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為防牽累急走避
關燈
小
中
大
隻見桌上放着八張質詢紙,我拿起來一看,有四張是當場可以解答的,還有四張要查考資料才能答複,我答複他們時,有翻譯員傳譯。
等我答複完四張紙後,已經到了六點鐘,大家便道别而散。
散班之後,有一個人陪我,說:“你要什麼資料,隻要你簽個字,就可以拿走。
”這次我拿了十張藥物标本圖,帶回來之後,我就向附近一家照相館接洽,把它一一拍下來,拍一張的代價是一元八角,我想一想,這樣把他們的資料帶出來,對我将來著書方面很有用途。
第二個星期,是由我自己坐車前去,桌上放有質詢紙二張,内容比較扼要,我詳詳細細地解答清楚,其中有一張是問我:“中國有什麼美容藥物?”一時令我難以置答,我便舉了一個例子說:“名演員梅蘭芳常吃一種飲料,叫作石斛,這種石斛是新鮮的,乃四川的品種,一株一株種在盆裡,臨吃之前剪取幾莖,煎茶代飲。
這種石斛有濃厚的膠汁,一則養顔,一則可以潤喉,令到講話的發音都會得柔和清潤。
”這個答案發表之後,他們大為高興,後來自然科學研究所還出版了兩本《石斛之研究》。
書末結論,說石斛非但是滋潤藥,還是營養劑、美容劑和長壽藥。
這一次講罷之後,我到資料室把第一次帶去的植物标本歸還檔案,但是我看到檔案中動物荷爾蒙部分,有七八十份研究報告,講的都是豬、牛、羊的睾丸和生殖器,雄牛的生殖器叫作“牛鞭”,雄鹿的生殖器叫作“鹿鞭”,還有羚羊的生殖器和犀牛的生殖器,為《本草綱目》所不詳的。
我一并簽了字,帶回家去。
那天回到家中,我暗暗好笑,替他們做了一分工作,竟然取到九分的資料。
如是者工作了一個多月,就在龍華機場“齋藤事件”發生的那一天,我到中尾萬三所長的辦公室去對他說:“中日兩國本來是兄弟之邦,現在敵我界限越來越深,閣下愛閣下的國家,我愛我的國家,從今以後,恕我不能再到貴所來了。
”中尾萬三謙恭有禮地說:“你的話是對的,我也諒解你的苦衷,但是隻要事變解決之後,我還是要登門恭請的。
”這件事就是這樣地擺脫了。
但是我回家之後,心裡沉痛之極,為了國家,我應該辭職,為了學術研究,那就是一種損失。
每次翻閱攝得的各種資料,總有無限的感慨,這也是我在“一·二八”時期中受到的許多損失之一。
突接電話棄家出走 居留在朝鮮本土的朝鮮人,還崇尚中國漢唐遺風,有謙謙君子的風度與和藹可親的民族性,但是這種良好的朝鮮人,日本人反不讓他們進入上海,他們帶來的都是一些面目猙獰、十惡不赦的壞人。
其中有一班人,是在日本并吞朝鮮之時,大批流亡到山東,再在山東經商,學會了中國話、中國文,面貌活像中國人。
那時這班人都聚集在上海法租界,而且還有一個黨本部,聚了許多朝鮮志士,幹着朝鮮的複國工作。
我因看病的關系,與許多革命分子比較相熟,但是有一點,他們的面相都有些和山東商人相仿佛,我隻知道他們的姓,總是姓金、姓李、姓樸、姓尹的,名字實在叫不出,不過碰到了面,彼此總是含笑握手。
這個複國黨的組織,照我想來,核心分子不過四五十人左右。
有一次我因為看病,到過他們的黨本部,他們正在開會,大家席地而坐,李承晚坐在中央,後面懸着一面中央是一個太極圖四面是八卦字的旗,這就是現在韓國的國旗。
那天他們開會,門前站着一個法租界警務處的包打聽程子卿,我坐車夾着皮包直到門口,程子卿見了我就問:“陳先生你來幹什麼?”言下大有阻止我進去的模樣。
我說:“我是來看病的。
”程子卿說:“不行,不行,裡面沒有人生病,你進去作甚?”我說:“我昨天來看過,一個小孩子出痧子,今天為什麼不許我進去。
”程子卿派夥計進去一問,果然不錯,才放我進去。
後來我知道,這批朝鮮革命分子,能在法租界活動,全靠程子卿在包庇着他們。
隻要這個黨部機關給日本人知道之後,日本領事館派人到法租界會同捕房緝捕的話,程子卿會即時通知他們,走得一個人都沒有。
所以他們這個黨本部,常常搬遷無定的。
“一·二八”戰事結束之後,日本人認為大勝利,就在北四川路的虹口公園舉行一個慶祝勝利大會,當時主持這個大會的人,就是日本的白川大将、植田司令和重光葵外交大使等。
開會的早一天,已經在虹口公園布置好一個司令台,劃定區域,左邊是日本的空軍、陸軍、海軍,右邊是日本居留民團,後面才輪到朝鮮人。
他們布置得很嚴密,所有日籍居民都發給一條白色綢織的簽條,上面寫明姓名,由居留民團蓋印。
朝鮮人由日本領事館發給簽條,是藍色的,上面也寫出各人的姓名。
并且規定由正門東邊進,西邊門出。
到了開會的當天,高空中放出一個很大的氣球,球的尾巴上拖着“慶祝大捷”的字樣,當時住在虹口的中國人,個個黯然神傷,遠而避之。
開會時的情形怎樣,恕我不知道,可是開會到了下午六時,《時報》特别發出一張号外新聞,大家搶着購買。
原來在大會中,檢閱台被炸,白川大将重傷,有一個日本中将身亡,重光葵足部也受重傷。
這個号外一出,市民們奔走相告,欣然有喜色,大家說:“白川,白川,一場白串而已。
”當時《大美晚報》的号外也陸續出版了。
晚上,上海各中國報紙都接到一封信,裡面放着一張照片,這照片就是當時在會場上丢炸彈的那位革命志士,名字叫尹奉吉。
他預先拍好這張照片,手中拿了手榴彈,胸前挂了一塊牌,上面寫着“為革命而犧牲”的字樣,背面牆上還挂着一面韓國的太極圖八卦字樣的國旗,他是有計劃地利用朝鮮人身份混入司令台,一連丢上兩個手榴彈,然後坦坦然束手就擒。
這種壯舉,令人肅然起敬。
韓國志士尹奉吉 次日一清早,我買到報紙看得清清楚楚,感到非常高興,特地泡了一杯龍井茶,坐在沙發上,想把各報再細細地看上一遍。
不料電話鈴聲大響,本來我懶得去聽,但是鈴聲不斷,隻好起立去聽,隻聽到一個山東口音的人,操着朝鮮人的語氣對我說:“你是不是陳存仁先生?”我說:“是。
”他又很匆忙地告訴我:“程子卿先生有病,要請你立刻出診,而且你要準備幾天不回來,這是性命進出的事,你不用考慮,立刻就走。
”這句話的收尾來了一句朝鮮話,叫“肯啥很意大”,這是朝鮮話“謝謝”的意思。
我接了這個電話,覺得很突兀,再一想,情形不對了,因為收尾是朝鮮話,又提到程子卿的名字,分明這是保護朝鮮革命組織中人的密語,再一想可能與虹口公園炸傷白川事件有關,也可能有我的一張名片在尹奉吉袋中被搜查到。
想到這裡,立刻驚駭起來,兩手也顫抖不已,隻覺得腹部有一股氣朝下一沉,好像要大便瀉出來的樣子。
正在躊躇之時,第二個電話又來了,說:“陳先生,你還不走,當心三套頭。
”說罷對方就收線。
(按:所謂三套頭,是捉到憲兵隊,先要來三套刑罰,都是殘忍無比的。
)這樣一來,我格外着急了,穿上了衣服,便對家人說:“我要到青浦朱家角去看一個急診,幾時回來,沒有一定。
”說罷,從抽屜中取了一百元鈔票就走。
走到門口,見到我的挂号先生,他是蘇州人,我問他:“搭船到蘇州去,在什麼碼頭坐船?”他說:“往蘇州的小船,停泊在天妃宮橋堍蘇州河邊,九點鐘就要開船的。
”我說:“知道了。
”順便告訴他,我要離開上海幾天,請我的門人張卿雲代診。
說完,我就揚長而去。
我叫一輛黃包車,過天妃宮橋,一路在想,尹奉吉的本人,我連認識都不認識,更未參與其事,照理不會牽涉到我身上。
不過,朝鮮人姓金、姓樸、姓尹、姓李的人,我都交換過名片,要是日本人在他家中搜到一張我的名片,便會濫捕無辜,甯枉無縱,也有可能;一旦被捕,就要飽嘗“三套頭”的苦刑。
所謂三套頭,一套是用老虎鉗拔指甲,一套是灌自來水,另一套是坐老虎凳。
想到這裡,就毅然決然登上了到蘇州去的内河篷船,因為那時節,火車路軌已炸斷,交通還未恢複。
在踏上船之前,我說要買官艙票,或頭等票,船上人說:“大少爺,這裡是不分官艙和頭等的,一律睡地鋪,不過現在火車沒有開,票價要加一倍。
”正在談話之間,隻見到遠遠地開來一輛軍車,車上兩個日本軍人,中間有一個老人穿上了老棉褲,褲腳管紮上兩條帶,我仔細一看下身,完全像我診所中的挂号先生裝束,心想他們已追蹤而來,不禁頭部一昏,搖搖欲墜,也沒有心去看這人是不是我的挂号先生,也可能挂号先生走漏了我的消息,被他們押着來領捉我。
幸虧這輛軍車,一到了天妃宮橋堍轉了一個彎,沒有撲向我身邊來,我這才胸前放下一塊石頭,略為清醒了些。
原來五六十歲的老人都是這般裝束,并不是我的挂号先生一人為然。
驚魂甫定,就向船篷中一鑽,揀了一個靠邊的地方,倒下來便睡在船闆上。
自己想想也覺得好笑,何以向來鎮定自若,如今亂到這般光景? 原來這種船的設備,簡陋到極,全部是統艙,大家好像沙丁魚般地一排一排睡在地上,多數是蘇州人趕着回鄉,一切旅行設備簡單之至,船上不但沒有枕頭被頭,連茶杯熱水瓶都要自己帶的。
好容易等到開船,心才定了下來。
旅途寂寞邂逅麗人 船一開以後,由于心定關系,遊目四顧,才知道船上一共有五十多人,分成兩排,擠擠迫迫地軋在一起,多數是勞工階層中人。
對面二人,睡定之後,除了襪,大擦腳趾丫,臭不可當,全船的人視若無睹,若無其事。
而睡在我旁邊的一人,又是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泥水匠般的工人,赤着腳,也揉起腳趾丫來。
我覺得這般環境,真不好受。
忽然間,有一個妙齡女郎,捏着鼻頭,吵了起來,而且操着吳侬軟語罵這些毫無禮貌的乘客,她一眼望到我,竟然叫我:“陳大少,你怎麼大少爺落難,也會搭這種龌龊船?”我擡起頭來對她看了一眼,似曾相識,但想不起她是誰,因為病人多,他們認識我,我卻記不清她是誰。
正在詫異之間,那妙齡女郎竟然走了過來,說:“我的睡位旁邊,臭是臭得來,連隔夜飯都要嘔出來。
陳大少!侬這裡阿好讓我軋一軋。
”說時她就一屁股坐下來,但是船上已擠得很,實在無插足之地,我就和鄰座的那位泥水匠工人說:“你可不可以和這位小姐換一個位子?”那個工人初時面有難色,那位女郎立刻拿出兩隻橘子出來說:“老伯伯,這是送給你吃的,可不可以行個方便?”那老年工人,見到這般模樣,就拿了包袱,和這個女郎換了位置,她連聲稱謝。
便橫了下來,鑽在我身旁,我就和她攀談起來,問她:“侬姓啥?” 那女郎對我說:“我是雲南路會樂裡巧雲笃格小阿媛,我
等我答複完四張紙後,已經到了六點鐘,大家便道别而散。
散班之後,有一個人陪我,說:“你要什麼資料,隻要你簽個字,就可以拿走。
”這次我拿了十張藥物标本圖,帶回來之後,我就向附近一家照相館接洽,把它一一拍下來,拍一張的代價是一元八角,我想一想,這樣把他們的資料帶出來,對我将來著書方面很有用途。
第二個星期,是由我自己坐車前去,桌上放有質詢紙二張,内容比較扼要,我詳詳細細地解答清楚,其中有一張是問我:“中國有什麼美容藥物?”一時令我難以置答,我便舉了一個例子說:“名演員梅蘭芳常吃一種飲料,叫作石斛,這種石斛是新鮮的,乃四川的品種,一株一株種在盆裡,臨吃之前剪取幾莖,煎茶代飲。
這種石斛有濃厚的膠汁,一則養顔,一則可以潤喉,令到講話的發音都會得柔和清潤。
”這個答案發表之後,他們大為高興,後來自然科學研究所還出版了兩本《石斛之研究》。
書末結論,說石斛非但是滋潤藥,還是營養劑、美容劑和長壽藥。
這一次講罷之後,我到資料室把第一次帶去的植物标本歸還檔案,但是我看到檔案中動物荷爾蒙部分,有七八十份研究報告,講的都是豬、牛、羊的睾丸和生殖器,雄牛的生殖器叫作“牛鞭”,雄鹿的生殖器叫作“鹿鞭”,還有羚羊的生殖器和犀牛的生殖器,為《本草綱目》所不詳的。
我一并簽了字,帶回家去。
那天回到家中,我暗暗好笑,替他們做了一分工作,竟然取到九分的資料。
如是者工作了一個多月,就在龍華機場“齋藤事件”發生的那一天,我到中尾萬三所長的辦公室去對他說:“中日兩國本來是兄弟之邦,現在敵我界限越來越深,閣下愛閣下的國家,我愛我的國家,從今以後,恕我不能再到貴所來了。
”中尾萬三謙恭有禮地說:“你的話是對的,我也諒解你的苦衷,但是隻要事變解決之後,我還是要登門恭請的。
”這件事就是這樣地擺脫了。
但是我回家之後,心裡沉痛之極,為了國家,我應該辭職,為了學術研究,那就是一種損失。
每次翻閱攝得的各種資料,總有無限的感慨,這也是我在“一·二八”時期中受到的許多損失之一。
突接電話棄家出走 居留在朝鮮本土的朝鮮人,還崇尚中國漢唐遺風,有謙謙君子的風度與和藹可親的民族性,但是這種良好的朝鮮人,日本人反不讓他們進入上海,他們帶來的都是一些面目猙獰、十惡不赦的壞人。
其中有一班人,是在日本并吞朝鮮之時,大批流亡到山東,再在山東經商,學會了中國話、中國文,面貌活像中國人。
那時這班人都聚集在上海法租界,而且還有一個黨本部,聚了許多朝鮮志士,幹着朝鮮的複國工作。
我因看病的關系,與許多革命分子比較相熟,但是有一點,他們的面相都有些和山東商人相仿佛,我隻知道他們的姓,總是姓金、姓李、姓樸、姓尹的,名字實在叫不出,不過碰到了面,彼此總是含笑握手。
這個複國黨的組織,照我想來,核心分子不過四五十人左右。
有一次我因為看病,到過他們的黨本部,他們正在開會,大家席地而坐,李承晚坐在中央,後面懸着一面中央是一個太極圖四面是八卦字的旗,這就是現在韓國的國旗。
那天他們開會,門前站着一個法租界警務處的包打聽程子卿,我坐車夾着皮包直到門口,程子卿見了我就問:“陳先生你來幹什麼?”言下大有阻止我進去的模樣。
我說:“我是來看病的。
”程子卿說:“不行,不行,裡面沒有人生病,你進去作甚?”我說:“我昨天來看過,一個小孩子出痧子,今天為什麼不許我進去。
”程子卿派夥計進去一問,果然不錯,才放我進去。
後來我知道,這批朝鮮革命分子,能在法租界活動,全靠程子卿在包庇着他們。
隻要這個黨部機關給日本人知道之後,日本領事館派人到法租界會同捕房緝捕的話,程子卿會即時通知他們,走得一個人都沒有。
所以他們這個黨本部,常常搬遷無定的。
“一·二八”戰事結束之後,日本人認為大勝利,就在北四川路的虹口公園舉行一個慶祝勝利大會,當時主持這個大會的人,就是日本的白川大将、植田司令和重光葵外交大使等。
開會的早一天,已經在虹口公園布置好一個司令台,劃定區域,左邊是日本的空軍、陸軍、海軍,右邊是日本居留民團,後面才輪到朝鮮人。
他們布置得很嚴密,所有日籍居民都發給一條白色綢織的簽條,上面寫明姓名,由居留民團蓋印。
朝鮮人由日本領事館發給簽條,是藍色的,上面也寫出各人的姓名。
并且規定由正門東邊進,西邊門出。
到了開會的當天,高空中放出一個很大的氣球,球的尾巴上拖着“慶祝大捷”的字樣,當時住在虹口的中國人,個個黯然神傷,遠而避之。
開會時的情形怎樣,恕我不知道,可是開會到了下午六時,《時報》特别發出一張号外新聞,大家搶着購買。
原來在大會中,檢閱台被炸,白川大将重傷,有一個日本中将身亡,重光葵足部也受重傷。
這個号外一出,市民們奔走相告,欣然有喜色,大家說:“白川,白川,一場白串而已。
”當時《大美晚報》的号外也陸續出版了。
晚上,上海各中國報紙都接到一封信,裡面放着一張照片,這照片就是當時在會場上丢炸彈的那位革命志士,名字叫尹奉吉。
他預先拍好這張照片,手中拿了手榴彈,胸前挂了一塊牌,上面寫着“為革命而犧牲”的字樣,背面牆上還挂着一面韓國的太極圖八卦字樣的國旗,他是有計劃地利用朝鮮人身份混入司令台,一連丢上兩個手榴彈,然後坦坦然束手就擒。
這種壯舉,令人肅然起敬。
韓國志士尹奉吉 次日一清早,我買到報紙看得清清楚楚,感到非常高興,特地泡了一杯龍井茶,坐在沙發上,想把各報再細細地看上一遍。
不料電話鈴聲大響,本來我懶得去聽,但是鈴聲不斷,隻好起立去聽,隻聽到一個山東口音的人,操着朝鮮人的語氣對我說:“你是不是陳存仁先生?”我說:“是。
”他又很匆忙地告訴我:“程子卿先生有病,要請你立刻出診,而且你要準備幾天不回來,這是性命進出的事,你不用考慮,立刻就走。
”這句話的收尾來了一句朝鮮話,叫“肯啥很意大”,這是朝鮮話“謝謝”的意思。
我接了這個電話,覺得很突兀,再一想,情形不對了,因為收尾是朝鮮話,又提到程子卿的名字,分明這是保護朝鮮革命組織中人的密語,再一想可能與虹口公園炸傷白川事件有關,也可能有我的一張名片在尹奉吉袋中被搜查到。
想到這裡,立刻驚駭起來,兩手也顫抖不已,隻覺得腹部有一股氣朝下一沉,好像要大便瀉出來的樣子。
正在躊躇之時,第二個電話又來了,說:“陳先生,你還不走,當心三套頭。
”說罷對方就收線。
(按:所謂三套頭,是捉到憲兵隊,先要來三套刑罰,都是殘忍無比的。
)這樣一來,我格外着急了,穿上了衣服,便對家人說:“我要到青浦朱家角去看一個急診,幾時回來,沒有一定。
”說罷,從抽屜中取了一百元鈔票就走。
走到門口,見到我的挂号先生,他是蘇州人,我問他:“搭船到蘇州去,在什麼碼頭坐船?”他說:“往蘇州的小船,停泊在天妃宮橋堍蘇州河邊,九點鐘就要開船的。
”我說:“知道了。
”順便告訴他,我要離開上海幾天,請我的門人張卿雲代診。
說完,我就揚長而去。
我叫一輛黃包車,過天妃宮橋,一路在想,尹奉吉的本人,我連認識都不認識,更未參與其事,照理不會牽涉到我身上。
不過,朝鮮人姓金、姓樸、姓尹、姓李的人,我都交換過名片,要是日本人在他家中搜到一張我的名片,便會濫捕無辜,甯枉無縱,也有可能;一旦被捕,就要飽嘗“三套頭”的苦刑。
所謂三套頭,一套是用老虎鉗拔指甲,一套是灌自來水,另一套是坐老虎凳。
想到這裡,就毅然決然登上了到蘇州去的内河篷船,因為那時節,火車路軌已炸斷,交通還未恢複。
在踏上船之前,我說要買官艙票,或頭等票,船上人說:“大少爺,這裡是不分官艙和頭等的,一律睡地鋪,不過現在火車沒有開,票價要加一倍。
”正在談話之間,隻見到遠遠地開來一輛軍車,車上兩個日本軍人,中間有一個老人穿上了老棉褲,褲腳管紮上兩條帶,我仔細一看下身,完全像我診所中的挂号先生裝束,心想他們已追蹤而來,不禁頭部一昏,搖搖欲墜,也沒有心去看這人是不是我的挂号先生,也可能挂号先生走漏了我的消息,被他們押着來領捉我。
幸虧這輛軍車,一到了天妃宮橋堍轉了一個彎,沒有撲向我身邊來,我這才胸前放下一塊石頭,略為清醒了些。
原來五六十歲的老人都是這般裝束,并不是我的挂号先生一人為然。
驚魂甫定,就向船篷中一鑽,揀了一個靠邊的地方,倒下來便睡在船闆上。
自己想想也覺得好笑,何以向來鎮定自若,如今亂到這般光景? 原來這種船的設備,簡陋到極,全部是統艙,大家好像沙丁魚般地一排一排睡在地上,多數是蘇州人趕着回鄉,一切旅行設備簡單之至,船上不但沒有枕頭被頭,連茶杯熱水瓶都要自己帶的。
好容易等到開船,心才定了下來。
旅途寂寞邂逅麗人 船一開以後,由于心定關系,遊目四顧,才知道船上一共有五十多人,分成兩排,擠擠迫迫地軋在一起,多數是勞工階層中人。
對面二人,睡定之後,除了襪,大擦腳趾丫,臭不可當,全船的人視若無睹,若無其事。
而睡在我旁邊的一人,又是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泥水匠般的工人,赤着腳,也揉起腳趾丫來。
我覺得這般環境,真不好受。
忽然間,有一個妙齡女郎,捏着鼻頭,吵了起來,而且操着吳侬軟語罵這些毫無禮貌的乘客,她一眼望到我,竟然叫我:“陳大少,你怎麼大少爺落難,也會搭這種龌龊船?”我擡起頭來對她看了一眼,似曾相識,但想不起她是誰,因為病人多,他們認識我,我卻記不清她是誰。
正在詫異之間,那妙齡女郎竟然走了過來,說:“我的睡位旁邊,臭是臭得來,連隔夜飯都要嘔出來。
陳大少!侬這裡阿好讓我軋一軋。
”說時她就一屁股坐下來,但是船上已擠得很,實在無插足之地,我就和鄰座的那位泥水匠工人說:“你可不可以和這位小姐換一個位子?”那個工人初時面有難色,那位女郎立刻拿出兩隻橘子出來說:“老伯伯,這是送給你吃的,可不可以行個方便?”那老年工人,見到這般模樣,就拿了包袱,和這個女郎換了位置,她連聲稱謝。
便橫了下來,鑽在我身旁,我就和她攀談起來,問她:“侬姓啥?” 那女郎對我說:“我是雲南路會樂裡巧雲笃格小阿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