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赴任湖州
關燈
小
中
大
春酣酣。
吾交豪俊天下選,誰得衆美如君兼。
詩工镵刻露天骨,将論縱橫輕玉钤。
遺篇最愛孫武說,往往曹杜遭夷芟。
關西幕府不能辟,隴山敗将死可慚。
嗟餘身賤不敢薦,四十白發猶青衫。
吳興太守詩亦好,往奏玉琯和英鹹。
杯行到手莫辭醉,明日舉棹天東南。
&mdash&mdash《歐陽文忠公集》卷一 從這首詩裡我們可以看到範仲淹和梅堯臣之間的矛盾從哪裡來的。
也可以看到為什麼仲淹辟歐陽修為掌書記,但是最終收到歐陽修的拒絕。
歐陽修所說的“山川草莽,挺特知義慷慨自重之士”,絕不是漫無所指的。
堯臣也有一首,題為《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新霜未落汴水淺,輕舸惟恐東下遲。
繞城借得老病馬,一步一跛飲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頻增嘻。
便步髯奴呼子履,又令開席羅酒卮。
逡巡陳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烹雞庖兔下箸美,盤實飣餖栗與梨。
蕭蕭細雨作寒色,厭厭盡醉安可辭。
門前有客莫許報,我方劇飲冠帻欹。
文章或論到淵奧,輕重曾不遺毫厘。
間以辨谑每絕倒,豈顧明日無晨炊。
六街禁夜猶未去,童仆竊訝吾侪癡。
談兵究弊又何益,萬口不謂儒者知。
酒酣耳熱試發洩,二子尚乃驚我為。
露才揚己古來惡,卷舌噤口南方馳。
江湖秋老鳜鲈熟,歸奉甘旨誠其宜。
但願音塵寄鳥翼,慎勿卻效兒女悲。
&mdash&mdash《宛陵文集》卷八 歐陽修朗誦着“談兵究弊又何益,萬口不謂儒者知”,真感到有些唏噓欲絕。
他一邊吟味自己“嗟餘身賤不敢薦”一句,看看堯臣高高的個兒,滿頭白發,一領青衫,入宦十多年,到今隻是一個不第的秀才,在封建社會裡,這是一幅何等失意的圖畫。
堯臣出京的時候,汴水正在枯涸中,船不能進。
汴水實際上是一條渠道,上流的黃河,從此流向東南,橫貫淮南東西兩路,直達大運河,是宋代聯系東南的大動脈。
因為河水漲落無常,汴水無法保持一定的流量,加以河沙沉澱,更形成渠道的阻塞。
堯臣想起洛陽舊交的富弼,十年以前的書生,現在官為知谏院,對于國家大事,是一位看得到、說得出,而且擔得起的人物。
堯臣寄富弼一首詩: 汴水鬥減舟不能進因寄彥國舍人 朝落幾寸水,暮添幾寸沙。
深灘鳌背出,淺浪龍鱗斜。
秋風忽又惡,越舫嗟初閣。
坐想掖垣人,猶如在寥廓。
&mdash&mdash同前 那一年宋祁知壽州,堯臣過壽州時,有《望仙亭》詩。
宋祁的哥哥宋庠知揚州,堯臣路過揚州,宋庠送給他白鵝,堯臣有《過揚州參政宋谏議遺白鵝》詩。
從揚州過江,有《金山寺》詩,詩序極精煉,是散文中的佳作: 金山寺并序 昔嘗聞謝紫微言金山之勝,峰壑攢水上,秀拔殊衆山,環以台殿,高下随勢,向使善工摹畫,不能盡其美。
初恨未遊,赴官吳興,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獨行江際,始見故所聞金山者,與謝公之說無異也。
因借小舟以往,乃陟回閣,上上方,曆絕頂以問山阿,危亭曲軒,窮極山水之趣。
一草一木,雖未萼發,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愛。
東小峰謂之鹘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歲生雛,羽翮既成,與之縱飛,迷而後返,有年矣。
惡禽猛獸不敢來茲以搏魚鳥,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為食,可義也夫。
薄暮返舟,寺僧乞詩,強為之句以應其請。
偶然而來,不得仿佛,敢與前賢名迹耶。
吳客獨來後,楚桡歸夕曛。
山形無地接,寺界與波分。
巢鹘甯窺物,馴鷗自作群。
老僧忘歲月,石上看江雲。
&mdash&mdash同前 這時金山孤立江上,還沒有和長江南岸接在一處,因此“山形無地接”一聯,成為寫金山的名句。
從金山過江是潤州,即現代的鎮江。
在這裡他遇到裴煜(字如晦),刁約(字經臣),都是堯臣的好友,刁約後來還成為他的親戚。
慶曆二年三月間,堯臣到達湖州監鹽稅任上,稅官究竟和州縣官不同,
吾交豪俊天下選,誰得衆美如君兼。
詩工镵刻露天骨,将論縱橫輕玉钤。
遺篇最愛孫武說,往往曹杜遭夷芟。
關西幕府不能辟,隴山敗将死可慚。
嗟餘身賤不敢薦,四十白發猶青衫。
吳興太守詩亦好,往奏玉琯和英鹹。
杯行到手莫辭醉,明日舉棹天東南。
&mdash&mdash《歐陽文忠公集》卷一 從這首詩裡我們可以看到範仲淹和梅堯臣之間的矛盾從哪裡來的。
也可以看到為什麼仲淹辟歐陽修為掌書記,但是最終收到歐陽修的拒絕。
歐陽修所說的“山川草莽,挺特知義慷慨自重之士”,絕不是漫無所指的。
堯臣也有一首,題為《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新霜未落汴水淺,輕舸惟恐東下遲。
繞城借得老病馬,一步一跛飲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頻增嘻。
便步髯奴呼子履,又令開席羅酒卮。
逡巡陳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烹雞庖兔下箸美,盤實飣餖栗與梨。
蕭蕭細雨作寒色,厭厭盡醉安可辭。
門前有客莫許報,我方劇飲冠帻欹。
文章或論到淵奧,輕重曾不遺毫厘。
間以辨谑每絕倒,豈顧明日無晨炊。
六街禁夜猶未去,童仆竊訝吾侪癡。
談兵究弊又何益,萬口不謂儒者知。
酒酣耳熱試發洩,二子尚乃驚我為。
露才揚己古來惡,卷舌噤口南方馳。
江湖秋老鳜鲈熟,歸奉甘旨誠其宜。
但願音塵寄鳥翼,慎勿卻效兒女悲。
&mdash&mdash《宛陵文集》卷八 歐陽修朗誦着“談兵究弊又何益,萬口不謂儒者知”,真感到有些唏噓欲絕。
他一邊吟味自己“嗟餘身賤不敢薦”一句,看看堯臣高高的個兒,滿頭白發,一領青衫,入宦十多年,到今隻是一個不第的秀才,在封建社會裡,這是一幅何等失意的圖畫。
堯臣出京的時候,汴水正在枯涸中,船不能進。
汴水實際上是一條渠道,上流的黃河,從此流向東南,橫貫淮南東西兩路,直達大運河,是宋代聯系東南的大動脈。
因為河水漲落無常,汴水無法保持一定的流量,加以河沙沉澱,更形成渠道的阻塞。
堯臣想起洛陽舊交的富弼,十年以前的書生,現在官為知谏院,對于國家大事,是一位看得到、說得出,而且擔得起的人物。
堯臣寄富弼一首詩: 汴水鬥減舟不能進因寄彥國舍人 朝落幾寸水,暮添幾寸沙。
深灘鳌背出,淺浪龍鱗斜。
秋風忽又惡,越舫嗟初閣。
坐想掖垣人,猶如在寥廓。
&mdash&mdash同前 那一年宋祁知壽州,堯臣過壽州時,有《望仙亭》詩。
宋祁的哥哥宋庠知揚州,堯臣路過揚州,宋庠送給他白鵝,堯臣有《過揚州參政宋谏議遺白鵝》詩。
從揚州過江,有《金山寺》詩,詩序極精煉,是散文中的佳作: 金山寺并序 昔嘗聞謝紫微言金山之勝,峰壑攢水上,秀拔殊衆山,環以台殿,高下随勢,向使善工摹畫,不能盡其美。
初恨未遊,赴官吳興,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獨行江際,始見故所聞金山者,與謝公之說無異也。
因借小舟以往,乃陟回閣,上上方,曆絕頂以問山阿,危亭曲軒,窮極山水之趣。
一草一木,雖未萼發,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愛。
東小峰謂之鹘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歲生雛,羽翮既成,與之縱飛,迷而後返,有年矣。
惡禽猛獸不敢來茲以搏魚鳥,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為食,可義也夫。
薄暮返舟,寺僧乞詩,強為之句以應其請。
偶然而來,不得仿佛,敢與前賢名迹耶。
吳客獨來後,楚桡歸夕曛。
山形無地接,寺界與波分。
巢鹘甯窺物,馴鷗自作群。
老僧忘歲月,石上看江雲。
&mdash&mdash同前 這時金山孤立江上,還沒有和長江南岸接在一處,因此“山形無地接”一聯,成為寫金山的名句。
從金山過江是潤州,即現代的鎮江。
在這裡他遇到裴煜(字如晦),刁約(字經臣),都是堯臣的好友,刁約後來還成為他的親戚。
慶曆二年三月間,堯臣到達湖州監鹽稅任上,稅官究竟和州縣官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