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感傷之旅
關燈
小
中
大
志摩和我一起去了趟意大利。
他要我去,我也覺得我需要離開柏林休息一陣子。
打從離開中國以後,我已經有四年沒度過假了。
在中國,我要服喪四十九天,而在歐洲,去旅行一趟或是設法把這件事忘掉,好像比較适合我。
徐志摩和我一道旅行,奇怪嗎?呃,我可沒打算在旅館裡面和他同房,或是坐在休息大廳裡等他,我們的情況和當年我們還維持夫妻關系,住在倫敦的時候不一樣了。
這次我們又跟以前一樣,和徐志摩的兩位英國朋友同行,她們是泰勒(Taylor)姐妹。
兩姐妹與我用簡單的法文溝通(我那時還是不會講英文),而且我白天通常都和她們在一起,徐志摩單槍匹馬四處觀光去了。
每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徐志摩都在焦慮地等待由他朋友胡适從中國寄來的信或拍來的電報。
他那種一大早就坐立不安的态度,讓我想起他在沙士頓的舉動。
過了幾個月後,我曉得我猜得八九不離十:徐志摩又戀愛了。
這次的對象是北京一個名叫陸小曼的交際花,他唯一的問題在于:她是有夫之婦。
她的丈夫是哈爾濱警察廳廳長;他發現了他們的戀情,揚言說要殺徐志摩。
所以,每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徐志摩都會收到告訴他什麼時候可以安全回國的信件。
有天早上,徐志摩終于在看完一封信以後擡起頭看着我說:“太好了,我們現在可以離開了。
”胡适緻函徐志摩,告訴他可以安全回家了:陸小曼的丈夫已經改變主意,決定不殺徐志摩,而答應與陸小曼離婚。
這些年來,我把當年發生的事情一一給湊了起來。
徐志摩是1924年夏天在北京邂逅陸小曼的,她是個雙十年華的大美人,在社交場合極受歡迎。
比方說,如果她沒去參加某個宴會的話,大家都會表示失望。
陸小曼的父親是政府官員,她兼通英語和法語,能文善畫,能歌善舞,1920年經由父母安排,嫁給了王赓這位普林斯頓大學和西點軍校畢業,能說流利英、法、德語的英俊男士。
這對年輕夫婦原先住在北京,經由熟人介紹認識徐志摩。
王赓接受哈爾濱警察廳廳長這職位的時候,陸小曼不想離開北京,所以王赓就把她留在娘家,請徐志摩陪她參加各種活動。
有人說,徐志摩和陸小曼友誼的花朵就是在這段時間綻放的。
也有人講,徐志摩是在與陸小曼同台進行一場慈善義演時認識的;兩人各自出演男女主角,徐志摩飾老學究,陸小曼扮俏丫鬟。
兩人戲終人不散,大概由此種下了愛苗。
徐志摩與我同遊意大利的時候,想必是在進行一次“感傷之旅”,目的在考驗他和陸小曼之間的愛情。
他避了五個月的風頭,一直到8月才回國。
這個時候,我已經遷離柏林,定居漢堡,為的是完成下一階段的學業。
我對漢堡的認識不及柏林。
當時朵拉走了,彼得走了,甚至二哥也離開耶拿大學回國去了。
我在德國舉目無親,有時候覺得徐家人好像把我給忘了,因為他們的注意力被徐志摩和陸小曼分散掉了。
老爺和老太太按月寄來的支票開始延誤,而且寄到的時間不定:可是我需要錢付房租、飯錢,還有每天乘渡船到學校的交通費。
有一回,支票來得太晚了,我就把剩下的錢和食物(一袋馬鈴薯)各分成十堆。
我告訴自己:支票十天以内就會到。
幸好果真如此。
不過,彼得死後,我心情非常郁悶。
我開始覺得,我完不完成裴斯塔洛齊學院的學業都無關緊要了。
彼得走了,我沒辦法教育他了,而我又已經錯過了阿歡最初成長的那幾年。
話雖是這樣,但我有個肯定的感覺:以我所學,我可以在國内找到一份教職供養自己。
1926年春天,我又開始接到徐志摩和徐家二老的來信。
雖然王赓和陸小曼已經完成離婚手續,可是陸小曼的母親在确定徐志摩和我離了婚以前,不讓女兒嫁給徐志摩:她不希望陸小曼屈居妾的地位。
老爺和老太太在得到我本人同意以前,也不讓徐志摩娶陸小曼進門。
徐家二老和徐志摩都希望我馬上回國,我成了局内人之一。
應老爺和老太太之請回國給了我面子,表示他們還尊重我。
我回去是幫老爺和老太太的忙,我不能讓徐家二老以為,我在徐志摩跟着陸小曼團團轉的時候,不顧徐家的名節。
我想去給出許可,把事情安排妥當。
我回國的時候,徐志摩和陸小曼的戀愛醜聞正鬧得最厲害,這就等于擺明了我當初是心甘情願同意離婚的,而且從那之後我已經自力更生了。
我幾個兄弟向來都是在适當時機正巧出現在我面前。
這次是你爺爺(也就是我八弟)出現在我家門口,準備陪我回國。
在我所有兄弟裡,你爺爺是最能讓我想起徐志摩的。
他過去五年一直在克拉克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讀書,這兩所大學正是徐志摩讀過的學校。
這會兒,他提議我們采用徐志摩當年來歐洲時的做法,取道西伯利亞大鐵道回國。
我一直以你沒見過徐志摩為憾事,但讓我高興的是,你對你爺爺很熟悉。
雖然他們兩人相差六歲,但有一點可真像:都是充滿勇氣的夢想家。
我在歐洲的五年裡,父母已經名正言順地把家從南翔搬到了上海的一所房子裡。
我的兄
他要我去,我也覺得我需要離開柏林休息一陣子。
打從離開中國以後,我已經有四年沒度過假了。
在中國,我要服喪四十九天,而在歐洲,去旅行一趟或是設法把這件事忘掉,好像比較适合我。
徐志摩和我一道旅行,奇怪嗎?呃,我可沒打算在旅館裡面和他同房,或是坐在休息大廳裡等他,我們的情況和當年我們還維持夫妻關系,住在倫敦的時候不一樣了。
這次我們又跟以前一樣,和徐志摩的兩位英國朋友同行,她們是泰勒(Taylor)姐妹。
兩姐妹與我用簡單的法文溝通(我那時還是不會講英文),而且我白天通常都和她們在一起,徐志摩單槍匹馬四處觀光去了。
每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徐志摩都在焦慮地等待由他朋友胡适從中國寄來的信或拍來的電報。
他那種一大早就坐立不安的态度,讓我想起他在沙士頓的舉動。
過了幾個月後,我曉得我猜得八九不離十:徐志摩又戀愛了。
這次的對象是北京一個名叫陸小曼的交際花,他唯一的問題在于:她是有夫之婦。
她的丈夫是哈爾濱警察廳廳長;他發現了他們的戀情,揚言說要殺徐志摩。
所以,每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徐志摩都會收到告訴他什麼時候可以安全回國的信件。
有天早上,徐志摩終于在看完一封信以後擡起頭看着我說:“太好了,我們現在可以離開了。
”胡适緻函徐志摩,告訴他可以安全回家了:陸小曼的丈夫已經改變主意,決定不殺徐志摩,而答應與陸小曼離婚。
這些年來,我把當年發生的事情一一給湊了起來。
徐志摩是1924年夏天在北京邂逅陸小曼的,她是個雙十年華的大美人,在社交場合極受歡迎。
比方說,如果她沒去參加某個宴會的話,大家都會表示失望。
陸小曼的父親是政府官員,她兼通英語和法語,能文善畫,能歌善舞,1920年經由父母安排,嫁給了王赓這位普林斯頓大學和西點軍校畢業,能說流利英、法、德語的英俊男士。
這對年輕夫婦原先住在北京,經由熟人介紹認識徐志摩。
王赓接受哈爾濱警察廳廳長這職位的時候,陸小曼不想離開北京,所以王赓就把她留在娘家,請徐志摩陪她參加各種活動。
有人說,徐志摩和陸小曼友誼的花朵就是在這段時間綻放的。
也有人講,徐志摩是在與陸小曼同台進行一場慈善義演時認識的;兩人各自出演男女主角,徐志摩飾老學究,陸小曼扮俏丫鬟。
兩人戲終人不散,大概由此種下了愛苗。
徐志摩與我同遊意大利的時候,想必是在進行一次“感傷之旅”,目的在考驗他和陸小曼之間的愛情。
他避了五個月的風頭,一直到8月才回國。
這個時候,我已經遷離柏林,定居漢堡,為的是完成下一階段的學業。
我對漢堡的認識不及柏林。
當時朵拉走了,彼得走了,甚至二哥也離開耶拿大學回國去了。
我在德國舉目無親,有時候覺得徐家人好像把我給忘了,因為他們的注意力被徐志摩和陸小曼分散掉了。
老爺和老太太按月寄來的支票開始延誤,而且寄到的時間不定:可是我需要錢付房租、飯錢,還有每天乘渡船到學校的交通費。
有一回,支票來得太晚了,我就把剩下的錢和食物(一袋馬鈴薯)各分成十堆。
我告訴自己:支票十天以内就會到。
幸好果真如此。
不過,彼得死後,我心情非常郁悶。
我開始覺得,我完不完成裴斯塔洛齊學院的學業都無關緊要了。
彼得走了,我沒辦法教育他了,而我又已經錯過了阿歡最初成長的那幾年。
話雖是這樣,但我有個肯定的感覺:以我所學,我可以在國内找到一份教職供養自己。
1926年春天,我又開始接到徐志摩和徐家二老的來信。
雖然王赓和陸小曼已經完成離婚手續,可是陸小曼的母親在确定徐志摩和我離了婚以前,不讓女兒嫁給徐志摩:她不希望陸小曼屈居妾的地位。
老爺和老太太在得到我本人同意以前,也不讓徐志摩娶陸小曼進門。
徐家二老和徐志摩都希望我馬上回國,我成了局内人之一。
應老爺和老太太之請回國給了我面子,表示他們還尊重我。
我回去是幫老爺和老太太的忙,我不能讓徐家二老以為,我在徐志摩跟着陸小曼團團轉的時候,不顧徐家的名節。
我想去給出許可,把事情安排妥當。
我回國的時候,徐志摩和陸小曼的戀愛醜聞正鬧得最厲害,這就等于擺明了我當初是心甘情願同意離婚的,而且從那之後我已經自力更生了。
我幾個兄弟向來都是在适當時機正巧出現在我面前。
這次是你爺爺(也就是我八弟)出現在我家門口,準備陪我回國。
在我所有兄弟裡,你爺爺是最能讓我想起徐志摩的。
他過去五年一直在克拉克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讀書,這兩所大學正是徐志摩讀過的學校。
這會兒,他提議我們采用徐志摩當年來歐洲時的做法,取道西伯利亞大鐵道回國。
我一直以你沒見過徐志摩為憾事,但讓我高興的是,你對你爺爺很熟悉。
雖然他們兩人相差六歲,但有一點可真像:都是充滿勇氣的夢想家。
我在歐洲的五年裡,父母已經名正言順地把家從南翔搬到了上海的一所房子裡。
我的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