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夏之亡與“一代天驕”之死

關燈


    說什麼?&rsquo拙赤未對。

    察阿歹(即察合台)說:&lsquo父親問拙赤,莫不是要委付他?他是蔑兒乞種帶來的,俺如何教他管?&rsquo才說罷,拙赤起身将察阿歹衣領揪住說:&lsquo父親不曾分揀,你敢如此說?&hellip&hellip&rsquo說了,兄弟各将衣領揪着。

    &hellip&hellip太祖默坐間,有闊闊搠思說:&lsquo察阿歹你為甚忙?皇帝見指望你。

    當您未生時,天下擾攘,互相攻劫,人不安生。

    所以你賢明的母不幸被擄。

    若你如此說,豈不傷着你母親的心?&rsquo&hellip&hellip太祖說:&lsquo如何将拙赤那般說?我子中他最長。

    今後不可如此說!&rsquo” 一場風波,最後以勉強推舉窩闊台當大汗繼承人才暫時了結。

     輾轉反側于病床之上的成吉思汗,越是想起這些往事,便愈覺不安。

    他急忙召喚窩闊台、拖雷、各妃所生的兒子們到大帳中來,對他們說:“我病勢沉重,眼看無法醫治了。

    實在說,你們需要有人保衛國威和帝位,支持這根基堅實的寶座。

    如果我的兒子們個個都想當大汗,想當帝王,不肯相互謙讓,豈不是變成了我常講的故事中那條多頭蛇?” 成吉思汗經常喜歡講一頭蛇和多頭蛇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有一條多頭蛇為了禦寒,想爬進洞去。

    可是,這條蛇的每一個頭都争着要首先鑽進洞裡,哪個也不肯落在後頭,結果,這條多頭蛇就凍死在洞口的外面。

    而另外一條隻長着一個頭和一條長尾巴的蛇卻順利地爬進洞裡,給尾巴和肢體找好安頓之地,從而度過了嚴寒。

    成吉思汗用這個故事教育自己的兒子們,要他們同心協力,聽從指揮。

    現在到了病危的時候,他又想起這個寓意深刻的故事來。

     “我們俯首聽您的命令和吩咐。

    ”窩闊台等跪在地上說。

     “若你們想過安樂和幸福的生活,享受權力和富貴的果實,那末,如我近來讓你們知道的那樣,我的意見是:窩闊台繼我登位,因為他雄才大略,足智多謀,在你們當中尤為出衆,我意欲讓他出謀劃策,統率軍隊和百姓,保衛帝國的疆域。

    因此,我立他當我的繼承人,把帝國的權柄交給他的勇略和才智。

    我的兒子們,對這想法有何意見?”成吉思汗接着說。

     “誰有權力反對您的話,誰有能耐拒絕它?”諸子們異口同聲說。

     “既然這樣,”成吉思汗繼續說:“若你們的願望和你們的話是一緻的,若你們的口比着你們的心,你們必須立下文書:我死後你們要承認窩闊台為汗,把他的話當作肉體的靈魂,不許更改今天當着我的面決定的事,更不許違反我的法令。

    現在察合台不在我的身邊,也應該使他不生叛亂之心。

    ” 窩闊台的弟兄們遵照他的聖訓,立下了由窩闊台繼承大汗位的文書。

     成吉思汗的病情愈來愈惡化,在他臨死的時候,他對拖雷和諸大将囑咐了滅亡金國的方略:“金朝的精兵在潼關,潼關南據連山,北靠大河,難以一下子攻破。

    如能假道南宋,宋金世仇,必能同意,那時即出兵唐、鄧,直搗開封。

    這時,金朝必從潼關征兵。

    潼關數十萬兵千裡赴援,必然人馬疲敝,雖能趕來卻不能作戰,攻破開封是必然的。

    ”後來窩闊台滅金,基本上遵循了這一方略。

     他又囑咐左右諸将,死後秘不發喪,待李到期來朝谒時,把他殺掉,并對西夏都城實行屠城。

    後來諸将果然按成吉思汗的囑咐執行了。

     1227年七月己醜(公曆8月25日),成吉思汗在清水縣西江病逝,終年六十六歲。

     成吉思汗諸子和諸将領們護送成吉思汗的靈柩到達克魯倫河河源的大斡耳朵,為了做到秘不發喪,沿途遇人便殺。

    來自大蒙古國東西各地的成吉思汗諸子、諸弟、諸王及其後裔,陸續趕到漠北,舉行了隆重的喪禮,成吉思汗的遺體埋葬在斡難、克魯倫、土剌三河的發源地不爾罕山的起辇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