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如君之意

關燈
火車站。

    連坐火車的時候,我們也很少交談&mdash&mdash大概稍微談了點兒我旅行的經過和婆家的情形。

    我們抵達巴黎的頭一站是家百貨公司,他和售貨小姐幫我選了些外國服裝。

    而我從硖石的商人那兒千挑萬選、上岸前一天晚上小心翼翼地在船艙裡攤開打算穿的衣服,全都不對勁兒了。

     我不曉得徐志摩講的是哪國話&mdash&mdash我猜一定是法文,雖然我不認為他懂法文&mdash&mdash不過,他和正在為我挑衣服的售貨小姐聊了起來。

    他一邊搖頭,一邊冷冷地上下打量着我說,不行,那件洋裝不好。

    另外一件怎麼樣?他把洋裝貼在我身上&mdash&mdash這是我抵達歐洲以後,他第一次碰我。

    當我看到鏡中的自己穿着那襲修長的洋裝,感覺到腿上那雙線襪的觸感和腳上那對皮鞋的緊密時,我都不認得自己了。

    我們還買了一頂帽子搭配這套服裝。

    到歐洲的第一天,我穿着新衣,和徐志摩一起照了幾張相,寄給老爺和老太太,讓他們看看我們一同幸福地住在異鄉的模樣。

     接着,我們又搭乘飛機由巴黎飛往倫敦,那飛機小得我非與他雙膝交叉對坐不可。

    以前我從沒搭過飛機,因為暈機吐在一個紙袋子裡。

    我并不害怕,那隻是因為空氣不好,機身又颠來颠去的緣故。

    我吐的時候,徐志摩就把頭撇過去,嫌棄地搖着頭說:“你真是個鄉下土包子。

    ” 話才說完沒多久,他也吐了。

    事實擺在眼前,我帶着小小的怨氣,輕聲說:“哦,我看你也是個鄉下土包子。

    ” 徐志摩有兩個朋友在倫敦機場和我們碰頭。

    巴黎和倫敦之間每天的班機服務顯然是在一年以前才開通,他的朋友急切詢問我們這趟飛行感覺如何。

    徐志摩突然之間變得生龍活虎,興奮地用英文和他們聊了起來。

    他們也是中國人,我們本來可以都講中文的,可是徐志摩不想這麼做,所以他們三個人就這樣把我排除在了談話之外。

    其中一個朋友每分鐘都停下來把褲子拉高,另外一個朋友老是皺起半邊臉,緊張地抽搐。

     剩下我們兩人的時候,我對徐志摩說:“這就是你朋友啊!”可是他又丢給我一個空洞的眼神,掉頭走開了。

     到了倫敦,我們住在一個俱樂部裡,好像城裡所有中國人都在這兒了。

    那段時間,我們很多人都住那兒,大家互相熟識,都是為了某個理由來倫敦求學。

    那些認識徐志摩的人見到我都睜大眼睛,仿佛很驚訝似的。

    徐志摩這時候在倫敦已經住了一年,正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課。

     我們和每個人都講中文,吃的也是中國菜,連徐志摩都好像脫去了那層洋裡洋氣的外殼。

    他會小口小口地喝茶,有時候還換上長袍到樓下吃晚飯,我們和其他中國人統統在那兒用餐。

    也許他在吃中國菜的時候比較喜歡穿中國衣服吧,我也搞不清楚。

     飯廳的隔壁是間休息室,每個人吃過晚飯,都到那兒聊聊政府和政治,詩詞和文學,其中也有少許幾位女士。

    我話不多,就坐在那兒聽人高談闊論。

    有幾個人知道而且景仰我二哥和四哥,就來告訴我。

     還有一個人問我打哪兒來,我告訴他從硖石來,他就問我是哪個人家,我告訴他是徐府。

    他說:“哦,徐府有個叫作徐申如的人。

    ” 我說:“對,他是我公公。

    ” 他又說:“哦,徐府很有錢,是浙江省最有錢的人家之一。

    ” 講這種事情非常奇怪,因為中國人認為談論金錢是很沒禮貌的。

    我不知該如何答對。

     停了半晌,我才說:“大概是吧,我們年輕人不插手生意上的事。

    ” 我知道,既然我到了西方,就可以改變我的行為舉止了。

    我可以上街,看自己想看的東西,可是我沒去。

    一直到今天,我還是不明白,為何當時除了整天等着徐志摩,我什麼事也沒做。

    就算可以自主行事了,我甚至連想都沒想過。

     他一直在忙自己的事,好像我不在那兒似的。

    他沖進沖出,安排這安排那。

    他就要成為康橋大學王家學院的文科特别生,打算搬到康橋去,要租房子,還要籌劃旅行的事。

    徐志摩叫我待在房裡别管他,所以我就坐在倫敦市中心的中國人俱樂部裡,覺得若有所失,因為其他中國人都有事情要辦,有功課要完成,連女士們也一樣,而我卻無所事事。

    徐志摩隔一段時間會回房間,而他回來隻不過是為了要再離開。

    每次他發現我還在那兒,就露出驚訝的表情。

    我心裡應着:我會去哪兒?說不定他以為每次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