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尴尬地位
關燈
小
中
大
,身穿七層壽衣,看起來陰森森又很生氣的樣子。
四哥和四嫂一感覺到她出現就醒了,媽媽的靈魂把他們的被蓋往後一拉,他們又冷又怕,躺着在發抖。
媽媽的靈魂責怪四哥說:“你怎麼可以把弟弟妹妹那樣子丢在鄉下不管?你應該照顧他們的!你是一家之主啊!” 你記得我告訴過你陽世和陰世,還有人死後從陽界轉到陰界的事情嗎?我母親過世以前,我從沒告訴過她我離婚的事;我相信她之所以從陰間回來,主要原因是擔心我。
四哥也認為這是媽媽在他面前顯靈的用意,因為他第二天打電話給我,說要把他的房子讓給我住,他說唯有我接受那房子,媽媽的靈魂才會安息。
他和四嫂都很迷信,所以願意立刻搬出來。
三年以後,為了報答四哥舍屋之恩,我幫他在法國租界買了另外一間歸他名下的房子。
我也拿到了上海市海格路(AvenueHague)125号這所房子的房契。
那房子坐落在“範園”這個大合院裡面,“範”是英國人接管以前那個屋主的姓氏,“園”就是“花園”。
這座大合院大概由十棟房子組成,正中有個大花園,園中有小徑和噴水池。
我新家的位置面向合院後面,是用石頭造的,有三間卧房,一間廚房,幾間用人房,客廳外面還有個露台。
我很快在樓下走了一圈,然後到樓上的主卧房,一動也不動坐在大床邊,閉上眼睛。
過了好長時間,我覺得我聽到了一個聲音。
“媽媽?”我輕聲叫。
一根樹枝擦到了窗戶,我沒動。
“媽媽?”我又叫了一遍,這次比較大聲。
然後,我感覺到她的靈魂就在屋裡,好像一股奇怪的氣流。
我一點兒也不害怕,告訴她我們這些小輩都很好,她可以回陰間去平靜安息了。
搬進新家以後,我開始四處謀教職,後來在東吳大學教了一學期德文;正考慮教第二學期的時候,有幾個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的女士跑來與我接洽。
我想是四哥為了踐行向媽媽承諾的照顧我的責任而要她們來的。
她們說希望我到她們銀行做事,因為我人頭熟,又可以運用四哥的影響力守住銀行的錢&mdash&mdash四哥是中國銀行總經理,又參與創辦了《銀行周報》這份讨論中國問題與經濟問題的刊物。
她們不得不講明,找我進銀行主要是看我的關系,而不是能力,因為我從來沒在銀行做過事。
雖然我受的是教書訓練,可是我決定抓住這次機會。
不過,我說我隻當銀行副總裁,不做總裁。
我心想,如果我哥哥是一家銀行的總裁,我是另外一家銀行的總裁,那成什麼樣子? 之前經營這家銀行的人把錢都出借給親戚朋友,還有向銀行告貸的人,所以銀行裡差不多一毛不剩。
這幾位女士希望我設法挽回銀行的錢。
我告訴她們:“什麼律師都别請,銀行已經夠窮了。
”然後我說我會嘗試告訴債務人,和他們一起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想出一條讓他們償還借款的途徑。
這家銀行是由一群女性在1910年創辦的,為女性客戶服務,地點在市中心的南京東路上,很受老少婦女歡迎。
許多在附近商店做事的年輕婦女,喜歡拿了薪水支票立刻上我們銀行來兌現,再在戶頭裡留點錢當存款。
這樣一來,她們就不必擔心怎麼安排花錢的問題,也不必操心會把錢統統用來買洋裝、絲襪和口紅了。
可是她們結了婚不再做事以後,私房錢的數目就隻有從丈夫那兒得到的一點點了。
大多數年紀大的婦女都用我們的銀行存放珠寶,這些珠寶多是男朋友送的禮物,不能放在先生的銀行戶頭裡。
舉個例子講,每次重要社交活動舉行以前,别家銀行都會忙得不可開交,隻見一輛輛大型轎車開到銀行門口,有錢的女士紛紛出現,去提領她們的項鍊或首飾,以便赴宴。
可是,我們女子銀行的業務在這些時候從來就不忙,因為我們保管的是不那麼名正言順的珠寶,這些珠寶提領的時間不一樣。
我把我的辦公桌擺在銀行最後頭,這樣銀行前面的情形就可以一覽無遺。
我喜歡每天早上九點整到辦公室,這種分秒不差的習慣是從德國學來的。
我一向準時,其他人都會遲到,一看到我就道歉,我總是告訴他們别挂在心上。
每天下午五點的時候,有個中文老師會到辦公室來找我。
我以前告訴過你這件事,因為我從十五歲起就中斷正規教育了,所以我覺得自己需要多了解一些文獻和名著。
跟着老師上完一個小時左右的課以後,我就到我在南京東路上經營的服裝行。
這家服裝行位于上海最時髦的大街,是八弟和幾個朋友(包括徐志摩在内)合作的小事業。
八弟開這個店的構想是:集成衣店和服裝訂做店于一身。
我們在店裡陳列一些衣服樣品,再配合女士們的品位和身材加以修改。
服裝上面别緻的珠飾、扣子,還有緞帶,都非常獨特出衆;顧客可以向别人誇口說:“我這衣裳是在&lsquo雲裳&rsquo做的。
” “雲裳”這店名是八弟取的,意思是“雲的衣裳”,暗指中國8世紀時詩人李白所寫的一首詩。
他在詩中這麼形容楊貴妃: 雲想衣裳花想容。
我是雲裳公
四哥和四嫂一感覺到她出現就醒了,媽媽的靈魂把他們的被蓋往後一拉,他們又冷又怕,躺着在發抖。
媽媽的靈魂責怪四哥說:“你怎麼可以把弟弟妹妹那樣子丢在鄉下不管?你應該照顧他們的!你是一家之主啊!” 你記得我告訴過你陽世和陰世,還有人死後從陽界轉到陰界的事情嗎?我母親過世以前,我從沒告訴過她我離婚的事;我相信她之所以從陰間回來,主要原因是擔心我。
四哥也認為這是媽媽在他面前顯靈的用意,因為他第二天打電話給我,說要把他的房子讓給我住,他說唯有我接受那房子,媽媽的靈魂才會安息。
他和四嫂都很迷信,所以願意立刻搬出來。
三年以後,為了報答四哥舍屋之恩,我幫他在法國租界買了另外一間歸他名下的房子。
我也拿到了上海市海格路(AvenueHague)125号這所房子的房契。
那房子坐落在“範園”這個大合院裡面,“範”是英國人接管以前那個屋主的姓氏,“園”就是“花園”。
這座大合院大概由十棟房子組成,正中有個大花園,園中有小徑和噴水池。
我新家的位置面向合院後面,是用石頭造的,有三間卧房,一間廚房,幾間用人房,客廳外面還有個露台。
我很快在樓下走了一圈,然後到樓上的主卧房,一動也不動坐在大床邊,閉上眼睛。
過了好長時間,我覺得我聽到了一個聲音。
“媽媽?”我輕聲叫。
一根樹枝擦到了窗戶,我沒動。
“媽媽?”我又叫了一遍,這次比較大聲。
然後,我感覺到她的靈魂就在屋裡,好像一股奇怪的氣流。
我一點兒也不害怕,告訴她我們這些小輩都很好,她可以回陰間去平靜安息了。
搬進新家以後,我開始四處謀教職,後來在東吳大學教了一學期德文;正考慮教第二學期的時候,有幾個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的女士跑來與我接洽。
我想是四哥為了踐行向媽媽承諾的照顧我的責任而要她們來的。
她們說希望我到她們銀行做事,因為我人頭熟,又可以運用四哥的影響力守住銀行的錢&mdash&mdash四哥是中國銀行總經理,又參與創辦了《銀行周報》這份讨論中國問題與經濟問題的刊物。
她們不得不講明,找我進銀行主要是看我的關系,而不是能力,因為我從來沒在銀行做過事。
雖然我受的是教書訓練,可是我決定抓住這次機會。
不過,我說我隻當銀行副總裁,不做總裁。
我心想,如果我哥哥是一家銀行的總裁,我是另外一家銀行的總裁,那成什麼樣子? 之前經營這家銀行的人把錢都出借給親戚朋友,還有向銀行告貸的人,所以銀行裡差不多一毛不剩。
這幾位女士希望我設法挽回銀行的錢。
我告訴她們:“什麼律師都别請,銀行已經夠窮了。
”然後我說我會嘗試告訴債務人,和他們一起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想出一條讓他們償還借款的途徑。
這家銀行是由一群女性在1910年創辦的,為女性客戶服務,地點在市中心的南京東路上,很受老少婦女歡迎。
許多在附近商店做事的年輕婦女,喜歡拿了薪水支票立刻上我們銀行來兌現,再在戶頭裡留點錢當存款。
這樣一來,她們就不必擔心怎麼安排花錢的問題,也不必操心會把錢統統用來買洋裝、絲襪和口紅了。
可是她們結了婚不再做事以後,私房錢的數目就隻有從丈夫那兒得到的一點點了。
大多數年紀大的婦女都用我們的銀行存放珠寶,這些珠寶多是男朋友送的禮物,不能放在先生的銀行戶頭裡。
舉個例子講,每次重要社交活動舉行以前,别家銀行都會忙得不可開交,隻見一輛輛大型轎車開到銀行門口,有錢的女士紛紛出現,去提領她們的項鍊或首飾,以便赴宴。
可是,我們女子銀行的業務在這些時候從來就不忙,因為我們保管的是不那麼名正言順的珠寶,這些珠寶提領的時間不一樣。
我把我的辦公桌擺在銀行最後頭,這樣銀行前面的情形就可以一覽無遺。
我喜歡每天早上九點整到辦公室,這種分秒不差的習慣是從德國學來的。
我一向準時,其他人都會遲到,一看到我就道歉,我總是告訴他們别挂在心上。
每天下午五點的時候,有個中文老師會到辦公室來找我。
我以前告訴過你這件事,因為我從十五歲起就中斷正規教育了,所以我覺得自己需要多了解一些文獻和名著。
跟着老師上完一個小時左右的課以後,我就到我在南京東路上經營的服裝行。
這家服裝行位于上海最時髦的大街,是八弟和幾個朋友(包括徐志摩在内)合作的小事業。
八弟開這個店的構想是:集成衣店和服裝訂做店于一身。
我們在店裡陳列一些衣服樣品,再配合女士們的品位和身材加以修改。
服裝上面别緻的珠飾、扣子,還有緞帶,都非常獨特出衆;顧客可以向别人誇口說:“我這衣裳是在&lsquo雲裳&rsquo做的。
” “雲裳”這店名是八弟取的,意思是“雲的衣裳”,暗指中國8世紀時詩人李白所寫的一首詩。
他在詩中這麼形容楊貴妃: 雲想衣裳花想容。
我是雲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