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編藥典百折不撓
關燈
小
中
大
心上總不免牽挂着這件事情。
當時上海中醫界有三個聚餐會,叫作杏林社、春在社和醫林社,我都參加的。
杏林社有三桌人,春在社不過二桌人,醫林社則有八桌人,每月聚餐一次,餐費皆為一元二角,這并沒有什麼派别,完全是年齡關系,年老的多數參加杏林社、春在社,年輕的多數參加醫林社。
陸淵雷控告我的消息,在中醫界傳得很快,認為是件麻煩的糾紛。
有些人認為淵雷是必勝的,我多少會破點鈔。
觀察其中人士又分成三種看法:一種認為陳某人初出茅廬,蹿紅太快,該要受些打擊,這種看法的人,是抱着隔岸觀火的姿态,不論誰勝誰敗,都有好戲可看;一種人熟悉淵雷方面的消息,認為溝通了法官,準備對陳某人咬上一口,這種人是傾向于淵雷的一派;還有一些人,對我向有好感,認為年輕人蹿紅起來是不容易的,淵雷半途殺出,要陳某人傾家蕩産,實非事理之平,因此對我極為愛護,希望我争取勝利。
我到醫林社聚餐的一天,遲到了半小時,大家正在議論紛紛,見到了我,突然寂然無聲,一個個望着我,認為我是問題中的人物。
有些人上來安慰我,有些人向我獻計,更有些人向我打氣,要我振作精神打勝陸某。
我在大家鼓勵之下,心裡覺得很高興。
隻是有一點,座中的人,不約而同認為那一位法官,确是汪孟蕭的同鄉同學,所以我取勝的機會少,而失敗的機會多。
大家為我擔心,我也憂慮起來。
其中有三位,一位是章次公,一位是劉泗橋,還有一位是餘鴻孫,特别對我提出,如果有機會用得到他們之時,都願意出來助我一臂之力。
我說:“感謝之至。
” 席終人散時,餘鴻孫輕輕地對我說:“陸淵雷對沈本琰談論婚嫁,是百分之百的事實,你和沈本琰是見過一面的,不知你還想得起嗎?”我說:“我往來的人多,實在想不起。
”餘鴻孫說:“沈本琰是我太太的小同學,她最初入上海女子中醫專門學校的時節,因為缺少一個保證人,曾經由我太太陪同到你處去,要求你簽名擔保。
”我說:“這件事我早已忘記了,對沈本琰一些也沒有印象。
”餘鴻孫接着說:“沈本琰是一個極和善極純良的女子,而且吃素念佛,什麼事都不願和人争論,她每天下午六時必定在玉佛寺念經,你不妨去看她一次。
”我說:“好極了,最好請你太太陪我一起去,好像無意間碰到一樣,彼此輕輕松松地談幾句話,或許能談出一些眉目來。
”餘鴻孫說:“好的,一準明天就去。
” 重要文件意外得來 次日下午六時,我和餘鴻孫太太到玉佛寺去,好像進香一般。
果然見到沈本琰手持佛珠,口中喃喃不已在念經,看她的面相,的确和善得很。
見了我,她也認識,微微點頭,但是好像女孩般微露含羞模樣,這是舊時善良女性的本色,也不說什麼話。
我在佛堂裡靜坐好久,餘太太也念着佛經。
念了不久,佛堂裡的人漸漸散去,餘太太拖着沈本琰談話,餘太太說:“聽說你不久就要結婚了。
”沈本琰當堂兩頰飛紅,羞不可抑,連頭都不敢擡,旋轉了頭很殷勤地倒了一杯茶給我。
我從旁看她的神情,她對陸淵雷提起訴訟的事,似乎一點也不知道,她隻說希望我常常到佛堂裡來參禅禮佛。
餘太太一味要問她婚期,她不承認也不否認,總是含羞不語。
餘太太爽朗得很,說:“婚嫁是人生大事,你應該告訴我,讓我到時來吃一杯喜酒。
”沈本琰又是相對無言,不過在眉角之間微微露出了一些喜氣洋洋的神情。
餘太太說:“近來陸先生是否天天有信給你?”沈本琰聽了,又像點頭又不像點頭,餘太太說:“陸先生的信寫得情意纏綿,從前你都給我看過,和我有商有量,最近何以再也沒有信給我看?”正在談話之間,餘太太突然拿起了沈本琰的皮包,打開來一看,裡面有三封信,都是陸淵雷寫的情書,沈本琰也不加阻止,任由餘太太一封封地看,每一封信都寫得很長,無非是讨論婚嫁之事。
我見了這個行徑,很輕松地對沈本琰說:“現在陸先生對外否認和你有婚嫁之約,可不可以給一封信由我保存着,免得他将來賴掉這件事情。
”沈本琰仍然作着無可無不可的神情,就由我取了一封最長的信,納入袋中,沈本琰真的不加阻止。
餘太太見我已然得到一封信,微露笑容。
我說:“時間不早了,大家也該肚子餓了,一同到附近一家素菜館去進餐吧!”沈本琰堅決不肯去,于是隻得彼此告别。
後來才知道沈本琰确乎不知陸淵雷和我發生了訟事糾葛。
我得到了陸淵雷的一封情書,就想到這是日後訟案勝利的關鍵,也即姚公鶴老師所說的訟案中的關節。
當晚我就打電話告訴給章次公知道,約他即刻出來一叙。
次公說:“今天我家小菜很好,我不願出來。
”我說:“南京路新開了一家新雅酒樓,據說菜相當出色,你何不出來一試?”次公說:“也好,馬上就來。
”我也立刻到新雅去。
從前上海的菜館,無論本地菜館、川菜館、徽館,茶都是免費供應的,隻有粵菜館,每人要收茶資大洋五分或一角,大家就認為奢侈。
次公一到就說:“一樣吃飯,何必到這種豪華的地方來。
”我說:“既來之則安之。
”我就先點了三碟菜,一碟蚝油牛肉,代價二角半;一碟古老肉,代價三角;一碟咖喱雞,代價四角。
次公高興得很,他一定還要嘗試一下廣東的青梅酒,代價是大洋三角。
次公一杯在手,便問我:“淵雷和你的事,你到底做何打算?現在等着看好戲的人很多,我也很關心。
”我于是就掏出淵雷給沈本琰的情書給他看,他一面看一面笑,看完拍案叫絕地說:“你怎樣會得到這封信?如此看來,你的官司是赢定了。
”大家酒醉飯飽後,我就說:“訟則終兇,不如請你老兄做魯仲連,到陸淵雷家去,告訴他說我已經取到他親手寫的情書,我可以抄一份副本給你帶去,要他把訟案撤銷也就算了。
” 次公原是淵雷的同事,又是吞雲吐霧的同道,請他出面和解本來最是合适的。
誰知道隔了兩天,次公去見淵雷,淵雷開口就說:“樣樣事情可談,唯有我與陳某人的事,你不要插嘴。
這件事情法官方面講定一千元,律師雖然講定樹上開花,至少也要二千,我要搬家和結婚,非兩千元不可,何況陳存仁今已當面答應過付六百元的,所以如果要來講情的話,叫他照付可也,此外,無話可說。
” 次公正要想将情書副本取出給他看,淵雷就攔住說:“什麼東西我都不想看。
”竟然岸然不顧一切說:“好了,我要出去了。
”說着就拉上了門拂袖而去。
一堂了案化險為夷 陸淵雷臨走時,匆促拉門,把章次公逐出門外,分别時不出一聲,次公心裡大不高興,認為彼此都是讀書人,又是同道,對錢财不能看得這般重,即是真窮,也不應該一心一意地想錢,這種行為簡直庸俗極了! 次公一路走一路想,淵雷這種行為太卑鄙了,憤憤然地想要給淵雷一個教訓,所以他匆匆忙忙又趕到我的診所來。
其時我正出診,他見不到我感到很失望,一個人呆坐在我診所内的挂号桌子上。
他覺得有一股氣好像透不出,便在他出診的皮包中抽出他自己的方箋來,寫了一張便條留給我,便條上寫着:“頃晤淵雷,彼态度強
當時上海中醫界有三個聚餐會,叫作杏林社、春在社和醫林社,我都參加的。
杏林社有三桌人,春在社不過二桌人,醫林社則有八桌人,每月聚餐一次,餐費皆為一元二角,這并沒有什麼派别,完全是年齡關系,年老的多數參加杏林社、春在社,年輕的多數參加醫林社。
陸淵雷控告我的消息,在中醫界傳得很快,認為是件麻煩的糾紛。
有些人認為淵雷是必勝的,我多少會破點鈔。
觀察其中人士又分成三種看法:一種認為陳某人初出茅廬,蹿紅太快,該要受些打擊,這種看法的人,是抱着隔岸觀火的姿态,不論誰勝誰敗,都有好戲可看;一種人熟悉淵雷方面的消息,認為溝通了法官,準備對陳某人咬上一口,這種人是傾向于淵雷的一派;還有一些人,對我向有好感,認為年輕人蹿紅起來是不容易的,淵雷半途殺出,要陳某人傾家蕩産,實非事理之平,因此對我極為愛護,希望我争取勝利。
我到醫林社聚餐的一天,遲到了半小時,大家正在議論紛紛,見到了我,突然寂然無聲,一個個望着我,認為我是問題中的人物。
有些人上來安慰我,有些人向我獻計,更有些人向我打氣,要我振作精神打勝陸某。
我在大家鼓勵之下,心裡覺得很高興。
隻是有一點,座中的人,不約而同認為那一位法官,确是汪孟蕭的同鄉同學,所以我取勝的機會少,而失敗的機會多。
大家為我擔心,我也憂慮起來。
其中有三位,一位是章次公,一位是劉泗橋,還有一位是餘鴻孫,特别對我提出,如果有機會用得到他們之時,都願意出來助我一臂之力。
我說:“感謝之至。
” 席終人散時,餘鴻孫輕輕地對我說:“陸淵雷對沈本琰談論婚嫁,是百分之百的事實,你和沈本琰是見過一面的,不知你還想得起嗎?”我說:“我往來的人多,實在想不起。
”餘鴻孫說:“沈本琰是我太太的小同學,她最初入上海女子中醫專門學校的時節,因為缺少一個保證人,曾經由我太太陪同到你處去,要求你簽名擔保。
”我說:“這件事我早已忘記了,對沈本琰一些也沒有印象。
”餘鴻孫接着說:“沈本琰是一個極和善極純良的女子,而且吃素念佛,什麼事都不願和人争論,她每天下午六時必定在玉佛寺念經,你不妨去看她一次。
”我說:“好極了,最好請你太太陪我一起去,好像無意間碰到一樣,彼此輕輕松松地談幾句話,或許能談出一些眉目來。
”餘鴻孫說:“好的,一準明天就去。
” 重要文件意外得來 次日下午六時,我和餘鴻孫太太到玉佛寺去,好像進香一般。
果然見到沈本琰手持佛珠,口中喃喃不已在念經,看她的面相,的确和善得很。
見了我,她也認識,微微點頭,但是好像女孩般微露含羞模樣,這是舊時善良女性的本色,也不說什麼話。
我在佛堂裡靜坐好久,餘太太也念着佛經。
念了不久,佛堂裡的人漸漸散去,餘太太拖着沈本琰談話,餘太太說:“聽說你不久就要結婚了。
”沈本琰當堂兩頰飛紅,羞不可抑,連頭都不敢擡,旋轉了頭很殷勤地倒了一杯茶給我。
我從旁看她的神情,她對陸淵雷提起訴訟的事,似乎一點也不知道,她隻說希望我常常到佛堂裡來參禅禮佛。
餘太太一味要問她婚期,她不承認也不否認,總是含羞不語。
餘太太爽朗得很,說:“婚嫁是人生大事,你應該告訴我,讓我到時來吃一杯喜酒。
”沈本琰又是相對無言,不過在眉角之間微微露出了一些喜氣洋洋的神情。
餘太太說:“近來陸先生是否天天有信給你?”沈本琰聽了,又像點頭又不像點頭,餘太太說:“陸先生的信寫得情意纏綿,從前你都給我看過,和我有商有量,最近何以再也沒有信給我看?”正在談話之間,餘太太突然拿起了沈本琰的皮包,打開來一看,裡面有三封信,都是陸淵雷寫的情書,沈本琰也不加阻止,任由餘太太一封封地看,每一封信都寫得很長,無非是讨論婚嫁之事。
我見了這個行徑,很輕松地對沈本琰說:“現在陸先生對外否認和你有婚嫁之約,可不可以給一封信由我保存着,免得他将來賴掉這件事情。
”沈本琰仍然作着無可無不可的神情,就由我取了一封最長的信,納入袋中,沈本琰真的不加阻止。
餘太太見我已然得到一封信,微露笑容。
我說:“時間不早了,大家也該肚子餓了,一同到附近一家素菜館去進餐吧!”沈本琰堅決不肯去,于是隻得彼此告别。
後來才知道沈本琰确乎不知陸淵雷和我發生了訟事糾葛。
我得到了陸淵雷的一封情書,就想到這是日後訟案勝利的關鍵,也即姚公鶴老師所說的訟案中的關節。
當晚我就打電話告訴給章次公知道,約他即刻出來一叙。
次公說:“今天我家小菜很好,我不願出來。
”我說:“南京路新開了一家新雅酒樓,據說菜相當出色,你何不出來一試?”次公說:“也好,馬上就來。
”我也立刻到新雅去。
從前上海的菜館,無論本地菜館、川菜館、徽館,茶都是免費供應的,隻有粵菜館,每人要收茶資大洋五分或一角,大家就認為奢侈。
次公一到就說:“一樣吃飯,何必到這種豪華的地方來。
”我說:“既來之則安之。
”我就先點了三碟菜,一碟蚝油牛肉,代價二角半;一碟古老肉,代價三角;一碟咖喱雞,代價四角。
次公高興得很,他一定還要嘗試一下廣東的青梅酒,代價是大洋三角。
次公一杯在手,便問我:“淵雷和你的事,你到底做何打算?現在等着看好戲的人很多,我也很關心。
”我于是就掏出淵雷給沈本琰的情書給他看,他一面看一面笑,看完拍案叫絕地說:“你怎樣會得到這封信?如此看來,你的官司是赢定了。
”大家酒醉飯飽後,我就說:“訟則終兇,不如請你老兄做魯仲連,到陸淵雷家去,告訴他說我已經取到他親手寫的情書,我可以抄一份副本給你帶去,要他把訟案撤銷也就算了。
” 次公原是淵雷的同事,又是吞雲吐霧的同道,請他出面和解本來最是合适的。
誰知道隔了兩天,次公去見淵雷,淵雷開口就說:“樣樣事情可談,唯有我與陳某人的事,你不要插嘴。
這件事情法官方面講定一千元,律師雖然講定樹上開花,至少也要二千,我要搬家和結婚,非兩千元不可,何況陳存仁今已當面答應過付六百元的,所以如果要來講情的話,叫他照付可也,此外,無話可說。
” 次公正要想将情書副本取出給他看,淵雷就攔住說:“什麼東西我都不想看。
”竟然岸然不顧一切說:“好了,我要出去了。
”說着就拉上了門拂袖而去。
一堂了案化險為夷 陸淵雷臨走時,匆促拉門,把章次公逐出門外,分别時不出一聲,次公心裡大不高興,認為彼此都是讀書人,又是同道,對錢财不能看得這般重,即是真窮,也不應該一心一意地想錢,這種行為簡直庸俗極了! 次公一路走一路想,淵雷這種行為太卑鄙了,憤憤然地想要給淵雷一個教訓,所以他匆匆忙忙又趕到我的診所來。
其時我正出診,他見不到我感到很失望,一個人呆坐在我診所内的挂号桌子上。
他覺得有一股氣好像透不出,便在他出診的皮包中抽出他自己的方箋來,寫了一張便條留給我,便條上寫着:“頃晤淵雷,彼态度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