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五、華北防禦戰(下)
關燈
小
中
大
十月以後的華北戰局,益陷于不利的情勢;晉北敵軍,逐步南侵,太原危在旦夕;石家莊失陷,敵軍直扣娘子關,晉東也非常危急;沿平漢南下之敵,進攻彰德、衛輝,豫北也相繼淪陷;其沿津浦進攻之敵,直撲德州,山東也岌岌可危;八方風雨,天地變色,使人對于戰事不敢作萬分的樂觀之想。
從戰略上說,山西為北戰場之大側面陣地;從地形上說,恒山在其東北,太行山在其東南,管涔山在其西北,呂梁山在其西南,層巒重疊,形勢完固,為晉省天然屏障。
自綏察不守,内長城一線拱手讓敵,晉北屏障全失。
十月初,敵以第五師團一部向五台山地一帶警戒,關東鈴木兵團由繁峙向崞縣前進,本間旅團由雁門向原平前進,另以一部由朔縣向甯武前進,企圖直下太原。
我為挽回危機,着眼于山西要地之确保;決定轉用平漢線兵力,十月三日,命衛立煌将軍統率四個半師,連夜由石家莊向太原以北地區集中,并以山西我軍堅守崞縣、原平,冀得延緩敵軍攻勢,作充裕之布防。
(十月三日,李服膺伏法;李系六十一軍軍長,為閻錫山将軍重要部屬之一;閻初令李率部馳援南口,李抗令未發。
敵軍迫晉北,進占天鎮,李竟不戰而逃;閻乃下令拿辦,判處死刑。
其時,晉軍殘餘疲憊,已失鬥志,李服膺伏法,晉綏将士,始稍畏懼,不敢後退。
)八日崞縣失守,原平告急,十日,原平又失守。
其時,我衛軍大部已集中于忻口及其以西地區;敵以坂垣指揮之第五師團及關東軍第一、第十二師團等部,約五萬餘人,于十月十三日,進攻我忻口陣地之南懷化高地。
我軍主力展開于龍王堂、界河鋪、大白水、南峪之線,而以忻口附近為陣地軸心,會合山西我軍,區分三個兵團,以劉茂恩将軍為右翼兵團,王靖國将軍為中央兵團,李默庵将軍為左翼兵團,激戰始于十三日,迄十八日,先後五日;我陣線穩固,且疊次出擊,殲敵三千餘人,造成華北各戰鬥中最有利之戰果。
郝軍長夢麟、劉師長家麒均于是役殉國。
我朱德将軍之部,出沒于雁門關、平型關、靈丘、廣靈、蔚縣一帶,斷絕敵軍後路,敵缺乏糧食彈藥,軍心已動搖,有後退模樣;卒以晉東局勢急變,功敗垂成,我軍乃于十一月二日晚間,自動向太原附近轉進。
在五台山雲中山麓的盆地上,隻有崞縣附近比較險要,敵軍取得崞縣,攻占原平,循同蒲公路直下忻口,太原便在掌握之中。
忻口位于盆地之内,在形勢上并無制勝的把握。
有一個日本士兵的日記上便說:“打到了忻口,再有兩天,徒步行軍,可以到太原了。
”他們預料忻口以南,不會遭遇什麼戰鬥了。
我軍卻在忻口予敵以最重大的打擊,可見地利不如人和。
當時,十九軍王靖國将軍之部(姜旅)堅守原平,阻滞敵軍南下;姜旅長亦遂殉難。
十一日晚間,忻口之線開始接觸,十三日戰事劇烈,大挫敵軍。
十四日,各路協同總攻,我機出動助戰,兩軍激戰于南槐花鎮,斃敵千餘,我師長李仙洲将軍中彈受傷,裹創再戰。
十五日以後三日中,我軍續取攻勢,敵以重炮、飛機、戰車協同攻擊,我郝軍長、劉師長雖先後陣亡,陣線終不為所動;其堅強奮勇的精神,與淞滬戰線南北媲美。
戰事緊張時,我八路軍配合着友軍正面禦防,發動了深入敵軍側後的全線襲擊。
一二九師夜襲陽明堡,火燒敵方的飛機,一一五師積極活動于靈丘、廣靈、涞源、阜平、曲陽、行唐之間,并更深入察哈爾和平漢線兩側,發動廣泛遊擊戰,克複冀西、察南十八個縣城,一二〇師進入晉西北,就在神池、甯武、朔縣一帶活動,
從戰略上說,山西為北戰場之大側面陣地;從地形上說,恒山在其東北,太行山在其東南,管涔山在其西北,呂梁山在其西南,層巒重疊,形勢完固,為晉省天然屏障。
自綏察不守,内長城一線拱手讓敵,晉北屏障全失。
十月初,敵以第五師團一部向五台山地一帶警戒,關東鈴木兵團由繁峙向崞縣前進,本間旅團由雁門向原平前進,另以一部由朔縣向甯武前進,企圖直下太原。
我為挽回危機,着眼于山西要地之确保;決定轉用平漢線兵力,十月三日,命衛立煌将軍統率四個半師,連夜由石家莊向太原以北地區集中,并以山西我軍堅守崞縣、原平,冀得延緩敵軍攻勢,作充裕之布防。
(十月三日,李服膺伏法;李系六十一軍軍長,為閻錫山将軍重要部屬之一;閻初令李率部馳援南口,李抗令未發。
敵軍迫晉北,進占天鎮,李竟不戰而逃;閻乃下令拿辦,判處死刑。
其時,晉軍殘餘疲憊,已失鬥志,李服膺伏法,晉綏将士,始稍畏懼,不敢後退。
)八日崞縣失守,原平告急,十日,原平又失守。
其時,我衛軍大部已集中于忻口及其以西地區;敵以坂垣指揮之第五師團及關東軍第一、第十二師團等部,約五萬餘人,于十月十三日,進攻我忻口陣地之南懷化高地。
我軍主力展開于龍王堂、界河鋪、大白水、南峪之線,而以忻口附近為陣地軸心,會合山西我軍,區分三個兵團,以劉茂恩将軍為右翼兵團,王靖國将軍為中央兵團,李默庵将軍為左翼兵團,激戰始于十三日,迄十八日,先後五日;我陣線穩固,且疊次出擊,殲敵三千餘人,造成華北各戰鬥中最有利之戰果。
郝軍長夢麟、劉師長家麒均于是役殉國。
我朱德将軍之部,出沒于雁門關、平型關、靈丘、廣靈、蔚縣一帶,斷絕敵軍後路,敵缺乏糧食彈藥,軍心已動搖,有後退模樣;卒以晉東局勢急變,功敗垂成,我軍乃于十一月二日晚間,自動向太原附近轉進。
在五台山雲中山麓的盆地上,隻有崞縣附近比較險要,敵軍取得崞縣,攻占原平,循同蒲公路直下忻口,太原便在掌握之中。
忻口位于盆地之内,在形勢上并無制勝的把握。
有一個日本士兵的日記上便說:“打到了忻口,再有兩天,徒步行軍,可以到太原了。
”他們預料忻口以南,不會遭遇什麼戰鬥了。
我軍卻在忻口予敵以最重大的打擊,可見地利不如人和。
當時,十九軍王靖國将軍之部(姜旅)堅守原平,阻滞敵軍南下;姜旅長亦遂殉難。
十一日晚間,忻口之線開始接觸,十三日戰事劇烈,大挫敵軍。
十四日,各路協同總攻,我機出動助戰,兩軍激戰于南槐花鎮,斃敵千餘,我師長李仙洲将軍中彈受傷,裹創再戰。
十五日以後三日中,我軍續取攻勢,敵以重炮、飛機、戰車協同攻擊,我郝軍長、劉師長雖先後陣亡,陣線終不為所動;其堅強奮勇的精神,與淞滬戰線南北媲美。
戰事緊張時,我八路軍配合着友軍正面禦防,發動了深入敵軍側後的全線襲擊。
一二九師夜襲陽明堡,火燒敵方的飛機,一一五師積極活動于靈丘、廣靈、涞源、阜平、曲陽、行唐之間,并更深入察哈爾和平漢線兩側,發動廣泛遊擊戰,克複冀西、察南十八個縣城,一二〇師進入晉西北,就在神池、甯武、朔縣一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