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三不四
關燈
小
中
大
媽告訴我,婚姻就是妥協;當我嫁給一個男人時,也等于嫁給了他的家庭。
雖然媽的公婆住在西部的舊金山,與我們相隔着整片美國大陸,她卻覺得他們無所不在。
她會定期寄東西給公婆,并提醒爸每周至少給他們打兩次電話。
要是爸說自己父母的壞話,媽就會加以責備,或是保持沉默,絕不從旁附和。
雖然我很想嫁給華人,讨家人歡心,卻又十分害怕達不到婆家對我這媳婦的期望。
首先,我擔心自己根本無法像媽一樣,頭胎就生個兒子。
哥哥是爸媽兩邊家裡的長孫,每個人那兒他的相片比其他任何孫兒、孫女都多。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他是第一個到這兩個家庭報到的孫子,而隻比哥哥晚兩年出生的堂姐,照片就比他少得多。
其次,我從小就有太多偏好,至少一定比從不在意我們去哪個餐廳的媽要多。
譬如吃比薩的時候,我總是喜歡某一家店的餡料,另一家店的外皮。
媽以前對我如此挑三揀四、這麼小就有這麼強烈的好惡,感到憂心。
我曾經想:幹嗎操心?我覺得我有偏好才有個性啊。
可是,我二十一歲那年到香港探親的時候,美麗的堂姐邦如也告訴過我同樣的話。
她嫁給了一個有錢的牙醫,是個華人。
“當你和一位男士在一起,你要非常文靜地坐着,一句話也别說。
”邦如說。
她帶我到一流大飯店香格裡拉飲茶,這樣我們可以認真地談話。
“讓男方對你表露自己,先讓他說話,你再下決定。
” 有天晚上我和以前的華裔男友亞當的父母共進晚餐時,曾經嘗試運用這個忠告,結果發現扮演文靜端莊、可能成為别人未來兒媳婦的角色,感覺很好。
這種感覺真夠奇怪。
我很高興亞當的家人和我相處得這麼融洽。
我坐在桌前謙恭地用筷子尾端把最好的雞塊和魚片挑出來,先夾給亞當的父母和亞當,再夾給我自己。
接着,亞當的父親泛泛地發表了他對另一個兒子的太太的看法:“我絕對不和媳婦講太多話,做公公的不應該和媳婦太親近。
” 一聽這話,我覺得喉嚨像被哽到一樣。
對我來說,為了好玩,假扮卑躬屈膝的兒媳婦和未來太太是一回事;而要百分之百扮演這種角色,就另當别論了。
幾年以後,我有一次告訴爸媽一個我認為有趣的故事,内容與我未來公婆的特質有關。
爸聽了以後說:“如果你要嫁給這個人的話,絕對不要再講對公婆不厚道的話,尤其是在我面前。
這樣很不禮貌,以後别再讓這種事發生了。
” 我不曉得你母親是怎麼和你談結婚道理的;不過,我結婚的時候,我母親隻給我兩點忠告。
第一,一旦進了徐家的門,絕對不可以說“不”,隻能說“是”。
第二,不管我丈夫和我之間發生什麼事,我都得以同樣态度對待公婆。
為了表示尊敬他們,我每天早上得比他們早起,而且要向他們道早安&mdash&mdash這是我唯一可以比他們先開口的時候&mdash&mdash晚上也必須等他們允許我退下後,才能告退。
媽媽說這叫“晨昏定省”。
我每天得一大早起床,洗臉梳頭,穿戴整齊,然後在公婆許可的時間,向他們請安。
日間,除了最得體的服裝,我不敢穿得随随便便露臉,也從不敢披着頭發見他們,那樣會被認為放肆。
媽媽最多就告訴我這些。
那個時候,沒人談論性事或性關系。
不像如今,無所不談。
你們年輕人從電視和雜志上知道很多事情。
比如,我是回寶山老家時,偶然間從一個縫布鞋的智障女用人那兒得知月經這回事的。
她習慣把月事帶統統丢在院子四周給雞狗聞,要不就是在院子裡揮着月事帶給每個人看。
這舉動很瘋狂,卻是我發現月經的經過,我母親并沒有告訴過我。
她給我的忠告後來證明很管用。
既然你正值适婚年齡,我就把這套方法教給你。
中國家庭是由父母掌權,因此一個女人和公婆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和婆婆之間的關系,往往比她和丈夫之間的關系來得重要。
因為你是中國人,而且想要嫁中國人,所以我得糾正你兩個壞習慣。
我注意到我住在你家裡,你來跟我說晚安的時候,偶爾會在我允許你離開之前就掉頭走掉。
這樣很糟糕,你結婚以前一定要把這習慣改掉。
另外一個習慣是在人家問你怎麼樣的時候,你用美國人那套說“我好累”。
我這輩子從沒說過自己累。
我還記得嫁到徐家第一天早上的情形:雖然我前一天晚上差不多都沒睡,而且全身上下因為磕頭和婚禮的大小事情疼痛不已,可是我始終不認為自己會累得沒法子起床梳妝去見公婆。
雖然媽的公婆住在西部的舊金山,與我們相隔着整片美國大陸,她卻覺得他們無所不在。
她會定期寄東西給公婆,并提醒爸每周至少給他們打兩次電話。
要是爸說自己父母的壞話,媽就會加以責備,或是保持沉默,絕不從旁附和。
雖然我很想嫁給華人,讨家人歡心,卻又十分害怕達不到婆家對我這媳婦的期望。
首先,我擔心自己根本無法像媽一樣,頭胎就生個兒子。
哥哥是爸媽兩邊家裡的長孫,每個人那兒他的相片比其他任何孫兒、孫女都多。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他是第一個到這兩個家庭報到的孫子,而隻比哥哥晚兩年出生的堂姐,照片就比他少得多。
其次,我從小就有太多偏好,至少一定比從不在意我們去哪個餐廳的媽要多。
譬如吃比薩的時候,我總是喜歡某一家店的餡料,另一家店的外皮。
媽以前對我如此挑三揀四、這麼小就有這麼強烈的好惡,感到憂心。
我曾經想:幹嗎操心?我覺得我有偏好才有個性啊。
可是,我二十一歲那年到香港探親的時候,美麗的堂姐邦如也告訴過我同樣的話。
她嫁給了一個有錢的牙醫,是個華人。
“當你和一位男士在一起,你要非常文靜地坐着,一句話也别說。
”邦如說。
她帶我到一流大飯店香格裡拉飲茶,這樣我們可以認真地談話。
“讓男方對你表露自己,先讓他說話,你再下決定。
” 有天晚上我和以前的華裔男友亞當的父母共進晚餐時,曾經嘗試運用這個忠告,結果發現扮演文靜端莊、可能成為别人未來兒媳婦的角色,感覺很好。
這種感覺真夠奇怪。
我很高興亞當的家人和我相處得這麼融洽。
我坐在桌前謙恭地用筷子尾端把最好的雞塊和魚片挑出來,先夾給亞當的父母和亞當,再夾給我自己。
接着,亞當的父親泛泛地發表了他對另一個兒子的太太的看法:“我絕對不和媳婦講太多話,做公公的不應該和媳婦太親近。
” 一聽這話,我覺得喉嚨像被哽到一樣。
對我來說,為了好玩,假扮卑躬屈膝的兒媳婦和未來太太是一回事;而要百分之百扮演這種角色,就另當别論了。
幾年以後,我有一次告訴爸媽一個我認為有趣的故事,内容與我未來公婆的特質有關。
爸聽了以後說:“如果你要嫁給這個人的話,絕對不要再講對公婆不厚道的話,尤其是在我面前。
這樣很不禮貌,以後别再讓這種事發生了。
” 我不曉得你母親是怎麼和你談結婚道理的;不過,我結婚的時候,我母親隻給我兩點忠告。
第一,一旦進了徐家的門,絕對不可以說“不”,隻能說“是”。
第二,不管我丈夫和我之間發生什麼事,我都得以同樣态度對待公婆。
為了表示尊敬他們,我每天早上得比他們早起,而且要向他們道早安&mdash&mdash這是我唯一可以比他們先開口的時候&mdash&mdash晚上也必須等他們允許我退下後,才能告退。
媽媽說這叫“晨昏定省”。
我每天得一大早起床,洗臉梳頭,穿戴整齊,然後在公婆許可的時間,向他們請安。
日間,除了最得體的服裝,我不敢穿得随随便便露臉,也從不敢披着頭發見他們,那樣會被認為放肆。
媽媽最多就告訴我這些。
那個時候,沒人談論性事或性關系。
不像如今,無所不談。
你們年輕人從電視和雜志上知道很多事情。
比如,我是回寶山老家時,偶然間從一個縫布鞋的智障女用人那兒得知月經這回事的。
她習慣把月事帶統統丢在院子四周給雞狗聞,要不就是在院子裡揮着月事帶給每個人看。
這舉動很瘋狂,卻是我發現月經的經過,我母親并沒有告訴過我。
她給我的忠告後來證明很管用。
既然你正值适婚年齡,我就把這套方法教給你。
中國家庭是由父母掌權,因此一個女人和公婆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和婆婆之間的關系,往往比她和丈夫之間的關系來得重要。
因為你是中國人,而且想要嫁中國人,所以我得糾正你兩個壞習慣。
我注意到我住在你家裡,你來跟我說晚安的時候,偶爾會在我允許你離開之前就掉頭走掉。
這樣很糟糕,你結婚以前一定要把這習慣改掉。
另外一個習慣是在人家問你怎麼樣的時候,你用美國人那套說“我好累”。
我這輩子從沒說過自己累。
我還記得嫁到徐家第一天早上的情形:雖然我前一天晚上差不多都沒睡,而且全身上下因為磕頭和婚禮的大小事情疼痛不已,可是我始終不認為自己會累得沒法子起床梳妝去見公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