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帝國:樹立楷模

關燈
面講,上級已用最大的壓力加予下級,不僅到頭仍有不如意之處,而且理想與事實之間差距極大。

     武帝去世後他的積極籌邊政策已被放棄。

    所幸不久之後匈奴也不能維持他們的團結。

    中國方面于公元前七十二年再遣發遠征軍及于草原地帶。

    到了公元前五十五年,匈奴分裂為五部自相征伐。

    南匈奴随後降漢,接受了中國的名号,使漢廷再将邊防的衛戍減少。

     【外戚專權】 可是在這些軍事行動中已産生了一個皇帝外戚得權的成例。

    劉徹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他也深恐自己的權力落入他人之手。

    在他的私生活裡,他不能忘情于女色,因此而發生不少周折。

    在軍事行動中他對自己所寵信的将領賞賜過厚,而對其他人則處分過厲。

    總之,在征匈奴諸役的過程中他集結了龐大的權力,既不能使之制度化,也不便讓人代理。

    李廣為能将,得人心,漢軍及匈奴對他有同樣的敬畏,可是始終不得封賞。

    在最後一次征戰之中,他被逼迂回,終在行軍時失道。

    大将軍衛青,是皇後衛子夫之異母弟,揚言要報告皇帝聽候禦前處分,李廣羞憤之馀,引刀自裁。

    但另一面,衛青的三個兒子尚在孩提之中,已因父親的軍功封侯。

    另外一個将軍霍去病是皇後的外甥,也始終受皇帝恩寵。

    各方傳聞前線将士饑不得食,霍去病行軍之廚車南歸時猶有剩馀之珍品,皇帝也置之不問。

    隻因霍去病英年早逝,不及封上大将軍名号。

    後來此名号落在他異母弟霍光頭上,而霍光終生未率兵出塞,可是卻成為朝政糾紛的中心。

     武帝既殁,霍光為攝政,輔助一個八歲的小皇帝,如此十三年,這髫齡的皇帝也未有子嗣而先殁。

    霍光與皇後商議之後迎立一位皇子為帝,才二十七天,他認為這皇嗣不符合他理想的尺度,廢之而更立武帝的另一個後裔。

    他才十八歲,旁人指出他和霍光乘坐同車之時表現著極度不安的形色。

     可是霍光也并沒有成就無人敢與之争的權威。

    公元前八十年他執行了一次整肅,反對他的一派多人被處死,包括前述執行武帝财政的桑弘羊。

    現存的史料根據當日朝廷紀錄寫成,内中指出這些人意在謀反,企圖罷廢皇帝,而另立其他一位皇子。

    可見他們與霍光之沖突,可以追溯到很多小心眼的争執和家室間的糾紛上去。

     但是霍光的行政措施,在當時儒家思想的熏陶之下,可謂深得人心。

    他在執政期間對武帝好大喜功的邊防政策有了明顯的收斂。

    在他主持國務的二十年間,賦稅已經豁免和降低,和匈奴的談判也在開始。

    公元前八十一年朝廷主持了一次有關鹽鐵專利政策的公開辯論。

    之後政府放棄了酤釀的專利。

     【皇權的性質】 綜合說來,漢武帝劉徹和霍光不可能一眼看穿他們自己在曆史上的作為的真意。

    即使千百年後,想要全部洞悉,仍至為不易。

    在讨論他們的行為與個性之馀,很少人曾想及的則是,中國的皇位乃是世間無從合理維持的一種制度。

    皇帝非神,而兼二者之性格。

    他不合理而又非全不合理,也是腳踏兩條船。

    他不能如儒家之采取人本主義,也不能如法家之全部鐵面無私,而又要兼顧兩家之長。

    即在專制時代的初期,皇帝已任用十三萬個官僚去治理六千萬的人民,他所能憑借的手段極少,而他解決問題的方法,一面須通過無數的矛盾與暧昧,一面又要有威權和氣魄。

     一個帶有同情心的讀者可以領悟到天子之貴為“天子”,乃是不意之間被命運派去處理一個局面。

    如果我們藉彼觀此,可以想見密西西比河會更換河道而趨向佛羅裡達入海;一次旱災、蝗災會使愛荷華及堪薩斯全部顆粒無收;而北方與加拿大為鄰的國界大部為沙漠,當中隻有很少的幾個綠洲。

    漢朝的皇帝以天下第一的農夫自居,不時發出通告,表示對人民生計的關懷。

    我們無從指斥其全部為矯揉造作。

    因為他們向小自耕農抽稅而倚之生存,除此之外别無他法。

    隻是從一種比喻看來,他們所設計的制度和行政的方式,也還是倒金字塔式,上重下輕。

    越去權威愈遠,與原來設想之間的差誤愈多,所以權力務必凝聚在上。

    有時理想中的至美至善和實際情形的差異可以大得驚人。

     西安朝廷中。

    半宗教性的安排增強了皇帝的地位。

    他是人世間最後的威權,他的仲裁帶著神權的判斷力量。

    在這種作風下,制造了一種權力政治的傳統,視一切技術問題為道德中的是非。

    即在今日,此種習慣仍在不少事例中出現。

    要是站在上端的人物不能擺脫人的弱點時,當朝中換班或政策改變之際,各項陰謀與詭計可能泛濫到無可收拾,及于宮廷内外。

     霍光于公元前六十八年在平靜的情況下去世。

    但是兩年後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