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窟下藏銀揭秘

關燈
,請一次客要發十張八張帖,由每一位客人付出三塊錢“買票”,還要拉兩台麻将,每人坐下來,頭錢要抽赢家的三分一。

    做主人的是一個錢不需要花的,主人就難在請客人。

    還有一點,凡是客人來,坐汽車的要給一塊錢轎飯票,坐包車的給四角錢轎飯票,妓院中一席精緻船菜,成本隻花十二元,所以一夕所得,剩餘還是不多。

    但是豪客,一定要請雙台,或雙雙台,所謂雙台,買票、麻将的輸赢,也是加倍。

    雙台買票每位六元,雙雙台買票是每位十二元。

     阿挺叫我請客,我說:“我哪裡來的客人?”正在這時,朱鬥文有電話來說:“今晚由我請客。

    ”阿挺說:“不對的,應該由存仁小阿哥請客。

    ”朱鬥文說:“好,我們兩人出面,全桌客人由我帶來。

    ”他這樣一說,我就輕松下來。

     華燈初上,客來如雲,當時的紳商巨富,早已坐滿了兩桌麻将,待到筵席一開,每一個客人都叫兩三個小姐陪坐,唱戲的唱戲,唱小調的唱小調,大家吃得醉醺醺。

    這班客人都是豪客,平時要見他們一面都不容易,但是在這種場合,大家親熱得猶如弟兄一般。

    因此我才知道妓院是生意人最好的交際場合,有許多大生意都在妓院中三言兩語講成的,所以逛窯子、吃花酒,算不得是嫖,好多人一切生意,都到生意浪來談,這“生意浪”三字,即指妓院。

    客人如此講,妓女也是如此講,口頭絕不提“妓院”兩字的。

     這一場請客,方式很特别,菜肴并非由妓院中代辦,是向四家著名菜館點的特制菜,四隻冷盆是由八仙橋湖南菜館做的,四個熱炒是四川菜館“陶樂春”做的,烤鴨和蜜餞山東棗是由“梁園”做的,白汁排翅和蜜炙火腿,是“鴻運樓”做的。

    四面送到依次上菜,每一道菜都是精品,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我心裡正在奇怪,怎麼不見客人買票。

    我隻邀了一位朋友,是望平街上有名的廣告大王鄭耀南,他也是預備來買票的。

    還有一位《晶報》主筆餘大雄是朱鬥文邀來的。

    朱鬥文說:“今天吃的是便飯,由主人請客,不需要買票的。

    ”我對餘大雄來參加,暗暗有些詫異,因為其餘的客人都是富商巨賈,這班人見到報人都有些怕的,為什麼朱鬥文又約他來呢?席散之後,朱鬥文對本家說:“今天我很高興,席賞二百元。

    ”本家聽到這個數目,開心得跳起來,就拉長了嗓子,高聲喊說“朱大少席賞二百元”,一時由内室傳至外面,外邊也接着喊說“謝謝朱大少”,又接着樓底下也一齊喊起來,一路喊到大門口。

    這種喊法,是妓院中的規矩,我初次聽到,心裡真要笑出來。

     阿挺挾着雲蘭閣到另外一個小房間中傾談,朱鬥文拉着我說:“你慢一步走,我有話和你談。

    ”于是朱鬥文橫在煙炕上,我也橫在他的對面,一時許許多多小先生(即雛妓)爬在朱鬥文身旁,像一群猴子纏繞一般,敲背的敲背,捶腿的捶腿,捏腳的捏腳,笑谑之聲不絕于耳。

    朱鬥文本是上海的豪富,這時他穿了一身格子紡綢上下裝,左手指上戴了一隻鑽戒,右手指上戴了一個翡翠戒,當時上海闊佬們到妓院中,總是戴鑽戒和翡翠戒的。

    他三筒鴉片一抽,口袋中一隻“打簧表”,叮叮當當地響起來,這是早年報時的名表,每到一個鐘點,它就會自動報時,我還是初次見到。

    我說:“這個表讓我看一看。

    ”朱鬥文就把表除下,表的下面還拖着兩個翡翠垂梗。

    這表的牌子,是“漢密爾敦”,是當時最有名的手表,我看了愛不忍釋,朱鬥文說:“你既歡喜,我就連翡翠梗一起送給你吧。

    ”我說:“無功不能受祿,斷斷不敢接受。

    ” 朱鬥文擯除一群小先生,輕輕地說:“這一次你把阿挺說服,移情于雲蘭閣,連神經都正常了,你的功勞真是了不得。

    因為那天阿挺在群玉坊肖紅的幹娘房中,猛吞一罐生鴉片,毒發初步,直僵僵由救生車擡出去,整個群玉坊都轟動了。

    堂子裡的人傳話最快,都說阿挺已經吞生鴉片煙死了,特别是肖紅當選“花國大總統”之後,大家都嫉妒得很,阿挺的媽媽趕到妓院中号啕大哭,開口第一句罵肖紅是&lsquo掃帚星&rsquo,《晶報》還算顧全我的面子,隻寫了一段方框小稿,叫作&lsquo掃帚星花國大總統&rsquo。

    這件事差不多上海社會有許多人都知道,有些人還認為我的地産,租給人家經營妓院,這是報應。

    所以我今天特地約一桌人來吃飯,是含有辟謠作用,我約餘大雄來,讓他看看阿挺既沒有死,而且神經完全正常。

    所以這個打簧表,是我甘心情願送你的,你還是受了吧!” 我堅決不肯接受,朱鬥文說:“那麼你以後無論要做什麼事,我一定全力幫忙。

    ”(按:當時上海鑽石價值最高,但是舊時鑽石叫作老克丁,棱角是沒有的,現在香港的都是新克丁,棱角有一百四十四個以上。

    如今鑽石大約漲了一千多倍,而翡翠玉石,大約漲了五千倍。

    在我寫這篇文字之前二月,恰好香港舉行珠寶展覽會,我看到有一隻翡翠的馬鞍戒,定價是五十萬元,照我看來,還比不上當年朱鬥文那個翡翠戒的濃度、光度和重量。

    ) 朱鬥文接着說:“你還要陪阿挺一個時期,恐怕他的病還要複發。

    ”我說:“這一點我不敢應允,因為我正在籌備辦《康健報》,哪裡有空閑再到這裡來。

    ”朱鬥文說:“你辦《康健報》要不要本錢?”我說:“本錢有限,倒是拉廣告維持經常開支很困難。

    ”朱鬥文說:“我再請一桌花酒,約中西藥業中人,包起你的廣告也就算了。

    ”我心裡想這種事最費唇舌,斷斷沒有如此容易。

     隔了三天,朱鬥文果然又大請客,約的是黃楚九、袁鶴松、周邦俊、陳楚湘、雷顯之等。

    鄭耀南聽到這個消息,早由他的商業廣告公司預備了八份廣告合同,他說:“我也要做些生意,合同簽下之後,略取傭金,由我代你把廣告稿收集,每月廣告費歸我來收。

    這種廣告,老闆即使簽字,底下的人有種種阻礙,你是不會應付的。

    ”我說:“好極。

    ” 筵席一開,客人翩然而來,每一個人叫了二三個妓女,歌聲琴聲齊作。

    我心想在這種情況之下,怎樣會把我的事講得好。

    不料朱鬥文隻輕輕松松的三五句話,把我要辦《康健報》請大家登一些廣告的事就說明了。

    大家齊聲說:“這個沒有問題。

    ”朱鬥文就拿出合約,他們拿起來看也不看上面的數目,就簽了字。

     這天黃楚九沒有到,因為黃氏新建的“知足廬”落成不久,黃太太定了一個規矩,黃氏和朋友可以召妓到知足廬,但不許黃楚九再進妓院。

    朱鬥文對我說:“黃楚九的一份,由我移樽就教。

    ”又隔了兩天,他帶了一個福建廚子,到知足廬去借地請客。

     知足廬地處愛多亞路,是三層樓,黃氏的家眷住在三樓,二樓是煙炕和打牌之所,底層的大廳是專供宴客用的。

    朱鬥文和我等到了那邊,對黃楚九輕輕講了幾句話,黃說:“陳存仁本來是相識的。

    ”再一看每期廣告一格,計費四元,全年五十二期,共計二百元,他也不說一句話,就在合同上簽了字。

    鄭耀南在旁看得呆了,他為我細細一算,八份合約,一年可收一千六百元。

    他說:“存仁兄!你的《康健報》出五年也用不完這些錢,這般收獲,令人羨然。

    ” 肖紅老四在上海已成了名,舉止比一般明星還闊。

    有一天,她在百忙中,拉着我到後房中談天,起初對我說了一篇好話,接着送我四雙繡花拖鞋,我老是不肯受。

    肖紅含笑帶嗔操着軟糯蘇州話說:“你這個人呀!憨是憨得來,别人在我身上用千把洋钿,我不過逢到端午節送他一雙繡花鞋。

    現在麼,為了阿挺險些乎害煞我,笑舞台已經排好一出戲,叫作什麼&lsquo花國大總統橫掃記&rsquo,真當我是掃帚星,這一出戲一做之後,我哪能再做人呢?一定要自殺給大家看,你不受我的拖鞋,觸足我黴頭哉!”我說:“好,我受你就是。

    ” 舊時妓院中人,滿口講的是吉利話,名為“口彩”。

    肖紅把拖鞋排在桌上,向我解釋,鞋面繡的是梅、蘭、竹、菊,表示四季常春。

    角上有一個小字,是“羊”字,表示肖紅的生肖和标記;鞋頭是淺紅、深紅、紫紅、深紫四色,代表肖紅的“紅”字,這四雙鞋祝我将來紅到發紫,還爽爽快快地問我将來要不要“紅到發紫”?我才隻得受下。

     我受過了拖鞋禮物,我說:“我也要捧捧你,你有沒有着色的照片?由我轉送給幾個辦畫報的朋友去做封面。

    ”肖紅頓時笑得兩眼隻剩一條線,說:“我明天打電話約你,一同到大馬路寶記照相館去拍照。

    ”那時五彩照還沒有發明,寶記的着色照片是有名的。

     次日,肖紅竟然坐了一輛開篷的順風牌汽車,到我處來。

    幸虧她叫一個穿着白号衣的車夫來叫我,我覺得這事情張揚開來太糟糕,但是突如其來身不由己,一下子就坐上她的汽車。

    經過四馬路望平街一帶,大家都認識花國大總統肖紅,認識我的人還少。

    可是終于消息傳到我四伯父那裡。

    一天,下午八時,四伯父親自找到我住處馬棚樓上來。

    那時我還未歸家,他很氣惱地苦候着。

    等到深夜十二時,我喝得醉醺醺地回來,四伯父一見到我,兩眼含淚說:“阿沅,你真是大變了,這樣下去,十年窗下都是白費,眼見你堕落即在目前。

    ”我一點也不解釋經過,當面立一個誓說:“明天起再也不到這種地方去了。

    ” 從此以後,阿挺橫請豎請我都不去,有事情商量到菜館中傾談。

    後來阿挺赴美國,今成富商,聲名顯赫,到香港來總是找我。

    肖紅是廣東人,亦在香港久居,開口都操廣東語,蘇州話隻當不懂,前事一句都不承認。

    她已嫁得一個大商人,歸宿很好,年齡亦有六十多歲了。

     出《康健報》風行一時 我在仲英師家一年後,公餘之暇,每天總有二三個人請我看病,當然都是親戚和朋友,有些送錢,有些不給錢,這個情形,老師毫不介意,但是别人看了,認為是“飯店門前擺粥檔”,怪不好意思。

    因此我決定向老師說明要自己設立診所,兼辦《康健報》,老師一口應允。

    我就想到辦報以望平街為最适當,診所以南京路(俗稱大馬路)為最相宜,于是我就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場所,在望平街南京路轉角柏林花紙行和心心照相館的二樓,經租的是哈同洋行,我拿了王一亭的介紹信去見他們的總管姬覺彌,姬一口應允并且說:“這個二樓房租收你每月五十元,一切小費押租都不收,但是這個房屋的原有承租人,要三個月之後才遷出。

    ”我說:“好。

    ” 作者早年在上海編輯的《康健報》,唐駝題簽 于是我積極籌備《康健報》的事,去見丁福保先生,讨論一切,他對出版方面是極有經驗的。

    丁福保聽見我有八張常年廣告合約,認為是奇迹,他說:“這個報紙,既是周刊,每期一大張,排工每期十二元餘,印刷費每千不過四元,每一令白報紙可印一千張,用日本紙市價不過二元四角,用瑞典紙也隻需兩元五角,所以這份報紙可以賺到很多錢。

    但是有一個要點,内容要很豐富而很有趣味,否則,醫藥常識的報紙,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