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接财神空有所期
關燈
小
中
大
”。
十一點之後,他又到平素熟悉的妓院中去“散福”,這是常年老例。
這一年我不到朱鬥文家去,我約齊了那天四桌客人,說:“今天我也要散福。
”于是我拿五十塊錢來玩骰子,玩的方式是“擲狀元紅”。
這種玩法是很經玩的,因而直玩到午夜,大家才紛紛告别,而我的五十塊錢也就散盡了。
在未開診之前,我心中有些躊躇,因為我知道從前大慶裡餘伯陶醫生,診務一向相當好,忽然心血來潮,到浙江青田縣去當了五個月縣長,過了一下做官的瘾,博得一個虛銜,歸來之後重操舊業,診務就此一蹶不振。
我這次休息了半年以上,會不會重蹈餘伯陶的覆轍?但是做到正月底,計算一下,診務還不輸于往昔,我深自慶幸,我母親說:“你在财神日散福散掉五十塊錢,太闊綽了,何不做些善事?”我說:“也好。
”就決定撥出二百元來捐入四個善團,一個是龍華孤兒院,一個是仁濟育嬰堂,一個是普善山莊,還有一個是廣益善堂。
閱人既多深信因果 到了陽曆五月,診務不但恢複原狀,而且因為傷寒流行,我的診務特别好。
這種病,勞動階層的病人都就診于張聾。
他是向不出診的,上門看病則由他的子侄輩襄診,每天總有三四百号。
中上階層的病者,無非求治于四個有名的内科中醫,我是忝居其一。
這種傷寒病,輕的門診都不相宜,重的因為病勢兇惡,一日數變,都要出診。
那時節老輩醫家都有嗜好,隻有我最年輕,起身得早,早晨六時至九時就趕着出診,汽車往返,一個清早能看八家出診,九時回來再看門診,看到下午四時,又要應邀去出診。
一天之中,真是忙得連吃飯都沒有一定的時間。
傷寒症都是由于飲食不慎傳染而成,資産階級當然少些,最多數的患者是貧苦人家和警務人員以及高等“白相人”,所謂白相人,今稱黑社會人物。
看這種人的病,看得好固然可以聲名大振,但是看得不好,也常會惹出事來。
幸虧我對這種病的治療,尚有把握,所以從來沒有引起什麼事端。
這種黑社會人物現在都已成過去,但是有不少人物,如今還值得一提。
這種人是社會上的害群之馬,他們在上海畸形地存在着,并公開活動。
他們在法租界有法租界的背景,在英租界有英租界的背景,靠着些背景的勢力胡作非為,強盜、騙子、包打聽以至探長,朋比為奸,無惡不作。
他們廣收徒弟,爪牙遍地,潛勢力大得很,這不像香港黑社會的人是不露面的。
在我開業之後的一個時代,這種出名的白相人,屈指計之,至少有四十個人,我由診病而認識的列舉如後: 陸某某,湖州人,他是英租界巡捕房小巡捕出身,做到探長,是白相人中披有老虎皮的人,他經常患偏頭痛。
常在下午六時之後,邀約我到五馬路中央飯店為他診病。
中央飯店名為旅店,事實上有幾層樓全是煙窟,一天到晚總有成千個瘾君子出入其間,因為是他的物業,所以警務當局視若無睹。
中央飯店樓下大廳是“中央舞廳”,出入的舞客,都是他的徒子徒孫,無非是借舞廳講斤頭,如果講斤頭能使他們滿意,任何刑事案子,可以黑的變成白的,不然的話,白的也會變成黑的,因此有好多冤獄都是由他一手造成。
他的一個大老婆,住在錫金公所對面,也常常請我去看病,她對我說:“陸家裡作的孽,真像海一般深,所以我要誦經禮佛,求菩薩寬恕他。
”他的小老婆叫作阿巧,住在七浦路,此婆驕橫得很,可以說是陸某某的幫兇,患有嚴重的胃病,常痛到死去活來。
有一天,也該是陸氏惡貫滿盈,剛走出中央飯店時,在門口就遭到狙擊,被人用盒子炮打死。
唐阿裕,他是漆匠出身,以做清和坊賭台老闆起家。
他收了許多門徒,其中有一部分是以打劫為生的,有幾個職業殺手也拜在他門下,隻要有人肯花錢,他們就會打死人。
唐家住在呂宋路(今連雲路)五福裡一号,某年他生黃疸病(即流行性肝炎),我為他看好了之後,他一定要和我做朋友,我卻避而遠之,不敢和他接近。
他橫行不法了一個長時期,後來江北大亨顧竹軒指使他的徒弟王興高把他打死,次日報紙上登出他的屍體照片,兩眼凸出,可怕得很。
他有一個小老婆,後來窮困到成為乞丐模樣。
一次她來求我免費替她看一次病,我見了她,已不認識她就是當年豐容盛鬋的人物了。
芮某,綽号“火老鴉阿榮”,本來是一家“大有興”香燭店的小老闆,交友不慎,專與匪徒為伍,搶劫煙土,号稱新八股黨之一,而且成為富翁。
後來移居呂班路“三德坊”,那時已經有了一個小老婆,叫作阿娘,接着又威迫一個樂姓補習女教師做他第二個小老婆,後來經人介紹女伶華慧麟做他的寄女,不久也變為他的小老婆。
他為要力捧華慧麟,特地租下甯波路(今淮海路)新光電影院改演京劇,一面請了馬連良、葉盛蘭、馬富祿等到上海來與華慧麟配合演出,聲勢極盛。
某年卓别林到上海,也到新光戲院後台去拜訪他們。
那時我的診所在新光戲院對面慈安裡,常有電話來招我到戲院經理室去看病。
阿榮外形看來一些沒有病,事實上他卻患有嚴重的神經衰弱症。
有人告訴我:此人碰不得,你要少同他來往為妙,因為此人生性暴躁,喜怒無常,說翻臉就翻臉。
其時他雖是戲院老闆,暗地裡仍然做着職業殺手,随時會把人殺死的。
他手下有許多徒弟,成群結隊,無惡不作。
後來他逃到外埠,瘋瘋癫癫變為癡人而死。
許某,是六馬路(今北海路)錦春茶館的老闆,後來也做了賭台老闆。
這種賭台,小也賭大也賭,真是害人不淺。
他有一種本領,就是很會理财,把多餘的錢放高利貸,上海人稱作“印子钿”。
如果有人借錢不還,被他打斷腳骨是常事。
他好色成性,尋花問柳,對女人方面用錢爽得很,綽号叫作“鈔票老頭子”。
他的橫行時期不長,沒有多少年就死于喉癌症。
尤阿根,名氣很大,但是他的真名,很少人知道。
他是拉塌車出身。
先做小巡捕,後來變為便衣偵探,因識得壞人多,所以破案率很高,遞升為老閘捕房探長,很多探員都是他的徒弟。
他有時來看病,一出手就給診金十元,我說:“我的診金隻收一元二角,用不着這樣多。
”他說:“你收下好了,我尤阿根是不在乎的。
”我一聽到他的名字,就駭怕起來,他後來成為我的老病家。
人家告訴我,這人對刑事案頗有辦法,上下其手,不分青紅皂白,隻要有錢,可以颠倒是非。
有些人本來無
十一點之後,他又到平素熟悉的妓院中去“散福”,這是常年老例。
這一年我不到朱鬥文家去,我約齊了那天四桌客人,說:“今天我也要散福。
”于是我拿五十塊錢來玩骰子,玩的方式是“擲狀元紅”。
這種玩法是很經玩的,因而直玩到午夜,大家才紛紛告别,而我的五十塊錢也就散盡了。
在未開診之前,我心中有些躊躇,因為我知道從前大慶裡餘伯陶醫生,診務一向相當好,忽然心血來潮,到浙江青田縣去當了五個月縣長,過了一下做官的瘾,博得一個虛銜,歸來之後重操舊業,診務就此一蹶不振。
我這次休息了半年以上,會不會重蹈餘伯陶的覆轍?但是做到正月底,計算一下,診務還不輸于往昔,我深自慶幸,我母親說:“你在财神日散福散掉五十塊錢,太闊綽了,何不做些善事?”我說:“也好。
”就決定撥出二百元來捐入四個善團,一個是龍華孤兒院,一個是仁濟育嬰堂,一個是普善山莊,還有一個是廣益善堂。
閱人既多深信因果 到了陽曆五月,診務不但恢複原狀,而且因為傷寒流行,我的診務特别好。
這種病,勞動階層的病人都就診于張聾。
他是向不出診的,上門看病則由他的子侄輩襄診,每天總有三四百号。
中上階層的病者,無非求治于四個有名的内科中醫,我是忝居其一。
這種傷寒病,輕的門診都不相宜,重的因為病勢兇惡,一日數變,都要出診。
那時節老輩醫家都有嗜好,隻有我最年輕,起身得早,早晨六時至九時就趕着出診,汽車往返,一個清早能看八家出診,九時回來再看門診,看到下午四時,又要應邀去出診。
一天之中,真是忙得連吃飯都沒有一定的時間。
傷寒症都是由于飲食不慎傳染而成,資産階級當然少些,最多數的患者是貧苦人家和警務人員以及高等“白相人”,所謂白相人,今稱黑社會人物。
看這種人的病,看得好固然可以聲名大振,但是看得不好,也常會惹出事來。
幸虧我對這種病的治療,尚有把握,所以從來沒有引起什麼事端。
這種黑社會人物現在都已成過去,但是有不少人物,如今還值得一提。
這種人是社會上的害群之馬,他們在上海畸形地存在着,并公開活動。
他們在法租界有法租界的背景,在英租界有英租界的背景,靠着些背景的勢力胡作非為,強盜、騙子、包打聽以至探長,朋比為奸,無惡不作。
他們廣收徒弟,爪牙遍地,潛勢力大得很,這不像香港黑社會的人是不露面的。
在我開業之後的一個時代,這種出名的白相人,屈指計之,至少有四十個人,我由診病而認識的列舉如後: 陸某某,湖州人,他是英租界巡捕房小巡捕出身,做到探長,是白相人中披有老虎皮的人,他經常患偏頭痛。
常在下午六時之後,邀約我到五馬路中央飯店為他診病。
中央飯店名為旅店,事實上有幾層樓全是煙窟,一天到晚總有成千個瘾君子出入其間,因為是他的物業,所以警務當局視若無睹。
中央飯店樓下大廳是“中央舞廳”,出入的舞客,都是他的徒子徒孫,無非是借舞廳講斤頭,如果講斤頭能使他們滿意,任何刑事案子,可以黑的變成白的,不然的話,白的也會變成黑的,因此有好多冤獄都是由他一手造成。
他的一個大老婆,住在錫金公所對面,也常常請我去看病,她對我說:“陸家裡作的孽,真像海一般深,所以我要誦經禮佛,求菩薩寬恕他。
”他的小老婆叫作阿巧,住在七浦路,此婆驕橫得很,可以說是陸某某的幫兇,患有嚴重的胃病,常痛到死去活來。
有一天,也該是陸氏惡貫滿盈,剛走出中央飯店時,在門口就遭到狙擊,被人用盒子炮打死。
唐阿裕,他是漆匠出身,以做清和坊賭台老闆起家。
他收了許多門徒,其中有一部分是以打劫為生的,有幾個職業殺手也拜在他門下,隻要有人肯花錢,他們就會打死人。
唐家住在呂宋路(今連雲路)五福裡一号,某年他生黃疸病(即流行性肝炎),我為他看好了之後,他一定要和我做朋友,我卻避而遠之,不敢和他接近。
他橫行不法了一個長時期,後來江北大亨顧竹軒指使他的徒弟王興高把他打死,次日報紙上登出他的屍體照片,兩眼凸出,可怕得很。
他有一個小老婆,後來窮困到成為乞丐模樣。
一次她來求我免費替她看一次病,我見了她,已不認識她就是當年豐容盛鬋的人物了。
芮某,綽号“火老鴉阿榮”,本來是一家“大有興”香燭店的小老闆,交友不慎,專與匪徒為伍,搶劫煙土,号稱新八股黨之一,而且成為富翁。
後來移居呂班路“三德坊”,那時已經有了一個小老婆,叫作阿娘,接着又威迫一個樂姓補習女教師做他第二個小老婆,後來經人介紹女伶華慧麟做他的寄女,不久也變為他的小老婆。
他為要力捧華慧麟,特地租下甯波路(今淮海路)新光電影院改演京劇,一面請了馬連良、葉盛蘭、馬富祿等到上海來與華慧麟配合演出,聲勢極盛。
某年卓别林到上海,也到新光戲院後台去拜訪他們。
那時我的診所在新光戲院對面慈安裡,常有電話來招我到戲院經理室去看病。
阿榮外形看來一些沒有病,事實上他卻患有嚴重的神經衰弱症。
有人告訴我:此人碰不得,你要少同他來往為妙,因為此人生性暴躁,喜怒無常,說翻臉就翻臉。
其時他雖是戲院老闆,暗地裡仍然做着職業殺手,随時會把人殺死的。
他手下有許多徒弟,成群結隊,無惡不作。
後來他逃到外埠,瘋瘋癫癫變為癡人而死。
許某,是六馬路(今北海路)錦春茶館的老闆,後來也做了賭台老闆。
這種賭台,小也賭大也賭,真是害人不淺。
他有一種本領,就是很會理财,把多餘的錢放高利貸,上海人稱作“印子钿”。
如果有人借錢不還,被他打斷腳骨是常事。
他好色成性,尋花問柳,對女人方面用錢爽得很,綽号叫作“鈔票老頭子”。
他的橫行時期不長,沒有多少年就死于喉癌症。
尤阿根,名氣很大,但是他的真名,很少人知道。
他是拉塌車出身。
先做小巡捕,後來變為便衣偵探,因識得壞人多,所以破案率很高,遞升為老閘捕房探長,很多探員都是他的徒弟。
他有時來看病,一出手就給診金十元,我說:“我的診金隻收一元二角,用不着這樣多。
”他說:“你收下好了,我尤阿根是不在乎的。
”我一聽到他的名字,就駭怕起來,他後來成為我的老病家。
人家告訴我,這人對刑事案頗有辦法,上下其手,不分青紅皂白,隻要有錢,可以颠倒是非。
有些人本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