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上海灘人才濟濟
關燈
小
中
大
交易所那時是一個買空賣空的事業,黃金時代好似昙花一現,不久,全上海幾十家交易所紛紛倒閉,虧本的人不計其數,名為“信交風潮”,牽動了全上海的金融,有幾家錢莊竟然在一夜之間倒閉。
這時黃楚九見勢不佳,立刻把日夜交易所關門,專營“日夜銀行”,這一個腦筋動得很好,因為上海的銀行營業時間,隻在下午四五時為限,唯有日夜銀行是日夜營業的,因此它的客戶都是另一批人物。
日夜銀行就因為毗連大世界遊樂場,大家認為大世界每天人山人海,生意旺盛,所以對日夜銀行極有信心,而且這個地區,是英法兩租界中心點,附近有好多賭台,大家赢了錢,還可以夤夜存入這家銀行。
又因為大世界附近都是幺二堂子,以及八仙橋一班低級妓院(當時上海人稱作韓莊),還有數以千計的“野雞”,這些人的淫業收入全靠夜間,而且心目中認為大世界是大事業,日夜銀行是很可靠的,所以他們做下來的錢紛紛存了進去。
日夜銀行為了拉攏儲蓄存款,除了厚給利息之外,還附送大世界門券,因此有許多散戶都到日夜銀行去開戶口。
黃楚九經營了日夜銀行之後,收到的存款越滾越大,他覺得一切事業發展,沒有一樣快過地産,所以他就運用客戶的存款,要做房産事業。
其中有一處租地造屋,是三星舞台,共有三個股東,即周炳臣、趙如泉、龐萊臣,由于戲館生意不好,糾葛很多,租金始終不付,各種麻煩叢集涉成訟事,趙如泉為此被捉将官裡去,周炳臣因此破産,而三星舞台封上了法院的封條,租金全無着落,黃楚九損失最重,憤怒異常,這使他大大地摔了一個筋鬥,厄運也就由此開始。
正在這個時期,那個所謂滑頭的錢庠元,年老退休,将錢存濟堂的一方地産賣給他,黃楚九雄心勃勃,要錢庠元為他租到左右兩幅大地産,結果由香粉弄口起直到偷雞橋左右二幅巨大的地産都租到了,于是興建二三十幢鋪面樓宇,租出作為商店,樓上有幾百間寫字間。
最初的打算,租金收入會大有所獲,萬不料這一年是“一·二八事變”之前,市面衰落,他所訂的租金較高,好久都租不出去,雖然接近先施公司,地段旺盛,鋪面款式新穎,仍舊乏人問津。
黃楚九知道這大幅地産,要是沒有人租借的話,不但虧折浩大,而且要動搖日夜銀行存戶的信心,因此他毅然決然自己斥資連開了中藥店、南貨号、茶葉店、茶館、雜貨店、箋扇莊等十幾間大商号,空置了好久的新屋,就此熱鬧起來,特别是其中“蘿春閣”茶館的生煎饅頭最為出名,樓上請了揚州說書王少堂說“水浒”,康又華說“三國”,座客常滿。
這時候,上海人就互相傳說黃楚九做的生意,七十二行中他要占到三十六行,又有人傳說,各行各業黃楚九都做過了,隻有棺材店沒有開。
表面上他的事業蒸蒸日上,實際上的情況如何,外界就不知道了。
黃楚九聲名日隆,捐出龍門舊宅贈予新藥同業公會,除公會應用之外,底層還繼續辦“黃磋玖眼科醫院”,聘請專家數人治病,施診給藥,分文不取。
這件事很多人贊美他,說他“君子不忘其舊”,西藥業中人也擁護他,認為他是西藥業的領袖,社會上漸漸認為他是一個正當商人,滑頭之名,已經沒有人說起了。
黃楚九在愛多亞建造住宅知足廬落成之時,是他全盛時代,大廳中可擺十幾桌筵席,來往客人,除了紳商名流之外,又有許多風雅人物,如孫玉聲、天台山農、七子山人等都是他的座上客,他便常常收集書畫古董,興緻極濃。
有一位出身湖州的清末老鄉紳,到了上海經濟支绌,帶了一百把各别不同的家傳扇子,扇面上的書畫,都出于明清兩代大書家大畫家之手,每一把扇骨的質料和雕刻,都是不同的。
他曾經和丁福保商量,願意廉價出讓,議定價值為二百元。
這個數字,在當時已為數不小,丁福保說:“你不妨走門路兜售給黃楚九,他或者還可以出得多些。
”這人聽了丁福保的話,後來見到黃楚九,黃隻看了兩把扇子,一把是翁同龢的字,一把是石濤的畫,就贊不絕口,說:“好。
”即以巨款相贈。
這位湖州人對他這種豪情勝慨,傾倒不止。
于是黃氏在暑期中宴客時,每天手中要換一把扇子,扇面扇骨都是稀有之品。
黃楚九每年逢到寒冬季節,在大宴賓客時,有一個慣例,必然穿不同樣的皮裘袍子馬褂,以示闊綽。
所以上海皮裘業中人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他的,而且他們總是把北方運來的清官遺物或遺老們所藏的名貴皮衣,優先讓他挑選,所以他穿的皮裘,往往都是有來曆的。
交進黴運死神光降 黃楚九的事業,表面上看來事事順利,不斷發展,但是實際上,他有幾件“緻命傷”的事情,因為他能夠善為掩飾,大家都被他瞞過。
我寫述本文,為了研究黃楚九何以忽然急轉直下地進入逆境,特地約了幾位黃氏門生故舊相聚暢談,這些人都與黃氏有深切關系,但關于他的故事,形形色色,衆議紛纭,莫衷一是。
對他失敗的原因,卻追溯出幾條線索: 一、黃楚九辦的福昌煙草公司,做香煙的生意始終沒有十分成功,出一種牌子,隻是轟動一時,很快銷聲匿迹。
堆積在棧房裡的香煙,經過幾個梅雨季節,完全耗損殆盡。
有一次馬占山在東北抵抗日軍,成為全國人民所崇拜的第一個“抗日英雄”,黃楚九靈機一動,就趕緊大量制造一種“馬占山”香煙,一切煙盒和貼招紙、廣告牌,都已準備好,不料馬占山突然被日軍收買,歸入僞組織的隊伍中。
消息證實之後,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偶像就倒下來了。
黃楚九的幾萬箱馬占山香煙根本沒有發行,像這般浩大的損失,還有好幾宗。
二、黃楚九更大的緻命傷,就是開“日夜交易所”。
交易所的風潮勃然而起,人人賺了不少錢,但畢竟是空頭的事,忽然間又會一敗塗地,無數人霎時傾家蕩産,日夜交易所也因此而崩潰了,所有的客戶個個倒下來了,欠的錢一無着落,隻有一個廉南湖還夠硬氣,把他的“小萬柳堂”的地契,給黃楚九作為償還欠款。
日夜交易所一共蝕掉多少萬,也無從查考,這筆賬就挂在日夜銀行的财産賬内,作為一個戶口的呆賬,這也使得日夜銀行永久陷于經濟上不平衡的狀态。
三、黃楚九所辦的“大世界”的地基,是南浔富商張澹如的産業,本來是一塊荒地,地價便宜得很,自從“大世界”開幕之後,地價飛漲數十倍。
但是租地造屋,地皮還是别人做地主,黃楚九并沒有占到地産上漲價的利益。
他又見到“大世界”對面的另一塊荒地,造了幾十條弄堂房子如“恒茂裡”等,從荒地一變而為熱鬧地區,計算租息,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當然地價也漲了數十倍,因此他蓄意經營地産了。
誰知道黃楚九買進了偷雞橋錢存濟堂的一塊地皮,左右兩幅大地産,仍是租地造屋,房屋造了好久,才告竣工,恰逢市面慘落,房地産的價值一落千丈,南京路上哈同洋行所造的樓房,如新新公司對面的一大列鋪子,竟然空置了兩三年。
連最熱鬧的四馬路空屋也不少。
黃楚九所造的房屋,當然也不例外,雖然這些樓宇的下層他自己開了十幾家鋪子,但是樓上的寫字間,隻零零落落租出十幾間,而建築費大部分沒有付清,加上了三星舞台連打幾年官司,舞台被封,空關甚久,經濟上大受打擊,所以表面上雖然豪華闊綽,骨子裡實在空虛得很。
四、黃楚九開的許多鋪子,家家虛有其表,虧本的比不虧本的多。
其中有一家黃九芝堂國藥号,職員和我很熟,知道最初是由日夜銀行撥出一萬元開辦的,生意清淡得很,月月要虧折到一千餘元,原來這筆開辦費是他在日夜銀行開了一個放款的戶口,将每月虧耗都寫在賬上,這不但本利無歸,而且每月還要繼續虧折下去。
這般情況,隻是許多商鋪中的一個例子。
還有,他所有經營的生意,當事人不像老一輩人那樣誠實可靠,都地濫開花賬,家家隻有蝕本,沒有賺錢。
日夜銀行的存款不斷地撥出來應急維持。
這使得黃楚九憂心如焚,因此百病叢生,患的都是“攻心的暗病”。
日夜銀行原是一所畸形的銀行,對銀行幫同業,向少往來,所以日夜銀行缺頭寸時,向同業調動頭寸的,除了錢存濟的一張道契可以抵押之外,租地造屋沒有抵押價值的。
他有一個大客戶就是黃金榮,不得已時,隻好向這位老朋友借款周轉。
每次借款,總說是有什麼大計劃,黃金榮也深信不疑,一次一次地借給他。
五、本來一個人有了病,一邊醫治,一邊休息,不難複原,唯有黃楚九,一有了病,心事更重,疾病的進展,跟着他的心境而增加。
别人可以生病,黃楚九卻生不得病,因為日夜銀行的信譽,集中于黃楚九一身,他有什麼風吹草動,便立刻會牽動到銀行的不穩。
六、黃楚九開的店鋪之中,依然每月虧本,而且有一間茶葉号,經理先生借了這塊招牌,自己私營出口生意,在行商方面,濫取貨物負下了巨額欠款。
黃楚九初蒙在鼓中,後來查出了這種營私舞弊,于是就把日夜銀行中這家茶葉号的戶口凍結起來,不再支付一個錢。
經理先生弄得沒有辦法,連店員的薪水都欠下來。
誰知道由于這間鋪子一欠薪水,黃楚九屬下所有職工數千人,都驚惶起來,紛紛傳說,人人擔心飯碗要打破了,加之日夜銀行中無數存款客戶,就是“大世界”的職員和藝員,每一戶口的存款數字,其實小得很,但是人數一多,計算起來數目就大了,所以日夜銀行最早的提款風潮,是由“大世界”的職工開始的。
提款一經開始,情形有如洪水泛濫,如潮湧至,是無法阻擋得住的,因此黃楚九的病就越來越重。
起初提款的職工們,知道這件事不能鬧出去,鬧了出去,将來的飯碗勢必發生問題,所以外界的戶口,還沒有得到風聲。
黃楚九在病重時,每天要張羅現金已經筋疲力盡,在昏迷之時,他的太太拿出許多首飾交到當鋪中換取現金,每天籌集數百元到一千元,交進日夜銀行,以資應付。
(按:黃太太忠厚得很,所以子媳女婿個個都蒙福澤,有聲于社會。
)此時職員們還運用一種手法,就是十元以下的戶口一律照付,十元以上的戶口,用勸慰的方式,贈送“大世界”月券和全年優待券。
在日夜銀行戶口中,有一部分是操着皮肉生涯的女性,每晚非到“大世界”不可,有了月券或長券,也就不再提款了。
日夜銀行倒閉風潮 這樣地敷衍下去,實際上日夜銀行已進入“彌留狀态”,而黃楚九的病,也踏上彌留狀态,而且接近了死亡的邊緣。
(按:在香港說過書的吳玉荪夫婦,有存款二百元,到行提款,雖經百般勸慰,他們堅決要提取,費了無數口舌,大家說人情,才提到現款,足見那時已經暴露出十分困難的情況了。
其中最大的存戶,是“大世界”女藝員王美玉,王美玉在日夜銀行有存款二千元,始終未曾提取,後來,黃楚九死後,哭得最傷心的就是王美玉。
) 一天,有一個大戶,要提款一千元,但是日夜銀行實在無法支付,經理碰到這件事情,好似晴天霹靂,打電話到黃公館
這時黃楚九見勢不佳,立刻把日夜交易所關門,專營“日夜銀行”,這一個腦筋動得很好,因為上海的銀行營業時間,隻在下午四五時為限,唯有日夜銀行是日夜營業的,因此它的客戶都是另一批人物。
日夜銀行就因為毗連大世界遊樂場,大家認為大世界每天人山人海,生意旺盛,所以對日夜銀行極有信心,而且這個地區,是英法兩租界中心點,附近有好多賭台,大家赢了錢,還可以夤夜存入這家銀行。
又因為大世界附近都是幺二堂子,以及八仙橋一班低級妓院(當時上海人稱作韓莊),還有數以千計的“野雞”,這些人的淫業收入全靠夜間,而且心目中認為大世界是大事業,日夜銀行是很可靠的,所以他們做下來的錢紛紛存了進去。
日夜銀行為了拉攏儲蓄存款,除了厚給利息之外,還附送大世界門券,因此有許多散戶都到日夜銀行去開戶口。
黃楚九經營了日夜銀行之後,收到的存款越滾越大,他覺得一切事業發展,沒有一樣快過地産,所以他就運用客戶的存款,要做房産事業。
其中有一處租地造屋,是三星舞台,共有三個股東,即周炳臣、趙如泉、龐萊臣,由于戲館生意不好,糾葛很多,租金始終不付,各種麻煩叢集涉成訟事,趙如泉為此被捉将官裡去,周炳臣因此破産,而三星舞台封上了法院的封條,租金全無着落,黃楚九損失最重,憤怒異常,這使他大大地摔了一個筋鬥,厄運也就由此開始。
正在這個時期,那個所謂滑頭的錢庠元,年老退休,将錢存濟堂的一方地産賣給他,黃楚九雄心勃勃,要錢庠元為他租到左右兩幅大地産,結果由香粉弄口起直到偷雞橋左右二幅巨大的地産都租到了,于是興建二三十幢鋪面樓宇,租出作為商店,樓上有幾百間寫字間。
最初的打算,租金收入會大有所獲,萬不料這一年是“一·二八事變”之前,市面衰落,他所訂的租金較高,好久都租不出去,雖然接近先施公司,地段旺盛,鋪面款式新穎,仍舊乏人問津。
黃楚九知道這大幅地産,要是沒有人租借的話,不但虧折浩大,而且要動搖日夜銀行存戶的信心,因此他毅然決然自己斥資連開了中藥店、南貨号、茶葉店、茶館、雜貨店、箋扇莊等十幾間大商号,空置了好久的新屋,就此熱鬧起來,特别是其中“蘿春閣”茶館的生煎饅頭最為出名,樓上請了揚州說書王少堂說“水浒”,康又華說“三國”,座客常滿。
這時候,上海人就互相傳說黃楚九做的生意,七十二行中他要占到三十六行,又有人傳說,各行各業黃楚九都做過了,隻有棺材店沒有開。
表面上他的事業蒸蒸日上,實際上的情況如何,外界就不知道了。
黃楚九聲名日隆,捐出龍門舊宅贈予新藥同業公會,除公會應用之外,底層還繼續辦“黃磋玖眼科醫院”,聘請專家數人治病,施診給藥,分文不取。
這件事很多人贊美他,說他“君子不忘其舊”,西藥業中人也擁護他,認為他是西藥業的領袖,社會上漸漸認為他是一個正當商人,滑頭之名,已經沒有人說起了。
黃楚九在愛多亞建造住宅知足廬落成之時,是他全盛時代,大廳中可擺十幾桌筵席,來往客人,除了紳商名流之外,又有許多風雅人物,如孫玉聲、天台山農、七子山人等都是他的座上客,他便常常收集書畫古董,興緻極濃。
有一位出身湖州的清末老鄉紳,到了上海經濟支绌,帶了一百把各别不同的家傳扇子,扇面上的書畫,都出于明清兩代大書家大畫家之手,每一把扇骨的質料和雕刻,都是不同的。
他曾經和丁福保商量,願意廉價出讓,議定價值為二百元。
這個數字,在當時已為數不小,丁福保說:“你不妨走門路兜售給黃楚九,他或者還可以出得多些。
”這人聽了丁福保的話,後來見到黃楚九,黃隻看了兩把扇子,一把是翁同龢的字,一把是石濤的畫,就贊不絕口,說:“好。
”即以巨款相贈。
這位湖州人對他這種豪情勝慨,傾倒不止。
于是黃氏在暑期中宴客時,每天手中要換一把扇子,扇面扇骨都是稀有之品。
黃楚九每年逢到寒冬季節,在大宴賓客時,有一個慣例,必然穿不同樣的皮裘袍子馬褂,以示闊綽。
所以上海皮裘業中人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他的,而且他們總是把北方運來的清官遺物或遺老們所藏的名貴皮衣,優先讓他挑選,所以他穿的皮裘,往往都是有來曆的。
交進黴運死神光降 黃楚九的事業,表面上看來事事順利,不斷發展,但是實際上,他有幾件“緻命傷”的事情,因為他能夠善為掩飾,大家都被他瞞過。
我寫述本文,為了研究黃楚九何以忽然急轉直下地進入逆境,特地約了幾位黃氏門生故舊相聚暢談,這些人都與黃氏有深切關系,但關于他的故事,形形色色,衆議紛纭,莫衷一是。
對他失敗的原因,卻追溯出幾條線索: 一、黃楚九辦的福昌煙草公司,做香煙的生意始終沒有十分成功,出一種牌子,隻是轟動一時,很快銷聲匿迹。
堆積在棧房裡的香煙,經過幾個梅雨季節,完全耗損殆盡。
有一次馬占山在東北抵抗日軍,成為全國人民所崇拜的第一個“抗日英雄”,黃楚九靈機一動,就趕緊大量制造一種“馬占山”香煙,一切煙盒和貼招紙、廣告牌,都已準備好,不料馬占山突然被日軍收買,歸入僞組織的隊伍中。
消息證實之後,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偶像就倒下來了。
黃楚九的幾萬箱馬占山香煙根本沒有發行,像這般浩大的損失,還有好幾宗。
二、黃楚九更大的緻命傷,就是開“日夜交易所”。
交易所的風潮勃然而起,人人賺了不少錢,但畢竟是空頭的事,忽然間又會一敗塗地,無數人霎時傾家蕩産,日夜交易所也因此而崩潰了,所有的客戶個個倒下來了,欠的錢一無着落,隻有一個廉南湖還夠硬氣,把他的“小萬柳堂”的地契,給黃楚九作為償還欠款。
日夜交易所一共蝕掉多少萬,也無從查考,這筆賬就挂在日夜銀行的财産賬内,作為一個戶口的呆賬,這也使得日夜銀行永久陷于經濟上不平衡的狀态。
三、黃楚九所辦的“大世界”的地基,是南浔富商張澹如的産業,本來是一塊荒地,地價便宜得很,自從“大世界”開幕之後,地價飛漲數十倍。
但是租地造屋,地皮還是别人做地主,黃楚九并沒有占到地産上漲價的利益。
他又見到“大世界”對面的另一塊荒地,造了幾十條弄堂房子如“恒茂裡”等,從荒地一變而為熱鬧地區,計算租息,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當然地價也漲了數十倍,因此他蓄意經營地産了。
誰知道黃楚九買進了偷雞橋錢存濟堂的一塊地皮,左右兩幅大地産,仍是租地造屋,房屋造了好久,才告竣工,恰逢市面慘落,房地産的價值一落千丈,南京路上哈同洋行所造的樓房,如新新公司對面的一大列鋪子,竟然空置了兩三年。
連最熱鬧的四馬路空屋也不少。
黃楚九所造的房屋,當然也不例外,雖然這些樓宇的下層他自己開了十幾家鋪子,但是樓上的寫字間,隻零零落落租出十幾間,而建築費大部分沒有付清,加上了三星舞台連打幾年官司,舞台被封,空關甚久,經濟上大受打擊,所以表面上雖然豪華闊綽,骨子裡實在空虛得很。
四、黃楚九開的許多鋪子,家家虛有其表,虧本的比不虧本的多。
其中有一家黃九芝堂國藥号,職員和我很熟,知道最初是由日夜銀行撥出一萬元開辦的,生意清淡得很,月月要虧折到一千餘元,原來這筆開辦費是他在日夜銀行開了一個放款的戶口,将每月虧耗都寫在賬上,這不但本利無歸,而且每月還要繼續虧折下去。
這般情況,隻是許多商鋪中的一個例子。
還有,他所有經營的生意,當事人不像老一輩人那樣誠實可靠,都地濫開花賬,家家隻有蝕本,沒有賺錢。
日夜銀行的存款不斷地撥出來應急維持。
這使得黃楚九憂心如焚,因此百病叢生,患的都是“攻心的暗病”。
日夜銀行原是一所畸形的銀行,對銀行幫同業,向少往來,所以日夜銀行缺頭寸時,向同業調動頭寸的,除了錢存濟的一張道契可以抵押之外,租地造屋沒有抵押價值的。
他有一個大客戶就是黃金榮,不得已時,隻好向這位老朋友借款周轉。
每次借款,總說是有什麼大計劃,黃金榮也深信不疑,一次一次地借給他。
五、本來一個人有了病,一邊醫治,一邊休息,不難複原,唯有黃楚九,一有了病,心事更重,疾病的進展,跟着他的心境而增加。
别人可以生病,黃楚九卻生不得病,因為日夜銀行的信譽,集中于黃楚九一身,他有什麼風吹草動,便立刻會牽動到銀行的不穩。
六、黃楚九開的店鋪之中,依然每月虧本,而且有一間茶葉号,經理先生借了這塊招牌,自己私營出口生意,在行商方面,濫取貨物負下了巨額欠款。
黃楚九初蒙在鼓中,後來查出了這種營私舞弊,于是就把日夜銀行中這家茶葉号的戶口凍結起來,不再支付一個錢。
經理先生弄得沒有辦法,連店員的薪水都欠下來。
誰知道由于這間鋪子一欠薪水,黃楚九屬下所有職工數千人,都驚惶起來,紛紛傳說,人人擔心飯碗要打破了,加之日夜銀行中無數存款客戶,就是“大世界”的職員和藝員,每一戶口的存款數字,其實小得很,但是人數一多,計算起來數目就大了,所以日夜銀行最早的提款風潮,是由“大世界”的職工開始的。
提款一經開始,情形有如洪水泛濫,如潮湧至,是無法阻擋得住的,因此黃楚九的病就越來越重。
起初提款的職工們,知道這件事不能鬧出去,鬧了出去,将來的飯碗勢必發生問題,所以外界的戶口,還沒有得到風聲。
黃楚九在病重時,每天要張羅現金已經筋疲力盡,在昏迷之時,他的太太拿出許多首飾交到當鋪中換取現金,每天籌集數百元到一千元,交進日夜銀行,以資應付。
(按:黃太太忠厚得很,所以子媳女婿個個都蒙福澤,有聲于社會。
)此時職員們還運用一種手法,就是十元以下的戶口一律照付,十元以上的戶口,用勸慰的方式,贈送“大世界”月券和全年優待券。
在日夜銀行戶口中,有一部分是操着皮肉生涯的女性,每晚非到“大世界”不可,有了月券或長券,也就不再提款了。
日夜銀行倒閉風潮 這樣地敷衍下去,實際上日夜銀行已進入“彌留狀态”,而黃楚九的病,也踏上彌留狀态,而且接近了死亡的邊緣。
(按:在香港說過書的吳玉荪夫婦,有存款二百元,到行提款,雖經百般勸慰,他們堅決要提取,費了無數口舌,大家說人情,才提到現款,足見那時已經暴露出十分困難的情況了。
其中最大的存戶,是“大世界”女藝員王美玉,王美玉在日夜銀行有存款二千元,始終未曾提取,後來,黃楚九死後,哭得最傷心的就是王美玉。
) 一天,有一個大戶,要提款一千元,但是日夜銀行實在無法支付,經理碰到這件事情,好似晴天霹靂,打電話到黃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