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編藥典百折不撓
關燈
小
中
大
硬,拒人于千裡之外,不容我置喙,且謂此事律師費二千元,法官又要一千,再加上吾兄曾經面許付給之費,還須增加三倍餘等語。
弟意淵雷已财迷心竅,無理可喻,吾兄大可放膽與之周旋,法官要錢的話弟願上堂作證,如此吾兄人證、物證齊全,必可勝訴也。
”次公留下了這條子便走。
我回到診所見到這張條子,幾經考慮,認為沈本琰的信和次公的便條确是物證,如果他還願上堂做證,這是人證。
當晚我拿了這兩件物證去拜訪姚公鶴老師,姚老師說:“你這兩件東西,是訟案取勝的關鍵。
因為法官要錢的話,多數是原告人放的空氣,或是律師虛構之言,你有了這種證據,法官看了必然大怒,即使要錢也不敢拿的。
你盡管到堂,連辯護律師都不需要請的。
”他又問我:“你上堂,有沒有膽子清清楚楚地一本直說?”我說:“老師放心,我做得到的。
” 開庭之日,傳票上規定我下午一時到庭,我準時而至,淵雷坐在我身旁,他還作得意的微笑,好像穩操勝券的模樣。
一會兒宣布開庭。
法官就座,大家起立,氣氛很莊嚴。
先審一件莽漢打劫的刑事案子,劫的錢财不過四元,因為莽漢把原告人刺傷了,事情就比較嚴重,審了一個多鐘點,還沒有結果。
第二件審的是欺詐取财的案子,案情很複雜,法官有些疲勞的神情。
第三件是一個婦人控訴丈夫,索取贍養費五百元,那婦人說的話,都是無理取鬧,噜噜蘇蘇講個不停,法官面有愠色,已聽得不耐煩了。
第四件才輪到我們的案子,淵雷先申述案情,法官隻問一句話:“原告教書,每月有多少收入?”淵雷期期艾艾地說:“每月薪金四十元。
”法官就問:“你何以要被告賠償二萬四千元?”問到我的時節,我就很輕松地講出:“這段消息完全是事實。
”這時把淵雷給沈本琰的信呈堂,法官看上一眼說:“這種事情,你們是同道,應該自己和解也就算了。
”我說:“我本來想更正了事,但是原告執意要錢,要錢的數目又大得不合理。
”接着我又把章次公的一紙便條呈上去,法官看了,看得他面青青的不發一言,等了一會兒,法官就宣布:“陳存仁無罪,堂費由原告負擔。
”陸淵雷的律師還想申辯,法官已經宣告退庭。
那時站在我後面有一個庭丁,本來亦步亦趨地看住我,到了這個時候,反而輕輕地向我道賀,好像要向我索取喜封的樣子,我立刻掏出兩塊錢給他,他高興得很,并說:“原告這筆堂費,倒也要花不少錢。
”我就問:“這場官司的堂費要多少錢?”他說:“至少要二十四元。
”當時陪我去的十幾位同道,簇擁着我離開了公堂,好像奪得錦标凱旋的模樣。
當時陸淵雷背後的一個庭丁,跟着他去繳堂費,這一着是他事前所料不到的。
後來才知道他身邊隻有四塊錢,他要求律師為他暫墊,原來律師也沒有帶多少錢,兩人拼拼湊湊隻有十塊錢,幸虧和他們同去的一位朋友當了一件皮袍子,才了結這筆堂費。
對此件案子,我思前想後,覺得淵雷提起訴訟的行為,根本不曾讓沈本琰知道這個消息,我掌握到了這一個漏洞,便成為制勝的“關節”,姚老師的話是一些不錯的。
陸淵雷為作者所編《傷寒手冊》作序 陸淵雷學問很好,後來還曾來我家參加醫界同人的“經社”聚餐會。
我編《傷寒手冊》,他為我作序,備極推崇,正是不打不相識。
我也遵奉謝利恒老師的教導,“冤家宜解不宜結”,和淵雷成為很好的朋友。
幫助同道取回執照 這件案子終了之後,許多人以為我深通法律。
醫界中人逢到有些法律問題,都來和我商量。
當時有一位外科名醫顧筱岩,為了替一個生背癰的病家施手術,刺了一刀,病家流血不止,暈倒在診所中,長時間不省人事。
病人的家屬,立刻到街上召了一個警察來,那警察也不知所措,打電話給衛生局,衛生局派來一個人,不問情由,把顧筱岩的中醫執照取去。
跟着那個病人醒來,口口聲聲叫家人向法院提控訴。
這件事情鬧了很久,其實病家并未到法院控訴,隻是顧筱岩的行醫執照被吊銷了,三番四次地向衛生局申請發還,衛生局均置之不理。
後來這件事,顧筱岩請國醫公會出面交涉,但是衛生局仍然置若罔聞,顧筱岩弄到走投無路。
一天,他突然到我診所來,和我商量這件事。
我細細地研究事實經過,我說:“我來替你拟一張很短的呈文,因為衛生局派來的人已經弄僵了,這都是中下級的人互相維護,恐怕連局長都還沒有知道哩。
” 于是我就代國醫公會起草了一張呈文,呈給市長吳鐵城,大緻說“衛生局有發給醫生執照之權,但是根據執照條例第十四條條文中,查不到衛生局可以吊銷執照的條文,那麼即使醫生有錯誤,亦屬于業務上的無意過失,在法院未定罪前,衛生局實無權過問,所以要呈請市長饬令衛生局局長發還執照,否則即屬違法行為”等語。
這個呈文由國醫公會遞了上去之後,隔了兩個星期,衛生局當即傳令顧筱岩去領回執照。
這件事轟動醫界,大家知道是我拟的呈文,誤會我是一個對法學很有研究的人。
編修藥典名流序跋 其實我在這個時期,為了編纂《中國藥學大辭典》,忙得不可開交,專心一意做着這件工作。
請了吳稚晖先生為我題簽,章太炎老師、焦易堂先生作序;遠在北平的“四大名醫”之一蕭龍友先生是我那次北上相稔的,也作了序文;更難得的是蔡元培先生見了《中國藥學大辭典》的五彩藥物圖畫,贊不絕口,也題了“中國藥物标本圖影”八個字。
其餘中西名醫紛紛投贈,光是這些序文題字,就占了不少篇幅。
我在編纂《中國藥學大辭典》時,請了四個助編人員、四個抄寫員、兩個繪圖員、兩個攝影員、四個學生,除了學生之外,每個人都要付給相當數目的薪金,薪金最高的不超過四十元,但是月底發薪金時,已覺得是一筆很大的負擔,再加上兩間樓房的租金,以及午晚兩餐的供應,所費已很浩大,所以最初的預算是完全不對的。
如是者,工作了足足四個年頭,越到接近完成階段,支出更大,這都沒有列入預算之内。
因為工作人員的薪金、抄寫費、夥食費等支出浩大,預計将來要是以九千六百元賣掉的話,損失奇重,但是我想到這一部書,是我一生的重大計劃,一切盈虧,在所不計。
不料還有許多特别的支出,如一位畫家叫作江清的,撞車身亡,我貼補了好多錢。
抄寫員都是老年的,先後又死了兩個人,我也照樣地為他們料理後事。
有一天,畫家孫雪泥來看我,見到繪圖員畫成的藥物标本圖,認為畫得很工整神似,他說:“将來制版之時,除了從前的商務印書館之外,恐怕沒有一家能印得好。
”(按:當時隻有石印的三色版,印出來都像月份牌一樣。
)我想到圖畫付印的問題,該要先考慮一下,否則印得不好,這番工夫就白費了。
我本來這樣想,商務印書館既已取消合約,第二個目标就是中華書局。
因為中華書局的編輯部某君,他連年多病,常來就診,我就把“中國藥學大辭典”的稿本給他看,他看了圖畫部分,隻是搖頭說:“圖畫雖好,可是中華書局的機器,正忙着印教科書和印鈔票,這部書的
弟意淵雷已财迷心竅,無理可喻,吾兄大可放膽與之周旋,法官要錢的話弟願上堂作證,如此吾兄人證、物證齊全,必可勝訴也。
”次公留下了這條子便走。
我回到診所見到這張條子,幾經考慮,認為沈本琰的信和次公的便條确是物證,如果他還願上堂做證,這是人證。
當晚我拿了這兩件物證去拜訪姚公鶴老師,姚老師說:“你這兩件東西,是訟案取勝的關鍵。
因為法官要錢的話,多數是原告人放的空氣,或是律師虛構之言,你有了這種證據,法官看了必然大怒,即使要錢也不敢拿的。
你盡管到堂,連辯護律師都不需要請的。
”他又問我:“你上堂,有沒有膽子清清楚楚地一本直說?”我說:“老師放心,我做得到的。
” 開庭之日,傳票上規定我下午一時到庭,我準時而至,淵雷坐在我身旁,他還作得意的微笑,好像穩操勝券的模樣。
一會兒宣布開庭。
法官就座,大家起立,氣氛很莊嚴。
先審一件莽漢打劫的刑事案子,劫的錢财不過四元,因為莽漢把原告人刺傷了,事情就比較嚴重,審了一個多鐘點,還沒有結果。
第二件審的是欺詐取财的案子,案情很複雜,法官有些疲勞的神情。
第三件是一個婦人控訴丈夫,索取贍養費五百元,那婦人說的話,都是無理取鬧,噜噜蘇蘇講個不停,法官面有愠色,已聽得不耐煩了。
第四件才輪到我們的案子,淵雷先申述案情,法官隻問一句話:“原告教書,每月有多少收入?”淵雷期期艾艾地說:“每月薪金四十元。
”法官就問:“你何以要被告賠償二萬四千元?”問到我的時節,我就很輕松地講出:“這段消息完全是事實。
”這時把淵雷給沈本琰的信呈堂,法官看上一眼說:“這種事情,你們是同道,應該自己和解也就算了。
”我說:“我本來想更正了事,但是原告執意要錢,要錢的數目又大得不合理。
”接着我又把章次公的一紙便條呈上去,法官看了,看得他面青青的不發一言,等了一會兒,法官就宣布:“陳存仁無罪,堂費由原告負擔。
”陸淵雷的律師還想申辯,法官已經宣告退庭。
那時站在我後面有一個庭丁,本來亦步亦趨地看住我,到了這個時候,反而輕輕地向我道賀,好像要向我索取喜封的樣子,我立刻掏出兩塊錢給他,他高興得很,并說:“原告這筆堂費,倒也要花不少錢。
”我就問:“這場官司的堂費要多少錢?”他說:“至少要二十四元。
”當時陪我去的十幾位同道,簇擁着我離開了公堂,好像奪得錦标凱旋的模樣。
當時陸淵雷背後的一個庭丁,跟着他去繳堂費,這一着是他事前所料不到的。
後來才知道他身邊隻有四塊錢,他要求律師為他暫墊,原來律師也沒有帶多少錢,兩人拼拼湊湊隻有十塊錢,幸虧和他們同去的一位朋友當了一件皮袍子,才了結這筆堂費。
對此件案子,我思前想後,覺得淵雷提起訴訟的行為,根本不曾讓沈本琰知道這個消息,我掌握到了這一個漏洞,便成為制勝的“關節”,姚老師的話是一些不錯的。
陸淵雷為作者所編《傷寒手冊》作序 陸淵雷學問很好,後來還曾來我家參加醫界同人的“經社”聚餐會。
我編《傷寒手冊》,他為我作序,備極推崇,正是不打不相識。
我也遵奉謝利恒老師的教導,“冤家宜解不宜結”,和淵雷成為很好的朋友。
幫助同道取回執照 這件案子終了之後,許多人以為我深通法律。
醫界中人逢到有些法律問題,都來和我商量。
當時有一位外科名醫顧筱岩,為了替一個生背癰的病家施手術,刺了一刀,病家流血不止,暈倒在診所中,長時間不省人事。
病人的家屬,立刻到街上召了一個警察來,那警察也不知所措,打電話給衛生局,衛生局派來一個人,不問情由,把顧筱岩的中醫執照取去。
跟着那個病人醒來,口口聲聲叫家人向法院提控訴。
這件事情鬧了很久,其實病家并未到法院控訴,隻是顧筱岩的行醫執照被吊銷了,三番四次地向衛生局申請發還,衛生局均置之不理。
後來這件事,顧筱岩請國醫公會出面交涉,但是衛生局仍然置若罔聞,顧筱岩弄到走投無路。
一天,他突然到我診所來,和我商量這件事。
我細細地研究事實經過,我說:“我來替你拟一張很短的呈文,因為衛生局派來的人已經弄僵了,這都是中下級的人互相維護,恐怕連局長都還沒有知道哩。
” 于是我就代國醫公會起草了一張呈文,呈給市長吳鐵城,大緻說“衛生局有發給醫生執照之權,但是根據執照條例第十四條條文中,查不到衛生局可以吊銷執照的條文,那麼即使醫生有錯誤,亦屬于業務上的無意過失,在法院未定罪前,衛生局實無權過問,所以要呈請市長饬令衛生局局長發還執照,否則即屬違法行為”等語。
這個呈文由國醫公會遞了上去之後,隔了兩個星期,衛生局當即傳令顧筱岩去領回執照。
這件事轟動醫界,大家知道是我拟的呈文,誤會我是一個對法學很有研究的人。
編修藥典名流序跋 其實我在這個時期,為了編纂《中國藥學大辭典》,忙得不可開交,專心一意做着這件工作。
請了吳稚晖先生為我題簽,章太炎老師、焦易堂先生作序;遠在北平的“四大名醫”之一蕭龍友先生是我那次北上相稔的,也作了序文;更難得的是蔡元培先生見了《中國藥學大辭典》的五彩藥物圖畫,贊不絕口,也題了“中國藥物标本圖影”八個字。
其餘中西名醫紛紛投贈,光是這些序文題字,就占了不少篇幅。
我在編纂《中國藥學大辭典》時,請了四個助編人員、四個抄寫員、兩個繪圖員、兩個攝影員、四個學生,除了學生之外,每個人都要付給相當數目的薪金,薪金最高的不超過四十元,但是月底發薪金時,已覺得是一筆很大的負擔,再加上兩間樓房的租金,以及午晚兩餐的供應,所費已很浩大,所以最初的預算是完全不對的。
如是者,工作了足足四個年頭,越到接近完成階段,支出更大,這都沒有列入預算之内。
因為工作人員的薪金、抄寫費、夥食費等支出浩大,預計将來要是以九千六百元賣掉的話,損失奇重,但是我想到這一部書,是我一生的重大計劃,一切盈虧,在所不計。
不料還有許多特别的支出,如一位畫家叫作江清的,撞車身亡,我貼補了好多錢。
抄寫員都是老年的,先後又死了兩個人,我也照樣地為他們料理後事。
有一天,畫家孫雪泥來看我,見到繪圖員畫成的藥物标本圖,認為畫得很工整神似,他說:“将來制版之時,除了從前的商務印書館之外,恐怕沒有一家能印得好。
”(按:當時隻有石印的三色版,印出來都像月份牌一樣。
)我想到圖畫付印的問題,該要先考慮一下,否則印得不好,這番工夫就白費了。
我本來這樣想,商務印書館既已取消合約,第二個目标就是中華書局。
因為中華書局的編輯部某君,他連年多病,常來就診,我就把“中國藥學大辭典”的稿本給他看,他看了圖畫部分,隻是搖頭說:“圖畫雖好,可是中華書局的機器,正忙着印教科書和印鈔票,這部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