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地主、大工商業主、高利貸商人、奴隸主

關燈
各數十人,才把豪強鎮壓下去。

    中央集權與豪強割據兩種力量的消長,關鍵在于加強中央權力。

    西漢後期中央權力逐步衰落,豪強勢力逐步增長,到了末年,上層豪強的首領王莽奪取西漢的中央政權,到了東漢,中央政權成為兩個豪強集團的争奪物。

     大工商業主與高利貸商人&mdash&mdash漢武帝收回鹽鐵錢三大業以後,原來因鹽鐵鑄錢緻富的商人,大都衰落。

    繼起的巨富,以京師為例,有樊嘉、摯網、如氏、苴(音居jū)氏,王君房、樊少翁、王孫大卿等人。

    樊嘉有錢五千萬,其餘諸人各有一萬萬。

    這些大商賈多是子錢家(高利貸商人)和囤積商。

    王君房賣丹,樊少翁、王孫大卿賣豉,算是大工商業,很可能兼放高利貸或囤積居奇。

    京師以外,成都羅裒有錢一萬萬,臨淄姓偉有錢五千萬,洛陽張長叔、薛子仲各有錢一萬萬。

    凡是大工商業主尤其是大子錢家大囤積商必須交通大貴族、大官僚,取得政治權力的保護。

    自此以下的各級商賈,也必須交通各級有政治權力的人,取得保護。

    高利貸和囤積商,不同于通貨物有無的正當商人,正當商人每年取利息十分之二,高利貸囤積商取利息至少是十分之三,有時竟取息十倍。

    《漢書?貨殖傳》說:各郡國富民,兼營專利,依靠錢物在鄉裡稱霸,人數多到數不清。

    所謂兼業,就是見利便圖,不專一業;所謂專利,就是儲蓄貨物,壟斷市價,這些正是高利貸囤積商的行為。

    高利貸商人是極其殘酷的剝削者,是社會生産的破壞者,他們遍布全國,與政治權力相結合,組成廣泛細密的剝削網。

    王莽變法,有賒貸一項,說明西漢後期高利貸剝削成為特别嚴重的一個社會問題。

     地主大工商業主高利貸商人構成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他們剝削的對象自然是廣大的農民階級。

    不過他們又各有數量不等的奴隸供剝削,因之兼有奴隸主身分。

     西漢社會生産力比戰國時期提高了,統治階級的收入也增加了。

    這個巨量收入,用在有利于國計民生或對文化有貢獻的事業費,隻是較小的一部分。

    大部分都被統治階級浪費了。

    浪費的種類很多,最普遍的是淫侈與厚葬。

    富貴人活着的時候,盡情享樂,皇帝後宮美女有時多至數千人。

    有些貴族妻妾多至數百人,豪富吏民養歌女數十人。

    漢文帝提倡節儉,賈誼描述當時民間富人的淫侈生活說:奴婢市上,奴婢穿着繡衣絲履,等待富人買去當婢妾,富人大賈宴賓客,用繡花白縠裝飾牆壁。

    西漢前期,富人已經如此淫侈,何況到西漢中、後期,皇帝做了最大的淫侈人。

    正象貢禹所說,天下人民為什麼會大批饑餓死,就是由于朝廷提倡淫侈的生活。

    富貴人死了的時候,在忠孝的名義下,臣子們必須給死者埋藏很多殉葬物。

    漢武帝死後葬茂陵,陵中埋藏金錢、财物、鳥、獸、魚、鼈、牛、馬、虎、豹及活禽獸凡一百九十種,耗費錢财無數,厚葬的風習愈益盛行。

    凡富貴人埋葬,甯願空虛地上以求充實地下,因為地上空了,可以加緊剝削來補充,暫時空虛并不損害活富貴人的地上充實。

    這又正象貢禹所說:現在人民大批餓死,死又不得葬,為犬豬所食。

    甚至人相食。

    王者受天命,為民父母,難道該這樣做的麼! 封建社會主要生産者農民的生産力是很小的,自然,剩餘生産物也是很小的,這使統治階級的剝削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果地主階級的統治機構&mdash&mdash朝廷能正視這個限制,對統治階級有些控制力,讓農民保有一些剩餘生産物,得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和進行再生産,這就叫做“治平之世”,西漢前期正是這樣的一個“治平之世”。

    西漢中期農民生産力增進了,剝削也随着增進,特别是漢武帝時,曾經超過了一定的限制,引起農民相當普遍的武裝反抗,有些農民則是淪為奴隸或餓死。

    不過,當時朝廷也做了不少有利于國家人民的大事業,所以西漢中期還是極盛之世。

    西漢後期,朝廷對整個統治階級完全失去控制力,并由朝廷為首,不顧一定的限制,放肆地遂行貪多無厭的剝削,雖然當時農民生産力在嚴重摧殘下仍有一些增進,卻不能長期擔負超限制的剝削,一般農民的生活降到最低限度以下,大批農民餓死或做奴隸,最後被迫大起義,西漢統治機構也就崩潰了。

     中國三千年整個封建時代統治階級的本質總是壓榨農民,貪多無厭的。

    一個朝代裡,政治有治有亂,本質并無二緻。

    這就是說,農民生活有時好些,有時壞些,一般說來,農民本人的生産物,幾乎全部被榨取去了,必須一家男女老幼全體勞動,并且不遭意外災難,才能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因此,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賦有小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緊密相結合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