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赴任湖州

關燈
責任輕一些,事務也不那麼繁重。

    且喜知湖州事的胡宿(字武平常州人)也是一位有名的詩人。

    歐陽修在送行詩上不曾說過嗎:“吳興太守詩亦好,往奏玉琯和鹹英。

    ”歐陽修在送别堯臣那年,又有《送胡學士知湖州》詩,說起“武平天下才,四十滞鉛椠。

    忽乘使君舟,歸榜不可纜。

    都門春漸動,柳色綠将暗。

    挂帆千裡風,水闊江滟滟。

    &hellip&hellip”胡宿出京雖比堯臣略早,但是到任已在慶曆二年,正和堯臣同時。

    堯臣和胡宿處得很好,他們常時共同懷念汴京的友好。

    九月十五的晚間,他們同在北樓瞭望三萬六千頃的太湖,這次以後,他們又曾同遊餘山。

     餘山在湖州城東十八裡,兩峰對峙,中間隔一條小溪,溪東曰東餘山,溪西曰西餘山。

    西餘山新建了一座甯化寺,慶曆二年十一月,堯臣陪同胡宿遊西餘山,事後胡宿有一篇《題湖州西餘山甯化寺弄雲亭記》: &hellip&hellip慶曆壬午,餘假守在霅,客有詫茲山之勝者始欲一往,仲冬乘雪初霁,晏溫少寒,因與治中諸僚暨一二禅老刺舟而造焉。

    履莓苔、扪蘿茑,凡三休甫達于上方,蔭長松、坐磐石,躊躇四顧,有倏然遐舉之想。

    &hellip&hellip &mdash&mdash《溫恭集》卷三十五 堯臣是“治中諸僚”的一位,他有《冬日陪胡武平遊西餘精舍》詩: 侵晨霜氣嚴,溪口冰已合。

     烏榜将進遲,寒篙旋摧拉。

     遙看松竹深,雪崖藏山衲。

     登臨興都盡,薄暮還清霅。

     &mdash&mdash《宛陵文集》卷九 他們在湖州唱和詩不少,直到慶曆三年八月,胡宿的母親去世,他才離開湖州,回籍守制。

    胡宿在湖州兩年中,築石塘一百多裡,解除了湖州水旱的威脅,後人稱為胡公塘。

    在他臨去的時候,堯臣有《送胡武平》一首,突出地提起築塘的工程: 來見江南昏,使君詠汀蘋。

    再看蘋葉老,汀畔送歸人。

    人歸多慕戀,遺惠在茲民。

    始時繞郊郭,水不通蹄輪。

    公來作新塘,直抵吳松垠。

    新塘建輿梁,濟越脫辀仁。

    言度新塘去,随迹如魚鱗。

    從今新塘樹,便與蔽芾均。

    我雖備僚屬,筆舌敢妄陳。

    因行錄所美,願與國風振。

     &mdash&mdash《宛陵文集》卷九 仁宗慶曆四年甲申(1044)四十三歲 堯臣的内侄謝景溫,中進士以後,慶曆四年為江東轉運判官,曾約堯臣到青龍江。

    青龍江在現在上海市青浦區,是當時海上船舶出入的港口,堯臣去的時候,漁民正在拖着鲸魚入港,進行宰割。

     青龍海上觀潮 百川倒蹙水欲裂,不久卻回如鼻吸。

    老魚無守随上下,閣向滄洲空怨泣。

    推鱗伐肉轉千艘,骨節專車無大及。

    幾年養此膏血軀,一旦翻為漁者給。

    無情之水誰可憑,将作尋常自出入。

    何時更看弄潮兒,頭戴火盆來就濕。

     &mdash&mdash《宛陵文集》卷十 在湖州兩年了,眼看又要調任,堯臣在和景溫痛飲以後,把滿腹牢騷向詩中傾吐: 共君相别三四年,岩岩瘦骨還依然。

    唯髭比舊多且黑,學術久已不可肩。

    嗟餘老大無所用,白發冉冉将侵颠。

    文章自是與時背,妻餓兒啼無一錢。

    幸得詩書銷白日,豈顧富貴摩青天。

    而今飲酒亦複少,未及再酌腸如煎。

    前夕與君歡且飲,飲才數盞我已眠。

    雞鳴犬吠似聒耳,舉頭屋室皆左旋。

    起來整巾不稱意,挂帆直走滄海邊。

    便欲騎鲸去萬裡,列缺不借霹靂鞭。

    氣沮心衰便欲睡,夢魂先到萍渚前。

    與君無複更留醉,醉死誰能如谪仙。

     &mdash&mdash《宛陵文集》卷十《回自青龍呈謝師直》 堯臣在湖州看到牡丹,但是他的行期已定,所以在《牡丹》詩裡說: &hellip&hellip明年更開餘已去,風雨摧殘可奈何。

     &mdash&mdash同前 在三四月的當中,他偕同眷屬,從湖州回宣城,沒有耽擱多久,他又回汴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