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賢賢妻子

關燈
失裡的任何一個,他還告訴我,我的想法過時了。

    根據他知道的法律,現在隻要男女雙方都同意,就可以離婚。

    可是,根據孝道禮俗,如果男方小于三十歲(徐志摩當時二十六歲),女方小于二十五歲(我當時二十一歲),還必須取得雙方家長的同意。

     我很好奇,徐志摩告訴徐家他想離婚的時候,徐家會怎麼辦。

    他父母會同意嗎?老爺和老太太很疼我,而且觀念守舊,他們大概會堅持要徐志摩與我白頭偕老。

    有段古語說:“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悅,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lsquo是善事我&rsquo,子行夫婦之禮焉,沒身不衰。

    ”徐志摩提議我“做徐家的兒媳婦,不做徐志摩的太太”,大概就是因為擔心他父母不會答應他離婚吧。

     那我自己的父母又怎麼辦呢?一想到要告訴他們和四哥,我就畏縮了。

    當年他們特别為我相中了徐志摩,要是他們知道徐志摩想離婚的話,一定會傷心的。

    我曾經聽說有些離婚婦人的雙親因為覺得太丢人現眼了,有時候會拒女兒于門外。

    可是我沒做過什麼失節操或不正當的事情,所以要是我非和父母住在一起不可的話,我敢說他們會歡迎我回家的。

    我也相信,如果我父母不得不同意離婚的話,他們願意點頭的可能性非常高。

     至于我自己呢?我當時想,如果徐志摩不想和我一起生活,而我卻要試着不和他分開,那又有什麼意義呢?除了同意離婚,我能怎麼辦? 可是,在我懷孕期間,我要怎麼樣供養自己呢?我手邊隻有徐志摩在沙士頓給我的一點買菜錢,還有我在那間屋裡四處找到的一些餘錢。

    于是我決定寫信給徐家,通知他們我的狀況。

    我沒告訴他們徐志摩要求我離婚的事,隻說他和我分居了,我和二哥住一起,而且在法國求學,因為有人認為住在法國比住在英國有益健康。

    我在信中完全沒提徐志摩,隻說我需要錢讀書和養小孩。

     幾個星期以後,我在二哥的住處收到一張徐家寄來的二百美元支票。

    老爺好像相信了我掩蓋部分事實的故事,在信上他說會按月寄張支票給我,他很高興我能照顧自己和孩子。

     當時我懷孕差不多四個月了,幾乎天天害喜。

    可憐的二哥!他不曉得該怎麼照顧我這種懷孕的女人。

    他說,如果我要懷滿月份的話,和女人家住一起會比較可靠。

    我同意他的說法,雖然我不想離開他,可是當時的情況似乎變成:如果我待下來,就要替他煮飯打掃,結果累壞自己。

     二哥認識一對也在巴黎大學深造的劉姓夫婦,他們為了節省房租而住到鄉下,不過同意讓我免費住他們家一陣子。

     二哥說:“我告訴他們你身子不舒服,打算在徐志摩出門遊曆期間找個地方待待。

    ” 當時我們沒有一個人知道徐志摩的下落,所以二哥編的故事聽起來合情合理。

    他和我從巴黎乘了一個小時的火車,又從火車站走了大概半個鐘頭的路,才到劉家。

    我連那村子的名字都記不得了,不過它立刻讓我想起沙士頓,那是個環境非常安靜的小村子,村裡有一些遠離馬路的低矮房舍。

    和二哥一起沿着土路走的時候,我期待在這兒不會過得像在沙士頓那樣不愉快。

     劉君的全名叫劉文島,曾經與梁啟超和二哥組成非正式代表團參加巴黎和會,20世紀30年代擔任中國駐意大利公使。

    我頭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大概三十歲,禮貌、學問都很好。

    劉太太也在大學裡念書。

    二哥介紹我們認識的時候,他們親切地看着我。

     劉太太先開口說:“希望你和我們住在一起會覺得舒服愉快。

    ” 我回答:“這樣給你們添麻煩,真不好意思。

    ” 劉君插嘴說:“哪裡,沒什麼,沒什麼。

    我們非常尊敬你哥哥和徐志摩,所以樂于幫忙。

    ” 徐志摩因為思想活躍、氣質活潑而受朋友推崇,可是他的朋友知道他是怎麼對待自己家人的嗎?我笑了笑,在劉氏夫婦面前裝出徐志摩知道我去處的樣子,也由衷感謝他們伸出援手。

     劉太太趁劉君和二哥坐在客廳聊天的時候,帶我在屋子裡轉了轉。

    連那屋子都跟我們在沙士頓的小屋很像,隻是看起來讓人愉快些;牆上貼的是淺藍花色,而不是黃色的壁紙,還有一個砌了瓷磚,而不是磚塊的壁爐。

    我的卧房在二樓,與他們夫妻的卧房相對,從裡面可以俯視街道。

    房間的一角立着一個洗臉盆和臉盆架,一張小書桌和一把椅子;另外一邊擺着一張單人床和躺椅,窗子旁邊有張搖椅,上面放了一塊鑲邊的靠墊,風格與白窗簾很相稱。

     劉太太說她和劉君白天多半待在學校,不過都會回家吃晚飯。

    她提議我開始學法文,而且告訴我一個老師的名字。

    這真是個好主意。

    我在沙士頓的時候一直想學英文,可是沒有繼續學下去;法文是我第二次學習機會。

    我告訴劉太太,我覺得她能跟着劉君在巴黎大學求學很了不起。

     劉太太聽了大笑說:“要是你曉得我說服公婆讓我出來有多難就好了。

    ” 她說她一直想出國念書,她丈夫得到出洋機會的時候,她求公婆也送她同往。

    雖然她已經替劉家生了個兒子,可是公婆還是不願意讓她出去。

    後來,她和劉君異口同聲、慷慨激昂地懇求,才說服二老讓她出國。

     回想起我自己向公婆争取出國的辛苦,我完全了解劉太太的處境。

    她有劉君幫着争取到西方,真是幸運啊!而我隻有二哥護着,徐志摩并沒有給我支持。

    幾年以後,我聽說劉氏夫婦雙雙取得巴黎大學的博士學位,心裡高興得不得了。

     看完房間,劉太太和我回樓下找二哥和劉君。

    我們一起随便吃了頓午飯,近傍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