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農民大起義與楚漢戰争

關燈
而推倒腐朽了的統一皇朝和外族統治的又總是農民大起義。

    歸根說來,保持全國統一,掃除腐朽皇朝,驅逐外族統治,推動社會逐步前進的根本力量,總是農民階級的階級鬥争。

     小工商&mdash&mdash秦認農與小手工業是黔首本業,認小商賈是末業(包括各種不生産的人)。

    小商賈一般缺乏反抗性,因為秦對他們壓迫較重,所以劉邦起義軍中,不少是屬于這一類的人。

    劉邦攻秦峣關(陝西藍田縣東南),峣關守将是屠戶出身,劉邦給他一些賄賂便投降了。

    大概小商賈積有軍功,可以做官,但終究是極少數。

     奴隸&mdash&mdash私家奴隸的兒子(“人奴産子”),同罪人一樣,朝廷征發役夫,首先要征發他們。

    陳勝起兵攻秦,秦二世免除骊山役夫中罪徒的罪和人奴産子的奴隸身分,組成軍隊,擊敗陳勝軍,可以推想人奴産子有不小的數量。

    奴隸也是封建統治階級進行剝削的一種對象,需要給予一些保護,因此,奴隸主要殺死奴婢,必須告官得到允許。

    漢有大量官奴婢,主要是工奴,漢承秦制,秦朝官府手工業,無疑也使用官奴婢。

     小工商與奴隸,都不能和農民比重要性,因為農民是主要生産者,小手工業、工奴的生産比起來是微小的。

    秦二世無忌憚地迫害農民,強大的秦朝,就在農民的鋤、櫌(打土塊的椎)、棘矜(棗木棍)下被打倒了。

     秦二世奪得帝位後,殺長兄扶蘇及公子公主二十二人(秦始皇子女)。

    又殺世将蒙恬、蒙毅。

    丞相李斯,曾是得秦始皇信任的大臣謀士,也被秦二世、趙高殺死了。

    秦二世以為從此可以窮奢極欲享樂一輩子。

    趙高以為從此可以謀殺秦二世,篡奪帝位。

    中央集權的秦朝廷,實際隻剩下秦二世和趙高兩個獨夫。

    前二○九年,秦二世元年,陽城(河南登封縣)人陳勝、陽夏(河南太康縣)人吳廣率領被征發的闾左九百人在大澤鄉(在安徽宿縣)起義,冒用公子扶蘇、楚将項燕名義,号召人民反秦。

    陳勝出身“傭耕”(“傭,賣力也”),是給地主耕田的雇農。

    他的社會地位很低,沒有什麼聲名,也沒有什麼政治軍事上的才能,可是他一起義,很快就有車六七百乘,騎兵千餘,步兵數萬人。

    奪得陳(河南淮陽縣)城後,陳勝自立為王,國号楚。

    派人四出略地,各郡縣豪強和民衆殺秦官,聚衆響應,公認他是起義首領,連孔鲋(孔子八世嫡孫)也來投奔,做個博士官。

     在陳勝号召下,舊六國境内廣泛地發生了兩種反秦武裝。

    第一種是陳勝領導的農民武裝,第二種是領主殘餘領導的割據武裝。

    據趙地稱王的武臣,據齊地稱王的田儋,據燕地稱王的韓廣,據魏地稱王的魏咎,據楚地稱王的景駒,據韓地稱王的韓成,都屬第二種。

    還有很多聚衆割地或企圖割地的所謂豪傑(無賴、土霸),也屬第二種。

    這一種人紛紛起兵,在削弱秦的勢力上是有作用的。

    他們一般有些軍事經驗,應該成為反秦的有力武裝,可是他們的目的,在于掠奪土地,獨立稱王,誰也不想出力攻秦。

    這些人彼此互殺,上下相害,忽起忽仆,造成混亂局面,到後來,多被秦将章邯擊敗或殺死,但割據行為并不停止。

     陳勝自己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缺乏軍事知識,将領中隻有一個周章,曾當過項燕軍“視日”(推算時辰吉兇),算是最知兵法的人。

    陳勝給周章将軍印,率兵西攻秦。

    周章沿路收兵得車一千乘,兵數十萬,号稱百萬,攻入函谷關,至戲水(陝西臨潼縣境)駐軍。

    秦二世大驚,令将軍章邯率罪徒和人奴産子擊周章,周章軍大敗逃出關。

    章邯追擊,周章軍沿路對抗,在渑池(河南渑池縣)又大敗。

    周章自殺,起義軍失主将不能再戰。

    吳廣驕傲無能,被部将田臧殺死。

    田臧率軍迎擊章邯軍大敗。

    章邯各個擊破起義軍,陳勝部将多戰死。

    前二○八年,陳勝敗走,禦者莊賈殺陳勝降秦。

    陳勝自首事到敗死,隻有六個月。

    興起那樣勃然,因為他的行動切合當時社會的需要;敗死又那樣驟然,因為他有不可避免的兩個弱點和一個可避免而不避免的弱點。

    (一)農民起義需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鍛煉成堅強的軍隊,陳勝卻過早地遇到了秦章邯軍。

    (二)領主殘餘分子如武臣之類,借陳勝名義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