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紀事本末卷二十五

關燈
鳥程張鑒春治甫著 永樂失事 元豐五年春正月,李憲既釋弗誅,複上再舉之策,诏以為泾原經略安撫制置使,知蘭州,李浩副之。

    三月壬寅,鄜延路副總管曲珍敗夏人于金湯。

    時夏人欲襲取新壘,大治攻械,知慶州趙??具上撓賊計,虜寇蘭州。

    ??遣曲珍将兵直抵鹽韋,俘馘千,驅孳畜五千,虜酋拽厥嵬名宿兵于賀蘭原,時出盜邊,??遣将李昭甫、蕃官歸仁各領兵三千左右分擊,耿端彥兵四千趨賀蘭原,戒端彥曰:“賀蘭險要,過嶺,則砂碛也。

    使賊入平夏,無由破之。

    ”選三蕃官各與輕兵五百,使閑道出賊砦後,邀歸路,與賊戰賀羅平,賊果趨平夏。

    千兵伏發,賊駭潰,斬賊千,生擒嵬名,斬首領六,獲馬七百,牛羊老幼三萬餘。

     夏四月,知延州沈括奏遣曲珍将兵綏德城,應援讨葭蘆寨左右見聚羌落,從之。

    時李憲乞再舉伐夏,丁醜始議五路舉兵,五月種谔西讨,銀夏宥三州而不能守。

    知延州沈括、請城烏延古城以包橫山,下瞰平夏,使敵不得絕沙漠。

    甲辰,遣給事中徐禧及内侍押班李舜舉往鄜延議之。

    六月辛亥,朔環慶經略司遣将與夏人戰,破之,斬其統軍二人。

    戊寅,曲珍等敗夏人于明堂川,初種谔以行軍纡道,降文州刺史,自以西讨無功謀,據橫山其志未已,遣子樸上其策。

    會朝廷命徐禧、李舜舉至鄜延議邊事,谔入對,言:“橫山延袤千裡,多馬,宜稼,人物勁悍善戰,且有鹽銕之利,夏人恃以為生;其城壘皆控險,足以守禦。

    今之興功,當自銀州始,其次遷宥州,又其次修夏州。

    三郡鼎峙,則橫山之地已囊括其中。

    又其次修鹽州,則橫山強兵、戰馬、山澤之利,盡歸中國,其勢居高俯視興、靈,可以直覆巢穴。

    ”及禧至延州,奏乞趣谔還。

    谔在道,禧已與沈括定議,先城永樂堞,乃上言:“銀州雖據明堂川、無定河之會,而故城東南已為河水所吞,其西北又阻天塹,實不如永樂之形勢險阸。

    請先城永樂,竊惟夏、宥三州陷沒百年,一日興複,實為俊偉。

    但建州之始,煩費不赀,若選擇要會,建置堡砦,名雖非州,實有其地,舊來強塞,乃在腹心。

    已與沈括議築砦堡各六,自永樂堞至長城嶺置六砦,自背岡川至布娘堡置六堡。

    ”谔言:“若城永樂,則夏人必力争,不可。

    ”帝從禧議,诏禧護諸将往城永樂,括移府并塞總兵為援,陜西轉運判官李稷主饋饷。

     秋八月,禧度谔不可屈,奏留谔守延州,而自率諸将發延州。

    蕃漢人萬,役夫荷糧者倍之往築。

    甲戌,城永樂。

    版築方興,羌數十騎濟無定河觇役,曲珍将追殺之,禧不許。

    九月甲申,永樂城成,即永樂山川築新城共十四日而成,距故銀州治二十五裡,賜名銀川砦。

    徐禧等還米脂,以兵萬人屬曲珍守之,李稷辇金銀鈔帛充牣其中,欲誇示禧,以為城甫就而中已實。

    永樂接宥州,附橫山,夏人必争之地。

    禧等去九日,夏人即以千騎來攻,曲珍使報禧,禧不之信。

    北邊人來告者十數,禧遂與李稷、李舜舉往援之,留沈括守米脂。

    時夏人三十萬已屯泾原。

    禧曰:“彼若大來,是吾立功名取富貴之秋也。

    ”大将高永亨曰:“城小人寡,又無水泉恐,不可守。

    ”禧以為沮,衆械送延州獄。

    丙戌,禧抵永樂,夏人傾國而至,号三十萬,禧登城西望,不見其際,大将高永能曰:“敵性如獸,不意而辄,加笞叱則氣折,不能害人,若遲疑不斷,縱其陸梁将無所不至,今先至者皆精兵,急與戰,破之則駭散,後雖有重兵,亦不敢進,此常勢也。

    塵埃漲天,必數十萬之衆使俱集,則衆寡不支,大事去矣。

    ”禧岸然,将其髯,謂永能曰:“爾何知!王師不鼓不成戰列。

    ”永能退拊膺,謂人曰:“吾不知死所矣。

    ”禧執刀自率士卒拒,夏人至者益衆。

    丁亥,夏人漸逼,永能請及其未陣擊之,又不聽。

    乃以萬人陣城下,坐谯門,執黃旗令衆曰:“視吾旗進止!”賊分兵進攻,抵城下。

    曲珍陣于水際軍不利,将士皆有懼色。

    遂白禧曰:“今衆心已禧搖,不可戰,戰必敗。

    請收兵入城。

    ”曰:“君為大将,奈何遇賊不戰,先自退耶。

    ”乃以七萬人陣于城下。

    俄夏人縱鐵騎渡河。

    珍曰:“此鐵鹞子軍也,當其半濟擊之,乃可以逞。

    得地則其鋒不可當也。

    ”禧不從。

    鐵騎既濟,震蕩沖突,大軍繼之。

    時鄜延選鋒軍最為骁銳,皆一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