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于右任圖報知己

關燈
身與其事的,其他類似這種樂于助人而不望報的事,我知道得很多,因為事屬間接聽來,恕不多述。

    總之,于右老公正廉明,經辦任何事情,是一個錢都不要的。

     一支筆杆競選失敗 民國三十七年(1948),我當選國民大會全國中醫師代表。

    晉京之前,曾經由朱經農等宴請上海代表一百多人,席間征詢大家的意見,副總統應該選什麼人?當時由程滄波等七人先後起立發表意見,都主張選于右老為副總統,因為右老對上海曆史深,他辦過《民呼》《民籲》《民權》《民主》等報紙,而且還主辦過複旦、上海等大學,對教育有貢獻,本人又生活淡泊,公正廉明,當選副座,最為适合。

    我心中也決定投他一票。

     到了南京,傳聞某公不願擔任總統,黨内以于右任為目标,黨外以胡适之為目标,但是選舉的事情,變化萬千,誰也抓不到主意,結果隻有聽憑大家“自由競選”。

     我一到南京,首先就去拜谒右老。

    于右任的住所,簡陋之極,但是每小時總有一二百人來拜訪。

    于右老屋内,擺着一張寫字的桌子,來訪問的人,可能的話,就以一幅屏條相送,另外有一張長桌,放着他簽名的照片兩千張,每張簽有各代表的名字,分省、分市、分縣,以及分别職業地排列着,由代表們自己揀取。

    我看他這一種措置,就悟到右老隻憑一支筆杆和聲望來作為競選的力量。

    而最受代表們感動的,就是他家中的陳設,簡陋得比普通百姓都不如。

    我和右老見面,不過相互點頭招呼而已。

     但是其他競選副座的人,手法就完全不同。

    李宗仁對各代表各供給一輛汽車,有司機早晚服務,而且還包上幾個大旅舍,隻要是代表身份,不問識與不識,都可以住進去,每天午餐晚餐,席設各大酒樓,旨酒佳肴免費供應。

    孫科、程潛也是天天擺酒請客,各代表每天收到各式各樣的請帖,多到不計其數。

     隻有于右老憑一支筆、一張紙來選舉,形勢當然大大的不利。

    到将近開始投票時,于右老也有一張請柬發給各代表,他出席演講說:“我家中沒有一個錢,所以沒有辦法和各位歡叙一次,今天的東道,實際是老友馮自由等二十位籌集,我隻是借酒敬客而已。

    ” 等到投票開始,采取淘汰制度。

    第一天投票,于右老僅得四百九十三票,即被淘汰,我和各代表為之籲噓不置。

     選舉告終,我和若幹代表,其中有今在香港的奚玉書、金振玉伉俪等,特地到于右老住所,想去撫慰他一番。

    這時門前冷落,屋内隻坐着馮自由一人,為他整理筆墨,見我們,他說:“右老身無分文,隻憑人格聲望和筆墨來競選,這怎會獲得成功呢?這一次右老的競選失敗,完全是我輩老友昧于世情所造成的。

    ” 又據馮自由說:“在競選之初,右老曾經到中山陵國父墓前去默禱過,他立誓:他如當選副總統的話,一定要對國家有所建樹。

    今天他落選後,又到中山陵去默禱了。

    ” 到了次日,是第二度副總統選舉,于右老準時出席,風度飄逸。

    全場起立鼓掌達十分鐘之久,這是對他落選後的風度,表示異常欽佩。

    足見于右老涵養功深,得失不介于心,其能獲緻長壽是意料中的。

     意志堅強克服痕癢 這一次國大的開會,為期長到一個月左右。

    有一天陝西籍國大代表焦易堂先生(原任最高法院院長,後任中央國醫館館長)同我談話,他說:“右老這一次的競選,他的失敗是意料中事,因為紙彈無論如何是敵不過銀彈。

    我和右老是陝西同鄉,從小相識,我深知他為人常年囊無分文,除了本職之外,一切錢都不拿,他也不曾想到競選是要用錢的。

    這幾天右老頗為空閑,我們不如去請他吃一頓飯,以代慰藉。

    ” 我們兩人就去拜訪右老,說明了來意,右老說:“好極了,我們就去吃一頓飯吧。

    ”于是同車到城外馬祥興菜館,右老親自點了四個菜:鳳尾蝦、西施舌、鹹水鴨、雞血湯,每人二兩白幹酒,大家邊吃邊飲,絕口不談競選的事。

     右老這晚興緻極高,他說:“本來為了皮膚病不飲酒,今天要破例一醉。

    ”接着就談他自己的疾病,他說:“曆年以來不常生病,心頭有抑郁時,就作幾首詩,或者填幾首詞,或作運氣的功夫,朗誦詩詞,借此發洩,往往能把好多情感上的沖動都消化了。

    ”我說:“這是養生的最佳辦法,也是心理衛生。

    ”他聽到心理衛生四字,高興得不得了,他說:“這名詞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可是我實行這種衛生方法已經有幾十年了,你是做醫生的,大可以把它發揚一下,是有益于大衆的。

    ” 接着他說:“何以我平日不敢飲酒,因為全身一種皮膚病,癢起來十分難受。

    ”他就撩起褲子來,給我看他腿上的皮膚病,我看過了之後就說:“這是一種最頑固的蛇皮癬,皮膚起斜形方格,實在是一種頑固性的皮膚病。

    ”他說:“對的,癢的時候,癢到坐也不是,立也不是,睡也不是,幾十年來用遍中西藥物,沒有一樣是有效的。

    在最難受時,我就運用心理衛生方法,運用一個忍字,忍無可忍還要忍。

    抱定了這個宗旨,也就一忍癢全消。

    所以我覺得意志堅強,痕癢也能消除。

    ”我說:“右老你的辦法很對,因為癢是由于神經敏感而來,能強制神經激刺,痕癢也就停止了。

    ”同時我還說:“世界上有許多疾病,本來是醫藥所不能完全治愈,類如這種皮膚病,也是無藥可治的一種。

    ” 右老說:“你的意見很對。

    有幾種外國藥水,用來洗浴,有時能有些少功效,哪知第二天就脫了無數皮膚,而第二次發作癢得更加可怕。

    所以我也放棄了治療的意念,隻有提高自己的正氣,來克服皮膚受到的邪氣。

    ” 接着我們又談了些笑話。

    我說這種幹癬,民間有一種傳說,患者是龍化身的,所以叫作龍皮癬,從前康熙皇帝也有過這種病患,但是我遍查古籍,考證不到這種傳說,隻有曾國藩也生過這種癬,在他的日記中有很多的記載。

    右老聽了做會心的微笑,我也會意到他的笑是很有意義的。

    我和焦易堂也心領神會不再說下去。

    (按:曾國藩日記:辛酉六月,“癬癢異常,手不停爬,左腿已爬搔糜爛,皮熱作疼。

    夜用水晶界尺熨貼,取其寒而潤也。

    ”壬戌正月,“日來癬癢異常,遍身若有芒刺者然,數夜不能成寐,本日尤不耐煩。

    ”) 這一晚的小叙,料不到竟是我見于右老的最後一面。

     噩耗傳來右老仙逝 一九四九年,時局急轉直下,于右老遷居台灣,我移港開業,從此再無見到于右老的機會,隻在報紙上見到他的消息,說他身體很健,有時從照片上看到他還是精神奕奕。

     一九六四年九月,右老八十六歲,因拔牙引起高燒,旋入昏迷狀态,延至十一月十日在榮民醫院逝世。

    我從報上見到了這消息,心裡很是難過,覺得一位正直無私的長者老成凋謝,不勝哀悼。

     接着一連幾天各報不斷登載右老治喪的消息,其中有一篇記載,說是右老身後,家無長物,隻有三五套布袍布衣,布鞋布襪,不過在銀行中還有一隻保險箱。

    治喪委員會推定了代表陪同他的家屬去打開,箱中空空洞洞,一無财物,隻有一本碑帖和一紙遺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