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蒙古國的建立

關燈
鐵木真攻滅太陽罕部,最終奠定了他稱雄漠北的大局。

    同時,他也沒有忽略利用神權的力量來加強自己的聲望和地位。

     蒙古人當時普遍信仰一種原始的巫教,叫薩滿教。

    他們相信巫師能夠和上天通言,傳達上天的意旨。

    這時出現了一個名叫闊闊出的巫師。

    據說,他在極其寒冷的冬夜,赤着腳穿過草原和群山。

    當他回來之後,就向大家宣布:“我已見到了上天。

    上天告訴我說:&lsquo我已經把天下給了鐵木真和他的子孫。

    &rsquo” 所謂“天下”,本來是鐵木真順應時勢、依仗他個人的傑出才能奪來的。

    不過,他當然十分樂意以“長生天意志”的名義去接受它。

    現在,這樣的時機終于成熟了。

     1206年春天,四十五歲的鐵木真在他祖先一直以來居住的鄂嫩河源頭召開隆重的忽裡勒台(“大聚會”),豎起九腳白旄旗,宣布登上大汗的寶座。

    大斡耳朵(宮帳的意思)面臨的寬闊的廣場擠滿了遊牧的騎士。

    一桶桶的酸馬奶和各式各樣的奶制品源源不斷地送進斡耳朵,也散發給宮帳外廣場上的人們。

    闊闊出在開大會時又裝神弄鬼了一番。

    他對鐵木真說:“如今地上稱汗的各國君主都被你征服了,他們的領土都歸到你的治下。

    所以,你應該有&lsquo普天下之汗&rsquo的尊号。

    上天的旨意,你應該被稱為成吉思汗。

    ” “成吉思”的意思,據當時有的人說是“天賜”。

    後來還有記載說,鐵木真即位前,有五色鳥在天空中飛翔,不停地發出“成吉思、成吉思”的叫聲,所以就用這吉祥的聲音來做稱号。

    而另一些學者研究的結果,認為這個字來源于突厥語詞彙“海洋”,大概是以此來形容大汗像海洋一般廣闊而無上的權力。

     成吉思汗建立的國家,稱為“也客忙豁侖兀魯思”,意謂大蒙古國。

    在這以前,大漠南北許許多多部落都有自己的名稱,蒙古部隻是其中的一部。

    這時,各部被統一在大蒙古國的統治之下,人民按千戶的組織形式編制,于是共同使用了“蒙古”作為他們的總名稱。

     成吉思汗即位後,就将全蒙古百姓劃分為九十五個千戶,委任共同建國的功臣做千戶那顔。

    千戶之下為百戶;百戶之下為十戶,又稱牌子頭。

    九十五個千戶中,除少數是由同部落人組成的以外,多數是将被征服的各部打散,混合編組。

    每一個千戶都指定一個地盤供他們遊牧,由千戶以下各級那顔統領。

    各千戶所管的百姓,不許變動,任何人如果離開自己所屬的千戶、百戶或十戶,跑到别的單位去,就要被處死,接受他的人也要受到嚴厲的懲罰。

    國家按千戶來征派徭役和簽調軍隊,凡十五歲至七十歲的男子都要服兵役,随時根據命令,自備馬匹、兵仗,由本管那顔率領出征。

    因此,所有蒙古成年男牧民,同時也都是戰士,他們“上馬則備戰鬥,下馬則屯驟牧養”。

    這樣,千戶既是大蒙古國的地方行政單位,又是軍事單位,它代替了原來蒙古草原上星羅棋布的部落和氏族。

    千戶制度的建立,使得大蒙古國的統一大為鞏固了。

     成吉思汗又任命親信大臣木華黎為左手萬戶,管轄東邊直到大興安嶺的各千戶;博爾術為右手萬戶,管轄西邊直到阿爾泰山的各千戶。

    此外,還任命原來蒙古長支氏族的貴族豁爾赤為管轄額爾齊斯河以東林木中百姓的萬戶;忠心耿耿為成吉思汗效力的納牙阿,則封為中軍萬戶,統領成吉思汗的護衛軍。

     成吉思汗的家族是大蒙古國的最高統治集團,稱為“黃金家族”。

    按照蒙古人自古以來分配家産的傳統,他把一部分百姓分配給弟弟和兒子們,并劃定了他們各自的牧地範圍,蒙古語稱為“農土”(營盤地)。

    大部分百姓歸成吉思汗本人所有,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産”的習俗,這份财産應由他的幼子拖雷繼承。

    萬戶、千戶等各級那顔的職位都是世襲的,但如果不稱職或不忠誠,大汗可以将他們撤職,另任他人。

    他們是蒙古皇家的臣仆,同時又是高踞于普通牧民(哈剌抽)之上的統治階級。

    成吉思汗就是通過那顔階級來統治全蒙古百姓的。

     還有一些功臣,由于對成吉思汗及其家族有恩,如在緊急關頭救了他們的性命,則賜以“答剌罕”(自由自在的意思)的封号。

    得到這種特殊的恩封,就可以免除貢納的義務;打仗時搶的東西,圍獵中捕到的野獸,都可以完全歸自己所有;遊牧地區可以自己選擇;可以不經通報就谒見大汗;九次犯罪不罰。

    答剌罕的封号也準許世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