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為防牽累急走避

關燈
到你診所看過好多次病,侬哪能忘記哉?”同時她對我身旁看了一眼,問我為什麼不帶行李,她說:“侬哪能咽下去?”我說:“我因為要到蘇州去看病,匆匆忙忙一樣都沒有帶,也不想到船上樣樣沒有的。

    ”她說:“現在冷得很,過關的時候,檢查起來,可能要五六個鐘頭。

    本來今晚可到蘇州,但是要是查關麻煩的話,要在船上過一夜也說不定。

    ”我一聽到查關二字,就問她:“蘇州河中哪裡有關?”她說:“打仗之後,蘿蔔頭(指日本人)在陽澄湖口設了一個關口,進進出出的人,都要查,現在火車不通,小船有幾百隻,所以查起來,時間耽擱很長。

    ”我聽了她這番話,不覺心裡一寒,想起來還要過一個關口,不免有些驚惶起來。

     幸虧那個姑娘一路上有說有笑,許多寂寞煩惱,都給她沖淡了。

    那小船行得好慢,隻見别的小船都有小汽船拖着走,所以都快得很,這樣更覺得自己的船慢,心裡非常着急。

    那小姑娘竟然能夠鑒貌辨色,問我:“陳大少,侬有啥親眷在蘇州生病?使你這樣心神不定?”我說:“我到蘇州,實在另有要事,你到蘇州,又為了何事呢?”她說:“自從東洋人打仗以來,我家糧食已斷,日夜盼望我帶些錢回去。

    ”我就問她:“到了蘇州碼頭,上護龍街是否有車子可搭,我是走不動的。

    ”她聽了我的話說:“好極了!碼頭上可能有出租的馬車等着,我陪侬一道去,我家就住在護龍街附近,我要你的馬車彎一彎,請侬送我進去,能在我家中坐一坐,可以讓我紮些面子,風光一下。

    ”我說:“好的,一言為定。

    ” 一路談天,船已到了陽澄湖的關口,那個地方早已有許多破船,沉在河中,作為封鎖之用。

    日軍耀武揚威地走上來,對一個個乘客詳細察看,有一個乘客行動慢了些,日軍就掴了他一個巴掌,大家肅靜無聲地站起來排着長龍聽候檢查。

    查到我的身邊,見我一無行李,旁邊依着一個姑娘,認為我是纨绔子弟,倒對我不加理會,大喝一聲,便算檢查完了。

    大家就重行各歸原位躺了下來,這時我才想到遇見這個姑娘,使我沾光不少。

    但是閘口上排的小船,相互連接,有一百多隻,等候了三四個鐘頭,還過不得關!然天色已黑,加上寒風凜冽,我冷得不得了! 這位姑娘說:“今天晚上能不能到蘇州,還不曉得,你還是睡下來吧!”我說:“我隻有一件黑紫羔袍子,可以作為被頭,但是沒有枕頭。

    ”那位姑娘卻爽直得很,在行李中抽出一條絲棉被頭來說:“陳大少,你不嫌棄的話,大家就一同困吧!”于是我就和她共枕而眠。

    這旖旎風光的一夜,想想真是好笑。

     困居蘇州痛苦萬分 到了蘇州碼頭,果然有馬車等着,我就依約定的話送她回家,并且還在她家中坐了一會兒,飲了一杯茶,封了一個紅封包,歡笑而别。

    到護龍街再找一間客棧。

     我坐在馬車上,要車夫介紹我一家旅店,一連問了三家,都已客滿。

    原來這個時候,正是十九路軍在蘇州舉行追悼陣亡将士大會前夕,由南京趕來參加的人很多。

    後來好容易在一個小巷口找到一家旅館,這個旅館是一個舊家所改造的。

    老闆領着我去看一間官房,房間既小,設備又簡陋,我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之下,也隻好住了下來。

    老闆問我:“你怎麼沒有帶被頭鋪蓋?”我說:“匆匆忙忙出來,來不及帶。

    ”他說:“這房間每日租金一元二角,租一條被頭,大洋一角。

    ”我說“好的”。

    過了一會兒被頭拿了來,這被既厚且硬,重達六七斤。

    我也吃不下東西,倒下去就睡,可是睡在床上,鼻頭接觸到被頭,聞到的味道,真想嘔出來。

    這時雖然天氣很冷,但是臭蟲(木虱)依然大肆活動,實在難以入睡,又想到家中是否會受到日本軍人的搜查,又不知道我的母親會不會受到驚吓。

     東想西想,反複而卧,朦朦胧胧已經天亮了。

    起身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洗臉,但他們并不供應毛巾,他們說:“本來我們用日本貨的鐵錨牌毛巾,現在因為抵制日貨,隻有青布毛巾,牙刷我們是沒有的。

    ”因此我也就胡亂地洗了一通。

    我在洗面時,照一下鏡子,隻見自己在整日整夜地消耗之下,顯得憔悴不堪。

     我走出房門,問老闆哪裡可以買到毛巾、牙刷?老闆告訴我:“現在為時尚早,沒有一家店鋪開門,你最好上&lsquo吳苑&rsquo去吃茶,那裡有毛巾可借,可能連牙刷都買得到。

    ”正在這時,隔房走出一個老頭子,給我一張卡片,上面寫着“吳鐵口”三字,他開口就對我說:“昨天你到旅館來時,我看到你滿面晦氣,今朝一看你的面相,恐有殺身之禍。

    ”我一聽了這話,真是說到了我心裡,連心都像要跳了出來,隻好強自鎮定地說:“不會有這種事,你不要胡言亂語。

    ”說罷這句話,正想逃避他,不料他一手拉着我說:“我鐵算盤算出來的事是不會錯的,我隻講一句話,對的你就請我算命;不對的話,一個錢都不要。

    ”我說:“我不喜歡這一套,不必多說。

    ”他說:“你呀,十歲之前已經喪父。

    ”這句話我聽了,倒有些心亂起來,因為我早年喪父,在上海的友人都不知道,何以他會知道,再一想這種人碰不得,于是我就拂袖而行,好像逃一般走出旅店。

     走到太監弄“吳苑”,這是一個大茶館,裡面一連有幾間連貫相通廳堂模樣的茶廳。

    吃客大半是蘇州的老鄉紳,還有小半是古董商人和地皮掮客等,他們的座位無形中都有規定的,我随便揀了一個位置坐了下去,四周的茶客都以奇異的目光看着我,原來我坐的這一個位子,是一位老客人天天來的。

    茶房問我要些什麼,我說:“要一條毛巾和一支牙刷。

    ”他說:“都有。

    ”不到一會兒,他就把毛巾和牙刷拿來,并且帶了一盒無敵牌牙粉,我就舒舒服服地洗了一個臉,刷了牙,然後叫了一碗小肉面進食。

     我察看四周的茶客,人頭很整齊,他們都有自備的面盆、手巾、牙刷,寄留在茶房那邊,每個茶客都是悠悠閑閑地相互招呼。

    我叫了一碗小肉面,不過動了一筷,就覺得吃不下去,因為心頭好像有塊石頭壓着,推來推去推不開。

    一忽兒,有一個身材細細瘦瘦的人走過我身邊,大聲向我招呼說:“陳師兄,你怎會獨自到蘇州來?”我擡頭一看,正是老同學王慎軒,他是蘇州有名的婦科醫生。

    于是我就拉他坐下來,我也不便說到蘇州來的原因,隻說來蘇州想休息十天八天,倒是一個人覺得寂寞得很。

    王慎軒說:“在我門診時間,實在無暇陪伴你,讓我的學生來陪你到蘇州各處去走一趟。

    ”我說:“那好極了。

    ”吃罷之後,就跟到他的診所,診所中已經有七八個病人等着,我就在他醫室中看看報紙。

    那時節上海到蘇州的火車還未通,報上滿版登載着白川大将被刺的新聞,說目前正在搜捕餘黨。

    我看了,心裡又是一陣不舒服。

    王慎軒說:“我的學生姓李,他可以整天地陪着你玩,晚間請你到我家中來吃便飯。

    ”我說:“好極好極。

    ” 出了門口,那姓李的問我,要不要到虎丘去玩一下。

    我說:“虎丘我早已去過。

    ”他又說出好多地方,我都回說:“沒有興緻。

    ”最後他說:“那麼我們走得遠些到靈岩山去玩吧,那邊風景絕美,你一定要去一次。

    ”我說:“這個地方倒沒有去過。

    ”于是我們就坐上馬車到楓橋,再換船到天平山下埠頭,而且坐女人擡的轎子,上山向靈岩而去。

     靈岩的風景,真是既秀麗又雄偉,是蘇州最幽靜的名勝。

    我們就在那邊找到一家館子,吃了午飯,點了四個菜,可以說每一個菜,都非常可口,但我仍是食不下咽,那姓李的說:“陳先生,你是否小病初愈,何以胃口那麼差?”我說:“是的,是的。

    ”姓李的說:“那麼我不客氣了,所有的菜,我可以照單全收。

    ”不一會兒,隻見他狼吞虎咽,風卷殘雲地一下子就吃光了。

    我心中暗暗佩服,畢竟心中無事,食欲才能旺盛,老古話是一句也不會錯的。

     靈岩山歸來,已近傍晚,再到王慎軒家中,見到濟濟一堂,全是當地的同道,我雖尚能應付自如,但是人人都看得出我疲乏不堪,好像有病一般。

     吃罷之後,回到旅館,又撞到那個吳鐵口,他一定要為我算命,并且口口聲聲說不要我錢。

    我心想樣樣都可以送,“命”是送不得的,我隻好掏出小洋八角,對他說:“今天晚上我想好好睡一覺,這八角錢,就作為你今天早晨的相金吧!”料不到這位吳鐵口又講了一句話:“你印堂之中,晦氣籠罩,我一定要替你算一個命,來報答你。

    ” 我憤憤然地轉身就把房門閉上,埋頭便睡。

    可是這天晚上仍然轉輾反側,千愁萬慮,總是睡不着,房間的一隻鐘又舊得很,滴答滴答聲音極大,等到鐘鳴四響,我還睡不着。

    本來我是反對迷信的,但是到了這時我“下意識”一沖動,就走下床來,去拍吳鐵口的房門,吳鐵口蒙蒙眬眬地起身說:“貴人來訪,有何見教?”我說:“現在我來,你算命也好,測字也好,我要請你占蔔一下,最近幾天之中,我和我的家中,會不會弄出大事體來。

    ”那吳鐵口披起衣衫,慢條斯理地應付我,而且燒了一炷香,詳詳細細問我的時辰八字,還細細地看了相,最後他來了一句結語說:“你這幾天中,運道壞得很,不但你自己會大禍臨頭,而且你家也會弄到家翻宅亂。

    ”他這幾句說來,我回到房中更是心煩意亂,坐立不安,這是我一生中最難忘最痛苦的一宵。

     參加悼亡忽獲喜訊 我正在百般無聊的時候,知道這一天蘇州十九路軍舉行追悼陣亡将士大會,忽然我的勇氣油然而生,匆匆忙忙整理一下衣服,還特地剃了發,去參加這個追悼大會,要向陣亡将士鞠躬緻敬。

     這個會場大得很,皇廢基的大廣場中,右面站着的都是軍人,中間站着許多長官,左邊都是民衆。

    開會時儀式十分莊重,軍樂齊奏,大家已經流淚如注。

    最後有蔡廷锴、翁照垣等十幾個名将,魚貫而入,一時掌聲如雷,曆十多分鐘不息。

    待到哀樂一奏,情緒更是激動,無數人暗暗飲泣,無數人失聲痛哭,當地的政府官員和社團人士舉行公祭。

    大家想到這一次戰争死傷慘烈,都是心酸欲絕。

    最後由蔡廷锴演說。

    他說的是廣東國語,大家雖聽不大懂,但是他講來慷慨激昂,令人熱血沸騰,我看到這一幕,感動得自身的危險都忘記了。

     在這個大場面中,大家肅靜地站立着,隻有若幹攝影記者,鑽來鑽去在場中亂竄。

    我一眼看見我的老友(上海攝影畫報社長)林澤蒼也在其内,背了一個相機拍個不停。

    我乘機和他招呼了一下,他忙得很,說:“你不要走開,等一下我和你一同走。

    ”等到散會的時節,名将們先走,一群攝影記者和林澤蒼等追随其後,林澤蒼施一個眼色,暗示要我和他同走。

    我匆匆忙忙走近他,已有十幾輛汽車等着,我也混在記者群中登車,一起到十九路軍的軍部臨時辦事處。

     蔡廷锴坐定之後,随便請各記者飲茶。

    林澤蒼對我說他即刻要坐船回上海,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