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一枚銀元值千億
關燈
小
中
大
屢肇戰端南京屠殺
日本軍票嫁禍中國
南京暴行鐵證如山
軍人霸權野心狂妄
抗戰初期五洋獨秀
物價飛漲法币貶值
買地漏風費盡口舌
興建新廈謠诼頻傳
币制動搖比數驚人
世亂如麻紙比币貴
搗亂毒計抛售銀元
銀元時代從此結束
民國時期,上海,中央造币廠
這是本書的結尾。
本來銀元已經絕迹,到後來币制崩潰之時,銀元又出現了,而且身價大增,不同往昔,所以這段文字亦是銀元時代的真正結束。
屢肇戰端南京屠殺 我寫本文,是從我本人所身曆的情況着筆,關于内地抗戰的情況,我是了解得不詳細的。
本來中日的一場戰争,可以說開始于“九一八”沈陽失陷,到“七七”盧溝橋事變,華北五省都給日本人侵占了。
中國人的觀察,日本人侵占了我們這許多土地,一定要經過消化工作,才會影響到華中,所以大部分人都想從此可以得到一個苟安的時期,還有好多時期可以拖延,但是日本人卻貪得無厭,得寸進尺,咄咄逼人,一下子就到華中來繼續滋生事端。
日本人對世界的宣傳,總是說中國人先發生某項事件,迫得他們不得不采取軍事行動,分别地區訂立條約。
譬如七七事變的起因,他們說是日軍有一匹軍馬,被中國軍隊拉了去,于是開始轟炸宛平縣,其實是否有軍馬失蹤,也無從查考。
上海“一·二八”事件發生,日本人說是三友實業社職工埋葬了他們一個從軍和尚。
這些事情,算他都是真的,也該協商解決,不至于會掀起一場大戰。
而戰争結果,必然是威脅中國簽訂一個協定,如塘沽協定、淞滬協定之類,根據這些協定,就大大地擴展他們侵略性的軍事勢力。
日本人對南京方面發出的威脅,當時有一種騰傳衆口的論調,說是:“三天可以占據南京,七天可以征服整個中國。
”這種論調,當然是宣傳性質。
但是很多“恐日病”的人,認為有此可能。
他們在南京制造事件,仍是一套老手法。
一天,宣布日本領事館副領事“藏本”失蹤了,在國際上他們宣稱這又是中國人的排日行為。
藏本确有其人,而且也料不到第五天時,藏本卻靜悄悄地從一個山洞中爬出來,覓取食物。
中國人的警覺性很高,一下子就認出他是日本人,于是由郊外的一個派出所,派了幾名警察把藏本送到警察總局,錄取他的口供。
藏本承認他是故意失蹤,而且原本要自殺來報國的,但是他到了一個山洞之中,懷念家人,下不了這個決心,又因為饑餓難忍,所以出來覓取食物。
這份口供,當時曾制版送刊各報,外交部派員把藏本送交日方。
這一下子,日本人大丢其臉,名為“藏本事件”。
一時南京民心就安定下來,連上海的市民都松了一口氣。
安定了一個時期,日本人的花樣又來了,他們在上海,不是說日本軍人被殺,就說日本居留中國的僑民被辱,又将大批軍人由日本輪船運送來滬。
這一次,政府有了準備。
第一是銀元收盡,法币的币制改革已成功,不怕他們搗亂金融;第二是訓練成功的新兵,一師一師地準備上陣,于是反其道而行之,态度堅強。
向來日本人逢到中國方面硬了,他們就軟了下來;中國一軟,他們就強硬起來。
所以在這個緊張關頭,政府對淞滬協定也顧不得了,隻有把正規軍調到上海四郊閘北和吳淞,意欲以武力來作為談判的後盾。
軍人們個個想向日本軍隊作戰,人人興奮,都抱有同仇敵忾之心,所以軍隊一到了上海,還沒有多時,戰争就爆發了。
“八一三”一戰,把日本人三天占領南京的美夢完全打破,而且暴露出許多敗迹,戰了好久,總是不能取勝,經過重重困難,才打到南京。
這一回日本人憤怒極了,所以一占領了南京,就實行大屠殺。
這個時節,德國大使陶德曼出面調停,于是把戰争停頓下來,中國政府得到了這個喘息時間,就部署好了第二道防線及第三道防線,這樣打起來,日方就泥足深陷了。
我們上海人,在“八一三”作戰時,興奮得了不得,上海租界成為後方的供應站,軍方要什麼,民衆就供應什麼,直到日軍攻破了第一道防線之後,民氣就消沉下來。
當時日軍對英美法三國的态度,還是保持着相當的尊重,英法兩租界是不來騷擾的。
中國方面的抗日人員,還可以自由搭乘洋商輪船,逃難到香港,有些還可以從香港回上海來做工作。
租界上的海關照常辦公,“關餘”按時撥交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這些銀行也照常辦公,市民仍舊使用法币,法币的價值一些也沒有變動。
1941 年12月8日,太平洋戰争爆發,大批日軍乘卡車從四川路橋進占公共租界蘇州河以南地區 向來日本人每占領到一處,就發出一種軍票,但是軍票的使用十分困難,大家不接受。
就連為虎作伥的漢奸,也不敢把軍票拿出來使用,所以日本軍方不得不要求各家日本銀行,把舊時所存儲的中國法币拿出來使用。
這些情況,一直維持到太平洋戰争爆發之時。
日本軍票嫁禍中國 日本軍隊最初的計劃,占領了一個地方,就使用軍票收購當地的食糧和一切物資。
但是這個計劃,大體上是失敗的,因為軍票是日本軍部所印行的,與日本本國的日元是不相聯系的,顯然他們是準備把這種軍票嫁禍于中國老百姓頭上,将來這筆糊塗賬與日本金融界毫無關系。
盡管日本軍地方越占越大,但是中國老百姓都有一個普遍深刻的印象,認為日本人泥足越陷越深,“最後勝利必屬于我”,所以對軍票的使用,用盡一切方法來推诿。
軍票的應用範圍極小,隻有一些附逆的漢奸,組織地方維持會,為了奉承日本軍人起見,勉勉強強把軍票接受下來。
這些漢奸,初期全是些無智無識的地痞流氓以及失意的土豪劣紳,他們雖然用盡方法,狐假虎威地大力推行軍票,但終于推來推去推不開。
再深刻地講一句,這些地痞劣紳逢迎日軍,也無非想弄些錢,然而拿到的全是軍票,以軍票來換法币,到處都沒有人要,所以他們内心非常痛苦,知道軍票的前途将來是會一文不值。
日軍進展得很快,每占據一個地方,就要組織一個地方維持會,也算了卻一件心事。
大批的軍隊,本來想以戰養戰,一切開支以軍票來支付,但是這隻是一種理想,他們也沒有時間來做推行的工作。
所以日本人所用的軍用物資,都要由日本軍艦運來,在當地是接濟不了的。
又有一個原因,日本人打進一個城市,隻留少數士兵維持城市的治安,一切民間事情都假手于漢奸,但是糧食在城市間儲存不多,要到四鄉去搜羅,軍票是行不通的,不論城市鄉郊,要買大量糧食和蔬菜,還是要靠中國的老法币。
中國的老法币,日本人手上所有的隻限于上海幾家日本銀行的存儲,日軍一路打出去,一路需要老法币來使用,顯然他們所占領的地區隻限于城市,一出了城,軍票就一點也買不到東西。
中國人漸漸地看穿了日本人的情形,他們的軍事隻占據了幾個“點”和“線”,所謂點就是城市,所謂線就是交通線,越出了點和線,他們就沒有力量了。
日本散兵一出城市,動辄會不明不白地死掉,因此他們在點線之外的地區,去都不敢去。
點線之外的地方,稱為“遊擊區”,由地方的團隊維持治安,當然壞人數量占得多,所以良好的遊擊區比較少,而壞人占據遊擊區比較多,在中國軍政撤退之後,就成為他們胡天胡地的世界,這些地區還是相信老法币,軍票是一張也用不掉的。
我住在租界上,租界上初時日本人絕不幹涉任何事,所以上海稱為“孤島”,有英法兩租界的當局維持治安,再出動萬國商團來作為警備隊,市面不但不見蕭條,反而繁榮了數倍。
那時我們使用的紙币,仍然是清一色的老法币。
我有許多學生,有些從閘北逃出來,有些從外埠逃來。
有一次在談話中,某一學生問我有沒有見到過軍票。
他說後就拿出一張一元面額的軍票,這是我第一次看見軍票。
南京暴行鐵證如山 有一天,攝影畫報的主持人林澤蒼趕來,匆匆忙忙地對我說:“我現在要買三百元軍票,你有沒有辦法?”我當即拒絕他說:“這事我一無辦法,還是另請高明。
”林澤蒼說:“事情很緊要,非要辦到三百元軍票不可。
”于是他就在我家中打了十幾個電話給他的朋友,恰巧有一個朋友來自蘇州淪陷區,有的是軍票,于是林澤蒼才如願以償。
我在閑談之中,問林澤蒼:“你為什麼急急要三百元軍票呢?”他說:“有一個朋友,在虹口開照相館,中日大戰初期,各行店鋪都已停業,唯有照相館的生意好得出奇,都是日本軍人來光顧的;日本軍人有一種怪癖,他們強奸婦女,明明是一件不可告人的醜事,但仍要拍一張照片,而且要把婦女的面貌衣衫都拍進去,這種照片,一天要沖印幾百張,所以生意好得很。
沖印的材料和紙張,都由日本軍方供給,但日本人也有舞弊的,有一個日本人說:&lsquo你如給我三百元軍票的話,我就額外配給你一些沖曬的紙張,是不在配給範圍之内的私人行動。
&rsquo”這位老闆就和林澤蒼說:“現在南京大屠殺,奸淫的底片成千成萬地交到,可是印的曬紙有記錄,一張都不許偷印,你如果能替我籌到三百元軍票,我就可以買到那日本人的走私曬紙,多印兩套,一套給你,一套歸我。
” 林澤蒼認為這些照片,是日本軍人作惡的鐵證,不但有新聞價值,而且公諸全世界,還有意外的作用。
所以他要急急地籌備這筆數目,準備帶到虹口去。
(按:那時節出入虹口,經過日軍崗位,要鞠躬緻敬,手上拿的東西要公開來給日軍檢查,但是攝影的曬紙一見光就會走光失效,即使租界有曬紙可買,也過不了關,所以隻能用軍票在虹口當地秘密收買。
) 過了十幾天,關于日軍在南京奸殺的照片,已全部印出,不知用什麼方式運出虹口,遞給林澤蒼,澤蒼偷偷地給我看了一下。
這類照片共有一百多張,一類是成排老百姓和中國軍人被槍殺的情況,最多的一類是強奸婦女的照片,各式各樣,奸淫鏡頭,看了令人發指。
這一批照片,林澤蒼選出四種,又翻成底片,賣給外國駐滬的新聞記者,得到酬金法币四百元。
這四張照片,後來全世界報紙都發表出來,由于形象醜惡,此處恕不發表。
後來大批照片如何下落,我也不知道了。
(按:一九五三年時,日本人對于中日之戰,出版了好多推究他們早期在華作戰未能成
本來銀元已經絕迹,到後來币制崩潰之時,銀元又出現了,而且身價大增,不同往昔,所以這段文字亦是銀元時代的真正結束。
屢肇戰端南京屠殺 我寫本文,是從我本人所身曆的情況着筆,關于内地抗戰的情況,我是了解得不詳細的。
本來中日的一場戰争,可以說開始于“九一八”沈陽失陷,到“七七”盧溝橋事變,華北五省都給日本人侵占了。
中國人的觀察,日本人侵占了我們這許多土地,一定要經過消化工作,才會影響到華中,所以大部分人都想從此可以得到一個苟安的時期,還有好多時期可以拖延,但是日本人卻貪得無厭,得寸進尺,咄咄逼人,一下子就到華中來繼續滋生事端。
日本人對世界的宣傳,總是說中國人先發生某項事件,迫得他們不得不采取軍事行動,分别地區訂立條約。
譬如七七事變的起因,他們說是日軍有一匹軍馬,被中國軍隊拉了去,于是開始轟炸宛平縣,其實是否有軍馬失蹤,也無從查考。
上海“一·二八”事件發生,日本人說是三友實業社職工埋葬了他們一個從軍和尚。
這些事情,算他都是真的,也該協商解決,不至于會掀起一場大戰。
而戰争結果,必然是威脅中國簽訂一個協定,如塘沽協定、淞滬協定之類,根據這些協定,就大大地擴展他們侵略性的軍事勢力。
日本人對南京方面發出的威脅,當時有一種騰傳衆口的論調,說是:“三天可以占據南京,七天可以征服整個中國。
”這種論調,當然是宣傳性質。
但是很多“恐日病”的人,認為有此可能。
他們在南京制造事件,仍是一套老手法。
一天,宣布日本領事館副領事“藏本”失蹤了,在國際上他們宣稱這又是中國人的排日行為。
藏本确有其人,而且也料不到第五天時,藏本卻靜悄悄地從一個山洞中爬出來,覓取食物。
中國人的警覺性很高,一下子就認出他是日本人,于是由郊外的一個派出所,派了幾名警察把藏本送到警察總局,錄取他的口供。
藏本承認他是故意失蹤,而且原本要自殺來報國的,但是他到了一個山洞之中,懷念家人,下不了這個決心,又因為饑餓難忍,所以出來覓取食物。
這份口供,當時曾制版送刊各報,外交部派員把藏本送交日方。
這一下子,日本人大丢其臉,名為“藏本事件”。
一時南京民心就安定下來,連上海的市民都松了一口氣。
安定了一個時期,日本人的花樣又來了,他們在上海,不是說日本軍人被殺,就說日本居留中國的僑民被辱,又将大批軍人由日本輪船運送來滬。
這一次,政府有了準備。
第一是銀元收盡,法币的币制改革已成功,不怕他們搗亂金融;第二是訓練成功的新兵,一師一師地準備上陣,于是反其道而行之,态度堅強。
向來日本人逢到中國方面硬了,他們就軟了下來;中國一軟,他們就強硬起來。
所以在這個緊張關頭,政府對淞滬協定也顧不得了,隻有把正規軍調到上海四郊閘北和吳淞,意欲以武力來作為談判的後盾。
軍人們個個想向日本軍隊作戰,人人興奮,都抱有同仇敵忾之心,所以軍隊一到了上海,還沒有多時,戰争就爆發了。
“八一三”一戰,把日本人三天占領南京的美夢完全打破,而且暴露出許多敗迹,戰了好久,總是不能取勝,經過重重困難,才打到南京。
這一回日本人憤怒極了,所以一占領了南京,就實行大屠殺。
這個時節,德國大使陶德曼出面調停,于是把戰争停頓下來,中國政府得到了這個喘息時間,就部署好了第二道防線及第三道防線,這樣打起來,日方就泥足深陷了。
我們上海人,在“八一三”作戰時,興奮得了不得,上海租界成為後方的供應站,軍方要什麼,民衆就供應什麼,直到日軍攻破了第一道防線之後,民氣就消沉下來。
當時日軍對英美法三國的态度,還是保持着相當的尊重,英法兩租界是不來騷擾的。
中國方面的抗日人員,還可以自由搭乘洋商輪船,逃難到香港,有些還可以從香港回上海來做工作。
租界上的海關照常辦公,“關餘”按時撥交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這些銀行也照常辦公,市民仍舊使用法币,法币的價值一些也沒有變動。
1941 年12月8日,太平洋戰争爆發,大批日軍乘卡車從四川路橋進占公共租界蘇州河以南地區 向來日本人每占領到一處,就發出一種軍票,但是軍票的使用十分困難,大家不接受。
就連為虎作伥的漢奸,也不敢把軍票拿出來使用,所以日本軍方不得不要求各家日本銀行,把舊時所存儲的中國法币拿出來使用。
這些情況,一直維持到太平洋戰争爆發之時。
日本軍票嫁禍中國 日本軍隊最初的計劃,占領了一個地方,就使用軍票收購當地的食糧和一切物資。
但是這個計劃,大體上是失敗的,因為軍票是日本軍部所印行的,與日本本國的日元是不相聯系的,顯然他們是準備把這種軍票嫁禍于中國老百姓頭上,将來這筆糊塗賬與日本金融界毫無關系。
盡管日本軍地方越占越大,但是中國老百姓都有一個普遍深刻的印象,認為日本人泥足越陷越深,“最後勝利必屬于我”,所以對軍票的使用,用盡一切方法來推诿。
軍票的應用範圍極小,隻有一些附逆的漢奸,組織地方維持會,為了奉承日本軍人起見,勉勉強強把軍票接受下來。
這些漢奸,初期全是些無智無識的地痞流氓以及失意的土豪劣紳,他們雖然用盡方法,狐假虎威地大力推行軍票,但終于推來推去推不開。
再深刻地講一句,這些地痞劣紳逢迎日軍,也無非想弄些錢,然而拿到的全是軍票,以軍票來換法币,到處都沒有人要,所以他們内心非常痛苦,知道軍票的前途将來是會一文不值。
日軍進展得很快,每占據一個地方,就要組織一個地方維持會,也算了卻一件心事。
大批的軍隊,本來想以戰養戰,一切開支以軍票來支付,但是這隻是一種理想,他們也沒有時間來做推行的工作。
所以日本人所用的軍用物資,都要由日本軍艦運來,在當地是接濟不了的。
又有一個原因,日本人打進一個城市,隻留少數士兵維持城市的治安,一切民間事情都假手于漢奸,但是糧食在城市間儲存不多,要到四鄉去搜羅,軍票是行不通的,不論城市鄉郊,要買大量糧食和蔬菜,還是要靠中國的老法币。
中國的老法币,日本人手上所有的隻限于上海幾家日本銀行的存儲,日軍一路打出去,一路需要老法币來使用,顯然他們所占領的地區隻限于城市,一出了城,軍票就一點也買不到東西。
中國人漸漸地看穿了日本人的情形,他們的軍事隻占據了幾個“點”和“線”,所謂點就是城市,所謂線就是交通線,越出了點和線,他們就沒有力量了。
日本散兵一出城市,動辄會不明不白地死掉,因此他們在點線之外的地區,去都不敢去。
點線之外的地方,稱為“遊擊區”,由地方的團隊維持治安,當然壞人數量占得多,所以良好的遊擊區比較少,而壞人占據遊擊區比較多,在中國軍政撤退之後,就成為他們胡天胡地的世界,這些地區還是相信老法币,軍票是一張也用不掉的。
我住在租界上,租界上初時日本人絕不幹涉任何事,所以上海稱為“孤島”,有英法兩租界的當局維持治安,再出動萬國商團來作為警備隊,市面不但不見蕭條,反而繁榮了數倍。
那時我們使用的紙币,仍然是清一色的老法币。
我有許多學生,有些從閘北逃出來,有些從外埠逃來。
有一次在談話中,某一學生問我有沒有見到過軍票。
他說後就拿出一張一元面額的軍票,這是我第一次看見軍票。
南京暴行鐵證如山 有一天,攝影畫報的主持人林澤蒼趕來,匆匆忙忙地對我說:“我現在要買三百元軍票,你有沒有辦法?”我當即拒絕他說:“這事我一無辦法,還是另請高明。
”林澤蒼說:“事情很緊要,非要辦到三百元軍票不可。
”于是他就在我家中打了十幾個電話給他的朋友,恰巧有一個朋友來自蘇州淪陷區,有的是軍票,于是林澤蒼才如願以償。
我在閑談之中,問林澤蒼:“你為什麼急急要三百元軍票呢?”他說:“有一個朋友,在虹口開照相館,中日大戰初期,各行店鋪都已停業,唯有照相館的生意好得出奇,都是日本軍人來光顧的;日本軍人有一種怪癖,他們強奸婦女,明明是一件不可告人的醜事,但仍要拍一張照片,而且要把婦女的面貌衣衫都拍進去,這種照片,一天要沖印幾百張,所以生意好得很。
沖印的材料和紙張,都由日本軍方供給,但日本人也有舞弊的,有一個日本人說:&lsquo你如給我三百元軍票的話,我就額外配給你一些沖曬的紙張,是不在配給範圍之内的私人行動。
&rsquo”這位老闆就和林澤蒼說:“現在南京大屠殺,奸淫的底片成千成萬地交到,可是印的曬紙有記錄,一張都不許偷印,你如果能替我籌到三百元軍票,我就可以買到那日本人的走私曬紙,多印兩套,一套給你,一套歸我。
” 林澤蒼認為這些照片,是日本軍人作惡的鐵證,不但有新聞價值,而且公諸全世界,還有意外的作用。
所以他要急急地籌備這筆數目,準備帶到虹口去。
(按:那時節出入虹口,經過日軍崗位,要鞠躬緻敬,手上拿的東西要公開來給日軍檢查,但是攝影的曬紙一見光就會走光失效,即使租界有曬紙可買,也過不了關,所以隻能用軍票在虹口當地秘密收買。
) 過了十幾天,關于日軍在南京奸殺的照片,已全部印出,不知用什麼方式運出虹口,遞給林澤蒼,澤蒼偷偷地給我看了一下。
這類照片共有一百多張,一類是成排老百姓和中國軍人被槍殺的情況,最多的一類是強奸婦女的照片,各式各樣,奸淫鏡頭,看了令人發指。
這一批照片,林澤蒼選出四種,又翻成底片,賣給外國駐滬的新聞記者,得到酬金法币四百元。
這四張照片,後來全世界報紙都發表出來,由于形象醜惡,此處恕不發表。
後來大批照片如何下落,我也不知道了。
(按:一九五三年時,日本人對于中日之戰,出版了好多推究他們早期在華作戰未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