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為防牽累急走避
關燈
小
中
大
Bank”訂立英金十萬鎊的透支契約,又和紐約“ChemicalBank”訂立美金七十五萬元透支契約,又和舊金山“WellsFargoBank”訂立“AcceptanceCreditMail”辦法,即一面航寄出口彙票,一面以電報通知,即可用美金二十五萬元之信用貸款。
這種方式,不但上海各銀行沒有,連政府都認為是奇迹。
政府當局鑒于駐美公使館的商務參贊完全不懂這種商業上的情況,認為中國政府要對美國方面打交道,唯有請陳光甫出馬。
這是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一月五日駐美公使施肇基電告南京,說是宋子文到華盛頓政府商談白銀問題,美國政府答複無可貢獻,王正廷等不斷商讨,毫無結果。
到了二月二十七日,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高斯(Gauss)忽然透露消息說“美國财政部部長摩根索需要邀請陳光甫商談”,中國政府立刻同意。
但是陳光甫在政府中并無任何名義,結果以财政部高等顧問名義赴美,财政部次長郭秉文等同行,一切會談由陳光甫全權處理。
從前美國政府,對外援吝啬得很,唯有在商言商,以商業的利益來打動他們,最是有效。
所以陳光甫一出場,談判就節節合拍,完成了一個重大的任務,這個任務包括了七項事宜: (一)中國保持币制獨立,不與世界任何貨币集團聯鎖。
(二)中國除外彙黃金以外,保持百分之二十五白銀為發行法币之準備。
(三)取消關于藝術及工業用銀之限制。
(四)鼓鑄五角及一元銀輔币。
(五)美國承購中國白銀七千五百萬盎司,另接受五千萬盎司,作為二千萬美元貸款之擔保。
(六)是項白銀,自民國二十五年(1936)六月起,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一月止,八個月内分批運美。
(七)白銀價格按墨西哥加拿大方式,分批決定,遇銀價上漲時,中國得向市場公開出售。
這個談判,并沒有簽約,隻是以備忘錄及雙方換文方式,完成了實際的任務。
那時節,日本拼命地反對,認為這是用白銀來購買軍械的軍事協定,對他們不利,但是也找不到确切的證據,反對盡管反對,而我們的基本工作,卻由此而奠定了。
這次的換文成功之後,中國的存銀,分批運往美國,由美國政府予以收購,前後數量達二億餘盎司,中國初期抗戰,财政上的支持,完全靠這筆巨款。
待到戰争打到相當時期之後,各國的援助陸續來了,這件事情知道的人很少。
現在出版的《民國百人傳》中,對這件事寫得很詳細。
所以我說一個“大國民”的個人貢獻,往往超過了許許多多外交大員的工作。
抗戰開始時,陳先生在莫幹山養病,大家簡直不知道白銀政策的内幕。
陳光甫,儀表是怎樣的呢?我存有照片一張,完全是一個忠厚長者的模樣,為人和藹可親,在他身上,一點也找不出什麼架子。
一九六〇年,我在香港開業,陳先生的家人來請我出診,我到半山寶雲道陳宅,第一次見到陳先生本人,謙謙和和,藹然仁者。
等診罷了病之後,他和我談話,他說:“你的名字我知道了很久,總以為你年紀很大,而且還知道我的朋友沈熙瑞(香港彙豐銀行聯合經理)是你的外甥,所以你一進門之後,我才發覺我想象中的儀表完全錯誤。
”我說:“是的,熙瑞是我的大外甥,我是他的小娘舅,所以論輩分,忝長了一輩,論年紀,我卻比他小幾歲。
” 他又對我說:“你曆年提倡心理衛生的文章,我看得不少。
” 過了幾年,他身體上也有些小毛病,常到我九龍診所來就診,總是戴了一頂銅盆帽,手上握着一根司的克,誰也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陳光甫先生。
又有一次,他來邀我到旺角上海銀行分行向該行職員演講,這是利用同人午餐時間向他們作一小時的身心修養演講,我就以“含笑迎人”四字為題,講足一小時。
講畢之後,他備了豐盛的飯菜留我吃飯,并說:“你的寓意很好,對他們的影響力極大。
”我對他的印象是深刻難忘的。
“一·二八”後畸形繁榮 “一·二八”戰争之後,上海的繁榮,簡直是直線上升,因為人口一多,房租漲價了,各遊樂場所,滿坑滿谷,各種商業無不門庭若市,有幾個特點,是戰前所沒有的。
一、從前上海的無線電台隻有少數幾家,無線電收音機也銷數不大,都是一些學生們自己裝置一些小型礦石機,用着一副耳套聽聽音樂而已。
到了戰事停止之後,大家紛紛購買收音機,那時的收音機都是用真空管的,普通的是三個真空管,較貴的是五個,以飛歌和飛利浦出品銷行最廣。
商店就利用電台來作為商品宣傳,最有名而電力較大的電台是“亞美電台”,後來就有許多電台繼起,如“華東電台”等。
當時有一家綢緞店,叫作“老九和”,是第一家在電台播送彈詞節目的,轟動得很,本來彈詞家的範圍不出幾家茶樓書場,從這個時候起身價就不同了,走紅的彈詞家,每月的收入要達到數百元至近千元。
二、外埠逃難來的人,工餘之暇,就是遊覽“大世界”“新世界”等遊樂場,後來什麼場所都擠滿了人。
同時更興起了幾種新事業,除了彈詞家沈儉安、薛筱卿、朱耀祥、趙稼秋、周玉泉,他們一時成為聽衆的偶像外,申曲界也出了施春軒、筱文濱、筱月珍、邵濱孫等。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越劇,如袁雪芬、馬樟花等,本來這些角色是在宋家弄一間小型戲館唱的,後來竟風靡一時,出了十多位名角。
我對這種地方性戲劇,向來不甚重視,但是我與越劇中人接觸得多了,他們的生活狀況,知道得比較詳細,現在我來談談: 越劇産生在紹興嵊縣,班主被稱為班長,多數擁有一隻船,他就吸收當地的小姑娘,訂了一種類似賣身契的條約,第一次付一百元至三百元,以後這些女孩子就歸班長所有。
戲班船到處漂泊,生活苦得很。
早晨班長就教她們唱越劇,劇詞主要的隻有四句成調,女孩子一念之後,就會喃喃上口,但是她們卻是一字不識的。
到了一個小碼頭就演戲,由熟練的做主角。
從前沒有什麼布景燈光,就是一味地唱,而劇情和唱詞以及對白,都淺近得很,所以家庭婦女們都非常愛好。
唱了若幹時日,又換一個碼頭,就在浙江一帶賣戲,船隻行來行去。
班長對這班女孩子苛刻得很,拳打腳踢是常事,動不動還要用闆子來打,年齡長大了些,班長就占有了她們,令到她們死心塌地地為他賺錢。
要唱滿三年之後,才有一些微薄的薪水,大約每登台一次,才給她們小洋四角至六角。
“一·二八”事件以後,大家提倡國貨,三友實業社經理陳萬運一天對我說:“我們辦的是毛巾和棉織品,剛巧可以頂住日貨鐵錨牌,這是日本人最痛恨的。
(按:當時國産商品叫作國貨業,凡是在中國暢銷的日本貨,由國貨業一樣樣仿制出來去代替。
三友實業社的三角牌毛巾,就頂住日本貨的鐵錨牌,無敵牌牙粉則頂住日本貨的金剛石牙粉,天廚味精頂住日本貨的味之素,菊花牌蚊香頂住日本貨的野豬牌蚊香,諸如此類,各方面努力推行,日貨大受打擊。
)現在&lsquo一·二八&rsquo之戰,經過淞滬協定之後,上海籠罩在日本人勢力之下,所以三友實業社遲早是要被他們燒成一片白地的。
但是三友實業社工人有兩千人,我們總要想一個辦法,開辟一個國藥部,出售國産成藥。
這個部門要你來負擔設計之職,因為你是我們的常年醫藥顧問,想來你也無法推辭的。
” 我自從這次談話之後,先想出一種真馬寶,因為每一隻馬寶重達數斤,藥店裡出售三分馬寶,就要三角錢,如果把馬寶磨成粉,每五分裝成一小鐵盒,售價一元,表面上雅觀得很,實際上利益甚豐,對本對利。
陳萬運就依照我的計劃,開始登報發售。
初時隻出馬寶一種,就賺了二三萬元,陳萬運非常得意。
他認為馬寶銷路較狹,還要制造一種對大衆有益的補品,于是由我處方,又制成了一種三友補丸和方便丸兩種。
三友補丸每盒售二元,方便丸每盒隻賣三角錢。
方便丸的原料隻是一味大黃,不過将大黃經過水蒸熟,再用電烘幹,吃起來既能通便,又無腹痛,一時銷路極廣。
三友補丸,因定價二元,初時不易推銷,陳萬運利用大幅的廣告牌,遍布全上海,于是銷數便漸漸地大起來。
在那時節,電台上的節目号召力很大,但是彈詞節目都已給老九和綢緞局獨占。
陳萬運思想很敏捷,他向二千多工人發出一張調查表,表中開明了申曲、越劇、彈詞、滑稽戲等七八個項目,叫他們填寫喜聽的節目,三天之後,工人都把表填好交來。
統計下來,喜聽越劇的最多,因此三友實業社自己創辦了兩個電台,專門播唱越劇,把越劇人才都拉攏得來,簽訂合約,其中以馬樟花、袁雪芬、範瑞娟最紅,本來這幾個人都受賣身契的約束,陳萬運運用一種手腕,把賣身契都一一以高價贖了出來,于是越劇演員格外地努力為三友實業社服務。
這種越劇演員,全是女的,向來生活惡劣,營養不良,差不多個個都有病的。
陳萬運特地在我家旁邊設立一個三友醫室,由我專門為她們和三友實業社同人診斷治療。
我因為診得她們的肺部都不健全,所以就要她們到虹橋療養院去照X光,一照下來,馬樟花已是肺病第三期,袁雪芬已是肺病第二期。
那時節肺病還沒有特效藥,馬樟花首先病倒,不能演出。
這種女演員,有許多太太團及越劇迷将她們收為“過房囡”。
有一位太太,堅決不信馬樟花患病重笃,并且一定要她的兒子和馬樟花結婚,經我們反對無效,但是結婚後三個月,馬樟花就香消玉殒。
越劇名伶合影,後排左起:張桂鳳、筱丹桂、徐玉蘭、尹桂芳;前排左起:徐天紅、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範瑞娟、吳小樓 同時,陳萬運對一班越劇女演員,除了在電台演唱之外,并不限制她們登台演唱,不料一登台之後,更轟動得不可收拾。
有一個女演員叫作筱丹桂,容貌既美,又有細緻的表演,這種演員意志是比較薄弱的,被一個戲院老闆張春帆引誘,發生了某種關系。
這個張春帆是個惡霸,管得她很嚴,她一切行動都要受他控制。
有一個話劇演員,藝名冷山,是專為舞台設計燈光道具和編劇的,不免和筱丹桂常有接觸。
有一次,二人正在喁喁私語,被張春帆看到了,就打了筱丹桂兩下耳光,冷山一看形勢不對,避之趨吉。
當晚筱丹桂就留下了“人難做、做人難、難做人”九個字的遺書,服毒自殺。
消息傳出來之後,全上海轟動起來,成為一時的大新聞。
在出殡的那天,那家殡儀館門口,擁滿了戲迷數萬人,秩序大亂,連窗格門戶都被毀壞,比當年阮玲玉自殺後的出殡,還要熱鬧幾倍。
這種方式,不但上海各銀行沒有,連政府都認為是奇迹。
政府當局鑒于駐美公使館的商務參贊完全不懂這種商業上的情況,認為中國政府要對美國方面打交道,唯有請陳光甫出馬。
這是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一月五日駐美公使施肇基電告南京,說是宋子文到華盛頓政府商談白銀問題,美國政府答複無可貢獻,王正廷等不斷商讨,毫無結果。
到了二月二十七日,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高斯(Gauss)忽然透露消息說“美國财政部部長摩根索需要邀請陳光甫商談”,中國政府立刻同意。
但是陳光甫在政府中并無任何名義,結果以财政部高等顧問名義赴美,财政部次長郭秉文等同行,一切會談由陳光甫全權處理。
從前美國政府,對外援吝啬得很,唯有在商言商,以商業的利益來打動他們,最是有效。
所以陳光甫一出場,談判就節節合拍,完成了一個重大的任務,這個任務包括了七項事宜: (一)中國保持币制獨立,不與世界任何貨币集團聯鎖。
(二)中國除外彙黃金以外,保持百分之二十五白銀為發行法币之準備。
(三)取消關于藝術及工業用銀之限制。
(四)鼓鑄五角及一元銀輔币。
(五)美國承購中國白銀七千五百萬盎司,另接受五千萬盎司,作為二千萬美元貸款之擔保。
(六)是項白銀,自民國二十五年(1936)六月起,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一月止,八個月内分批運美。
(七)白銀價格按墨西哥加拿大方式,分批決定,遇銀價上漲時,中國得向市場公開出售。
這個談判,并沒有簽約,隻是以備忘錄及雙方換文方式,完成了實際的任務。
那時節,日本拼命地反對,認為這是用白銀來購買軍械的軍事協定,對他們不利,但是也找不到确切的證據,反對盡管反對,而我們的基本工作,卻由此而奠定了。
這次的換文成功之後,中國的存銀,分批運往美國,由美國政府予以收購,前後數量達二億餘盎司,中國初期抗戰,财政上的支持,完全靠這筆巨款。
待到戰争打到相當時期之後,各國的援助陸續來了,這件事情知道的人很少。
現在出版的《民國百人傳》中,對這件事寫得很詳細。
所以我說一個“大國民”的個人貢獻,往往超過了許許多多外交大員的工作。
抗戰開始時,陳先生在莫幹山養病,大家簡直不知道白銀政策的内幕。
陳光甫,儀表是怎樣的呢?我存有照片一張,完全是一個忠厚長者的模樣,為人和藹可親,在他身上,一點也找不出什麼架子。
一九六〇年,我在香港開業,陳先生的家人來請我出診,我到半山寶雲道陳宅,第一次見到陳先生本人,謙謙和和,藹然仁者。
等診罷了病之後,他和我談話,他說:“你的名字我知道了很久,總以為你年紀很大,而且還知道我的朋友沈熙瑞(香港彙豐銀行聯合經理)是你的外甥,所以你一進門之後,我才發覺我想象中的儀表完全錯誤。
”我說:“是的,熙瑞是我的大外甥,我是他的小娘舅,所以論輩分,忝長了一輩,論年紀,我卻比他小幾歲。
” 他又對我說:“你曆年提倡心理衛生的文章,我看得不少。
” 過了幾年,他身體上也有些小毛病,常到我九龍診所來就診,總是戴了一頂銅盆帽,手上握着一根司的克,誰也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陳光甫先生。
又有一次,他來邀我到旺角上海銀行分行向該行職員演講,這是利用同人午餐時間向他們作一小時的身心修養演講,我就以“含笑迎人”四字為題,講足一小時。
講畢之後,他備了豐盛的飯菜留我吃飯,并說:“你的寓意很好,對他們的影響力極大。
”我對他的印象是深刻難忘的。
“一·二八”後畸形繁榮 “一·二八”戰争之後,上海的繁榮,簡直是直線上升,因為人口一多,房租漲價了,各遊樂場所,滿坑滿谷,各種商業無不門庭若市,有幾個特點,是戰前所沒有的。
一、從前上海的無線電台隻有少數幾家,無線電收音機也銷數不大,都是一些學生們自己裝置一些小型礦石機,用着一副耳套聽聽音樂而已。
到了戰事停止之後,大家紛紛購買收音機,那時的收音機都是用真空管的,普通的是三個真空管,較貴的是五個,以飛歌和飛利浦出品銷行最廣。
商店就利用電台來作為商品宣傳,最有名而電力較大的電台是“亞美電台”,後來就有許多電台繼起,如“華東電台”等。
當時有一家綢緞店,叫作“老九和”,是第一家在電台播送彈詞節目的,轟動得很,本來彈詞家的範圍不出幾家茶樓書場,從這個時候起身價就不同了,走紅的彈詞家,每月的收入要達到數百元至近千元。
二、外埠逃難來的人,工餘之暇,就是遊覽“大世界”“新世界”等遊樂場,後來什麼場所都擠滿了人。
同時更興起了幾種新事業,除了彈詞家沈儉安、薛筱卿、朱耀祥、趙稼秋、周玉泉,他們一時成為聽衆的偶像外,申曲界也出了施春軒、筱文濱、筱月珍、邵濱孫等。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越劇,如袁雪芬、馬樟花等,本來這些角色是在宋家弄一間小型戲館唱的,後來竟風靡一時,出了十多位名角。
我對這種地方性戲劇,向來不甚重視,但是我與越劇中人接觸得多了,他們的生活狀況,知道得比較詳細,現在我來談談: 越劇産生在紹興嵊縣,班主被稱為班長,多數擁有一隻船,他就吸收當地的小姑娘,訂了一種類似賣身契的條約,第一次付一百元至三百元,以後這些女孩子就歸班長所有。
戲班船到處漂泊,生活苦得很。
早晨班長就教她們唱越劇,劇詞主要的隻有四句成調,女孩子一念之後,就會喃喃上口,但是她們卻是一字不識的。
到了一個小碼頭就演戲,由熟練的做主角。
從前沒有什麼布景燈光,就是一味地唱,而劇情和唱詞以及對白,都淺近得很,所以家庭婦女們都非常愛好。
唱了若幹時日,又換一個碼頭,就在浙江一帶賣戲,船隻行來行去。
班長對這班女孩子苛刻得很,拳打腳踢是常事,動不動還要用闆子來打,年齡長大了些,班長就占有了她們,令到她們死心塌地地為他賺錢。
要唱滿三年之後,才有一些微薄的薪水,大約每登台一次,才給她們小洋四角至六角。
“一·二八”事件以後,大家提倡國貨,三友實業社經理陳萬運一天對我說:“我們辦的是毛巾和棉織品,剛巧可以頂住日貨鐵錨牌,這是日本人最痛恨的。
(按:當時國産商品叫作國貨業,凡是在中國暢銷的日本貨,由國貨業一樣樣仿制出來去代替。
三友實業社的三角牌毛巾,就頂住日本貨的鐵錨牌,無敵牌牙粉則頂住日本貨的金剛石牙粉,天廚味精頂住日本貨的味之素,菊花牌蚊香頂住日本貨的野豬牌蚊香,諸如此類,各方面努力推行,日貨大受打擊。
)現在&lsquo一·二八&rsquo之戰,經過淞滬協定之後,上海籠罩在日本人勢力之下,所以三友實業社遲早是要被他們燒成一片白地的。
但是三友實業社工人有兩千人,我們總要想一個辦法,開辟一個國藥部,出售國産成藥。
這個部門要你來負擔設計之職,因為你是我們的常年醫藥顧問,想來你也無法推辭的。
” 我自從這次談話之後,先想出一種真馬寶,因為每一隻馬寶重達數斤,藥店裡出售三分馬寶,就要三角錢,如果把馬寶磨成粉,每五分裝成一小鐵盒,售價一元,表面上雅觀得很,實際上利益甚豐,對本對利。
陳萬運就依照我的計劃,開始登報發售。
初時隻出馬寶一種,就賺了二三萬元,陳萬運非常得意。
他認為馬寶銷路較狹,還要制造一種對大衆有益的補品,于是由我處方,又制成了一種三友補丸和方便丸兩種。
三友補丸每盒售二元,方便丸每盒隻賣三角錢。
方便丸的原料隻是一味大黃,不過将大黃經過水蒸熟,再用電烘幹,吃起來既能通便,又無腹痛,一時銷路極廣。
三友補丸,因定價二元,初時不易推銷,陳萬運利用大幅的廣告牌,遍布全上海,于是銷數便漸漸地大起來。
在那時節,電台上的節目号召力很大,但是彈詞節目都已給老九和綢緞局獨占。
陳萬運思想很敏捷,他向二千多工人發出一張調查表,表中開明了申曲、越劇、彈詞、滑稽戲等七八個項目,叫他們填寫喜聽的節目,三天之後,工人都把表填好交來。
統計下來,喜聽越劇的最多,因此三友實業社自己創辦了兩個電台,專門播唱越劇,把越劇人才都拉攏得來,簽訂合約,其中以馬樟花、袁雪芬、範瑞娟最紅,本來這幾個人都受賣身契的約束,陳萬運運用一種手腕,把賣身契都一一以高價贖了出來,于是越劇演員格外地努力為三友實業社服務。
這種越劇演員,全是女的,向來生活惡劣,營養不良,差不多個個都有病的。
陳萬運特地在我家旁邊設立一個三友醫室,由我專門為她們和三友實業社同人診斷治療。
我因為診得她們的肺部都不健全,所以就要她們到虹橋療養院去照X光,一照下來,馬樟花已是肺病第三期,袁雪芬已是肺病第二期。
那時節肺病還沒有特效藥,馬樟花首先病倒,不能演出。
這種女演員,有許多太太團及越劇迷将她們收為“過房囡”。
有一位太太,堅決不信馬樟花患病重笃,并且一定要她的兒子和馬樟花結婚,經我們反對無效,但是結婚後三個月,馬樟花就香消玉殒。
越劇名伶合影,後排左起:張桂鳳、筱丹桂、徐玉蘭、尹桂芳;前排左起:徐天紅、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範瑞娟、吳小樓 同時,陳萬運對一班越劇女演員,除了在電台演唱之外,并不限制她們登台演唱,不料一登台之後,更轟動得不可收拾。
有一個女演員叫作筱丹桂,容貌既美,又有細緻的表演,這種演員意志是比較薄弱的,被一個戲院老闆張春帆引誘,發生了某種關系。
這個張春帆是個惡霸,管得她很嚴,她一切行動都要受他控制。
有一個話劇演員,藝名冷山,是專為舞台設計燈光道具和編劇的,不免和筱丹桂常有接觸。
有一次,二人正在喁喁私語,被張春帆看到了,就打了筱丹桂兩下耳光,冷山一看形勢不對,避之趨吉。
當晚筱丹桂就留下了“人難做、做人難、難做人”九個字的遺書,服毒自殺。
消息傳出來之後,全上海轟動起來,成為一時的大新聞。
在出殡的那天,那家殡儀館門口,擁滿了戲迷數萬人,秩序大亂,連窗格門戶都被毀壞,比當年阮玲玉自殺後的出殡,還要熱鬧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