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扉語
關燈
小
中
大
這是一部戰争的記錄。
一九三四年五月間,日本名将東鄉平八郎在東京逝世,他在死前不久,曾對一個知心朋友說: 熱心于戰争的人,不懂得戰争。
凡是經驗過戰争的恐怖,而仍愛戰争者,簡直就不是人類。
無論什麼方法都要比戰争好,我們必須以任何代價來避免戰争,除非在民族生存受到危害的時候。
我是恨極了戰争。
那時已是“九·一八”事變後的第三年,他眼見那些熱心戰争的人,并不懂得戰争;他恨極了“簡直就不是人類”的愛戰者。
但愛戰者所導演的侵略戰争終于到來了;他所生長的土地,國家與民族生命,也給戰争毀掉了。
這部記錄正是他所做沉痛的遺言的注釋。
日本軍閥,都是好大喜功的,他們要征服滿洲,由是而征服中國,而征服東亞;他們把這次戰争,稱之為“聖戰”,稱之為“大東亞戰争”。
太平洋戰争的第二年,他們聲言要把太平洋變成日本的内海;他們以為有了刀和劍,就可以為所欲為,而且他們要坐在刀劍上。
日軍進攻華北之初,他們隻準備動員三個師團,以一個月的期間,來結束戰争。
後來,戰事蔓延到華中,他們又以為五師團到七師團的兵力進攻到蕪湖、南京便可以結束,時間也不會超過三個月。
後來,他們以為到了武漢,戰争一定結束了,然而,戰争卻長期化了,日軍畢竟陷入中國的泥淖中了。
一九四一年五月,日閥正在準備對西南太平洋的進攻。
那時,杉山元任參謀總長,有一天,日皇召見他,問道:“假若日美戰事發生了,陸軍方面,确信若幹期間可以結束戰争?”杉山答道:“單就南洋方面來說,打算三個月左右,可以結束。
”日皇随即反诘道:“汝為中日事變當時之陸相,餘尚憶及汝在當年告餘:&lsquo事變一個月左右可以結束&rsquo,現在豈非遷延四年之久,尚不能結束乎?”杉山惶悚自辯道:“中國,利用其廣大之大後方,日本乃不能依照預定計劃作戰,戰事因此遷延未結。
”日皇乃聲色俱厲道:“若說中國的後方地區廣大,太平洋豈不是更廣更大?如何汝又确信三個月可以結束?”杉山語塞,唯唯不能置一詞。
杉山一時的惶悚,并未打消他們的侵略野心,太平洋戰争依然如期上演;而且東條首相依舊幻想德軍一年中可以擊敗英國,美國便無力作戰,日本穩可以囊括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地,收獲豐富的戰果。
這個荒誕的美夢,終于破滅了;一群冒失愚昧不懂得戰争的好戰者,瘋狂地追求着勝利,摸向黑阱中去了! 日本敗潰的結局是悲慘的:一夜之中,失去了和本土一樣廣闊的土地,解除了六百萬士兵的武裝,喪失了所有的艦隊、潛艇和飛機,世界至尊無上的天皇被統治于麥克阿瑟元帥的權力之下;一個世界第一等強國,隕星似的從天空墜落了。
這都是日本軍閥種的因造的孽,自食苦果。
我們記得柏拉圖《理想國》中有過這樣一段故事,那故事說是有一個傳達使者,他召集了許多幽靈,對他們說:“過路的衆魂,你們将開始一個新的途程;你們的命運,由你們自己選擇,但一經選擇了,命運既已決定,不能更改的了。
&hellip&hellip各人的選擇,由各人自己負責,神明是無關的。
”這時候,使者便在衆魂面前擲下許多包裹,每一包之中藏有一個命運。
每個靈魂,可在其中撿取自己所希冀的一個。
輪着第一個有選擇權的人,他熱忱地上前,端詳着一堆可觀的暴力,他貪心地冒失地拿着就帶走了。
随後,當他把那隻袋搜羅到底時,才發現他的命運注定要殺死自己的孩子,并要犯其他大罪。
于是他連哭帶怨指責神明,指責一切,什麼都被詛咒了;這個冒失的幽靈,便是日本軍閥的寫照! 從戰争記錄中,我們看明白了現代戰争的意義。
現代戰争是一個“總體性戰争”。
總體性戰争,一面是經濟戰,也是工業效能的戰争。
(全國生産,供戰争之用,雖則戰争行動本身并不拿出原料來進行,也不把工廠拿出來作戰,而是拿出高度完備的特殊構造的戰争機器,以特殊有訓練的戰鬥員來操縱。
工業與人力的軍事化的程度,便是戰鬥力的一部分。
)以一國經濟力與人力的總和來作戰;另一方面,則是一種政治戰(總體戰對人民的要求增多,若不得民衆誠心擁護,則不能為民衆所忍受;現代的戰争,必須是屬于人民的戰争)。
對于這次戰争性質的任何錯誤估計,以及對于政治與物質的警覺性的任何一點的認識不夠,都會演變成緻命創痕;緻命的創痕,是無法補救的。
法國的潰敗,日本的終于敗北,以及希特勒的覆滅,别無他因,便是對于戰争性質估計錯誤,對于政治與物質的警覺性認識不夠之故。
中日戰争的第六年,日本國内湧起了
一九三四年五月間,日本名将東鄉平八郎在東京逝世,他在死前不久,曾對一個知心朋友說: 熱心于戰争的人,不懂得戰争。
凡是經驗過戰争的恐怖,而仍愛戰争者,簡直就不是人類。
無論什麼方法都要比戰争好,我們必須以任何代價來避免戰争,除非在民族生存受到危害的時候。
我是恨極了戰争。
那時已是“九·一八”事變後的第三年,他眼見那些熱心戰争的人,并不懂得戰争;他恨極了“簡直就不是人類”的愛戰者。
但愛戰者所導演的侵略戰争終于到來了;他所生長的土地,國家與民族生命,也給戰争毀掉了。
這部記錄正是他所做沉痛的遺言的注釋。
日本軍閥,都是好大喜功的,他們要征服滿洲,由是而征服中國,而征服東亞;他們把這次戰争,稱之為“聖戰”,稱之為“大東亞戰争”。
太平洋戰争的第二年,他們聲言要把太平洋變成日本的内海;他們以為有了刀和劍,就可以為所欲為,而且他們要坐在刀劍上。
日軍進攻華北之初,他們隻準備動員三個師團,以一個月的期間,來結束戰争。
後來,戰事蔓延到華中,他們又以為五師團到七師團的兵力進攻到蕪湖、南京便可以結束,時間也不會超過三個月。
後來,他們以為到了武漢,戰争一定結束了,然而,戰争卻長期化了,日軍畢竟陷入中國的泥淖中了。
一九四一年五月,日閥正在準備對西南太平洋的進攻。
那時,杉山元任參謀總長,有一天,日皇召見他,問道:“假若日美戰事發生了,陸軍方面,确信若幹期間可以結束戰争?”杉山答道:“單就南洋方面來說,打算三個月左右,可以結束。
”日皇随即反诘道:“汝為中日事變當時之陸相,餘尚憶及汝在當年告餘:&lsquo事變一個月左右可以結束&rsquo,現在豈非遷延四年之久,尚不能結束乎?”杉山惶悚自辯道:“中國,利用其廣大之大後方,日本乃不能依照預定計劃作戰,戰事因此遷延未結。
”日皇乃聲色俱厲道:“若說中國的後方地區廣大,太平洋豈不是更廣更大?如何汝又确信三個月可以結束?”杉山語塞,唯唯不能置一詞。
杉山一時的惶悚,并未打消他們的侵略野心,太平洋戰争依然如期上演;而且東條首相依舊幻想德軍一年中可以擊敗英國,美國便無力作戰,日本穩可以囊括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地,收獲豐富的戰果。
這個荒誕的美夢,終于破滅了;一群冒失愚昧不懂得戰争的好戰者,瘋狂地追求着勝利,摸向黑阱中去了! 日本敗潰的結局是悲慘的:一夜之中,失去了和本土一樣廣闊的土地,解除了六百萬士兵的武裝,喪失了所有的艦隊、潛艇和飛機,世界至尊無上的天皇被統治于麥克阿瑟元帥的權力之下;一個世界第一等強國,隕星似的從天空墜落了。
這都是日本軍閥種的因造的孽,自食苦果。
我們記得柏拉圖《理想國》中有過這樣一段故事,那故事說是有一個傳達使者,他召集了許多幽靈,對他們說:“過路的衆魂,你們将開始一個新的途程;你們的命運,由你們自己選擇,但一經選擇了,命運既已決定,不能更改的了。
&hellip&hellip各人的選擇,由各人自己負責,神明是無關的。
”這時候,使者便在衆魂面前擲下許多包裹,每一包之中藏有一個命運。
每個靈魂,可在其中撿取自己所希冀的一個。
輪着第一個有選擇權的人,他熱忱地上前,端詳着一堆可觀的暴力,他貪心地冒失地拿着就帶走了。
随後,當他把那隻袋搜羅到底時,才發現他的命運注定要殺死自己的孩子,并要犯其他大罪。
于是他連哭帶怨指責神明,指責一切,什麼都被詛咒了;這個冒失的幽靈,便是日本軍閥的寫照! 從戰争記錄中,我們看明白了現代戰争的意義。
現代戰争是一個“總體性戰争”。
總體性戰争,一面是經濟戰,也是工業效能的戰争。
(全國生産,供戰争之用,雖則戰争行動本身并不拿出原料來進行,也不把工廠拿出來作戰,而是拿出高度完備的特殊構造的戰争機器,以特殊有訓練的戰鬥員來操縱。
工業與人力的軍事化的程度,便是戰鬥力的一部分。
)以一國經濟力與人力的總和來作戰;另一方面,則是一種政治戰(總體戰對人民的要求增多,若不得民衆誠心擁護,則不能為民衆所忍受;現代的戰争,必須是屬于人民的戰争)。
對于這次戰争性質的任何錯誤估計,以及對于政治與物質的警覺性的任何一點的認識不夠,都會演變成緻命創痕;緻命的創痕,是無法補救的。
法國的潰敗,日本的終于敗北,以及希特勒的覆滅,别無他因,便是對于戰争性質估計錯誤,對于政治與物質的警覺性認識不夠之故。
中日戰争的第六年,日本國内湧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