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紀事本末卷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務惇大體,将示含容。
其二寨已令延州更不交割,綏州固無給還之理。
自守所宜,遵循誓诏,永保安靜,無令任事首領。
辄起事端,遂城綏州,改名綏德城。
延地皆荒瘠,占田者不出租賦,而以為藩蔽。
寶元用兵後,涸耗殆盡,其曠土為諸酋所有。
??因召問曰:往時汝族戶若幹,今皆安在?對曰:大兵之後,死亡流散,其存止此。
??曰:其地存乎?酋無以對。
曰:吾赀汝歸,聽汝自募丁家,使占田充兵,若何?吾所得者人爾,田則吾不問也。
諸酋皆感服,歸募壯夫,悉補亡籍。
又檢括境内公私閑田,得七千五百餘頃,募騎兵萬七千??,以異時蕃兵提空簿,漫不可考,因涅其手。
屬歲饑,??令蕃兵願刺手者,貸常平谷一斛,于是人人願刺。
因訓練以時,精銳過于正兵。
戊戌,以左監門衛将軍嵬名山為供備庫使,仍賜名趙懷順。
已未,夏遣使來謝冊封。
閏十一月戊申,夏遣使詣遼乞賜印綏。
三年秋七月,夏人寇邊。
先是,虜遣兵二萬侵綏德城,尋入堡。
判延州郭逵曰:彼氣力方銳,不可與戰,又不可止,俟其去而平之。
虜既成堡,各留戍三百人。
逵遣将攻其二大堡,一日克之,餘堡遁去。
時虜人又築堡于慶州荔源堡北曰鬧訛,衆号十萬,其堡在境外二十裡。
及聞延州堡敗,亦止不築。
蕃部巡檢李宗諒,地近虜堡,害其田作,乃率衆千餘人與虜戰于鬧訛。
知慶州李複圭合蕃漢兵三千,遣裨将李信、劉甫、種詠、郭貴等助之。
信等訴衆寡不敵,按兵不出。
複圭威以節制,親畫陣圖方略授之,兵進。
宗諒戰不利,還趨堡,信閉門不納。
宗諒還戰而沒。
複圭責信觀望。
信等引兵三千往十二盤擊虜,虜曰:我與宗諒有仇,不與宋兵戰也。
信曰:宗諒我熟戶。
射之,虜曰:汝真欲戰耶?乃縱西翼圍之,且令曰:殺兵勿殺将。
遂大敗。
複圭懼,欲自解,乃執信等,而取其圖略,命州官李昭用劾以故違節制。
詠瘐死獄中,斬信甫,配流郭貴。
朝廷因命複圭酬賽。
複圭遣将複出兵邛州,破金湯、白芍、萌囗、和口等寨,夜入欄浪市,掠老幼數百人。
又使李克襲金湯,而夏人已去,惟殺其老幼一二百人,以功告捷,而邊釁大起矣。
八月已卯,夏人大舉入環慶,攻大順城、柔遠砦、荔源堡、懷安鎮、東谷、西谷二砦、業落鎮兵,多者号三十萬,少者号二十萬,屯榆林,距慶州四十裡,遊騎至城下,陜西大震。
時大順清野,賊無所掠,又毒水上流,飲者多死,凡九日乃退。
钤轄郭慶、都監高敏、魏慶宗、秦勃等死之。
韓绛請行邊,王安石亦請,乃以绛為陜西宣撫使。
自受命至陛辭三日而行,贈金缯及織文袍。
才至邊,悉與将吏治兵。
鄜延使種谔出青澗城,绛欲自高奴通道河東,诏兼河東宣撫使,就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冬十月辛酉,诏延州母納夏使。
夏又大舉入寇,環慶堡障皆被圍。
姚兕駐荔源堡,引兵出據險要,及張疑兵諸山上,使賊不得散掠境内,閑出奇兵擊之,賊稍卻。
明日,益兵來攻甚急,兕乘高而射,凡三百餘發,皆應弦而斃,指裂血流,而射不已。
更遣子雄率精騎出,自執旗從城上麾之,賊不敢當,即引而西,攻大順城。
兕複往援,城亦獲全。
兕字武之,為巡檢,以功多,遷左藏軍副使。
十一月甲辰,夏人寇大順,诏知延州郭逵出師援之。
逵諜知秉常幼,留宥州,即遣燕達悉破近邊。
諸寨,聲言搗虛攻宥州,凡九戰,其酋皆遁。
又遣田守度出德靖寨,伺其歸,邀擊之。
夏人聞逵将襲宥州,亟奔還,守度破之于金湯。
十二月庚午,夏人寇鎮戎軍,三川砦,巡檢趙普伏兵邀擊,敗之。
夏改元天賜,禮盛國慶。
四年春正月已醜,绛使偏将種谔襲夏人,敗之。
绛素不習兵事,開幕府于延安,措置乖方,選蕃兵為七軍,複以種谔為鄜延钤轄,知青澗城,信任之,命諸将皆受其節制,蕃兵皆怨望。
绛與谔謀出兵取橫山,安撫使郭逵曰:谔,狂生耳,朝廷徒以種氏家世用之,必誤大事。
绛奏逵沮軍事,逮還之。
既,谔帥師襲敗夏人于啰兀,绛因命谔以衆二萬築啰兀城,及雪中築撫甯堡,自高奴通河東塞,調發倉卒,關陜騷然。
呂公弼上言:谔既城啰兀,又增堡障,今大兵殺獲已多,虜方懷忿,日夜聚兵,必為邊患。
願罷城築,專為持重計。
绛又命順德軍判官遊師雄、同提舉常平劉琯往鄜延與主帥措議戰守之策。
初,琯欲自延州入安定黑水堡,過綏平塞,地逼賊境,師雄疑其有伏,請由他道。
已而諜者至,言夏人嘗伏精兵數千于黑水傍,伺其過掩之。
将诘以機事,琯驚曰:向非公堕于敵矣。
不聽。
已而绛言谔入夏之功,破賊馬戶川,斬首千級,乞加旌賞。
從之。
三月丁
其二寨已令延州更不交割,綏州固無給還之理。
自守所宜,遵循誓诏,永保安靜,無令任事首領。
辄起事端,遂城綏州,改名綏德城。
延地皆荒瘠,占田者不出租賦,而以為藩蔽。
寶元用兵後,涸耗殆盡,其曠土為諸酋所有。
??因召問曰:往時汝族戶若幹,今皆安在?對曰:大兵之後,死亡流散,其存止此。
??曰:其地存乎?酋無以對。
曰:吾赀汝歸,聽汝自募丁家,使占田充兵,若何?吾所得者人爾,田則吾不問也。
諸酋皆感服,歸募壯夫,悉補亡籍。
又檢括境内公私閑田,得七千五百餘頃,募騎兵萬七千??,以異時蕃兵提空簿,漫不可考,因涅其手。
屬歲饑,??令蕃兵願刺手者,貸常平谷一斛,于是人人願刺。
因訓練以時,精銳過于正兵。
戊戌,以左監門衛将軍嵬名山為供備庫使,仍賜名趙懷順。
已未,夏遣使來謝冊封。
閏十一月戊申,夏遣使詣遼乞賜印綏。
三年秋七月,夏人寇邊。
先是,虜遣兵二萬侵綏德城,尋入堡。
判延州郭逵曰:彼氣力方銳,不可與戰,又不可止,俟其去而平之。
虜既成堡,各留戍三百人。
逵遣将攻其二大堡,一日克之,餘堡遁去。
時虜人又築堡于慶州荔源堡北曰鬧訛,衆号十萬,其堡在境外二十裡。
及聞延州堡敗,亦止不築。
蕃部巡檢李宗諒,地近虜堡,害其田作,乃率衆千餘人與虜戰于鬧訛。
知慶州李複圭合蕃漢兵三千,遣裨将李信、劉甫、種詠、郭貴等助之。
信等訴衆寡不敵,按兵不出。
複圭威以節制,親畫陣圖方略授之,兵進。
宗諒戰不利,還趨堡,信閉門不納。
宗諒還戰而沒。
複圭責信觀望。
信等引兵三千往十二盤擊虜,虜曰:我與宗諒有仇,不與宋兵戰也。
信曰:宗諒我熟戶。
射之,虜曰:汝真欲戰耶?乃縱西翼圍之,且令曰:殺兵勿殺将。
遂大敗。
複圭懼,欲自解,乃執信等,而取其圖略,命州官李昭用劾以故違節制。
詠瘐死獄中,斬信甫,配流郭貴。
朝廷因命複圭酬賽。
複圭遣将複出兵邛州,破金湯、白芍、萌囗、和口等寨,夜入欄浪市,掠老幼數百人。
又使李克襲金湯,而夏人已去,惟殺其老幼一二百人,以功告捷,而邊釁大起矣。
八月已卯,夏人大舉入環慶,攻大順城、柔遠砦、荔源堡、懷安鎮、東谷、西谷二砦、業落鎮兵,多者号三十萬,少者号二十萬,屯榆林,距慶州四十裡,遊騎至城下,陜西大震。
時大順清野,賊無所掠,又毒水上流,飲者多死,凡九日乃退。
钤轄郭慶、都監高敏、魏慶宗、秦勃等死之。
韓绛請行邊,王安石亦請,乃以绛為陜西宣撫使。
自受命至陛辭三日而行,贈金缯及織文袍。
才至邊,悉與将吏治兵。
鄜延使種谔出青澗城,绛欲自高奴通道河東,诏兼河東宣撫使,就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冬十月辛酉,诏延州母納夏使。
夏又大舉入寇,環慶堡障皆被圍。
姚兕駐荔源堡,引兵出據險要,及張疑兵諸山上,使賊不得散掠境内,閑出奇兵擊之,賊稍卻。
明日,益兵來攻甚急,兕乘高而射,凡三百餘發,皆應弦而斃,指裂血流,而射不已。
更遣子雄率精騎出,自執旗從城上麾之,賊不敢當,即引而西,攻大順城。
兕複往援,城亦獲全。
兕字武之,為巡檢,以功多,遷左藏軍副使。
十一月甲辰,夏人寇大順,诏知延州郭逵出師援之。
逵諜知秉常幼,留宥州,即遣燕達悉破近邊。
諸寨,聲言搗虛攻宥州,凡九戰,其酋皆遁。
又遣田守度出德靖寨,伺其歸,邀擊之。
夏人聞逵将襲宥州,亟奔還,守度破之于金湯。
十二月庚午,夏人寇鎮戎軍,三川砦,巡檢趙普伏兵邀擊,敗之。
夏改元天賜,禮盛國慶。
四年春正月已醜,绛使偏将種谔襲夏人,敗之。
绛素不習兵事,開幕府于延安,措置乖方,選蕃兵為七軍,複以種谔為鄜延钤轄,知青澗城,信任之,命諸将皆受其節制,蕃兵皆怨望。
绛與谔謀出兵取橫山,安撫使郭逵曰:谔,狂生耳,朝廷徒以種氏家世用之,必誤大事。
绛奏逵沮軍事,逮還之。
既,谔帥師襲敗夏人于啰兀,绛因命谔以衆二萬築啰兀城,及雪中築撫甯堡,自高奴通河東塞,調發倉卒,關陜騷然。
呂公弼上言:谔既城啰兀,又增堡障,今大兵殺獲已多,虜方懷忿,日夜聚兵,必為邊患。
願罷城築,專為持重計。
绛又命順德軍判官遊師雄、同提舉常平劉琯往鄜延與主帥措議戰守之策。
初,琯欲自延州入安定黑水堡,過綏平塞,地逼賊境,師雄疑其有伏,請由他道。
已而諜者至,言夏人嘗伏精兵數千于黑水傍,伺其過掩之。
将诘以機事,琯驚曰:向非公堕于敵矣。
不聽。
已而绛言谔入夏之功,破賊馬戶川,斬首千級,乞加旌賞。
從之。
三月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