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編藥典百折不撓
關燈
小
中
大
埋頭苦幹傳票飛來
重要文件意外得來
一堂了案化險為夷
幫助同道取回執照
編修藥典名流序跋
出版前後枝節橫生
民國時期,上海聖三一大教堂
我在蕲州,除了憑吊李時珍的墳墓之外,又搜集了不少新鮮原株藥材标本,同時還知道了許多種藥材在市場上的别名,這是本草書上所沒有的。
此外再拿到許多藥材的價目單,其時當歸的價格,每斤隻賣銀元二元四角,防黨參每斤不過銀元一元二角,而至現在握管時,每斤當歸已賣到港币一百十二元,每斤潞黨參已漲到港币一百十二元,每斤防黨參已漲到港币八十元,比之其時的售價,真有天淵之别。
要是那時的藥物價目單我還保存着的話,互相比較一下,真是叫人難以置信。
埋頭苦幹傳票飛來 我從蕲州歸來後,診務之暇,都在寫述醫藥文稿和編著《中國藥學大辭典》。
這一段時期,真可以說是閉門謝客,埋頭苦幹,外間什麼事都不加聞問,仿佛與世隔絕一般。
忽然有一天,上海第一特區地方法院送來一張傳票,我一看之下,原來是一位同道陸淵雷控訴我诽謗罪,要我賠償名譽損失二萬四千元。
我對着這張傳票呆了半天,心想法院中大小刑事案件,總不過二三千元,已是少見的大案件;即使遭遇到一件轟動社會的大刑事案,也不會超過四五千元,怎麼我會犯上這般滔天大禍,真使我好似堕入五裡霧中,百思而不得其解。
我和淵雷,向來無冤無仇,有時相見,無非寒暄客套,從來不曾有過言語上的沖突。
這次接到傳票之後,我想了又想,足足想了一晚,找不出原因,不如直接到他的診所,當面問他一個究竟。
淵雷那時的診所,設在白克路(今鳳陽路)一條陋巷之中,找了好久才找到。
他租的是一個亭子間,不過十尺乘十二尺的地方,裡面除了一張破舊的寫字台之外,地上都堆滿了書,旁邊有一隻卧榻,此外還有些鍋爐雜物,原來他是居于斯食于斯的一個“孤家寡人”。
淵雷見我突然莅止,覺得很詫異,讷讷然不知如何應付。
我就開口請問他:“我幾時曾經诽謗過你,何以要控訴我賠償二萬四千元?況且你我同為醫界中人,有什麼事可以當面商量,何必要驚動法院告我一狀呢?” 淵雷聽了我的話,呆了好久,才說:“你在你的《康健報》上刊過一段醫界短訊,說我要同我的醫校女學生沈本琰結婚,而且加上些師生戀愛字樣。
要知道我是靠教書過活的,經你這樣渲染,描寫得我人格掃地,由下學期起,我已被學校解雇,所以我要你賠償我二萬四千元損失。
因為你業務很好,聽說從書局方面收到稿費近萬元,還購屋買地,着實多了些錢,所以告你一狀,要你花一些錢,也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老實說,我一貧如洗,這個亭子間,已欠了九個月租金,天天被房東要趕走,現在我已看定了牯嶺路(今黃河路)人安裡一間新屋,隻好要老兄破鈔了。
假使你不肯的話,上了堂你也是必輸無疑的,不如大家談談,數目是可以商量的。
” 我聽了他的話,也記不起《康健報》上登的短訊究竟是怎樣寫法。
因為那時風氣很古老,師生相戀在那時算是驚世駭俗的。
我知道陸淵雷向來是川沙的一個小學教員,國學根底好得很,後來他又參加恽鐵樵的中醫函授學校,畢業之後,就在函授學校中負責改課卷,不久就轉輾受國醫學院聘請,擔任該校教務主任。
但是他書呆子氣息很重,想出來的念頭,都是書生之見。
他以為這條短訊,可以入我于罪,要多少錢就可以得到多少錢了。
當時的法院控票,隻要由一位律師買一張法定的“狀紙”,這種狀紙每份連印花稅在内收工本費大洋三元,而索償的數目,成千成萬可以任意填寫,不像現在香港,小錢債案要繳多少訟費,大錢債案要繳多少訟費,所以那時興訟是比較輕易的事。
我聽淵雷的話之後,隻覺他的書生之見太重,求财之欲太高。
本來讀書人輕易不肯言錢,但是他卻癡心妄想得厲害,因此思想便鑽進了牛角尖中,以為一紙入公門,就可以手到錢來。
我見到他起居上這般窘迫,深知他窮是實在的。
我凝神想了半天說:“大家打開天窗說亮話,你既然為了想搬家,牯嶺路房屋的租值每月不過一百多元,先付三個月租金也不過四百元,再加上一些搬遷費,大概六百元就能如願了,何必獅子大開口呢?要知道一個人賺錢,一千元與兩千元就有很大的距離,何況上萬的數目更是談不到。
我希望你想得明白些,最好撤回狀紙,我送你六百元,作為了結罷!” 陸淵雷後來參加經集聚餐會,為作者題字,筆下仍多牢騷 淵雷一聽我的話,認為六百元已經垂手可得,反而堅決不肯讓步,他說:“我請了一位律師汪孟蕭,講明樹上開花(按:所謂樹上開花,即請律師時不花錢,要等案子結束之後,所得的賠償費三七分賬)。
汪孟蕭曾經表示過,他至少拿二千元,又要送法官一千元,所以即使我肯撤回傳票,汪律師也是不肯罷休的。
”他說到這裡,我再三地和他講情,他簡直不讓我插口說一句話,我也隻好懊喪而返。
當晚我查出了《康健報》短訊的原文,并沒有多大的侮辱,隻是當時的風氣不同而已。
于是拜訪姚公鶴老師,他是法權講習所所長,在司法界門生極多。
我把這件事前前後後的經過,告訴姚老師,姚老師聽了我的話,極為生氣,他說:“你初入社會就一帆風順,引起同道的嫉妒是必然的,但是你對人的态度,不能一味謙和,以懦弱示人;你一懦弱,反而促使别人來欺淩你,孔子說的中庸之道在此時此地是行不通的。
要知道中庸即是無用,這場官司要是你軟化的話,此後接踵而來不可理喻的事還會多,所以這場官司你隻能赢,不能輸。
你怎能親自去向原告講情呢?一着錯就會着着錯,我要教你做人之道:無事不生事,有事不怕事。
你不侵犯人是對的,但是人家侵犯到你頭上,你一定要有辦法去應付,那麼以後的事,就會消弭于無形了。
” 他又說:“我看這件案子,師生戀愛不過是習俗上的觀念問題,在法律上并無立足點,如果這個短訊消息完全沒有根據,诽謗罪可以成立,也可以不成立。
要是真的成立的話,按照六法全書的條文罰款大約是十元以上二十元以下。
至于名譽損失是抽象空洞的,賠款不過一元而已,你絕不要怕他。
至于當面向他講情,暗地裡答應送他六百塊錢,這不但是做了瘟生,而且以後你就難以做人了。
我的主張,你盡管和他打官司,還要想辦法留心各種關節,使這案子不成立,給這種想錢想昏了的書呆子一個教訓。
” 他又說:“汪孟蕭律師是浦東人,他是兼當教員的,窮極無聊,他起訴時就要求賠償損失二萬四千元,明明是要借法院和法官的力量來榨取錢财。
法官見到這種狀子,知道是敲竹杠,反而會幫被告,不幫原告。
至于說法官要拿一千元的說法,更是信口胡言,荒謬絕倫。
你上堂時不妨把陸淵雷的話和盤托出,中其要害,那他這場官司就輸定了。
” 我聽了姚公鶴老師的話,心裡雖然安定得多,但是其時我正在展開《中國藥學大辭典》的編纂工作,哪裡有閑工夫和人家作訟事的周旋,因此
此外再拿到許多藥材的價目單,其時當歸的價格,每斤隻賣銀元二元四角,防黨參每斤不過銀元一元二角,而至現在握管時,每斤當歸已賣到港币一百十二元,每斤潞黨參已漲到港币一百十二元,每斤防黨參已漲到港币八十元,比之其時的售價,真有天淵之别。
要是那時的藥物價目單我還保存着的話,互相比較一下,真是叫人難以置信。
埋頭苦幹傳票飛來 我從蕲州歸來後,診務之暇,都在寫述醫藥文稿和編著《中國藥學大辭典》。
這一段時期,真可以說是閉門謝客,埋頭苦幹,外間什麼事都不加聞問,仿佛與世隔絕一般。
忽然有一天,上海第一特區地方法院送來一張傳票,我一看之下,原來是一位同道陸淵雷控訴我诽謗罪,要我賠償名譽損失二萬四千元。
我對着這張傳票呆了半天,心想法院中大小刑事案件,總不過二三千元,已是少見的大案件;即使遭遇到一件轟動社會的大刑事案,也不會超過四五千元,怎麼我會犯上這般滔天大禍,真使我好似堕入五裡霧中,百思而不得其解。
我和淵雷,向來無冤無仇,有時相見,無非寒暄客套,從來不曾有過言語上的沖突。
這次接到傳票之後,我想了又想,足足想了一晚,找不出原因,不如直接到他的診所,當面問他一個究竟。
淵雷那時的診所,設在白克路(今鳳陽路)一條陋巷之中,找了好久才找到。
他租的是一個亭子間,不過十尺乘十二尺的地方,裡面除了一張破舊的寫字台之外,地上都堆滿了書,旁邊有一隻卧榻,此外還有些鍋爐雜物,原來他是居于斯食于斯的一個“孤家寡人”。
淵雷見我突然莅止,覺得很詫異,讷讷然不知如何應付。
我就開口請問他:“我幾時曾經诽謗過你,何以要控訴我賠償二萬四千元?況且你我同為醫界中人,有什麼事可以當面商量,何必要驚動法院告我一狀呢?” 淵雷聽了我的話,呆了好久,才說:“你在你的《康健報》上刊過一段醫界短訊,說我要同我的醫校女學生沈本琰結婚,而且加上些師生戀愛字樣。
要知道我是靠教書過活的,經你這樣渲染,描寫得我人格掃地,由下學期起,我已被學校解雇,所以我要你賠償我二萬四千元損失。
因為你業務很好,聽說從書局方面收到稿費近萬元,還購屋買地,着實多了些錢,所以告你一狀,要你花一些錢,也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
老實說,我一貧如洗,這個亭子間,已欠了九個月租金,天天被房東要趕走,現在我已看定了牯嶺路(今黃河路)人安裡一間新屋,隻好要老兄破鈔了。
假使你不肯的話,上了堂你也是必輸無疑的,不如大家談談,數目是可以商量的。
” 我聽了他的話,也記不起《康健報》上登的短訊究竟是怎樣寫法。
因為那時風氣很古老,師生相戀在那時算是驚世駭俗的。
我知道陸淵雷向來是川沙的一個小學教員,國學根底好得很,後來他又參加恽鐵樵的中醫函授學校,畢業之後,就在函授學校中負責改課卷,不久就轉輾受國醫學院聘請,擔任該校教務主任。
但是他書呆子氣息很重,想出來的念頭,都是書生之見。
他以為這條短訊,可以入我于罪,要多少錢就可以得到多少錢了。
當時的法院控票,隻要由一位律師買一張法定的“狀紙”,這種狀紙每份連印花稅在内收工本費大洋三元,而索償的數目,成千成萬可以任意填寫,不像現在香港,小錢債案要繳多少訟費,大錢債案要繳多少訟費,所以那時興訟是比較輕易的事。
我聽淵雷的話之後,隻覺他的書生之見太重,求财之欲太高。
本來讀書人輕易不肯言錢,但是他卻癡心妄想得厲害,因此思想便鑽進了牛角尖中,以為一紙入公門,就可以手到錢來。
我見到他起居上這般窘迫,深知他窮是實在的。
我凝神想了半天說:“大家打開天窗說亮話,你既然為了想搬家,牯嶺路房屋的租值每月不過一百多元,先付三個月租金也不過四百元,再加上一些搬遷費,大概六百元就能如願了,何必獅子大開口呢?要知道一個人賺錢,一千元與兩千元就有很大的距離,何況上萬的數目更是談不到。
我希望你想得明白些,最好撤回狀紙,我送你六百元,作為了結罷!” 陸淵雷後來參加經集聚餐會,為作者題字,筆下仍多牢騷 淵雷一聽我的話,認為六百元已經垂手可得,反而堅決不肯讓步,他說:“我請了一位律師汪孟蕭,講明樹上開花(按:所謂樹上開花,即請律師時不花錢,要等案子結束之後,所得的賠償費三七分賬)。
汪孟蕭曾經表示過,他至少拿二千元,又要送法官一千元,所以即使我肯撤回傳票,汪律師也是不肯罷休的。
”他說到這裡,我再三地和他講情,他簡直不讓我插口說一句話,我也隻好懊喪而返。
當晚我查出了《康健報》短訊的原文,并沒有多大的侮辱,隻是當時的風氣不同而已。
于是拜訪姚公鶴老師,他是法權講習所所長,在司法界門生極多。
我把這件事前前後後的經過,告訴姚老師,姚老師聽了我的話,極為生氣,他說:“你初入社會就一帆風順,引起同道的嫉妒是必然的,但是你對人的态度,不能一味謙和,以懦弱示人;你一懦弱,反而促使别人來欺淩你,孔子說的中庸之道在此時此地是行不通的。
要知道中庸即是無用,這場官司要是你軟化的話,此後接踵而來不可理喻的事還會多,所以這場官司你隻能赢,不能輸。
你怎能親自去向原告講情呢?一着錯就會着着錯,我要教你做人之道:無事不生事,有事不怕事。
你不侵犯人是對的,但是人家侵犯到你頭上,你一定要有辦法去應付,那麼以後的事,就會消弭于無形了。
” 他又說:“我看這件案子,師生戀愛不過是習俗上的觀念問題,在法律上并無立足點,如果這個短訊消息完全沒有根據,诽謗罪可以成立,也可以不成立。
要是真的成立的話,按照六法全書的條文罰款大約是十元以上二十元以下。
至于名譽損失是抽象空洞的,賠款不過一元而已,你絕不要怕他。
至于當面向他講情,暗地裡答應送他六百塊錢,這不但是做了瘟生,而且以後你就難以做人了。
我的主張,你盡管和他打官司,還要想辦法留心各種關節,使這案子不成立,給這種想錢想昏了的書呆子一個教訓。
” 他又說:“汪孟蕭律師是浦東人,他是兼當教員的,窮極無聊,他起訴時就要求賠償損失二萬四千元,明明是要借法院和法官的力量來榨取錢财。
法官見到這種狀子,知道是敲竹杠,反而會幫被告,不幫原告。
至于說法官要拿一千元的說法,更是信口胡言,荒謬絕倫。
你上堂時不妨把陸淵雷的話和盤托出,中其要害,那他這場官司就輸定了。
” 我聽了姚公鶴老師的話,心裡雖然安定得多,但是其時我正在展開《中國藥學大辭典》的編纂工作,哪裡有閑工夫和人家作訟事的周旋,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