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部 第十章

關燈
也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這一切。

    他已置身于神話般的天堂裡,在那裡一切現實都不相似。

    那團大黑影想必是看林人的小屋,也可能是無底深淵。

    那團紅的或許是一堆火,也可能是一個龐然大怪物的眼睛。

    也許他現在是坐在一輛大車上,也很可能不是坐在大車上,而是坐在其高無比的塔頂上,要從上面跌落下地,需要一整天,整整一個月,或者一直往下落,永遠也掉不到地上。

    坐在大車下面的,或許是那個哥薩克利哈喬夫,但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善良、最勇敢、最奇特、最完美,還沒有人認識他的人。

    可能有一個骠騎兵來找水喝,然後回到林間凹地裡去了,然而,或許他已消失了,而且永遠消失了。

    他這個人已根本不存在了。

     不論彼佳現時看見什麼,沒有一樣能使他驚奇。

    他已置身于神話般的天堂裡,在那裡一切都是可能的。

     他仰望天空,上天和大地一樣神奇,天漸漸晴了,雲在樹梢上空飛掠而過,好像露出了星星,有時好像出現了晴朗的黑色天空,有時覺得這黑洞洞的是烏雲,有時又覺得天空在頭頂上直往上升,有時又覺得天壓得這麼低,簡直用手就可以觸摸到。

     彼佳閉上雙目,搖晃了一下身子。

     樹枝上滴着水珠。

    有人低聲談話,馬在相互擁擠,嘶鳴,還有一個人在打呼噜。

     “呼哧,呼,呼哧,呼……”這是磨佩刀的聲音。

    突然,彼佳聽見了一個陣容整齊的樂隊演奏一種不知名的、莊嚴又悅耳的贊美歌曲。

    彼佳和娜塔莎一樣,比尼古拉更有音樂天賦,但他從來都沒有學過音樂,連想都未想過。

    正因為這樣,這意外闖入他頭腦的樂曲,他覺得特别新奇,格外動人。

    樂曲越來越清晰,從一種樂器轉換成另一種樂器,演奏的是“逃亡曲”,雖然彼佳完全不懂什麼叫“逃亡曲”。

    每種樂器,有時像提琴,有時像小号,然而比提琴和小号更好聽、更純淨。

    每種樂器都是各奏各的,在還沒有奏完一個樂曲時就同時演奏另一種樂器,然後同第三、第四種樂器彙合起來,所有的樂器一齊演奏,分開,又合起來,時而奏起莊嚴的教堂音樂,時而奏出宏亮的勝利進行曲。

     “啊,我在做夢,”彼佳向前頓了一下,自言自語道。

    “這是我耳朵裡的聲音。

    或許,這是我的音樂。

    好,再來。

    奏吧,我的音樂!奏啊!……” 他閉上眼睛。

    聲音從四面八方,又好像從遠方傳送過來,漸漸合成和聲。

    分開來,合起來,然後又合成悅耳的,莊嚴的贊美歌。

    “嘿,這太好了,這真好,妙!我要聽什麼,就有什麼。

    ”彼佳自言自語。

    他試圖指揮這個龐大的樂隊。

     “好,輕一點,輕一點,停。

    ”那些聲音聽從他指揮。

    “好,飽滿一點,歡快點,還要再歡快。

    ”從遠處傳來逐漸加強的莊嚴的聲音。

    “喂,聲樂!”彼佳命令,于是起初傳來男聲,随後是女聲,聲音逐漸加強,不快也不慢,莊嚴穩重。

    彼佳聽着那十分美妙的聲音,心中又驚又喜。

     莊嚴的勝利進行曲,伴随着一支歌,水珠的滴答聲,呼哧,呼哧的磨刀聲,戰馬相互擁擠聲,嘶鳴聲,這一切聲音并沒有擾亂這演奏,而是融為一體了。

     彼佳不知道這樣持續有多久:他欣賞着,他一直為這種享受感到驚奇,他為沒有夥伴來分享而遺憾。

    利哈齊夫的聲音喚醒了他。

     “長官,磨好了,您可用它把法國人劈成兩半了。

    ” 彼佳醒了。

     “天亮了,真天亮了!”他喊道。

     先前看不清的馬,現在連尾巴都看見了,從光秃的樹枝中,透露一片水光。

    彼佳跳起身,抖擻了一下,從口袋裡掏出一盧布給利哈喬夫,揮動了幾下,試了試,插入刀鞘。

    哥薩克們解開馬,收緊了肚帶。

     “司令官來了。

    ”利哈齊夫說。

     傑尼索夫從看林小屋走出來,把彼佳叫過去,他下令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