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寸金蓮
關燈
小
中
大
在廚房裡擺了張小椅子,這樣我白天就可以看廚師做飯,而昨天我還理所當然地在這塊地上跑來跑去呢!纏腳那天,我竭盡全力地尖叫,房子裡都是我的聲音。
吃午飯前,爸爸和哥哥們還過來安慰我,下午以後,就隻有媽媽和阿嬷在廚房裡安撫我的情緒。
可我就是沒辦法靜下來。
我看到廚師的剁肉刀上上下下閃着光,聽着雞骨頭在他又砍又剁之下斷裂的聲音。
一聽到那聲音,我就尖叫,好像我自己的趾頭被彎到腳底的時候斷了一樣。
纏腳要花好幾年功夫,必須慢慢地、小心地把腳骨纏斷。
一個小姑娘的腳形就算纏得完美無缺,還是得繼續纏着,才好維持那形狀。
她未來的公婆會問:“她纏腳那些年牢騷多不多?”如果牢騷多,他們就會重新考慮要不要把她娶過門,因為她會發牢騷,就表示她不夠聽話。
如果我乖,媽媽和爸爸就會告訴人家,我的雙腳是對形狀美得不得了的金蓮,在經曆纏腳痛苦的那幾年,性情一直平和溫順。
可是如果他們沒說實話,每個人都會曉得。
竈神爺會告訴玉皇大帝,媒婆會警告我未來的夫家,用人會在鎮上其他用人面前說我閑話。
寶山縣每個人都知道張家。
要是我不乖,将來就會沒人要,我會嫁不出去,成為張家的恥辱。
盡管如此,我還是哭鬧。
我一連三天坐在媽媽和阿嬷跟前忍受裹腳儀式:拆掉血淋淋的布條,泡在水裡,重新綁緊。
可是第四天早上,奇迹發生了:二哥再也受不了我的尖叫,告訴媽媽别再折騰我了。
“把布條拿掉,”他對媽媽說,“她這樣太痛了。
” 媽媽說:“要是我現在軟了心腸,幼儀就會自食苦果,誰要娶她這個大腳婆?” 二哥就說現在再也沒人覺得纏腳好看了。
媽媽又問二哥一遍,如果她不管我的腳,将來誰要娶我。
二哥接腔:“要是沒人娶她,我會照顧她。
” 當時二哥才十七歲,可是從小被教導得言而有信,媽媽就動了恻隐之心,把阿嬷叫來幫忙松綁。
打從那天起,我再沒纏過腳。
“神經病”&mdash&mdash阿嬷給媽媽的決定下了這麼個評語。
即使過了幾年以後,慈禧太後通過了一連串禁止纏腳的改革,媽媽也準我兩個妹妹長着一雙大腳,阿嬷還是替我們的将來操心:誰要讨我們這幾個大腳婆?我們真是不三不四,既不能整天待在田裡幹活兒,做男人的幫手,又不能像閨房裡的淑女那樣安安靜靜坐着不動。
不知不覺地,我的腳變成了我的護身符,帶着我進入一個嶄新、廣大、開闊的世界。
我在廚房裡跟着廚師從砧闆繞到爐竈,剝蝦殼或做其他瑣事的時候,可以輕松地站着。
媽媽坐在遠離炊火的一張椅子裡,懶散地發号施令。
我那兩隻腳的力氣,也成了我的擋箭牌,使我免受堂兄弟姐妹的揶揄。
他們喊我“小村姑”的時候,我就反唇相譏,然後盡快跑開。
在後院追蹤甲蟲的時候,如果它們想逃跑,我就用腳後跟把它們踩扁。
我十二歲那年,媽媽生下第十二個,也是最後一個小孩四妹。
她生産的時候昏了過去,做醫生的爸爸以為我們快要失去她和娃娃了,就把七弟和八弟喊到樓上媽媽的房裡,叫他們在一個缽裡撒尿,然後直接端到媽媽的鼻子下面。
小男孩的尿味重得像阿摩尼亞,媽媽一聞就醒了過來,可是我們都怕得要命。
四妹呱呱墜地以後的幾年,媽媽身體一直很弱,所以由我幫小娃娃把飯嚼爛,帶她出去玩,好讓媽媽在屋裡靜養。
有一天,我在後院和四妹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把她給摔在地上。
她先是一愣,過了幾秒才放聲大哭。
爸爸正巧看到她摔下來,立刻從屋裡跑出來,抄起四妹,甩了我一耳光,說我應該小心一點兒,又說我東跑西颠,野得像個鄉下丫頭。
那是我這輩子爸爸唯一一次打我。
他帶着四妹回房以後許久,我還待在院中落淚。
那天近傍晚時分,身子還很虛弱、幾乎從不把便鞋的底子弄髒的媽媽走出屋子,坐在我旁邊。
她用手擦去我的淚,緊緊摟着我說,要像天上那對姐妹一般自由自在是很難的。
沒人能看見她們,她說,她擡起半閉的眼睛看着太陽,可是她們就在那兒,在新居裡歡歡喜喜地跳舞和嬉戲。
台灣智庫版譯作《歡樂滿人間》。
&mdash&mdash編者注 侮辱華裔的說法。
&mdash&mdash編者注 ammonia,氨水。
&mdash&mdash編者注
吃午飯前,爸爸和哥哥們還過來安慰我,下午以後,就隻有媽媽和阿嬷在廚房裡安撫我的情緒。
可我就是沒辦法靜下來。
我看到廚師的剁肉刀上上下下閃着光,聽着雞骨頭在他又砍又剁之下斷裂的聲音。
一聽到那聲音,我就尖叫,好像我自己的趾頭被彎到腳底的時候斷了一樣。
纏腳要花好幾年功夫,必須慢慢地、小心地把腳骨纏斷。
一個小姑娘的腳形就算纏得完美無缺,還是得繼續纏着,才好維持那形狀。
她未來的公婆會問:“她纏腳那些年牢騷多不多?”如果牢騷多,他們就會重新考慮要不要把她娶過門,因為她會發牢騷,就表示她不夠聽話。
如果我乖,媽媽和爸爸就會告訴人家,我的雙腳是對形狀美得不得了的金蓮,在經曆纏腳痛苦的那幾年,性情一直平和溫順。
可是如果他們沒說實話,每個人都會曉得。
竈神爺會告訴玉皇大帝,媒婆會警告我未來的夫家,用人會在鎮上其他用人面前說我閑話。
寶山縣每個人都知道張家。
要是我不乖,将來就會沒人要,我會嫁不出去,成為張家的恥辱。
盡管如此,我還是哭鬧。
我一連三天坐在媽媽和阿嬷跟前忍受裹腳儀式:拆掉血淋淋的布條,泡在水裡,重新綁緊。
可是第四天早上,奇迹發生了:二哥再也受不了我的尖叫,告訴媽媽别再折騰我了。
“把布條拿掉,”他對媽媽說,“她這樣太痛了。
” 媽媽說:“要是我現在軟了心腸,幼儀就會自食苦果,誰要娶她這個大腳婆?” 二哥就說現在再也沒人覺得纏腳好看了。
媽媽又問二哥一遍,如果她不管我的腳,将來誰要娶我。
二哥接腔:“要是沒人娶她,我會照顧她。
” 當時二哥才十七歲,可是從小被教導得言而有信,媽媽就動了恻隐之心,把阿嬷叫來幫忙松綁。
打從那天起,我再沒纏過腳。
“神經病”&mdash&mdash阿嬷給媽媽的決定下了這麼個評語。
即使過了幾年以後,慈禧太後通過了一連串禁止纏腳的改革,媽媽也準我兩個妹妹長着一雙大腳,阿嬷還是替我們的将來操心:誰要讨我們這幾個大腳婆?我們真是不三不四,既不能整天待在田裡幹活兒,做男人的幫手,又不能像閨房裡的淑女那樣安安靜靜坐着不動。
不知不覺地,我的腳變成了我的護身符,帶着我進入一個嶄新、廣大、開闊的世界。
我在廚房裡跟着廚師從砧闆繞到爐竈,剝蝦殼或做其他瑣事的時候,可以輕松地站着。
媽媽坐在遠離炊火的一張椅子裡,懶散地發号施令。
我那兩隻腳的力氣,也成了我的擋箭牌,使我免受堂兄弟姐妹的揶揄。
他們喊我“小村姑”的時候,我就反唇相譏,然後盡快跑開。
在後院追蹤甲蟲的時候,如果它們想逃跑,我就用腳後跟把它們踩扁。
我十二歲那年,媽媽生下第十二個,也是最後一個小孩四妹。
她生産的時候昏了過去,做醫生的爸爸以為我們快要失去她和娃娃了,就把七弟和八弟喊到樓上媽媽的房裡,叫他們在一個缽裡撒尿,然後直接端到媽媽的鼻子下面。
小男孩的尿味重得像阿摩尼亞,媽媽一聞就醒了過來,可是我們都怕得要命。
四妹呱呱墜地以後的幾年,媽媽身體一直很弱,所以由我幫小娃娃把飯嚼爛,帶她出去玩,好讓媽媽在屋裡靜養。
有一天,我在後院和四妹玩耍的時候,不小心把她給摔在地上。
她先是一愣,過了幾秒才放聲大哭。
爸爸正巧看到她摔下來,立刻從屋裡跑出來,抄起四妹,甩了我一耳光,說我應該小心一點兒,又說我東跑西颠,野得像個鄉下丫頭。
那是我這輩子爸爸唯一一次打我。
他帶着四妹回房以後許久,我還待在院中落淚。
那天近傍晚時分,身子還很虛弱、幾乎從不把便鞋的底子弄髒的媽媽走出屋子,坐在我旁邊。
她用手擦去我的淚,緊緊摟着我說,要像天上那對姐妹一般自由自在是很難的。
沒人能看見她們,她說,她擡起半閉的眼睛看着太陽,可是她們就在那兒,在新居裡歡歡喜喜地跳舞和嬉戲。
台灣智庫版譯作《歡樂滿人間》。
&mdash&mdash編者注 侮辱華裔的說法。
&mdash&mdash編者注 ammonia,氨水。
&mdash&mdash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