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尾聲
關燈
小
中
大
,而且必須有人和十三歲的阿歡一起料理後事,那個人應該是陸小曼,而不是我。
于是,我打電話給八弟。
我告訴他這個噩耗的時候,他開始在電話那頭啜泣。
我問他:“你明天能不能帶阿歡去濟南一趟?” “當然可以,當然可以。
”他控制自己的情緒說。
第二天早上老爺來吃早飯的時候,我告訴他有架飛機失事了。
我根本不必講誰在飛機上,因為所有我認識的人當中,隻有徐志摩定期搭飛機。
老爺就問我那乘客的狀況。
我不敢當場告訴老爺實話,我怕他這麼大的年紀會受打擊,所以我就假裝徐志摩還活着的樣子說,他在醫院,情況看起來很糟糕。
老爺說,他不願意在這種情況下到醫院看他兒子。
他要我去,然後回來向他報告。
第二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老爺問我:“有什麼消息嗎?”我低頭看着盤子說:“他們正在想辦法,可是我不曉得他們能怎麼樣。
” 隔天老爺又打聽了一次消息,我終于像頭一次聽到噩耗的時候那樣,哭着說:“沒指望了,他去了。
” 這時候,我看到老爺臉上有好多内容:哀痛、難過、悔恨。
他把臉别過去說:“好吧,那就算了吧。
” 雖然說起來這事很可怕,可是徐志摩太讓他傷心了,而且他對徐志摩娶陸小曼進門這件事很生氣。
後來,有支搜索隊被派到撞機的山邊尋找屍體。
徐志摩的遺體在離撞機地點不遠處被發現,雖然屍首不全,而且嚴重燒焦,不過還是認得出來。
後來他的遺體先放在濟南,中國銀行在當地為他舉行了公祭和喪禮;其中有阿歡和八弟參加。
老爺也作了一副挽聯緻哀。
他在挽聯中,大膽将徐志摩與曆史上兩個著名詩人相比拟:一個是公元前3世紀的楚國詩人屈原,他因為君主不信任自己而投湘江自盡;一個是唐朝詩人李白,據說他在醉酒的時候,因為想抓住水中的月亮倒影而淹死。
考史詩所載,沉湘捉月,文人橫死,各有傷心, 爾本超然,豈期邂逅罡風,亦遭慘劫? 自襁褓以來,求學從師,夫婦保持,最憐獨子, 母今逝矣,忍使凄涼老父,重賦招魂? 我也想在喪禮中說些話,可是不知道要怎麼起頭表達我的哀傷。
二哥的朋友就以我的名義,作了一首挽聯,其中提到濟南地區的候鳥大鵬,這種鳥的背非常寬大,每年都會遷徙到天池。
萬裡快鵬飛,獨憾翳雲遂失路; 一朝驚鶴化,我憐弱息去招魂。
徐志摩死後的公祭儀式舉行完半年,中國銀行終于安排用一節火車車廂把他的遺體從濟南運到上海,再運到硖石安葬。
當時運送工作困難,因為國民黨和日本人正在那個地區打仗。
八弟帶着阿歡去上海迎接已封蓋的棺材。
雖然我連去參加上海公祭的打算都沒有,不過還是準備了一件黑色旗袍,以備不時之需。
公祭那天下午,家裡電話鈴響了。
“你一定要來一趟。
”一個朋友說。
我問為什麼。
“你來就是了。
”他說。
于是我去了公祭禮堂一趟。
徐志摩的靈柩已經打開,安置在花朵中,他的臉被黑絲袍襯得十分慘白浮腫,一點兒也不像他。
我深深鞠了三個躬,向他緻敬。
他才三十五歲,這麼年輕,又這麼有才氣。
我從靈柩旁走開以後,打電話給我的那個朋友出現在我身邊。
他強調說:“你一定要幫忙,陸小曼想把徐志摩的壽衣換成西裝,她也不喜歡那棺材,想改成西式的。
” 八弟在中國銀行的協助下,幫徐志摩用傳統的壽闆訂制了一口棺材。
這種棺材有一面是圓的,形狀很像樹幹,而不是長方形的盒子。
把徐志摩的遺體從一個地方挪到另一個地方這種想法,教我覺得惡心;把他的壽衣換掉也是。
他的身體怎麼可能再承受更多折磨? 我說:“就算他是因為自然原因死亡,現在也一切難改了,何況他是在這種意外狀況下死的&hellip&hellip” 我不想見陸小曼,也不想跟她說話,更不想跟她吵架,就下了個結語說:“你隻要告訴陸小曼,我說不行就好了。
” 說完我就離開了,以防萬一陸小曼出現。
後來我聽說他們還是讓徐志摩穿着中國壽衣躺在中國棺材裡。
我搞不懂陸小曼,難道徐志摩洋化到需要在死的時候穿西服嗎?我可不這麼想。
不管他的思想有多西化或多進步,我都認為他是中國人,他所追求的西式愛情最後并沒有救他一命。
去年我才讀到他死前寫給陸小曼的信。
徐志摩從沒跟她一起過過家庭生活。
她拒絕搬到北京,因為住上海鴉片比較容易到手。
徐志摩為了供養她,老是在北京和上海之間飛來飛去。
讀到他最後的生活情形,我非常難過。
你曉得徐志摩為什麼在他死前的那天晚上搭飛機走嗎?他要趕回北京,參加一場由林徽因主講的建築藝術演講會。
他當年就是為了這個女朋友跟我離婚的,到頭來又是為了林徽因
于是,我打電話給八弟。
我告訴他這個噩耗的時候,他開始在電話那頭啜泣。
我問他:“你明天能不能帶阿歡去濟南一趟?” “當然可以,當然可以。
”他控制自己的情緒說。
第二天早上老爺來吃早飯的時候,我告訴他有架飛機失事了。
我根本不必講誰在飛機上,因為所有我認識的人當中,隻有徐志摩定期搭飛機。
老爺就問我那乘客的狀況。
我不敢當場告訴老爺實話,我怕他這麼大的年紀會受打擊,所以我就假裝徐志摩還活着的樣子說,他在醫院,情況看起來很糟糕。
老爺說,他不願意在這種情況下到醫院看他兒子。
他要我去,然後回來向他報告。
第二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老爺問我:“有什麼消息嗎?”我低頭看着盤子說:“他們正在想辦法,可是我不曉得他們能怎麼樣。
” 隔天老爺又打聽了一次消息,我終于像頭一次聽到噩耗的時候那樣,哭着說:“沒指望了,他去了。
” 這時候,我看到老爺臉上有好多内容:哀痛、難過、悔恨。
他把臉别過去說:“好吧,那就算了吧。
” 雖然說起來這事很可怕,可是徐志摩太讓他傷心了,而且他對徐志摩娶陸小曼進門這件事很生氣。
後來,有支搜索隊被派到撞機的山邊尋找屍體。
徐志摩的遺體在離撞機地點不遠處被發現,雖然屍首不全,而且嚴重燒焦,不過還是認得出來。
後來他的遺體先放在濟南,中國銀行在當地為他舉行了公祭和喪禮;其中有阿歡和八弟參加。
老爺也作了一副挽聯緻哀。
他在挽聯中,大膽将徐志摩與曆史上兩個著名詩人相比拟:一個是公元前3世紀的楚國詩人屈原,他因為君主不信任自己而投湘江自盡;一個是唐朝詩人李白,據說他在醉酒的時候,因為想抓住水中的月亮倒影而淹死。
考史詩所載,沉湘捉月,文人橫死,各有傷心, 爾本超然,豈期邂逅罡風,亦遭慘劫? 自襁褓以來,求學從師,夫婦保持,最憐獨子, 母今逝矣,忍使凄涼老父,重賦招魂? 我也想在喪禮中說些話,可是不知道要怎麼起頭表達我的哀傷。
二哥的朋友就以我的名義,作了一首挽聯,其中提到濟南地區的候鳥大鵬,這種鳥的背非常寬大,每年都會遷徙到天池。
萬裡快鵬飛,獨憾翳雲遂失路; 一朝驚鶴化,我憐弱息去招魂。
徐志摩死後的公祭儀式舉行完半年,中國銀行終于安排用一節火車車廂把他的遺體從濟南運到上海,再運到硖石安葬。
當時運送工作困難,因為國民黨和日本人正在那個地區打仗。
八弟帶着阿歡去上海迎接已封蓋的棺材。
雖然我連去參加上海公祭的打算都沒有,不過還是準備了一件黑色旗袍,以備不時之需。
公祭那天下午,家裡電話鈴響了。
“你一定要來一趟。
”一個朋友說。
我問為什麼。
“你來就是了。
”他說。
于是我去了公祭禮堂一趟。
徐志摩的靈柩已經打開,安置在花朵中,他的臉被黑絲袍襯得十分慘白浮腫,一點兒也不像他。
我深深鞠了三個躬,向他緻敬。
他才三十五歲,這麼年輕,又這麼有才氣。
我從靈柩旁走開以後,打電話給我的那個朋友出現在我身邊。
他強調說:“你一定要幫忙,陸小曼想把徐志摩的壽衣換成西裝,她也不喜歡那棺材,想改成西式的。
” 八弟在中國銀行的協助下,幫徐志摩用傳統的壽闆訂制了一口棺材。
這種棺材有一面是圓的,形狀很像樹幹,而不是長方形的盒子。
把徐志摩的遺體從一個地方挪到另一個地方這種想法,教我覺得惡心;把他的壽衣換掉也是。
他的身體怎麼可能再承受更多折磨? 我說:“就算他是因為自然原因死亡,現在也一切難改了,何況他是在這種意外狀況下死的&hellip&hellip” 我不想見陸小曼,也不想跟她說話,更不想跟她吵架,就下了個結語說:“你隻要告訴陸小曼,我說不行就好了。
” 說完我就離開了,以防萬一陸小曼出現。
後來我聽說他們還是讓徐志摩穿着中國壽衣躺在中國棺材裡。
我搞不懂陸小曼,難道徐志摩洋化到需要在死的時候穿西服嗎?我可不這麼想。
不管他的思想有多西化或多進步,我都認為他是中國人,他所追求的西式愛情最後并沒有救他一命。
去年我才讀到他死前寫給陸小曼的信。
徐志摩從沒跟她一起過過家庭生活。
她拒絕搬到北京,因為住上海鴉片比較容易到手。
徐志摩為了供養她,老是在北京和上海之間飛來飛去。
讀到他最後的生活情形,我非常難過。
你曉得徐志摩為什麼在他死前的那天晚上搭飛機走嗎?他要趕回北京,參加一場由林徽因主講的建築藝術演講會。
他當年就是為了這個女朋友跟我離婚的,到頭來又是為了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