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蒙古國的建立

關燈
為了确保大汗至高無上的威權,成吉思汗将原來的護衛軍擴充為一萬名,建立了一支由自己直接控制的強大的常備武裝力量。

    這支軍隊既可以在大汗親自統領下對外作戰,又可以對各個千戶起控制和統攝的作用。

    護衛軍分為宿衛(一千人)、箭筒士(一千人)和散班(八千人)。

    他們的職責,平時是保衛大汗的金帳和分管汗廷的各種事務,戰時則跟随出征。

    成吉思汗規定了嚴格的護衛制度:宿衛值夜班,箭筒士和散班值日班,各分為四隊,每隊輪流值三晝夜,周而複始,因此稱為“四怯薛”,“怯薛”就是輪番值班的意思。

    四怯薛之長分别由成吉思汗最親信的“四傑”&mdash&mdash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赤老溫四人擔任,并許其世襲。

     成吉思汗又任命養弟失吉忽秃忽(一作胡土虎)為大斷事官(蒙古語稱為劄魯忽赤),掌管人戶的分配和審斷盜賊、詐僞的事,“凡斷了的事,寫在青冊上,以後不許諸人更改”。

    大斷事官是大蒙古國的最高行政官,相當于中原官制的丞相,所以後來漢族人稱他為“胡丞相”。

     蒙古人原來沒有文字。

    1204年,成吉思汗消滅乃蠻部時,俘虜了為乃蠻可汗掌管印章的畏兀兒人塔塔統阿,問他管的印是做什麼用的,塔塔統阿回答說:“凡是出納錢谷、委任人材,一切大事都要用它作為信驗。

    ”乃蠻可汗的印是用古畏兀兒字刻的,成吉思汗知道塔塔統阿深通畏兀兒文,就命令他用畏兀兒字母來寫蒙古語,創制了古蒙文,并且派貴族子弟跟他學習。

    蒙古人有了文字以後,文化進步很快,三四十年以後,就産生了用這種畏兀兒字蒙古文寫的曆史、文學巨著《蒙古秘史》(明初漢譯本改名為《元朝秘史》)。

    後來元世祖忽必烈又命國師八思巴采用藏文字母創制蒙古新字,作為元朝官定的蒙古文。

    但元朝滅亡後,八思巴創制的蒙古新字就不再使用,而畏兀兒字蒙古文經過改革,更趨完善。

    一直到現在,我國蒙古族還使用這種字母。

     蒙古文創制出來後,成吉思汗就用它來發布命令,登記戶口,記錄所辦的案件和編集法令。

    在怯薛的職務中,設有必阇赤(書記)一職,專掌文書。

    随着大蒙古國領土的擴大,文書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又增加了掌管漢文、畏兀兒文和回回文字(波斯文)的必阇赤,擔任必阇赤長的人,地位也更加重要了。

     大蒙古國建立之初,最重要的事情是組織軍隊。

    萬戶是軍隊的統帥,千戶以下,既領兵作戰,又管理百姓。

    國家的行政設置比較簡單,到後來才逐步完善起來。

    雖然如此,大蒙古國的建立,畢竟是漠北高原最重大的曆史事件之一,同時也是成吉思汗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業績之一。

     十二世紀末,蒙古高原上有近百個大小不一、語言文化各有差異的遊牧部落。

    他們互相掠奪仇殺,給草原社會的居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和死亡。

    當時,誰能統一各部,制止搶掠和殘殺,誰就會受到人民的擁戴和歌頌。

    成吉思汗完成了這一曆史性的任務。

    由他所實現的蒙古各部的統一,打破了各部之間長期的割據狀态,形成了地域的共同性,促進了他們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和共同語言的使用,為蒙古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所以,成吉思汗作為蒙古族的民族英雄,是當之無愧的。

     建國後不久,他與巫師闊闊出的矛盾便逐漸激化了。

    這個闊闊出自以為傳達“長生天”的旨意,幫助鐵木真坐上大汗的寶座立下了大功,所以日益專橫,勢力也慢慢地擴大了。

    連成吉思汗的兄弟們,也被他又是毆打又是罰跪。

    成吉思汗的夫人孛兒帖流着淚對成吉思汗說:“闊闊出在前将弟弟哈撒兒打了,如今又要你幼弟斡赤斤跪,是何道理?你今健在,他尚将你桧柏般長成的弟們殘害。

    久後你老了(意即去世後),如亂麻群鳥般的百姓,如何肯服你小的歹的兒子們管?” 關于如何對待闊闊出的問題,成吉思汗或許已經思考很久了。

    聽完孛兒帖的話,他沉思一番,斷然對斡赤斤說道:“闊闊出如今來時由你。

    ” 闊闊出又來到成吉思汗的幄帳時,斡赤斤便起身揪住他的衣領,恨恨地說:“你昨日教我服罪,我如今與你比試。

    ”兩人走出帳門,斡赤斤事先交代好的三個力士一哄而上,扭斷闊闊出的脊骨,他很快地斷了氣。

    成吉思汗在與神權的争奪中,進一步鞏固了汗權的地位。

    現在,他決定要到蒙古高原以外的地區,去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