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三次到哈佛
關燈
小
中
大
叫一陣,有一家人家在湖上搖船,聽見鈴響以為家裡叫吃飯,趕快回家去了。
第二天又聽見無線電裡說汽油禁開放了,可以随便買多少,我們就開到汽油站去說給我們汽油箱上滿了。
這句話一出口好象身子一松似的,因為幾年不能說的,現在一說真過瘾。
我們到處亂跑了一陣,可是覺得住在鄉下無意思了,就趕快開回劍橋家裡。
那知一到家真是熱鬧的不得了,高朋滿座,議論紛紛,電話一個接一個的不停。
(因為人雖不在家而常來我們家的人每人都配有我們大門口的鑰匙,任人進出的,所以人不在家朋友們還是可以自由來。
)隻有大女如蘭覺得無趣,因為她無機會入女軍隊了。
元任這幾年大忙,覺得須要點别的事做做,還是适之和JohnDay公司催我寫一個中國女人的自傳,元任覺得越看越有趣,就接着快快的譯下去,因為想一年之内大約就須回國。
大婿卞學其時還在海軍陸戰隊未退伍。
他有一個假期,說不久要回來一趟。
信到時賀爾康太太(Mrs.Ar-thurN.Holcombe)正在我家商量赈濟會事。
她聽說就快快的對我們說,年輕人最好是讓他們早結婚的好。
如蘭又出主意了,說我們定好日子結婚,可是不要告訴他,讓他詫異。
就定了十月三号。
賀太太又說,那就在我們家行婚禮好了,一切都備好了。
二女新那說,那不能沒有一件結婚衣裳啊,就出去買了一件大紅衣料,連夜給她做好,但是大女說要金邊,二女又出去買了金邊來上上。
可是這樣就須穿金鞋了。
她們就找了一雙舊高底鞋買了一瓶金漆,大家給它漆上到是真好。
這一正式,那麼也要伴娘等等的呢,就叫三女來思四女小中兩人來做伴娘。
因為大二兩人這幾年常常出去伴唱等等演奏,在香港定做了幾件出客的衣服,此時都用得着了。
賀爾康太太還買了香槟酒。
中國人和外國人一共一百多人。
我們自己做了一大些吃食拿到她家。
但是忙了這一大陣新郎本人一點不知道日子。
到前一天他才回來,大女一看見他就說趕快到醫生那兒去查一下,叫他給一個證書到市政府去登記用。
學镄莫名其妙的用做什麼?大女說我們明天要結婚了,還要請市府來一個人作證人呢。
學問怎麼辦法,什麼人辦的?如蘭說我們大家商量了辦的婚禮就在賀爾康家舉行,還有香槟酒和很多吃的東西呢。
我的結婚衣服都做好了。
學說我還未退伍呢,也沒有預備衣服。
如蘭說你就穿軍裝好了,結婚後到期你回軍隊去我還住在家裡。
那時陸軍特訓班已結束了。
以後如蘭還接着在哈佛助教。
(從那時起一直教到現在二十多年了。
) 那時美國政府又提議每年請多少中國教授來分在各大學研究,我們很多老朋友都來了。
周更生請了二女夫婦到武漢教書,張其昀在哈佛就請了大女夫婦到浙大去教書。
但是大婿退伍後回到麻工去再讀博士,所以一時不能回國。
元任因以前和哈佛燕京主任有約在先,停戰後就須回國,所以戰一停就準備了一切。
但主任要元任薦代替人,元任就薦了李方桂,說這是我最好的代替人,并且隻有比我更好,但是他來了,我還不支薪待一年。
因為這次出來了幾年,一直忙的不得了,他想在美休息一年,同時可以看看老朋友和當日的老先生們(那時還有幾個老先生活着呢),并到各處玩玩。
那知戰事一停就組織聯合國在三藩市成立,不久又組織了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簡稱聯教組織在倫敦成立,一九四五年十一月第一次開會适之為中國總代表。
又派元任為代表之一。
這個聯教組織有六個起草委員,組織一功大綱。
元任是其中之一,當中定的有一條規則就是各國出版問題,互不能侵犯。
元任想外國書貴,中國人買不起,中國書外國人買得起,所以表面上的互惠條約,事實上于中國不利。
因此就不贊成這一條,就打電話問教部。
那時教育部部長是朱骝先。
回電說可以不必加入。
(因此以後台灣不知盜印了人家多少書而便宜價錢出賣,連我的食譜和元任的幾種書都被盜印了。
前年康乃爾圖書館長到台北調查說有六千種以上的書,都為盜印,真是得利不少。
) 一九四六年的六月一号是我們銀婚紀念日,因在戰後,大家都高興的不得了。
中午在二女新那的住處來了一個布菲餐,晚上楊聯升請的也不少人,大家聽了我們的話不送禮。
詩詞對聯就寫了一大本,現無法登出,将來隻得另出一本了,隻适之的詩現在留傳出來了。
銀婚的熱鬧剛過,元任又被派到巴黎開聯教組織的預備大會,七月五日起就接着開大會了,一直到二十一日才回來。
這次是元任的總代表,所以事更多了。
七月二十六号又要趕到AnnArbor去開全美語言學會,因為元任在一九四五年做過全美國語言學會會長的,所以每年開委員會,和一次大會必須到的。
那時孟真也正來美國查心髒病,住在劍橋,也是以前适之住的那個旅館,離我家隻半條街,每日也總來我家聊天吃飯。
我記得他在須入院的前一晚上,還在我家吃了三碗魚翅才入院的呢。
那晚上我是用一個鋁盆煮了大盆上桌吃的。
這一年中不但元任比教書忙,我也忙的要死。
因為赈濟會預備結束,大家又發起給中國各大學捐書。
五十幾位太太又忙的焦頭爛額的到處跑和說了勸捐。
而我家是忙上加忙,第三代要出世了,在十二月三号卞昭波生了。
知己的幾位太太們就勸我少做點外面事,但是我那能安心,還是和她們一天忙到晚。
結果不錯,居然捐了九十八大箱,其中很多善本的書。
就是大英百科全書就有五套。
還有一套善本莎士比亞劇本全套的。
以後聽說北大和清華每校分了八箱,其餘的在何處不知道了。
臨運出我還和另三位太太站在箱上照了一個相呢。
裝箱都是請哈佛麻工的中國學生來幫忙。
朱部長還寄了三千元來給做開支,我全交給會裡了。
我想杭立武先生大約還記得吧,因他那時是教育次長。
一九四七年元任又到AnnArbor去教語言學暑期講習班幾個星期。
我們想這是最後一回了(因為元任教過六次),所以在離開劍橋時給一切書等都裝好了箱子,一共七十二箱(現在木箱還全存在家中當家具用呢,因戰時元任書全燒完,所以在美幾年餘款都讓他買了書),預備講習會一完就動身,給哈佛的退休金也支出來當川資,定了十月八号的船回國。
所以二女夫婦才在八月先回去以備在國内等我們,大婿因博士未完搬回我們住處,給房子讓給李方桂家住,三女留在東部入哈佛女校,因她中學畢業成績好可得獎學金,所以留在大女處,四女中學未完就打算帶回國念中文。
一切安排好了。
在AnnArbor忽接八月三十号(一九四七年)骝先的電報,要元任回國做中央大學校長。
因那時适之已回國長北大,月涵長清華,所以要他回國長中央大學。
元任大急起來了,說我從來不喜歡做行政事,也不會做,他回電辭了。
我想一般人想他照例辭的,又來電說元任呼聲最高,必須擔任。
又辭,再來電給我,請我勸元任答應,我隻得回電說我知他非行政人才,請另選高能。
一面我對元任說隻有暫停回國才能免除此任,否則無話可回。
元任說哈佛已辭,方桂已來,我總不能說我再回去。
我說加大早找過你的,東方語言主任蔔彼得(PeterA.Boodberg)不是對你說過,希望你随時改變主意來加大,我們都歡迎的,你去信問他,請我們去一年,不就避了這個校長風,再回國不好嗎?并且中大也不能等一年沒校長的。
元任就去信說我改了主意了,不知道你們改了主意沒有?當時不但主任來信,副校長信電都來了,說歡迎之至。
因此就定下來。
暑假一完就回東部搬家。
不但孟真詫異,連大女都覺意外。
孟真說回國不做不是一樣。
我回他回國後無理說一定不做。
我和他辯論出幾個理由來,他隻得罵我什麼主意都是你出的。
元任若做校長還不是你做,多好。
我說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才不願他做校長。
我背罵名,好的都是你們男人的,壞的都是我們太太的,我才不受這種罵名呢。
第二天又聽見無線電裡說汽油禁開放了,可以随便買多少,我們就開到汽油站去說給我們汽油箱上滿了。
這句話一出口好象身子一松似的,因為幾年不能說的,現在一說真過瘾。
我們到處亂跑了一陣,可是覺得住在鄉下無意思了,就趕快開回劍橋家裡。
那知一到家真是熱鬧的不得了,高朋滿座,議論紛紛,電話一個接一個的不停。
(因為人雖不在家而常來我們家的人每人都配有我們大門口的鑰匙,任人進出的,所以人不在家朋友們還是可以自由來。
)隻有大女如蘭覺得無趣,因為她無機會入女軍隊了。
元任這幾年大忙,覺得須要點别的事做做,還是适之和JohnDay公司催我寫一個中國女人的自傳,元任覺得越看越有趣,就接着快快的譯下去,因為想一年之内大約就須回國。
大婿卞學其時還在海軍陸戰隊未退伍。
他有一個假期,說不久要回來一趟。
信到時賀爾康太太(Mrs.Ar-thurN.Holcombe)正在我家商量赈濟會事。
她聽說就快快的對我們說,年輕人最好是讓他們早結婚的好。
如蘭又出主意了,說我們定好日子結婚,可是不要告訴他,讓他詫異。
就定了十月三号。
賀太太又說,那就在我們家行婚禮好了,一切都備好了。
二女新那說,那不能沒有一件結婚衣裳啊,就出去買了一件大紅衣料,連夜給她做好,但是大女說要金邊,二女又出去買了金邊來上上。
可是這樣就須穿金鞋了。
她們就找了一雙舊高底鞋買了一瓶金漆,大家給它漆上到是真好。
這一正式,那麼也要伴娘等等的呢,就叫三女來思四女小中兩人來做伴娘。
因為大二兩人這幾年常常出去伴唱等等演奏,在香港定做了幾件出客的衣服,此時都用得着了。
賀爾康太太還買了香槟酒。
中國人和外國人一共一百多人。
我們自己做了一大些吃食拿到她家。
但是忙了這一大陣新郎本人一點不知道日子。
到前一天他才回來,大女一看見他就說趕快到醫生那兒去查一下,叫他給一個證書到市政府去登記用。
學镄莫名其妙的用做什麼?大女說我們明天要結婚了,還要請市府來一個人作證人呢。
學問怎麼辦法,什麼人辦的?如蘭說我們大家商量了辦的婚禮就在賀爾康家舉行,還有香槟酒和很多吃的東西呢。
我的結婚衣服都做好了。
學說我還未退伍呢,也沒有預備衣服。
如蘭說你就穿軍裝好了,結婚後到期你回軍隊去我還住在家裡。
那時陸軍特訓班已結束了。
以後如蘭還接着在哈佛助教。
(從那時起一直教到現在二十多年了。
) 那時美國政府又提議每年請多少中國教授來分在各大學研究,我們很多老朋友都來了。
周更生請了二女夫婦到武漢教書,張其昀在哈佛就請了大女夫婦到浙大去教書。
但是大婿退伍後回到麻工去再讀博士,所以一時不能回國。
元任因以前和哈佛燕京主任有約在先,停戰後就須回國,所以戰一停就準備了一切。
但主任要元任薦代替人,元任就薦了李方桂,說這是我最好的代替人,并且隻有比我更好,但是他來了,我還不支薪待一年。
因為這次出來了幾年,一直忙的不得了,他想在美休息一年,同時可以看看老朋友和當日的老先生們(那時還有幾個老先生活着呢),并到各處玩玩。
那知戰事一停就組織聯合國在三藩市成立,不久又組織了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簡稱聯教組織在倫敦成立,一九四五年十一月第一次開會适之為中國總代表。
又派元任為代表之一。
這個聯教組織有六個起草委員,組織一功大綱。
元任是其中之一,當中定的有一條規則就是各國出版問題,互不能侵犯。
元任想外國書貴,中國人買不起,中國書外國人買得起,所以表面上的互惠條約,事實上于中國不利。
因此就不贊成這一條,就打電話問教部。
那時教育部部長是朱骝先。
回電說可以不必加入。
(因此以後台灣不知盜印了人家多少書而便宜價錢出賣,連我的食譜和元任的幾種書都被盜印了。
前年康乃爾圖書館長到台北調查說有六千種以上的書,都為盜印,真是得利不少。
) 一九四六年的六月一号是我們銀婚紀念日,因在戰後,大家都高興的不得了。
中午在二女新那的住處來了一個布菲餐,晚上楊聯升請的也不少人,大家聽了我們的話不送禮。
詩詞對聯就寫了一大本,現無法登出,将來隻得另出一本了,隻适之的詩現在留傳出來了。
銀婚的熱鬧剛過,元任又被派到巴黎開聯教組織的預備大會,七月五日起就接着開大會了,一直到二十一日才回來。
這次是元任的總代表,所以事更多了。
七月二十六号又要趕到AnnArbor去開全美語言學會,因為元任在一九四五年做過全美國語言學會會長的,所以每年開委員會,和一次大會必須到的。
那時孟真也正來美國查心髒病,住在劍橋,也是以前适之住的那個旅館,離我家隻半條街,每日也總來我家聊天吃飯。
我記得他在須入院的前一晚上,還在我家吃了三碗魚翅才入院的呢。
那晚上我是用一個鋁盆煮了大盆上桌吃的。
這一年中不但元任比教書忙,我也忙的要死。
因為赈濟會預備結束,大家又發起給中國各大學捐書。
五十幾位太太又忙的焦頭爛額的到處跑和說了勸捐。
而我家是忙上加忙,第三代要出世了,在十二月三号卞昭波生了。
知己的幾位太太們就勸我少做點外面事,但是我那能安心,還是和她們一天忙到晚。
結果不錯,居然捐了九十八大箱,其中很多善本的書。
就是大英百科全書就有五套。
還有一套善本莎士比亞劇本全套的。
以後聽說北大和清華每校分了八箱,其餘的在何處不知道了。
臨運出我還和另三位太太站在箱上照了一個相呢。
裝箱都是請哈佛麻工的中國學生來幫忙。
朱部長還寄了三千元來給做開支,我全交給會裡了。
我想杭立武先生大約還記得吧,因他那時是教育次長。
一九四七年元任又到AnnArbor去教語言學暑期講習班幾個星期。
我們想這是最後一回了(因為元任教過六次),所以在離開劍橋時給一切書等都裝好了箱子,一共七十二箱(現在木箱還全存在家中當家具用呢,因戰時元任書全燒完,所以在美幾年餘款都讓他買了書),預備講習會一完就動身,給哈佛的退休金也支出來當川資,定了十月八号的船回國。
所以二女夫婦才在八月先回去以備在國内等我們,大婿因博士未完搬回我們住處,給房子讓給李方桂家住,三女留在東部入哈佛女校,因她中學畢業成績好可得獎學金,所以留在大女處,四女中學未完就打算帶回國念中文。
一切安排好了。
在AnnArbor忽接八月三十号(一九四七年)骝先的電報,要元任回國做中央大學校長。
因那時适之已回國長北大,月涵長清華,所以要他回國長中央大學。
元任大急起來了,說我從來不喜歡做行政事,也不會做,他回電辭了。
我想一般人想他照例辭的,又來電說元任呼聲最高,必須擔任。
又辭,再來電給我,請我勸元任答應,我隻得回電說我知他非行政人才,請另選高能。
一面我對元任說隻有暫停回國才能免除此任,否則無話可回。
元任說哈佛已辭,方桂已來,我總不能說我再回去。
我說加大早找過你的,東方語言主任蔔彼得(PeterA.Boodberg)不是對你說過,希望你随時改變主意來加大,我們都歡迎的,你去信問他,請我們去一年,不就避了這個校長風,再回國不好嗎?并且中大也不能等一年沒校長的。
元任就去信說我改了主意了,不知道你們改了主意沒有?當時不但主任來信,副校長信電都來了,說歡迎之至。
因此就定下來。
暑假一完就回東部搬家。
不但孟真詫異,連大女都覺意外。
孟真說回國不做不是一樣。
我回他回國後無理說一定不做。
我和他辯論出幾個理由來,他隻得罵我什麼主意都是你出的。
元任若做校長還不是你做,多好。
我說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才不願他做校長。
我背罵名,好的都是你們男人的,壞的都是我們太太的,我才不受這種罵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