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的家跟我住的家
關燈
小
中
大
天。
照規矩打年三十起頭兒放風筝,一直可以放到清明,一共有一兩個月的日子,過了清明就不許放了。
到了那一天大家都拿風筝出去放得高高兒的,拿剪子把繩子一鉸,就跟風筝說再見了。
我喜歡放風筝喜歡迷了,晚上做夢都夢見放風筝。
有時候兒放的風筝比我人還高&mdash&mdash這是說真事情,不是說做夢&mdash&mdash那麼放了一季的風筝每次到了清明割線的時候兒,呼&mdash&mdash!飛得又高又遠,好玩兒是真好玩兒,可是看着老覺着舍不得,總像是怪可惜了兒的! 五月五端陽是紀念古時候兒屈原的,可是我們就記得吃粽子。
家裡上上下下的娘兒們兒都忙着包粽子:肉餡兒的,火腿的,我頂愛吃澄沙餡兒的。
五月節是個大節,在南邊還有賽龍船的。
北邊因為河少,所以不大賽船。
七月半是鬼節。
這是小節,有時候兒我們連學都不放,可是有茄餅吃。
晚上頂好玩兒的是在院子裡地上插香,好讓那些鬼認得路走。
這些說法大人們不太當真&mdash&mdash半信不信的,所以插香那些事兒也都讓我們小孩兒們幹的,把一股一股的香點着了分開了一個兒一個兒的在磚地的縫兒裡頭插成各式各樣兒的回文。
晚上那些香看不清棍兒,隻有上頭的許多亮的紅點兒,連起來就成好看的花樣兒。
那些長棍兒的香且點且不滅呐。
我們總是等大人催了好幾遍才肯上床去睡覺去。
八月半又是個大節,那是一定放學的。
八月節麼,家家兒吃月餅了。
月餅家裡不做,都是外邊兒買的,棗泥餡兒的,澄沙餡兒的,也有鹹餡兒的,可是澄沙的什麼東西我總喜歡,我說的這麼有滋味因為我現在還喜歡&mdash&mdash連外國樣兒的澄沙豌豆湯都喜歡喝。
八月半晚上麼,在院子裡擺起桌子來供月亮。
這些事兒也是留給我們孩子們半玩兒半當真地對月亮磕頭,大人們都不大管的,我記得我哥哥最愛張羅這些事兒。
九月九叫重陽節,又是個小節。
大夥兒出去找高地方兒去“登高”。
北邊山少,所以總找個寶塔或是跑得城牆上頭去玩兒去。
吃的麼,有重陽糕,我們總是家裡做的。
是一種松松兒的米粉做的糕。
這也是我小時候兒頂愛吃的一種點心。
九月節過完了,那就一直要到過年就有的大玩兒大吃了。
這個我上頭已經講過,現在就不用重說了。
我剛才說我小時候兒住得家裡,除了念書跟過節過年時候兒放學,還記得常常兒害病。
我一小兒身體不好,動不動就是傷風、發燒。
我害過痢疾,小腸疝氣,還有傷寒,喉痧害過沒有,我就記不大清楚了。
我總記得,發燒發得高的時候兒常常兒有個說不出來的病症。
我一點兒不記得發燒頭疼不頭疼,隻記得一閉眼睛就覺着自個兒的頭像房子那麼大似的,上下的牙咬在一塊兒的時候兒覺着像咬着一塊好像比磨子還大,也許有房子那麼大的大石頭在那兒轉似的。
趕轉了幾轉轉過來&mdash&mdash大概要好幾分鐘吧&mdash&mdash就覺着全世界輕松了一點兒了。
過了一會兒它又來轉了。
這種病症我有過好幾次,可是大了以後就是發燒的時候兒也沒有了。
我後來講給别人聽他們都說沒有過。
我想不是沒有過,是我解說得不夠明白&mdash&mdash我怕我現在還沒解說明白到底那是怎麼一個滋味。
不是我說過,滋味是嘗的,不是能解說的。
我害小腸疝氣大概是我六歲的時候兒。
我就光記得老肚子疼。
我們家裡多半兒是病了找中醫,可是碰到外科的病就找西醫了。
那時候兒我們住保定。
我父親帶着我到天津去看大夫。
那回上路是坐車呀,是坐什麼,我一點兒不記得了。
帶着那樣兒病動身,不像是能禁得起坐騾車裡那麼颠的,可是我又不記得坐什麼船來着,就記得天津地方樣樣兒都新得很。
這是我第二次到天津&mdash&mdash要是可以管頭一次叫“到”的話,可是我這次才記得一點兒那地方。
這是我第一次記得看見自行車兒。
說到記得事情的話,一個人的記性真靠不住。
我這回看了自行車兒過後啊,我老記得一個自行車兒拐彎兒的時候兒就像一張紙牌似的,一翻就翻到左邊兒,一翻就翻到右邊兒,老是一閃一閃的很快的那麼變。
後來好幾年沒看見自行車兒,我就老記着它是那麼樣兒拐彎兒的&mdash&mdash一直回到南邊在上海再看見自行車兒才看出來自行車兒拐彎兒跟别的車一樣,是彎彎兒的慢慢兒的那麼拐的。
我還記得那麼清楚,你瞧!給我看病的大夫是個西洋人,是什麼國的我就不知道了。
我就是怕得開刀。
後來他給了我一種帶子戴起來,戴了大概有兩年的樣子就那麼好了。
照規矩打年三十起頭兒放風筝,一直可以放到清明,一共有一兩個月的日子,過了清明就不許放了。
到了那一天大家都拿風筝出去放得高高兒的,拿剪子把繩子一鉸,就跟風筝說再見了。
我喜歡放風筝喜歡迷了,晚上做夢都夢見放風筝。
有時候兒放的風筝比我人還高&mdash&mdash這是說真事情,不是說做夢&mdash&mdash那麼放了一季的風筝每次到了清明割線的時候兒,呼&mdash&mdash!飛得又高又遠,好玩兒是真好玩兒,可是看着老覺着舍不得,總像是怪可惜了兒的! 五月五端陽是紀念古時候兒屈原的,可是我們就記得吃粽子。
家裡上上下下的娘兒們兒都忙着包粽子:肉餡兒的,火腿的,我頂愛吃澄沙餡兒的。
五月節是個大節,在南邊還有賽龍船的。
北邊因為河少,所以不大賽船。
七月半是鬼節。
這是小節,有時候兒我們連學都不放,可是有茄餅吃。
晚上頂好玩兒的是在院子裡地上插香,好讓那些鬼認得路走。
這些說法大人們不太當真&mdash&mdash半信不信的,所以插香那些事兒也都讓我們小孩兒們幹的,把一股一股的香點着了分開了一個兒一個兒的在磚地的縫兒裡頭插成各式各樣兒的回文。
晚上那些香看不清棍兒,隻有上頭的許多亮的紅點兒,連起來就成好看的花樣兒。
那些長棍兒的香且點且不滅呐。
我們總是等大人催了好幾遍才肯上床去睡覺去。
八月半又是個大節,那是一定放學的。
八月節麼,家家兒吃月餅了。
月餅家裡不做,都是外邊兒買的,棗泥餡兒的,澄沙餡兒的,也有鹹餡兒的,可是澄沙的什麼東西我總喜歡,我說的這麼有滋味因為我現在還喜歡&mdash&mdash連外國樣兒的澄沙豌豆湯都喜歡喝。
八月半晚上麼,在院子裡擺起桌子來供月亮。
這些事兒也是留給我們孩子們半玩兒半當真地對月亮磕頭,大人們都不大管的,我記得我哥哥最愛張羅這些事兒。
九月九叫重陽節,又是個小節。
大夥兒出去找高地方兒去“登高”。
北邊山少,所以總找個寶塔或是跑得城牆上頭去玩兒去。
吃的麼,有重陽糕,我們總是家裡做的。
是一種松松兒的米粉做的糕。
這也是我小時候兒頂愛吃的一種點心。
九月節過完了,那就一直要到過年就有的大玩兒大吃了。
這個我上頭已經講過,現在就不用重說了。
我剛才說我小時候兒住得家裡,除了念書跟過節過年時候兒放學,還記得常常兒害病。
我一小兒身體不好,動不動就是傷風、發燒。
我害過痢疾,小腸疝氣,還有傷寒,喉痧害過沒有,我就記不大清楚了。
我總記得,發燒發得高的時候兒常常兒有個說不出來的病症。
我一點兒不記得發燒頭疼不頭疼,隻記得一閉眼睛就覺着自個兒的頭像房子那麼大似的,上下的牙咬在一塊兒的時候兒覺着像咬着一塊好像比磨子還大,也許有房子那麼大的大石頭在那兒轉似的。
趕轉了幾轉轉過來&mdash&mdash大概要好幾分鐘吧&mdash&mdash就覺着全世界輕松了一點兒了。
過了一會兒它又來轉了。
這種病症我有過好幾次,可是大了以後就是發燒的時候兒也沒有了。
我後來講給别人聽他們都說沒有過。
我想不是沒有過,是我解說得不夠明白&mdash&mdash我怕我現在還沒解說明白到底那是怎麼一個滋味。
不是我說過,滋味是嘗的,不是能解說的。
我害小腸疝氣大概是我六歲的時候兒。
我就光記得老肚子疼。
我們家裡多半兒是病了找中醫,可是碰到外科的病就找西醫了。
那時候兒我們住保定。
我父親帶着我到天津去看大夫。
那回上路是坐車呀,是坐什麼,我一點兒不記得了。
帶着那樣兒病動身,不像是能禁得起坐騾車裡那麼颠的,可是我又不記得坐什麼船來着,就記得天津地方樣樣兒都新得很。
這是我第二次到天津&mdash&mdash要是可以管頭一次叫“到”的話,可是我這次才記得一點兒那地方。
這是我第一次記得看見自行車兒。
說到記得事情的話,一個人的記性真靠不住。
我這回看了自行車兒過後啊,我老記得一個自行車兒拐彎兒的時候兒就像一張紙牌似的,一翻就翻到左邊兒,一翻就翻到右邊兒,老是一閃一閃的很快的那麼變。
後來好幾年沒看見自行車兒,我就老記着它是那麼樣兒拐彎兒的&mdash&mdash一直回到南邊在上海再看見自行車兒才看出來自行車兒拐彎兒跟别的車一樣,是彎彎兒的慢慢兒的那麼拐的。
我還記得那麼清楚,你瞧!給我看病的大夫是個西洋人,是什麼國的我就不知道了。
我就是怕得開刀。
後來他給了我一種帶子戴起來,戴了大概有兩年的樣子就那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