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切都蠻好,可是,說實在的,我很想當個副官,不想老呆在前線。
” “為什麼?” “既然在服兵役,就要盡可能争個錦繡前程,飛黃騰達,目的正在于此。
” “是啊,原來是這樣!”羅斯托夫說道,看起來,他正在想着别的什麼。
他懷着疑惑的心情,目不轉睛地望着自己的朋友,顯然他在枉費心機地尋找某個問題的解答。
加夫裡洛老頭把酒帶來了。
“現在要不要派人去把阿爾方斯·卡爾雷奇喊來?①”鮑裡斯說道,“他和你一塊兒喝酒,我不能喝了。
” ①阿爾方斯·卡爾雷奇是貝格的名字和父稱。
“派人去喊他,派人去喊他。
這個德國鬼子怎麼樣?”羅斯托夫面露輕蔑的微笑,說道。
“他是個挺好、挺好的人,既正派而又令人喜愛。
”鮑裡斯說道。
羅斯托夫又一次目不轉睛地望望鮑裡斯,歎了一口氣。
貝格回來了,三名軍官同飲一瓶酒時興緻勃勃地交談起來。
這兩名近衛軍軍人把他們出征的情形講給羅斯托夫聽,講到他們在俄國、波蘭,在國外受到殷勤的招待,講到他們的指揮官——大公的言行,講到他仁慈而又急躁的趣聞。
當話題沒有涉及貝格本人時,他像平時一樣默不作聲,可是一提及大公忿怒的趣聞,他就高高興興地談到他在加利西亞和大公談過一次話,那時候大公巡視各兵團,看見軍人行為不軌因而暴怒起來。
他面露愉快的笑意時講到大公大發雷霆,騎馬走到他跟前,大聲喊道:“阿爾瑙特人①!”(這是皇太子忿怒時愛用的口頭禅)他于是傳喚連長。
①土耳其人把阿爾巴尼亞人稱為阿爾瑙特人。
“伯爵,我什麼也不怕,信不信,因為我知道我是對的。
伯爵,你要知道,我可以毫不誇口地說,我把兵團的命令背得滾瓜爛熟,我把操典也背得滾瓜爛熟,就像背‘我們在天上的父'似的。
因此,伯爵,我在全連中是沒有什麼過失的。
我覺得問心無愧。
我來報到了,(貝格欠起身子,惟妙惟肖地行舉手禮。
是的,難以表現出更加恭敬和得意的樣子了。
)正如常言所說的,他在呵斥我,呵斥呀,呵斥呀,正如常言所說的,呵斥得狗血噴頭,還說‘阿爾瑙特人',還說‘鬼家夥',還說‘放逐到西伯利亞'。
”貝格面露誠摯的笑容,說道。
“我知道,我是對的,所以我默不作聲,伯爵,難道不是這樣嗎?第二天在命令中沒有提到這件事,這就是沉着的真谛所在!伯爵,就是這樣。
”貝格說道,一面點燃煙鬥,一面吐出煙圈來。
“是的,真是妙極了。
”羅斯托夫微露笑容,說道。
但是鮑裡斯發現羅斯托夫想嘲笑貝格了,于是巧妙地引開話頭。
他請求羅斯托夫述說他是在什麼地方、怎樣負傷的,這就使羅斯托夫覺得愉快,他開始講話,在講的時候他的精神顯得越來越振奮。
他向他們講到申格拉本之戰,完全像那些參加戰鬥的人平常講到戰鬥的情況那樣,即是說,他們講到的都是他們希望發生的事件,都是他們從别的講述人那裡聽來的事件,都是講得娓娓動聽的但全非真實的事件。
羅斯托夫是一個老老實實的青年,他無論怎樣都不會存心說謊話。
他開始講的時候,力求講得恰如其分,可是情不自禁地、不知不覺地而且不可避免地說起假話來。
這些聽衆和他自己一樣多次聽過沖鋒陷陣的故事,對何謂沖鋒陷陣一事已構成一定的概念,他們正等着要聽這樣的故事,如果對這些聽衆述說真實情況,他們就會不相信他講的話,或則更糟的是,他們會以為羅斯托夫的過失在于,他沒有遇到講述騎兵沖鋒陷陣的人通常遇到的情況。
他不能這樣簡單地講給他們聽,講什麼個個騎兵縱馬飛奔,他跌下馬來,扭傷了手臂,使盡全力地跑進森林,躲避法國人。
而且,他想把發生的情況全都講出來,那就非得克制自己不可,隻宜叙述當時發生的事情的梗概。
叙述真情實況是很困難的,真有這種本領的年輕人寥寥無幾。
他們指望能聽到這樣的故事:他忘我地赴湯蹈火,就像在烈火中燃燒,就像一陣暴風襲擊敵人的方陣,他殺入腹地,左一刀右一刀砍殺敵人,軍刀已經飽嘗人肉的滋味,他精疲力竭,從戰馬上摔下來,等等。
他把這一切講給他們聽了。
講到半中間,正當地說“你不能設想,在沖鋒陷陣時你竟會體驗到一種多麼奇怪的瘋狂的感覺”的時候,鮑裡斯所等候的安德烈·博爾孔斯基公爵走進房
” “為什麼?” “既然在服兵役,就要盡可能争個錦繡前程,飛黃騰達,目的正在于此。
” “是啊,原來是這樣!”羅斯托夫說道,看起來,他正在想着别的什麼。
他懷着疑惑的心情,目不轉睛地望着自己的朋友,顯然他在枉費心機地尋找某個問題的解答。
加夫裡洛老頭把酒帶來了。
“現在要不要派人去把阿爾方斯·卡爾雷奇喊來?①”鮑裡斯說道,“他和你一塊兒喝酒,我不能喝了。
” ①阿爾方斯·卡爾雷奇是貝格的名字和父稱。
“派人去喊他,派人去喊他。
這個德國鬼子怎麼樣?”羅斯托夫面露輕蔑的微笑,說道。
“他是個挺好、挺好的人,既正派而又令人喜愛。
”鮑裡斯說道。
羅斯托夫又一次目不轉睛地望望鮑裡斯,歎了一口氣。
貝格回來了,三名軍官同飲一瓶酒時興緻勃勃地交談起來。
這兩名近衛軍軍人把他們出征的情形講給羅斯托夫聽,講到他們在俄國、波蘭,在國外受到殷勤的招待,講到他們的指揮官——大公的言行,講到他仁慈而又急躁的趣聞。
當話題沒有涉及貝格本人時,他像平時一樣默不作聲,可是一提及大公忿怒的趣聞,他就高高興興地談到他在加利西亞和大公談過一次話,那時候大公巡視各兵團,看見軍人行為不軌因而暴怒起來。
他面露愉快的笑意時講到大公大發雷霆,騎馬走到他跟前,大聲喊道:“阿爾瑙特人①!”(這是皇太子忿怒時愛用的口頭禅)他于是傳喚連長。
①土耳其人把阿爾巴尼亞人稱為阿爾瑙特人。
“伯爵,我什麼也不怕,信不信,因為我知道我是對的。
伯爵,你要知道,我可以毫不誇口地說,我把兵團的命令背得滾瓜爛熟,我把操典也背得滾瓜爛熟,就像背‘我們在天上的父'似的。
因此,伯爵,我在全連中是沒有什麼過失的。
我覺得問心無愧。
我來報到了,(貝格欠起身子,惟妙惟肖地行舉手禮。
是的,難以表現出更加恭敬和得意的樣子了。
)正如常言所說的,他在呵斥我,呵斥呀,呵斥呀,正如常言所說的,呵斥得狗血噴頭,還說‘阿爾瑙特人',還說‘鬼家夥',還說‘放逐到西伯利亞'。
”貝格面露誠摯的笑容,說道。
“我知道,我是對的,所以我默不作聲,伯爵,難道不是這樣嗎?第二天在命令中沒有提到這件事,這就是沉着的真谛所在!伯爵,就是這樣。
”貝格說道,一面點燃煙鬥,一面吐出煙圈來。
“是的,真是妙極了。
”羅斯托夫微露笑容,說道。
但是鮑裡斯發現羅斯托夫想嘲笑貝格了,于是巧妙地引開話頭。
他請求羅斯托夫述說他是在什麼地方、怎樣負傷的,這就使羅斯托夫覺得愉快,他開始講話,在講的時候他的精神顯得越來越振奮。
他向他們講到申格拉本之戰,完全像那些參加戰鬥的人平常講到戰鬥的情況那樣,即是說,他們講到的都是他們希望發生的事件,都是他們從别的講述人那裡聽來的事件,都是講得娓娓動聽的但全非真實的事件。
羅斯托夫是一個老老實實的青年,他無論怎樣都不會存心說謊話。
他開始講的時候,力求講得恰如其分,可是情不自禁地、不知不覺地而且不可避免地說起假話來。
這些聽衆和他自己一樣多次聽過沖鋒陷陣的故事,對何謂沖鋒陷陣一事已構成一定的概念,他們正等着要聽這樣的故事,如果對這些聽衆述說真實情況,他們就會不相信他講的話,或則更糟的是,他們會以為羅斯托夫的過失在于,他沒有遇到講述騎兵沖鋒陷陣的人通常遇到的情況。
他不能這樣簡單地講給他們聽,講什麼個個騎兵縱馬飛奔,他跌下馬來,扭傷了手臂,使盡全力地跑進森林,躲避法國人。
而且,他想把發生的情況全都講出來,那就非得克制自己不可,隻宜叙述當時發生的事情的梗概。
叙述真情實況是很困難的,真有這種本領的年輕人寥寥無幾。
他們指望能聽到這樣的故事:他忘我地赴湯蹈火,就像在烈火中燃燒,就像一陣暴風襲擊敵人的方陣,他殺入腹地,左一刀右一刀砍殺敵人,軍刀已經飽嘗人肉的滋味,他精疲力竭,從戰馬上摔下來,等等。
他把這一切講給他們聽了。
講到半中間,正當地說“你不能設想,在沖鋒陷陣時你竟會體驗到一種多麼奇怪的瘋狂的感覺”的時候,鮑裡斯所等候的安德烈·博爾孔斯基公爵走進房