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三、華北防禦戰(上)

關燈
陰前進,企圖兩翼夾擊,同時一部由豐鎮向集甯前進,以一部向左雲、岱嶽前進,以保其側背安全。

    我軍為确保晉北要地,乃布防于平型關&mdash&mdash雁門關&mdash&mdash神池之線。

    敵自九月下旬完成攻擊準備後,以約一師團之兵力向平型關、團城口之線進攻,因受我兩方包圍夾擊,我突出之一部抗阻之;但時機已遲,敵遂由鐵角嶺直趨繁峙,我平型關正面守軍以退路被遮斷,乃于三十日夜分向五台山地代縣之線轉進了。

     我們應特别注意平型關戰鬥,這次抗戰中朱德将軍所部發揮遊擊戰鬥高度技術,第一回予敵以重創,敵即向蔡峪口潰退。

    敵因攻擊未能奏功,遂積極增加兵力,二十五日,援敵續至,又向平型關續行攻擊,迄二十九日,敵又以大部兵力由茹越口直沖鐵角嶺;我移調北樓口一線。

    造成勝利者系八路軍的一一五師(師長林彪将軍),九月中旬,該師主力趕到平型關以西大營鎮集結待機。

    平型關是山西和河北的接合部,敵人選中了這個薄弱的地方來進攻。

    那時,進攻平型關的敵人已經迫近靈丘了。

    于是就決定利用平型關險要,配合友軍在平型關的正面防禦;等到敵人仰攻平型關時,我軍就出敵不意,從側後予以猛烈的襲擊。

    二十三日夜間,師部就率領主力趕到離平型關三十餘裡的冉莊。

    從上寨到冉莊的路上,已可聽到隆隆的炮聲。

    二十四日,平型關方面不斷傳來時隐時現的炮聲,據當時情況判斷,敵人有于翌日大舉進攻的可能。

    二十五日,我軍以主力布置在由平型關到東河南鎮約十裡長的汽車路以南的山地一線上,同時派出一個隊伍迅速由南向北以隐蔽動作穿過汽車路,占領東河南鎮以北的一個高地,以便切斷敵人後路;派出另一個隊伍從關溝方向出去,以便接應友軍的出擊。

    天微明時,敵人進攻平型關的兵力布置隐約可見,這時從靈丘方向又開來了一個旅團,約四千人的兵力;前面是百餘輛汽車,緊接着是二百餘輛馬車,後面是少數騎兵,完全聯成一線,走入了我們伏擊圈内。

    師部攻擊的命令一下,我全線部隊即以居高臨下之勢向敵襲擊。

    因為在襲擊前,我們得到民衆協助,封鎖消息,秘密運動,所以這時的敵人,一點也料不到他們的面前便是我們的埋伏。

    戰鬥一開始,就進入了短兵肉搏;我軍全線展開猛烈突擊,十多裡長的山溝裡,全是手榴彈聲和喊殺聲。

    這時,敵人雖展開頑強的抵抗,但是有利的地形都被我軍占領了。

    敵人企圖奪取老爺廟以北我軍的高地,始終未能得手,所以整條山溝都在我軍控制之下。

    我軍從高地上向擠在夾溝馬路中的敵人猛力投彈,無論敵人如何頑抗,終于伏殲在我軍的沖擊襲下。

    敵人雖派了飛機營救,也挽救不了被圍敵軍的命運。

    經過幾乎整日的肉搏,平型關以東十裡以内的敵人全部殲滅。

    敵死亡三千多,毀汽車百輛,大車二百輛,擄獲野炮一門,機槍廿多挺,步槍一千多枝,馬五十多匹。

    闆垣師團第一次在中國戰場上碰到了勁敵。

    這一次的勝利,鼓舞了全國人心,相信利用遊擊戰術,可以制敵于死地的了。

     (注)毛澤東氏答英記者勃脫蘭問:“我們并不懷疑用一部分防禦力量去作直接正面攻擊,這自然是必要的。

    但我們這自己的主力是用在敵人的兩翼,完成側面和包抄運動,要在獨立自主地去攻擊敵人。

    隻有用這樣的戰術,我們可以保存我們自己的力量,并且能摧毀那些分散的各單位的敵人力量。

    不僅如此,兵力用在敵人後面還特别有利,因為他們能摧毀敵人的根據地及交通線。

    即使和敵人直接正面作戰的那些軍隊,也不應該采取一種單純防禦的&lsquo被攻&rsquo戰略,而應當盡量利用地利來反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