一首名為ClearandCool(清與涼)的詩句,到了末尾時,我心情緊張,含混支吾了一會兒,才繼續讀完。
事後,嘉化先生告訴我最好習讀短篇而充分了解,不要習讀長篇而了解不夠,我覺得玩耍英文和玩弄中文,同樣有趣,例如我曾問同學OICURAB是什麼意思。
(譯者按:應為Ohlsee,youareabitch。
) 另一位美國老師是查禮(Charles)先生,教我們物理。
他極為羞怯、緊張,他說的話難于了解。
我不記得誰教我們生物學,可是有一天,高等學堂和預科全校學生齊集在大禮堂觀看解剖死狗表演,我們認為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我在南京讀書的末期,選修了德文,以後留學考試成了我的第二外國語,我覺得頗有裨益。
體育是教體操和軍事訓練,最後使用真槍。
除正常課程之外(我在常州入學一年,覺得這裡課程頗為輕松),我自己讀了不少課外讀物。
我買了一本《馬氏文通》,乃馬建忠所撰之中文文法書,完全比照西方語文的文法,讀起來極感興趣。
我們在校内不須作詩,惟我繼續早年在北方時的課業,我早年的試作如下: 惱人最是雨綿綿 忽忽光陰又七天 轉念明朝猶路濘 挑燈獨坐小窗前 有一位真正說英語的嘉化先生做老師,我們全都樂于在正課之外,多學一點。
我借他的World'sWork一書看;讀過《林肯傳》。
為了查生字,我以五元買了一本韋勃斯特所著的《大學字典》,現在我書桌上仍有一本(版本不同)。
我最喜歡看的書是福蘭克林的自傳,看過之後,我決心做一個完人。
我也看過邁爾所著《世界通史》,忘記是曆史課本呢還是課外讀物。
我被書内倡議的“世界國”所強烈吸引,當即決定參加成為世界公民。
我的英文詩習作不像我的中文詩那樣古典,早期的習作如下: Howusefulistherain! We'llhaveverymuchtogain. Howpleasantitwillbe, Inbraceswe'llplaywiththee. (我忘記我所寫的braces是什麼意思。
)我的課外讀物絕不限于英文,我看的中文書自然要比英文書多。
事實上,在溪山和高等學堂那幾年,我看過許多西方小說的譯本,到了美國之後,就很少再看小說。
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是海加德爵士所著的《她》,由翻譯大師林纾(号琴南)譯成文言文。
我極喜歡這本書,幾乎看了三遍。
類似常州勵進社的組織在南京以“涼腦社”(CoolBrainSociety)的名稱建立,惟不如前者活躍。
早在北方玩弄透鏡和倒影時候,我對科學事物便已發生興趣。
現在我開始在管子裡安裝兩個或三個透鏡,試造望遠鏡和顯微鏡。
如今我不再在爐竈上給煤油加熱,而是學習用冰塊和鹽做冷凍混合物,使得溫度低到百度表零下二十度,即華氏表零下四度。
觀看星星那時一向是我最喜歡的消遣,特别是那時的街燈和屋燈還不夠明亮,不足以妨害夜景。
一九〇七年八月十二日及十三日夜晚,我在東方天空上看到一顆彗星,長幾達十度,最近我曾查閱彗星紀錄,惟不能斷定是恩克彗星還是莫爾豪彗星(MorehouseComet)。
一九一〇年我在北京的時候,我曾于五月廿六、廿七、廿八連續三夜清楚看到哈雷彗星(Halley'sComet)。
除了我尚不認識的将來妻子住在離校不遠之外,我在南京不覺生疏的原因是所有的教師極為友善,還有若幹同學來自溪山學校。
此外,幾個親屬也在南京,大哥就讀于兩江師範(東南大學的前身,以後改稱中央大學)。
一位遠房叔父&mdash&mdashChin-ShengThirdUncle在高等學堂本部,幾乎每隔一天便看到他。
國文老師之一是我的遠房表叔公,對我極好,可是他思想頗為保守,批評省長核準開運動會,浪費人民的精力與金錢,而使學者成為玩物。
和我住在同一
那一整年,我們便是這樣學的代數。
在繪畫班,我們也有語言問題,老師是日本人,不會說中國話,翻譯員不太懂繪畫。
可是老師看到我們的作品,都給高分。
有些學生一直想到美國留學,所以美國老師來教我們英文,我們大為興奮。
他名叫嘉化(DavidJohnCarver),田納西州那什維爾市(Nashville)人,是我的第一位美國老師,在學生中頗孚衆望,不似常州溪山學校那位沈老師,他很小心,對我們講話很慢。
在他教導之下,我們發音進步很多,惟我們也學得若幹美國南方口音,如zero讀成dzero,lamp讀成li&rsquoamp,直到多年後,我才知道這不是美國一般标準發音。
不過不久,我的中式英文便被改正。
在一次非正式有唱歌有朗誦的晚會上,我誦讀一首名為ClearandCool(清與涼)的詩句,到了末尾時,我心情緊張,含混支吾了一會兒,才繼續讀完。
事後,嘉化先生告訴我最好習讀短篇而充分了解,不要習讀長篇而了解不夠,我覺得玩耍英文和玩弄中文,同樣有趣,例如我曾問同學OICURAB是什麼意思。
(譯者按:應為Ohlsee,youareabitch。
) 另一位美國老師是查禮(Charles)先生,教我們物理。
他極為羞怯、緊張,他說的話難于了解。
我不記得誰教我們生物學,可是有一天,高等學堂和預科全校學生齊集在大禮堂觀看解剖死狗表演,我們認為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我在南京讀書的末期,選修了德文,以後留學考試成了我的第二外國語,我覺得頗有裨益。
體育是教體操和軍事訓練,最後使用真槍。
除正常課程之外(我在常州入學一年,覺得這裡課程頗為輕松),我自己讀了不少課外讀物。
我買了一本《馬氏文通》,乃馬建忠所撰之中文文法書,完全比照西方語文的文法,讀起來極感興趣。
我們在校内不須作詩,惟我繼續早年在北方時的課業,我早年的試作如下: 惱人最是雨綿綿 忽忽光陰又七天 轉念明朝猶路濘 挑燈獨坐小窗前 有一位真正說英語的嘉化先生做老師,我們全都樂于在正課之外,多學一點。
我借他的World'sWork一書看;讀過《林肯傳》。
為了查生字,我以五元買了一本韋勃斯特所著的《大學字典》,現在我書桌上仍有一本(版本不同)。
我最喜歡看的書是福蘭克林的自傳,看過之後,我決心做一個完人。
我也看過邁爾所著《世界通史》,忘記是曆史課本呢還是課外讀物。
我被書内倡議的“世界國”所強烈吸引,當即決定參加成為世界公民。
我的英文詩習作不像我的中文詩那樣古典,早期的習作如下: Howusefulistherain! We'llhaveverymuchtogain. Howpleasantitwillbe, Inbraceswe'llplaywiththee. (我忘記我所寫的braces是什麼意思。
)我的課外讀物絕不限于英文,我看的中文書自然要比英文書多。
事實上,在溪山和高等學堂那幾年,我看過許多西方小說的譯本,到了美國之後,就很少再看小說。
我最喜歡的小說之一是海加德爵士所著的《她》,由翻譯大師林纾(号琴南)譯成文言文。
我極喜歡這本書,幾乎看了三遍。
類似常州勵進社的組織在南京以“涼腦社”(CoolBrainSociety)的名稱建立,惟不如前者活躍。
早在北方玩弄透鏡和倒影時候,我對科學事物便已發生興趣。
現在我開始在管子裡安裝兩個或三個透鏡,試造望遠鏡和顯微鏡。
如今我不再在爐竈上給煤油加熱,而是學習用冰塊和鹽做冷凍混合物,使得溫度低到百度表零下二十度,即華氏表零下四度。
觀看星星那時一向是我最喜歡的消遣,特别是那時的街燈和屋燈還不夠明亮,不足以妨害夜景。
一九〇七年八月十二日及十三日夜晚,我在東方天空上看到一顆彗星,長幾達十度,最近我曾查閱彗星紀錄,惟不能斷定是恩克彗星還是莫爾豪彗星(MorehouseComet)。
一九一〇年我在北京的時候,我曾于五月廿六、廿七、廿八連續三夜清楚看到哈雷彗星(Halley'sComet)。
除了我尚不認識的将來妻子住在離校不遠之外,我在南京不覺生疏的原因是所有的教師極為友善,還有若幹同學來自溪山學校。
此外,幾個親屬也在南京,大哥就讀于兩江師範(東南大學的前身,以後改稱中央大學)。
一位遠房叔父&mdash&mdashChin-ShengThirdUncle在高等學堂本部,幾乎每隔一天便看到他。
國文老師之一是我的遠房表叔公,對我極好,可是他思想頗為保守,批評省長核準開運動會,浪費人民的精力與金錢,而使學者成為玩物。
和我住在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