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紀事本末卷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亥,夏人陷撫甯諸城。
初,種谔進築永樂川、賞捕嶺二砦,分遣都監趙璞、燕達築撫甯故城,及分荒堆、三泉、吐渾川、開光嶺、葭蘆州四砦,與河東路修築,各相去四十餘裡。
绛得空名告身、宣敕及錦袍。
銀帶撫納降附至邊,盡召蕃官、蕃部厚犒之,軍士怨望,又奪騎兵馬,曰:此輩不能戰,以與蕃部,有抱馬首号泣者。
绛又嘗遣權管勾機宜文字遊師雄按視啰兀城、撫甯和市,師雄言:啰兀無井泉,撫甯在平川,皆不可守。
已而夏人來攻順甯砦,遂圍撫甯。
折繼昌、高永能擁兵駐細浮圖,去撫甯咫尺,啰兀兵勢尚完。
谔在綏德,節制諸軍,聞夏人至,茫然失措,欲作書召燕達,戰悸不能下筆,顧運判李南公,涕泗不已。
由是新築諸堡悉陷,啰兀亦不守,将士沒者千餘人。
初,上遣戶部副使張景憲等按視,景憲受命,即奏曰:二城不可守,臣固不待到而後知。
行未半道,撫甯已陷。
至鄜延,條奏所見,百姓憔悴,師旅咨嗟。
及言入鄜延界,詢啰兀利害,無一人言便者,乞速毀廢。
會慶州軍叛,诏棄啰元城,治谔罪。
谔稱得密旨于高遵裕,遵裕降為乾州兵馬監押,而責谔授汝州團練副使、潭州安置。
韓绛坐興師敗衄,罷。
知鄧州。
王文諒者,夏國用事臣沒藏訛哤家奴,得罪,因自歸。
王安石薦其才,加合門祇候。
韓绛先遣文諒出界,凡官軍斬級,多奪與蕃軍,至掘冢戮屍為功。
邠甯廣銳都虞候吳逵嘗與文諒争功,文諒怨之,誣以夜至野??,會與賊鬥,呼逵不至。
及扇搖軍士。
宣撫司送逵慶州獄。
四十日,绛至慶州,将斬逵,部卒喧呼,乃複送獄。
數日,賊攻啰兀甚急,绛命慶州出兵牽制。
廣銳兩指揮謀擁逵為亂,雨作,不授甲,乃止。
遂焚北門,大噪縱略,斬關而出。
林廣說以送順,多投降者。
時逵已擁衆出,餘黨猶在城下。
廣谕降之者曰:亂首去矣,爾曹出非同惡,若聽我,不惟得活,且有功。
因收集得百餘人,至營,激厲約束之,授以兵器,令攻城下兵,擒戮皆盡,慶州遂安。
泾原路總管張玉、鄜延劉永年并令再任,玉與一子官。
樞密使文彥博曰:兩人同是用,而推恩不同。
上曰:玉累有戰功,永年但久熟鄜延,未有代之者。
若二槩推恩,無以激勸。
秋,九月庚子,夏主秉常遣使入貢,表乞綏州城,願依舊約。
诏答曰:昨覽邊臣所奏,以夏國去秋自絕朝廷,深入環慶路,殺掠熟戶,侵逼城寨,須舉兵入讨。
朕為人父母,亟令班師,無得窮武。
今國主遣使歸款,欲繼舊好,休兵息民,甚善。
綏州前已降诏,更不令夏國交割,塞門、安遠二寨,綏州更不給還,今複何議?止令鄜延路經略司定立綏德城界,其餘及諸路并依見今漢蕃住坐耕牧界至,立封堠,掘塹,内外各認地分樵牧耕種,貴彼此更無侵轶。
俟定界畢,别進誓表,回頒誓诏,恩賜如舊。
因并賜陜西、河東經略使司诏曰:敕夏國再差嵬名壞寨等進誓表謝恩,朝廷已降诏,并依慶曆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誓诏施行。
又賜鄜延等路經略使不得生事诏曰:敕夏國再差都羅重進等赍到誓表,及進納安遠、塞門二寨,詞理恭順,朝廷已降誓诏,并依慶曆年誓诏施行。
十二月戊午,歸夏俘。
五年秋,又诏陜西母侵掠夏境。
時夏人已進誓表,故有是命。
诏曰:诏夏國主,省所上表,臣依準制命,将綏德城下界至打量二十裡,明立封堠,交付了當訖者。
臣幼叨世緒,遵奉皇猷,宿兵累年,空阻瞻雲之望,通盟此日,遐陳獻土之歡。
上奉高明,更無渝變。
虔遵聖訓,分定式疆。
踐土約詞,昭著先朝之誓;推忠納款,堅持歸信之誠。
載圖方嶽之勤,庶答乾坤之施。
具悉,世膺爵寵,為我翰藩,來陳封章,率服诏令。
載惟忠順,良所歎嘉。
弭兵息民,子育萬國,終始惟一,時乃朕心。
爾不有渝,朕無過舉。
已戒邊吏,各守封姜,所宜顯谕國人,永遵先誓。
其餘約束事節,一依慶曆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誓诏施行。
自今以後,恩禮歲賜,并如舊例。
故茲诏示,想宜知悉。
複賜立夏國主冊文曰:維某年月日,皇帝若曰:古先哲王,奄有區夏,選賢維世,以立諸侯,外則撫鎮畛封,内則屏毗中國。
肆朕纂服,遹追令猷,敷考貢圖,誕頒顯冊。
咨爾某,性資沈勇,世載忠良,夙懷來極之誠,深明事大之節。
底綏種落,式遏寇虞,奉承前修,嗣守舊約。
是用策勳而懋賞,備物以嚴師,??茇旃旌,苴茅分土,涓辰令吉,長于西陲。
今差某官持節冊命爾為夏國主。
於戲!世為宋藩,惟忠實可以保位,疆以戎索,非信順無以乂民。
允懷于茲,罔墜厥緒。
欽哉!迪予三人之休命,可不慎欤! 西夏紀事本末卷二十三
初,種谔進築永樂川、賞捕嶺二砦,分遣都監趙璞、燕達築撫甯故城,及分荒堆、三泉、吐渾川、開光嶺、葭蘆州四砦,與河東路修築,各相去四十餘裡。
绛得空名告身、宣敕及錦袍。
銀帶撫納降附至邊,盡召蕃官、蕃部厚犒之,軍士怨望,又奪騎兵馬,曰:此輩不能戰,以與蕃部,有抱馬首号泣者。
绛又嘗遣權管勾機宜文字遊師雄按視啰兀城、撫甯和市,師雄言:啰兀無井泉,撫甯在平川,皆不可守。
已而夏人來攻順甯砦,遂圍撫甯。
折繼昌、高永能擁兵駐細浮圖,去撫甯咫尺,啰兀兵勢尚完。
谔在綏德,節制諸軍,聞夏人至,茫然失措,欲作書召燕達,戰悸不能下筆,顧運判李南公,涕泗不已。
由是新築諸堡悉陷,啰兀亦不守,将士沒者千餘人。
初,上遣戶部副使張景憲等按視,景憲受命,即奏曰:二城不可守,臣固不待到而後知。
行未半道,撫甯已陷。
至鄜延,條奏所見,百姓憔悴,師旅咨嗟。
及言入鄜延界,詢啰兀利害,無一人言便者,乞速毀廢。
會慶州軍叛,诏棄啰元城,治谔罪。
谔稱得密旨于高遵裕,遵裕降為乾州兵馬監押,而責谔授汝州團練副使、潭州安置。
韓绛坐興師敗衄,罷。
知鄧州。
王文諒者,夏國用事臣沒藏訛哤家奴,得罪,因自歸。
王安石薦其才,加合門祇候。
韓绛先遣文諒出界,凡官軍斬級,多奪與蕃軍,至掘冢戮屍為功。
邠甯廣銳都虞候吳逵嘗與文諒争功,文諒怨之,誣以夜至野??,會與賊鬥,呼逵不至。
及扇搖軍士。
宣撫司送逵慶州獄。
四十日,绛至慶州,将斬逵,部卒喧呼,乃複送獄。
數日,賊攻啰兀甚急,绛命慶州出兵牽制。
廣銳兩指揮謀擁逵為亂,雨作,不授甲,乃止。
遂焚北門,大噪縱略,斬關而出。
林廣說以送順,多投降者。
時逵已擁衆出,餘黨猶在城下。
廣谕降之者曰:亂首去矣,爾曹出非同惡,若聽我,不惟得活,且有功。
因收集得百餘人,至營,激厲約束之,授以兵器,令攻城下兵,擒戮皆盡,慶州遂安。
泾原路總管張玉、鄜延劉永年并令再任,玉與一子官。
樞密使文彥博曰:兩人同是用,而推恩不同。
上曰:玉累有戰功,永年但久熟鄜延,未有代之者。
若二槩推恩,無以激勸。
秋,九月庚子,夏主秉常遣使入貢,表乞綏州城,願依舊約。
诏答曰:昨覽邊臣所奏,以夏國去秋自絕朝廷,深入環慶路,殺掠熟戶,侵逼城寨,須舉兵入讨。
朕為人父母,亟令班師,無得窮武。
今國主遣使歸款,欲繼舊好,休兵息民,甚善。
綏州前已降诏,更不令夏國交割,塞門、安遠二寨,綏州更不給還,今複何議?止令鄜延路經略司定立綏德城界,其餘及諸路并依見今漢蕃住坐耕牧界至,立封堠,掘塹,内外各認地分樵牧耕種,貴彼此更無侵轶。
俟定界畢,别進誓表,回頒誓诏,恩賜如舊。
因并賜陜西、河東經略使司诏曰:敕夏國再差嵬名壞寨等進誓表謝恩,朝廷已降诏,并依慶曆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誓诏施行。
又賜鄜延等路經略使不得生事诏曰:敕夏國再差都羅重進等赍到誓表,及進納安遠、塞門二寨,詞理恭順,朝廷已降誓诏,并依慶曆年誓诏施行。
十二月戊午,歸夏俘。
五年秋,又诏陜西母侵掠夏境。
時夏人已進誓表,故有是命。
诏曰:诏夏國主,省所上表,臣依準制命,将綏德城下界至打量二十裡,明立封堠,交付了當訖者。
臣幼叨世緒,遵奉皇猷,宿兵累年,空阻瞻雲之望,通盟此日,遐陳獻土之歡。
上奉高明,更無渝變。
虔遵聖訓,分定式疆。
踐土約詞,昭著先朝之誓;推忠納款,堅持歸信之誠。
載圖方嶽之勤,庶答乾坤之施。
具悉,世膺爵寵,為我翰藩,來陳封章,率服诏令。
載惟忠順,良所歎嘉。
弭兵息民,子育萬國,終始惟一,時乃朕心。
爾不有渝,朕無過舉。
已戒邊吏,各守封姜,所宜顯谕國人,永遵先誓。
其餘約束事節,一依慶曆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誓诏施行。
自今以後,恩禮歲賜,并如舊例。
故茲诏示,想宜知悉。
複賜立夏國主冊文曰:維某年月日,皇帝若曰:古先哲王,奄有區夏,選賢維世,以立諸侯,外則撫鎮畛封,内則屏毗中國。
肆朕纂服,遹追令猷,敷考貢圖,誕頒顯冊。
咨爾某,性資沈勇,世載忠良,夙懷來極之誠,深明事大之節。
底綏種落,式遏寇虞,奉承前修,嗣守舊約。
是用策勳而懋賞,備物以嚴師,??茇旃旌,苴茅分土,涓辰令吉,長于西陲。
今差某官持節冊命爾為夏國主。
於戲!世為宋藩,惟忠實可以保位,疆以戎索,非信順無以乂民。
允懷于茲,罔墜厥緒。
欽哉!迪予三人之休命,可不慎欤! 西夏紀事本末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